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在腹外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在腹外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广元市第三人民医院外一科四川广元628001)

【摘要】目的:探讨对于腹外疝采取无张力修补术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72例腹外疝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随机分为对照组(n=36,采取传统疝修补术)与观察组(n=36,采取无张力修补术),观察疗效。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长、住院时间及恢复活动时间显著要短(P<0.05);同时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要低(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疝修补术,腹外疝患者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手术时间短,且术后恢复快,降低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无张力修补术;腹外疝;传统疝修补术

【中图分类号】R6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5-0205-02

腹外疝是临床常见病,发病率约1.5%,其中腹股沟疝较为多发,且以老年患者居多。腹外疝的传统治疗主要是对疝囊进行高位结扎,可产生较大的张力,术后恢复速度慢,且术后疼痛剧烈,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因此迫切寻找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本研究中通过资料回顾性分析,探讨对于腹外疝采取无张力修补术的疗效,现作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接收的72例腹外疝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均符合腹外疝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入选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采取传统疝修补术)与观察组(n=36,采取无张力修补术)。观察组中,女8例,男28例,年龄35~76岁,平均(56.8±5.2)岁,对照组中,女7例,男29例,年龄34~78岁,平均(56.9±4.5)岁。在年龄、性别等资料上,两组腹外疝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传统常规疝修补术应用于对照组,术前常规消毒切口部位,手术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疝修补后对常规处理切口并逐层缝合[1]。无张力修补术(观察组):患者取平卧位,消毒麻醉后,作患侧腹股沟切口,对皮肤及皮下组织进行逐层分离,直至内容物暴露,剪开提睾肌至疝囊暴露,将疝囊逐一切开,内容物放回至腹腔内,结扎内环口并缝合,患处放置巴德网塞补片,与内环周围腹筋膜固定4~6针,精索后同样放置与固定。术区仔细止血,0.9%生理盐水对术中切口进行冲洗,视患者病情留置引流管,并缝合切口,保证外环可容纳一食指尖。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进行记录,包括手术时长、住院时间、恢复活动时间。同时观察术后情况,包括术后并发症情况,随访6~12个月,观察复发情况。

1.4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分析及处理数据,以百分比(%)和(x-±s)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当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以卡方或t检验。

2.结果

2.1手术指标对比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长、住院时间及恢复活动时间显著要短(P<0.05),见表1。

3.讨论

腹外疝是由于患者病灶部位腹壁肌力的下降与腹内压的升高有关,其中腹内压的升高是诱发因素,而腹壁肌力下降则是腹外疝发病的解剖学基础。

腹外疝的治疗随着疝补片的应用取得标志性突破,因其能减轻术后疼痛及疝复发率,得到患者的青睐,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2]:(1)手术方法简单,缩短手术时长;(2)补片主要由聚丙烯单丝等编织,组织相容性好,亲和力强、柔韧自如及抗拉力强、容易消毒,可根据需要随意剪裁等特点,不易发生异物反应,不会引起变态反应及过敏反应,安全性较高,还能诱导成纤维细胞生长,促进其“张入”纤维间隙而形成纤维状结构。补片置入后,网眼中可长入纤维组织,使网片与组织紧密贴附[3]。(3)网片的应用更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特点,术后平片处于无张力状态,无牵拉与紧绷感,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术后恢复,缩短康复所需时间。另外网片具有一定抗感染能力,能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4)术中使用巴德网塞补片代替人体组织,缝合后承受一定程度的张力,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术后复发率降低。为减少复发,减少感染,手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对于疝环口过大,应进行缝合缩小,避免疝从网塞旁脱出;网片放置应平整,并妥善固定;由于术后补片可有皱缩,有专家认为术后补片可缩小40%[4],因此补片面积需要>缺损面积的40%;网片内下脚覆盖要超过耻骨结节;术中保持无菌,彻底止血,减少术后渗血;修补缺损区后,组织在异物刺激下,可发生渗液,必要时进行细管引流,以防积液引发感染;修补区要释放加压包扎,使网片紧密贴合组织;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长、住院时间及恢复活动时间显著要短(P<0.05),同时,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要低(P<0.05),提示无张力修补术的手术时间短,且术后恢复快,降低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与文献报道一致[5]。

综上所述,相比于传统疝修补术,腹外疝患者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手术时间短,且术后恢复快,降低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朱峰.探究无张力修补术和传统手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效果差异[J].中外医疗,2014,33(1):61,63.

[2]王乐,郑雪梅,刘晓晨,等.综合路径在老年腹外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7,11(2):133-136.

[3]文斌.腹外疝采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临床体会[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5):772-774.

[4]耿岩,陆光生,陈小伍,等.高频彩超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外疝无张力修补术前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4,35(19):3021-3022.

[5]马坤润,闫治波,张光永,等.腹外疝修补术后补片感染的防治及研究进展[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7,22(2):158-160.

标签:;  ;  ;  

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在腹外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