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吡啶甲醛论文_张玲玲,俞杰,王晓钟,张世界,戴立言

导读:本文包含了氧化吡啶甲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吡啶,甲醛,甲基,催化剂,光谱分析,选择性,晶体。

氧化吡啶甲醛论文文献综述

张玲玲,俞杰,王晓钟,张世界,戴立言[1](2016)在《双金属催化剂Bi-Mo/TiO_2气相催化氧化2-甲基吡啶合成2-吡啶甲醛》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备了气相催化氧化2-甲基吡啶合成2-吡啶甲醛的双金属Bi-Mo/TiO_2催化剂,采用XRD、H_2-TPR、SEM和XP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组成、反应温度、原料流率等因素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Bi-Mo/TiO_2对2-甲基吡啶有比较高的催化活性是基于Bi_2Mo_3O_(12)和MoO_3的协同催化作用,Bi2Mo_3O_(12)和MoO_3的较佳摩尔比率为1:1,催化剂的较佳负载量为15%(wt),低反应温度和高原料流率可以提高对2-吡啶甲醛的选择性。较佳反应条件下(反应温度290℃,10%(wt)2-甲基吡啶水溶液的流率为0.5 m L×min-1,氧气的流率为0.1 L×min~(-1),空速12600 h~(-1)),2-甲基吡啶的转化率为70.9%,2-吡啶甲醛的选择性为83.1%。(本文来源于《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俞杰,戴立言,王晓钟,陈英奇,张玲玲[2](2013)在《Mo掺杂V/TiO_2催化2-甲基吡啶气相氧化合成2-吡啶甲醛》一文中研究指出以XRD、H2-TPR等方法表征Mo掺杂V/TiO2新型催化剂,并详细考察了催化剂组成、反应温度、空速等对Mo掺杂V/TiO2催化2-甲基吡啶氧化合成2-吡啶甲醛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Mo的掺杂提高了催化剂的还原能力和催化活性。低反应温度和高空速可以提高对2-吡啶甲醛的选择性。钒和钼的最佳比率为2.9:1,催化剂的最佳负载量为7%。最佳反应条件下(催化剂焙烧温度600℃,反应温度290℃,10%2-甲基吡啶水溶液的流速为0.2 mL·min-1,氧气的流速为0.1 L·min-1,空速为3083 h-1),2-甲基吡啶的转化率为70.2%,2-吡啶甲醛的选择性为88.3%,与文献报道的未使用Mo掺杂的催化剂所得的结果 (转化率14%,选择性93%)相比,在选择性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转化率大幅度提高。(本文来源于《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朱立刚[3](2005)在《N-氧化吡啶甲醛类Schiff碱配合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和讨论N-氧化吡啶甲醛类Schiff 碱及其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关系,本文从N-氧化吡啶-2-甲醛出发,得到了叁个配合物,并解析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另外从吡啶-2-甲醛出发,得到了一个配合物,并解析了其晶体结构。1 以N-氧化吡啶–2-甲醛缩4-吡啶甲酰肼和碘化亚铜为原料,用溶剂热的方法得到了一个一维配位链状聚合物。其中一个铜的化合价为正二价,配位数为六。另一个铜的化合价为正一价,配位数为四。两个双核铜单元通过两个碘桥连接起来。同时,N-氧化吡啶–2-甲醛缩4-吡啶甲酰肼中甲醛吡啶环氮上的氧在反应中脱去,以脱氢吡啶–2-甲醛缩4-吡啶甲酰肼的形式参与配位。本文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2 报道了N-氧化吡啶-2-甲醛缩氨基脲与锌(II)加合物的晶体结构,其中锌离子分别跟六个水分子的氧原子配位,形成配合物阳离子[Zn(H_2O)_6]~(2+)。加合物中存在大量的氢键,使得加合物稳定存在。3 报道了N-氧化吡啶–2-甲醛缩氨基硫脲合镍(II)的晶体结构,并初步研究了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和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抑制效果。4 报道了吡啶-2-甲醛缩氨基脲合锌(II)的晶体结构,其中锌离子配位数为六,分别跟两个近似垂直的配体配位,形成畸变的八面体构型。(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05-05-01)

陈英奇,戴立言,杨能渭[4](2002)在《2-甲基吡啶气相催化氧化合成2-吡啶甲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碱性皂土为载体,钒、钼为活性组份的催化剂气相选择性催化氧化2-甲基吡啶制备2-吡啶甲醛; 考察了反应温度、氧气用量及液体进料速度等因素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290~300℃,空气流速为220mL h-1,钒钼活性组份以氧化物计的摩尔比为1:1.26,液体进料速度为25mL h-1时,原料的转化率为50%~58%,反应的选择性为80%~90%,收率为43%~50%。(本文来源于《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2002年04期)

氧化吡啶甲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XRD、H2-TPR等方法表征Mo掺杂V/TiO2新型催化剂,并详细考察了催化剂组成、反应温度、空速等对Mo掺杂V/TiO2催化2-甲基吡啶氧化合成2-吡啶甲醛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Mo的掺杂提高了催化剂的还原能力和催化活性。低反应温度和高空速可以提高对2-吡啶甲醛的选择性。钒和钼的最佳比率为2.9:1,催化剂的最佳负载量为7%。最佳反应条件下(催化剂焙烧温度600℃,反应温度290℃,10%2-甲基吡啶水溶液的流速为0.2 mL·min-1,氧气的流速为0.1 L·min-1,空速为3083 h-1),2-甲基吡啶的转化率为70.2%,2-吡啶甲醛的选择性为88.3%,与文献报道的未使用Mo掺杂的催化剂所得的结果 (转化率14%,选择性93%)相比,在选择性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转化率大幅度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氧化吡啶甲醛论文参考文献

[1].张玲玲,俞杰,王晓钟,张世界,戴立言.双金属催化剂Bi-Mo/TiO_2气相催化氧化2-甲基吡啶合成2-吡啶甲醛[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6

[2].俞杰,戴立言,王晓钟,陈英奇,张玲玲.Mo掺杂V/TiO_2催化2-甲基吡啶气相氧化合成2-吡啶甲醛[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3

[3].朱立刚.N-氧化吡啶甲醛类Schiff碱配合物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

[4].陈英奇,戴立言,杨能渭.2-甲基吡啶气相催化氧化合成2-吡啶甲醛的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2

论文知识图

通电量对反应的影响不同2,2'-联吡啶浓度下化学镀铜液的阴...单N_氧化吡啶_2_甲醛缩对苯二胺的1H NM...荧光激发(A)与发射光谱(B)不同2,2'-联吡啶浓度下化学镀铜液的阴...所示,键长和键角见表4.2、4.3

标签:;  ;  ;  ;  ;  ;  ;  

氧化吡啶甲醛论文_张玲玲,俞杰,王晓钟,张世界,戴立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