2017年7月陕西高温热浪天气成因及前期信号初探

2017年7月陕西高温热浪天气成因及前期信号初探

论文摘要

利用陕西98个气象观测站最高气温逐日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逐日、逐月资料、NOAA逐月海表温度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逐月环流指数资料,分析了2017年7月陕西极端高温热浪天气的成因,探寻其前期信号。结果表明:此次高温演变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9—14日,陕西大部处于新疆至河套一带高度场正异常控制中,异常下沉运动和低层暖平流位置偏北造成陕西中北部出现高温;第二阶段为19—27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明显北抬西伸、高空急流与南亚高压东进,造成异常下沉运动增强、南移,加之低层暖平流范围增大、强度增强,使得高温向陕西南部扩展,高温中心南移且强度增大。前期5—6月赤道西太平洋关键区(10°S—15°N、160°E—140°W)海温异常与7月陕西中南部高温呈显著正相关,它是7月陕西中南部高温一个可靠的前期信号。当前期5—6月关键区海温偏高时,其可通过激发遥相关波列与西太副高、南亚高压及东亚上空纬向风发生联系,进而影响陕西中南部气温变化,这可能是造成该地区7月极端高温事件的主要原因。

论文目录

  • 引 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2017年7月陕西高温特征
  • 3 大气环流异常特征
  • 4 前期赤道太平洋海温对陕西中南部高温可能影响
  •   4.1 前期赤道太平洋海温与陕西中南部高温的关系
  •   4.2 可能影响机制
  • 5 结论与讨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刘嘉慧敏,郑然,娄盼星,梁绵

    关键词: 高温,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亚高压,海温,异常反气旋

    来源: 干旱气象 2019年02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气象学

    单位: 陕西省气象台,四川省气候中心

    基金: 陕西省气象局重点青年科研基金(2017Y-1),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科技发展基金(2018-青年-05)共同资助

    分类号: P423;P461

    页码: 233-242

    总页数: 10

    文件大小: 4406K

    下载量: 126

    相关论文文献

    • [1].城市高温热浪调控机制模拟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 2020(01)
    • [2].地理学视角下城市高温热浪脆弱性评估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20(04)
    • [3].1952—2016年合肥市高温热浪特征研究[J]. 人民珠江 2018(09)
    • [4].高温热浪致死风险的人群和城市分异及保险费率厘定的研究[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8(05)
    • [5].湖南省夏季高温热浪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7(06)
    • [6].基于居民健康的城市高温热浪灾害脆弱性评价——研究进展与框架[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02)
    • [7].南京市高温热浪时空分布研究[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8(11)
    • [8].福建省高温热浪风险评估与空间分异研究[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8(12)
    • [9].1956-2016年宁波高温热浪事件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 科技通报 2019(04)
    • [10].1961-2017年浙江省夏季高温热浪时空变化特征[J]. 科技通报 2019(07)
    • [11].1960—2015年两广地区夏季高温热浪变化特征[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8(01)
    • [12].基于REOF的四川省高温热浪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 自然灾害学报 2018(02)
    • [13].福建省高温热浪时空分布特征[J]. 农技服务 2016(03)
    • [14].高温热浪袭击全球[J].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15(03)
    • [15].深圳市高温热浪健康风险指数的建立和应用评估[J].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9(01)
    • [16].基于协同联动的高温热浪应急预案研究[J]. 灾害学 2019(02)
    • [17].整体性政府视角下高温热浪应急管理的协同联动机制研究[J]. 灾害学 2019(03)
    • [18].高温热浪风险评估研究综述[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9(07)
    • [19].1961—2014年中国高温热浪变化特征分析[J]. 气象科学 2018(01)
    • [20].南京高温热浪变化特征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 2018(06)
    • [21].1951—2016年重庆北碚高温热浪变化特征及其对花木生长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27)
    • [22].2010年北京市高温热浪对居民死亡的影响[J].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5(06)
    • [23].高温热浪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6(02)
    • [24].2013年上海夏季高温热浪超额死亡风险评估[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4(09)
    • [25].北京市高温热浪脆弱性评价[J]. 城市与环境研究 2015(01)
    • [26].2013—2015年上海市高温热浪事件对人群死亡风险的影响[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7(11)
    • [27].各国应对高温热浪的有效做法与经验[J]. 上海人大月刊 2017(08)
    • [28].谈高温热浪天气气候的特征[J]. 农民致富之友 2011(13)
    • [29].宁波城市化进程对夏季极端气温和高温热浪的影响[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0(02)
    • [30].清远市高温热浪灾害脆弱性评价[J].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1)

    标签:;  ;  ;  ;  ;  

    2017年7月陕西高温热浪天气成因及前期信号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