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校园文化建设初探

转型期校园文化建设初探

一、转型期校园文化建设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王盛椿[1](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研究》文中指出当前,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涌进,人类社会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命运共同体关系日益明显。与此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阔步迈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各领域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经历着急剧而深刻的变革,这些变革一方面推动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社会各领域风险的不断涌现。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在风险防范方面消极事件的不断发生,愈发暴露了当今大学生群体自身所存在的风险防范意识淡薄、风险应对能力低下等问题,这不仅不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而且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强国战略的顺利实施。鉴于此,开展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的培育研究工作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蕴含着丰富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在消化吸收学术界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方法论的要求,密切联系实际,以新时代为研究背景,以新时代大学生为研究样本,以风险意识培育问题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调研的研究方法,对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问题进行了深入考察,着力探究了当前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归因分析,为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工作的不断完善探寻了更具针对性的可行策略。本文共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阐释了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主要是关于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的理论阐释,包括对基础概念的界定、理论渊源的梳理、内容要素的阐释以及现实意义的分析。第三部分主要从新时代为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提供新机遇,带来新挑战,提出新要求三方面阐述了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所面临的新境遇。第四部分是对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的实证分析,本章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将现存问题主要归纳为:高校风险预防管理意识不强,风险防范课程安排难以保证,教师自身风险防控知识欠缺,大众传媒风险教育功能有限,家庭相关风险教育长期离场,学生本身风险自觉意识淡薄。并依据现存问题将原因主要概括为:高校发展与社会现实融合度不够,课程设置与时代发展贴合度不高,教师素质与学生诉求契合度不足,大众传媒与自身责任匹配度不佳,家庭教育与学生发展适合度不高,自我培养与时代要求切合度不强。第五部分则主要基于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从营造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多维立体环境,深化大学生风险防范能力教育改革,推进大学生风险应对举措培训教育活动,培养强化大学生风险责任担当意识四个维度探寻了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的可行策略。

张婵娟[2](2020)在《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价值观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的根本使命在于立德树人。以塑造个体道德人格与推动社会德性发展为己任的学校德育,是践行立德树人使命的重要载体,亦是体现教育之道德本性的主要渠道。然而,当下学校德育变革成效不彰、实效不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委,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学校德育变革并未放眼于整个社会变革的进程与途径,尚未从社会价值观变迁的视域寻绎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病症所在,也未能从社会价值观视域寻求有效的变革之道。社会价值观是社会群体普遍持有的价值取向与价值判断标准,是制约并指导个体道德行为与社会道德发展的重要变量,也自然是规约学校德育变革之方向、效益的重要因素。由此,本文拟以学校德育变革为立足点,以社会价值观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为切入点,通过深入学校与家庭进行现场访谈,并结合典型案例对当前社会价值观的现实图景及其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基本状况,予以较为深入的理论阐述与基于现场访谈的深度分析,旨在推究社会价值观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状况,并循此构建学校德育变革主动获取社会价值观支持的可行性路径及建议。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研究的缘由、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研究方法予以简要阐述;第二部分较为详实地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价值观的现实图景,重点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西方社会价值观等层面分析影响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多元社会价值观图景;第三部分从学校、教师、社会、家庭四个维度分析了学校德育变革游离社会价值观影响的原因;第四部分以第三部分的原因分析为基点,从社会应构建并弘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学校应加强社会价值观的正面教育与引导、家庭应强化儿童对社会价值观的认知与理解、教师自身应成为优良社会价值观的弘扬者四个方面,具体阐论了学校德育变革主动寻求社会价值观支持的变革路径。

