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滤池论文_季鑫,李莹,姚浩浩,刘加强,张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浮滤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滤池,水库,低温,气浮,高锰酸钾,浮选,水源。

浮滤池论文文献综述

季鑫,李莹,姚浩浩,刘加强,张强[1](2019)在《浮滤池工艺处理引黄水库水颗粒物变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引黄水库水颗粒物含量高的水质特点,利用在线颗粒计数仪对浮滤池工艺原水(引黄水库水)和出水进行跟踪监测,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分析了引黄水库水的颗粒物粒径构成、浮滤池对颗粒物的去除效果及各粒径颗粒物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引黄水库水中颗粒物以2、3、5μm的颗粒物为主,各粒径颗粒物所占比例与粒径成负相关;过滤过程中各粒径颗粒物含量变化规律不同,但粒径相近的颗粒物含量变化趋势相似;浮滤池对颗粒物去除效果显着,去除率均在90%以上。(本文来源于《市政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王永磊,李军,张克峰,贾瑞宝,李梅[2](2015)在《炭砂双层滤料浮滤池工艺处理藻污染水库水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水库水源藻污染日益严重,传统沉淀固液分离工艺难以满足净水要求。以鹊山引黄水库高藻原水为研究对象,开发了炭砂双层滤料浮滤池,考察了浮滤池工艺运行特性及运行效果。试验表明,絮凝剂选用聚合氯化铝铁(PAFC),在投药量4.0 mg/L(以Al~(3+)计),回流比8%,溶气压力0.4 Mpa时,运行效果较优。炭层所含生物量约占滤料层总生物量的97.4%(最高值50.2 nmol p/g),是砂滤层(3.0 nmol p/g)的16.7倍,污染物的去除主要发生在活性炭层。试验期间,浮滤池工艺对颗粒物、蓝绿藻、浊度、COD_(Mn)、NPOC、UV_(254)、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48%、92.40%、92.56%、57.41%、51.60%、52.50%、75.67%,嗅味由4级降为0级,出水土臭素、二甲基异冰片含量均小于检出限,一氯二溴甲烷、叁氯甲烷前体物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5.1%和60%,表明浮滤池工艺对常规指标、藻类、嗅味物质、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去除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饮用水安全控制会议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给水专业委员会第14届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08-17)

