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

初中物理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

四川省成都市田家炳中学610000

新课程基本理念之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要求在物理教学中应贴近学生生活,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建构新的物理意义;充分利有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通过探索,揭示其中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通过利用身边物品做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做到在“做”中学习。

一、充分利用生活经验,进行物理新课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个方面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另一方面是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熟悉的生活现象,是进行物理教学重要的隐性资源,在进行物理新内容的教学中,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情境,设计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情境,为学生发现物理问题、探索物理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来源于生活;同时诱导出学生经验加以改造,获取新的物理知识,提升观点和看法,由此对原有经验加以改造,获取新的物理知识,提升观点和看法,重组正确的意义知识。例如:在讲“浮沉条件“时,举出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事例。问:“为什么木块放在水里总是浮在水面上,而石块一放到水里却总是下沉呢?”诱导出学生的错误观点,学生答:“因为木块轻而石块重。”这是学生很熟悉的生活事例,但是存在着错误的经验判断。教师再问:“那为什么取一斤重的木块和石块,放在水里,还是石块下沉呢?”学生哑然,引起惊奇,并认识到自己的经验判断是错的。教师又问:“轮船都是钢铁做的,为什么却能浮在水面上呢?”学生感到迷惑不解,形成认知冲突,急于知道原因。又如:在讲“惯性”时,举出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事例:“出手后的篮球,为什么能在空中继续飞行?”诱导出学生的错误观点,学生1回答:“是因为受到手的力的作用。”教师再问:“篮球已在空中飞行,你的手对篮球还有作用力吗?”学生哑然。学生2回答:“是因为篮球受冲力的作用。”教师再问:“这个力的施力物是什么?”学生议论后找不出该力的施力物。老师又问:“没有施力物的力存在吗?”学生回答:“不存在。”那是什么原因呢?学生迷惑不解。形成认知冲突,急于知道原因,为上好新课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体验生活经验,主动构建意义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结构性知识,主要是指科学系统的知识;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主要是指生活中大量的物理现象。毋庸讳言,今天的学校教育存在一个严重弊端,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做”,教师往往对学生“满堂灌”,导致学生对教材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考试过关,学生只好死记硬背。所谓“老师讲学生听”,课堂上记笔记,课后抄笔记,一切为考试,考完就忘记。要求改变传统的接收、封闭的学习方式,倡导在“做”中学,在“生活”中学,让学生到自然生活中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即采用体验、开放式学习。走进生活,观察现象,感受经历,探索体验,寻求一个“真”字,便是真“学”也。例如:在讲测量之后,要求学生亲自去测量自己的身高,测量课本的长度,测量家到学校的路程,测量从家里到学校行走的时间,亲身去购买鸡蛋、大米,亲自安装窗户玻璃。又如:学了热现象之后,观察烧水时的现象,水烧开后继续加热做饭菜,火焰大小的调节;家中电冰箱制冷散热的原因;空调制冷、制热的原因,以及开放时间的长短;了解家具因热胀冷缩带来的损坏;了解建筑、桥梁留有空隙的原因……学生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或事物,通过参与实践,亲眼观察,分析思考,体验物理知识,获取实用的真知,在做中学,在生活中学,培养学生用物理眼光看待现实生活。

三、感受动手实践过程,感悟现象中的物理道理

在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物理实验,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另一方面,由于这些物品本来的用途并不是进行物理实验,所以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种创新活动;树立学生实验的思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物理教学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往往有限,对有些物理问题缺乏感性基础,不能正确地加以理解,所以在这种时候,让学生回到生活中去观察,去利用身边的物品做实验。这样一方面,建立起真实的实验事实,提出丰富的感性认识,以助学生能正确思考;另一方面,学生在做的同时,本身就是学习。

四、联系现实生活,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参与一定的含有物理问题的实践活动,在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应用物理。1.让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如:学习惯性概念之后,让学生调查成都市一年发生车祸的次数、发生车祸的原因,了解有哪些有关的交通规则,提出解决方案,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又如:学习电学之后,让学生调查自家一天用电的度数,是哪些用电器在什么时候消耗,其中有效消耗和无效消耗各占的比例,并提出合理化解决方案和节约用电的措施,增强节约能源的意识。2.让学生增强发明创造意识。通过二课堂活动,组织学生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自创作品。如:土电话的制作、石头爬上坡等。

在教学实践中,贴近学生生活进行教学,既符合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提高教学效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还将努力探索。

标签:;  ;  ;  

初中物理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