王娜[3](2020)在《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医学生是未来国家医疗健康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将肩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生死重任,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特别是2020年初,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危急关头,广大医护工作者选择了挺身而出、英勇逆行,始终全力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这种关键时刻的行动选择是核心价值观的彰显,也进一步凸显出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至关重要。本文紧扣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这条主线,以基本理论意蕴的阐释为逻辑起点,分析论述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想理论基础以及新的时代条件下面临的现实境遇,明确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框架,并在分析研究当前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对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优化、创新和借鉴进行了探讨,系统论证了增强教育实效性的具体实施路径。第一章阐述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厘定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相关概念的基本内涵,分析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逻辑依据。结合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思想要义和价值旨归,以及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继承与发展,论述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基础。阐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文化及其核心价值理念的基本理论,分析现代医学的科学精神,挖掘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想资源。第二章分析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境遇。首先从新时代人民美好精神生活需要日益增长的角度阐述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精神情境,然后探讨了多元文化的发展对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分析我国当前医患关系发展的新趋向以及医患关系失调的影响因素,阐明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医患关系背景,最后考察分析了发达国家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状况及启示。第三章概括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框架。在从主导内容和基本内容两个层面阐释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结构的基础上,明确了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指向,分别从理想信念目标、价值认同目标、道德要求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分析了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第四章对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进行实证研究。通过调查掌握当前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状况,总结和归纳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有效做法和主要成效,分析医学生核心价值观存在的偏差以及当前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问题和困境,并着眼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对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检视分析。第五章探讨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进路,系统论证了教育方法的整体性创新发展。坚持优化、创新、借鉴相结合的原则,对理论灌输、实践养成、榜样示范等常规方法的优化途径进行了具体分析,立足线、面、体三个维度阐述了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的走向,并对国外医学生人文教育值得借鉴的宏观方法、具体方法和新兴方法进行了探讨。第六章论述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选择。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厚植文化滋养根基、突出生命价值观教育、强化医学生自我教育、以“青马工程”为牵引凝聚教育合力等五个方面,分析阐述了加强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施路径。

任小琴[4](2019)在《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越来越深入,我国的物质经济基础得到极大的发展,继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被提上日程之后,党和国家更加关注人民的幸福问题。事实上,让人民幸福是党和国家一贯的追求目标和永恒的事业。政府的工作报告越来越多地提到“幸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围绕党的事业,服务于国家的需要。当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幸福这个终极目的,发现大学生的幸福观至关重要。本研究探索了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一章、第二章为此进行了理论准备,第一章对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分析模式的设定等进行了论述,为研究做前期准备。第二章对幸福观的相关理论资源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幸福观、幸福观养成教育进行理论建构,为研究做了理论准备。第三章是在充分的理论准备之后,研究了我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分为三个方面,“时代背景”是首要考察的环节。幸福观养成教育要确立目标,除了传统意义和普适意义上的目标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当有新的时代性目标,即幸福观养成教育需与中国梦、核心价值体系、健康财富观、市场文化等融合起来。要完成这样的目标,我国当前的时代存在很多机遇,当然也有来自教育客体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的各种挑战。“历史考察”回顾了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以政治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经济转型期以经济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则回归当代,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幸福感的多少,与其幸福观是紧密相连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总体向好,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幸福感总体并不十分强烈;在对幸福的系列问题的理解和认知上,不少大学生存在偏差;在追求幸福的路径、方式、受挫反应上,部分大学生存在不理性的态度。此外,在幸福观认知领域、追求领域、享有领域的养成教育上,我国采取的通常做法是不够完善的,幸福观教育还面临着一些困境。第四章是在第三章的基础上,从更细致的角度进行分析。运用五元分析模式从政府、社会、高校、家庭、个人进行了全方位的五元分析。首先,从政府层面,政府应当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起引领的作用;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应当在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上有积极的影响;再次,从高校的层面,高校是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直接承担者,肩负着教育的重任;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家庭应助推大学生科学幸福观的内化;第五,从大学生个人的层面,个人作为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内因和受益者,必须有能力和有觉悟进行自省。这五个方面的应然和实然存在着较大差距,通过大量实证调查,探索了存在差距的原因。第五章在国内分析的基础上,将目光投向国外,以期分析国外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做法、经验和借鉴。选择美国、英国、法国进行研究,考察了这三个国家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基本举措,研究起主要特点,并分析了我国在五元视角下可以反思和借鉴的经验。第六章是对策章,基于上述对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目标研究、历史考察、现状分析,结合五元分析的结果,同时借鉴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一系列对策。这些对策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系统,包括宏观上的顶层设计和微观上的具体设计。具体来看,首先,政府层面的设计。政府当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当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从社会文化的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从财富分化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从多元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第三,从高校的层面。高校当走出认识误区,设立目标体系,细化目标群体,依托心理科学,进行科际整合,完善现实对接,优化学科设置,发展体验式与价值选择式教学。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应大力推行家长教育,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第五,从个人的层面。个人当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自觉意识;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自觉抵制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提高精神境界和需要层次。第七章主要针对五元要素之间要互动起来,形成动态与静态的结合,更好地完成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八章是对全文的总结。