王永磊,李军,张克峰,贾瑞宝,李梅[3](2014)在《炭砂双层滤料浮滤池工艺处理藻污染水库水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水库水源藻污染日益严重,传统沉淀固液分离工艺难以满足净水要求。以鹊山引黄水库高藻原水为研究对象,开发了炭砂双层滤料浮滤池,考察了浮滤池工艺运行特性及运行效果。试验表明,絮凝剂选用聚合氯化铝铁(PAFC),在投药量4.0 mg·L-1(以Al3+计),回流比8%,溶气压力0.4 MPa时,运行效果较优。炭层所含生物量约占滤料层总生物量的97.4%(最高值50.2 nmol P·g-1),是砂滤层(3.0 nmol P·g-1)的16.7倍,污染物的去除主要发生在活性炭层。试验期间,浮滤池工艺对颗粒物、蓝绿藻、浊度、CODMn、NPOC、UV254、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48%、92.40%、92.56%、57.41%、51.60%、52.50%、75.67%,嗅味由4级降为0级,出水土臭素、二甲基异冰片含量均小于检出限,一氯二溴甲烷、叁氯甲烷前体物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5.1%和60%,表明浮滤池工艺对常规指标、藻类、嗅味物质、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去除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李莹[4](2012)在《浮滤池工艺处理引黄水库水运行特性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是“气浮为核心的净化工艺组合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的部分研究内容,该课题是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黄河下游地区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项目中课题叁“高藻引黄水库水常规工艺强化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的第叁个子课题。本课题在对国内现有浮滤池工艺处理引黄水库水研究基础上,针对引黄水库高藻、高有机物的水质问题,考察引黄水库水水质特征,开发以气浮为核心的浮滤池等工艺单元一体化集成技术,优化处理单元的结构形式和运行参数。重点研究气浮单元及过滤单元的运行特性及机理,以期对浮滤池长期使用、稳定运行提出工艺设计参考。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为济南市和东营市(胜利油田)饮用水安全保障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撑。经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可大大提高黄河下游地区其它城市的饮用水安全保障能力,对提升黄河下游供水现代化水平,改善投资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引黄水库水水质特征研究、浮滤池工艺运行参数优化研究、浮滤池工艺对引黄高藻水处理效果研究、浮滤池工艺性能研究。所得主要结论为:(1)引黄水库水水质特征研究引黄水库水6、7、9月份蓝绿藻浓度达到高藻的要求,最高浓度为3.4×106个/L;引黄水库水中颗粒物含量总量平均值为3027个/mL,以2μm、3μm、5μm的颗粒物为主,约占总数的93%,颗粒物浓度随着粒径的增大逐渐减少。(2)浮滤池工艺运行参数优化研究通过对浊度和颗粒物进行检测优化过滤周期,确定过滤周期为60h。通过对混凝剂的优化研究,聚合氯化铝铁(PFAC)的最佳投加量为3mg/L(以A13+计)。气浮单元参数的优化试验考察溶气水回流比对运行效果的影响,TS型释放器最佳溶气水回流比为14%,更换成TJ型溶气释放器之后最佳溶气水回流比为6%。(3)浮滤池工艺对引黄高藻水处理效果研究在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中发现,浮滤池工艺对常规污染物中的浊度、CODMn、UV254、NPOC的去除率均比较高,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不稳定且去除率较低,对嗅味和消毒副产物均有较好的净化效果。由于气浮部分能够通过刮渣作用将混凝产生的絮体从水体中清除,水体中含有的颗粒物、藻类以及其他有机污染物随着浮渣的排出而减少,而且过滤单元中的碳砂滤料对污染物进一步处理,不仅拦截、吸附了无机、有机污染物质,滤层中吸附生长的微生物能够进一步分解有机物质,使去除率明显高于普通的碳砂滤池。(4)浮滤池工艺性能研究由于活性炭滤料比石英砂在比表面积、比重、孔隙率等滤料理化特性指标上更适合生物的附着生长,生物量主要存在于活性炭滤料中,占总生物量的97.4%;滤料中的微生物可以吸附分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其含量的多少与分布位置能够影响污染物质的去除进程与效率。浮滤池沿程试验研究表明,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大部分在气浮单元去除:有机污染物吸附在颗粒物上,颗粒物与混凝剂产生物理化学反应后,颗粒物和气泡表面的负电性降低,气泡和颗粒物相互更加易于粘附,随着气泡的快速上升,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固液分离的效果,之后伴随浮渣的刮除从水体中分离去除。高锰酸钾强化混凝浮滤池工艺可提高CODMn、浊度、UV254、NPOC去除率,最高去除率分别为68.2%、96.0%、73.0%、63.8%;强化混凝对嗅味物质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对消毒副产物亦具有良好的去除能力。高锰酸钾能够氧化滤料中的微生物,使得生物量减少,在生物作用占主导的处理工艺中不建议添加高锰酸钾氧化剂进行预处理。(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期刊2012-05-01)

赵海翔[5](2012)在《气浮—滤池改造与研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鸡西市自来水公司第叁水厂采用常规水处理工艺。为提高供水水质,使之达到新的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将水厂原有双阀滤池改造为气浮—滤池,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出厂水质完全达到新的国家水质标准。(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水利科技》期刊2012年02期)

