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陈元庆

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陈元庆

河南永城市人民医院476600

摘要:目的:研究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5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应用三叶草钢板、T型钢板进行治疗的患者26例设置为传统钢板组,将应用加压锁定钢板(LPHP)进行治疗的患者25例设置为LPHP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LPHP组患者Neer功能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传统钢板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钢板治疗方法比较,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固定情况良好,患者能够尽早进行功能锻炼,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应用。

关键词: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肱骨近端骨折

骨质疏松的老年人群容易发生肱骨近端骨折,该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目前,临床上已经应用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且获得了广大医生、学者的认可。现对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对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51例进行研究,取得满意效果,其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5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传统钢板组和LPHP组,分别为26例和25例。在LPHP组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52.68±18.17)岁,Neer分型:17例三部分骨折,8例四部分骨折,在传统钢板组中,男性17例,女性9例,年龄24~73岁,平均年龄(53.45±16.26)岁,Neer分型:16例三部分骨折,10例四部分骨折,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传统钢板组患者应用三叶草钢板、T型钢板并按照常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LPHP组手术步骤:患者平卧,麻醉师对其进行全身或臂丛麻醉,施术者从患者三角肌和胸大肌间入路,将部分三角肌前部肌肉进行分离,并将肱骨近端完全暴露出来,注意保护患者的骨折部位的相关结构组织和血运系统。施术者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操作,利用克氏针对复位后结构进行固定。施术者使用C型臂X线机对复位情况进行观察,复位良好后在肱骨大结节顶点下方0.5厘米处放置锁定钢板,并妥善固定。在患者三角肌止点前行切口,将接骨板远端显露出来。施术者使用C型臂确认钢板妥善固定,使用钻头导向器在接骨板近端钻孔,根据孔深选择适宜的锁定螺钉,置入螺钉并拧紧,使用皮质骨螺钉固定接骨板远端。施术者使用可吸收线对撕裂肩袖、骨折随口进行修补,将克氏针拔出,并使用C型臂确认固定、复位情况,置入引流管,冲洗术野,缝合切口。

1.3观察指标

使用Neer功能评定标准对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对解剖复位、运动限制、功能、疼痛进行评价,分为四个等级,差:<70分;中:70~79分;良:80~89分;优:90~100分。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恢复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传统钢板组半年内出现螺丝钉松动、脱落的患者4例,出现钢板断裂的患者1例,出现肱骨头坏死的患者1例。传统组骨折不愈合患者4例,另22例患者均在7个月内愈合。LPHP组无螺丝钉松动、螺钉脱落、钢板断裂、肱骨头坏死、骨折不愈合的情况,所有患者的骨折均在6个月内愈合。治疗1年后随访,传统钢板组肩关节活动受限的患者有5例,LPHP组肩关节活动受限的患者有3例。LPHP组患者Neer功能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传统钢板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3讨论

肱骨近端有小结节、大结节、肱骨头,根据肱骨干和移位情况可分为四型:患者肱骨近端结构移位均<1厘米,骨折旋转角度<45°即为I型;患者的肱骨近端两部分骨折即为II型;患者的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即为III型;患者的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即为IV型[1]。临床上常用肩周带悬吊固定、外展支架固定、闭合复位等保守的方式对I型、II型患者进行治疗。临床上治疗III型、IV型患者时,通常会根据患者身体的实际情况,结合患者对肩上举功能的要求,应用手术切口复位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2]。

本次研究中,LPHP组患者Neer功能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传统钢板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应用。LPHP结构能够最大限度地与肱骨近端组织结构契合,不需要预弯处理,且钢板不会压迫肱骨骨面。该结构能够通过螺钉和钢板对肱骨近端骨折部位进行固定和支撑,接骨板无需与骨骼紧密贴合,减轻了骨骼结构组织受到的机械损伤,有效地为骨膜和骨骼血运系统提供了保护,降低了肱骨头无菌坏死率[3]。临床上应用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时,视情况应用标准松质骨螺钉,有效地达到加压固定的目的。应用LPHP治疗粉碎性骨折和骨质疏松骨折时,螺钉较强的抗拉力和锚合力有助于强化肱骨头的固定支撑力。但是,传统三叶草钢板、T型钢板主要依靠螺丝钉抓持骨质力来进行固定,使用该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患者的骨折时,螺丝钉的抓持力降低,容易出现松动、脱落的情况,进而可能引发钢板断裂、骨折不愈合、肱骨头坏死等情况,不利于患者恢复。总之,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道文,朱炳奇,方俊峰,等.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4,11(01):28-29.

[2]曾勉东,谢景开,杨波,等.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16(04):332-337.

[3]李德欣.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外医疗,2013,30(20):69-70.

标签:;  ;  ;  

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陈元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