张克峰,李莹,宋武昌,杜红梅[6](2012)在《高锰酸钾强化浮滤池工艺处理引黄水库水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引黄水库水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高锰酸钾预氧化与浮滤池组合工艺运行试验,通过检测CODMn、浊度、UV254、NPOC嗅味和消毒副产物,考察该组合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出水CODMn、浊度、UV254和NPOC(不可吹出有机碳)的平均值分别为1.28mg/L、0.40NTU、0.017cm-1和1.388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0.1%、89.8%、56.6%和49.1%;也显着提高了水体嗅味以及消毒副产物的去除率。(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张燊[7](2011)在《浮滤池工艺处理引黄水库水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是“气浮为核心的净化工艺组合技术研究与示范”的部分研究内容,该课题是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黄河下游地区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项目中课题叁“高藻引黄水库水常规工艺强化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的第叁个子课题。黄河下游引黄水库水源水具有典型的夏季高藻、高有机物污染,冬季低温低浊等特征。本研究以济南市引黄水库水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典型特征自主开发了浮滤池中试装置,处理规模为5m3/h。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浮滤池中试装置的设计;(2)浮滤池处理低浊水的运行参数优化研究;(3)浮滤池处理低温低浊水的试验研究;(4)活性炭石英砂滤层的性能研究。通过对混凝剂的优化研究,选用聚合氯化铝铁(PFAC)作为混凝剂,最终确定低浊期浮滤池中试装置PFAC的最佳投加量为4mg/L(以A13+计),同时对PFAC的技术性能进行分析,绘制浮滤池出水各项指标与药剂投加量的回归关系曲线及推出相应的多项式方程,最终确定浊度与PFAC的投加量相关性最好,其次是CODMn、UV254和叶绿素a。气浮单元参数的优化试验考察表面负荷、溶气水回流比、刮渣周期对运行效果的影响,建议浮滤池中试装置的表面负荷不要超过8m3/(m2·h),最佳溶气水回流比为18%,刮渣周期亦低于3h。在低温低浊期的强化混凝试验中,选用高性能聚硅氯化铝铁作为混凝剂,建议浮滤池工艺PFACSi的最佳投加量采用0.5mg/L。气浮单元的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各因素的最佳水平为:溶气水回流比18%,进水流量5m3/h,混合反应转速130r/min,絮凝反应转速40r/min。研究预氧化—浮滤池工艺对各指标的去除效果,得知KmnO4预氧化的效果整体高于ClO2的预氧化效果。在对活性炭石英砂滤层的性能研究中,进行微絮凝直接过滤试验,考察滤速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随速率提高,各项指标的去除效果有下降趋势,TOC、UV254等有机指标的下降幅度尤为明显。因此确定浮滤池中试装置的滤速亦保持在6m/h以下。试验对一个过滤周期内滤层的运行性能进行研究,分析了滤料各层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优势地位,并探讨滤料各层水头损失随过滤时间推移的变化规律,最终确定表层滤层是反冲洗周期的决定因素,且反冲洗周期不亦超过3d。在浮滤池稳定运行3个月后,对活性炭的生物性能进行研究,用脂磷法测得单位活性炭滤层中含有5.23×106个微生物,这表明活性炭滤层已经聚集一定数量微生物,能够发挥一定的生物降解作用。与此同时,对气浮与活性炭生物性能的协同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直接过滤方式相比,除UV254外,气浮过滤对其它指标的去除均表现出更好的性能。气浮过滤对CODMn、UV254、NH4-N、TOC去除率分别提高3.18%、9.60%、0.69%、2.41%,这说明溶气水对提高活性炭滤层生物作用能发挥一定效应,但效应不是很明显。(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期刊2011-04-01)

张燊,张克峰,王永磊,梁恒[8](2010)在《浮滤池工艺在微污染水源水处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北方地区地表水大多数为夏季高藻、冬季低温低浊的微污染水源水,常规工艺对高藻、低浊的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效果较差,而集气浮和过滤技术一体化的浮滤池工艺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该文分析了浮滤池工艺的原理,论述了浮滤池的演变过程及国内外应用实例,并总结了浮滤池的工艺优势及运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最后展望了浮滤池工艺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净水技术》期刊2010年06期)

王永磊,贾瑞宝,张克峰[9](2009)在《新型浮滤池净水装置处理引黄水库水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引黄水库水具有低温、低浊、高藻的水体特征,研制开发一种新型浮滤池净水装置,将气浮过滤一体化,具有占地面积较省、不设絮凝池、运行方式灵活、气浮过滤协同净水等优点。通过对装置混凝条件进行优化,优选聚合氯化铝铁为最佳混凝剂,其最佳投药量为2mg·L-1(以Al3+计)。在低温低浊条件下,运行初期浮滤池工艺对浊度、CODMn、UV254、色度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6.49%、43.46%、63.51%、75%。在高藻期对藻类总数、叶绿素a的去除效率分别达到76.31%、71.26%,净水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水处理技术》期刊2009年06期)

王永磊,陈文娟,李雷,张克峰,贾瑞宝[10](2008)在《新型浮滤池净水装置的优化设计与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引黄水库水具有低温、低浊、高藻的水体特征,研制开发一种新型浮滤池净水装置,将气浮过滤一体化,具有占地面积较少、不设絮凝池、运行方式灵活、气浮过滤协同净水等优点。为增强净水效果,对加压溶气气浮系统进行优化设计。装置运行初期试验表明,在高藻期对藻类总数、叶绿素a的去除效率分别达到76.31%、71.26%,对于低温低浊水,对浊度、CODMn、UV254平均去除效率分别达到86.49%、43.46%、63.51%,净水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浮滤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水库水源藻污染日益严重,传统沉淀固液分离工艺难以满足净水要求。以鹊山引黄水库高藻原水为研究对象,开发了炭砂双层滤料浮滤池,考察了浮滤池工艺运行特性及运行效果。试验表明,絮凝剂选用聚合氯化铝铁(PAFC),在投药量4.0 mg/L(以Al~(3+)计),回流比8%,溶气压力0.4 Mpa时,运行效果较优。炭层所含生物量约占滤料层总生物量的97.4%(最高值50.2 nmol p/g),是砂滤层(3.0 nmol p/g)的16.7倍,污染物的去除主要发生在活性炭层。试验期间,浮滤池工艺对颗粒物、蓝绿藻、浊度、COD_(Mn)、NPOC、UV_(254)、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48%、92.40%、92.56%、57.41%、51.60%、52.50%、75.67%,嗅味由4级降为0级,出水土臭素、二甲基异冰片含量均小于检出限,一氯二溴甲烷、叁氯甲烷前体物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5.1%和60%,表明浮滤池工艺对常规指标、藻类、嗅味物质、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去除效果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浮滤池论文参考文献

[1].季鑫,李莹,姚浩浩,刘加强,张强.浮滤池工艺处理引黄水库水颗粒物变化规律研究[J].市政技术.2019

[2].王永磊,李军,张克峰,贾瑞宝,李梅.炭砂双层滤料浮滤池工艺处理藻污染水库水的试验研究[C].饮用水安全控制会议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给水专业委员会第14届年会论文集.2015

[3].王永磊,李军,张克峰,贾瑞宝,李梅.炭砂双层滤料浮滤池工艺处理藻污染水库水的试验研究[J].化工学报.2014

[4].李莹.浮滤池工艺处理引黄水库水运行特性及机理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2

[5].赵海翔.气浮—滤池改造与研究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

[6].张克峰,李莹,宋武昌,杜红梅.高锰酸钾强化浮滤池工艺处理引黄水库水试验研究[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2

[7].张燊.浮滤池工艺处理引黄水库水的试验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

[8].张燊,张克峰,王永磊,梁恒.浮滤池工艺在微污染水源水处理中的应用[J].净水技术.2010

[9].王永磊,贾瑞宝,张克峰.新型浮滤池净水装置处理引黄水库水试验研究[J].水处理技术.2009

[10].王永磊,陈文娟,李雷,张克峰,贾瑞宝.新型浮滤池净水装置的优化设计与试验研究[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8

论文知识图

活性炭深床滤料浮滤池示意图气浮滤池运行———进出水浊度...活性炭深床滤料浮滤池的结构气浮滤池总体平面布置2    ...气浮滤池运行———进出水浊度...浮滤池试验装置示意图.2 工艺...

标签:;  ;  ;  ;  ;  ;  ;  

浮滤池论文_季鑫,李莹,姚浩浩,刘加强,张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