闫昌锐[5](2019)在《系统德育论》文中指出德育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完成这一工程,不仅要在结构、目标、内容、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上树立正确的认识和定位,而且要以德育系统整体为研究对象,建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道德教育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在科学的思想引领以及政治导向下,我国道德教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当前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德育研究又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从整体上来看,传统研究比较注重于德育系统要素的单一研究、德育场域的局部研究以及德育过程的阶段性研究,而对于学校德育整体建构的系统性研究则开始的较晚,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学校德育系统虽然从形式上看比较完整,但德育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以及与社会和环境的交互性与适应性仍有待增强。我国德育系统的整体建构发展缓慢,关键是缺乏具有方法论指导意义的理论,为“系统建设”提供既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又适应道德教育规律等特殊要求的指导。系统科学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的提出确立了系统科学的学科地位,使人们对系统整体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科学的高度,并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以相对论、量子论为基础,系统科学逐步突破传统科学的物质观、还原观、时空观,逐步从自然科学领域过渡到社会人文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维方式与研究范式的变革。系统科学引入道德教育研究,不仅在认识论上,要求我们要充分把握德育系统主体、过程及结果的组织复杂性问题,而且在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上为我们提供了更为清晰的研究视角,使人们的研究视域从追求道德教育的实体性、确定性、程序性、阶段性等转向关注德育系统的生成性、混沌性、过程性、整体性上来。这对于揭示德育系统的发展运行机制,探索德育系统建构的创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以系统科学理论及其思想和原理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工具来考察学校德育系统的要素、结构、环境等基本范畴,探讨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存在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整体建构学校德育系统的路径及其优化的策略,是本文的核心思想。基于此,论文在整体上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的要素解析,这是德育系统整体构建及其优化的基础。系统由要素构成,道德教育作为复杂系统,它包括要素、层次以及环境三大基础子系统。其中要素子系统包括主体要素、过程要素及形态要素;层次子系统包括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不同学段;环境系统包括家庭德育环境、学校德育环境以及社会德育环境。三大子系统横向耦合,纵向贯通、深度推进,共同构成了德育系统的三维立体模型。通过对德育系统的耦合机制、竞争与协同机制、控制机制以及超循环反馈机制来分析德育系统的整体性、非线性、自组织性等复杂性特征。第二,系统论视野下德育系统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这是学校德育系统整体构建及其优化的依据。基于德育系统的三维模型,研究发现德育系统在要素系统、层次系统以及环境系统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德育要素缺乏耦合。具体表现在主体要素的割裂化、过程要素的破碎化以及形态要素的断裂化;其次是德育系统层次衔接不当。主要表现在德育目标缺乏连贯性,德育内容缺乏递进性、德育方法缺乏过渡性等问题;再次是德育系统与环境协同缺失。从学校环境来看,教学与学习环境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制度德育环境异化、硬件设施环境德育功能较弱。从家庭德育环境方面来看,存在家庭的价值导向、教育观念、及教育期望与学校存在一定的冲突,导致家庭与学校相互推倭德育责任等。从社会环境方面来看,存在学校正面引导与社会不道德现象的冲突。通过对如上问题的探讨,从传统德育观念、政策制度的价值取向、德育管理的缺陷以及德育主体的制约等方面分析了德育系统问题存在的原因。第三,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的整体建构及其优化策略。实现德育系统功能的整体性涌现,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促进德育要素的高度耦合,重视德育要素的整体性、把握过程要素的关系性和关注形态要素的全息性,实现部分与整体的内在统一;其次,要加强大、中、小学德育过程的衔接,具体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队伍等方面的衔接,以推动德育系统的层次性功能跃迁,实现德育系统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再次,要营造道德教育的高效场域,促进家庭、学校、社会德育的协同发展,形成道德教育的合力。

第天骄[6](2019)在《高校“佛系青年”现象的价值困境及其引导策略》文中指出当前,我国处于多元价值观碰撞的社会转型期,“佛系青年”是转型期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新型表现形式,它主要表现为社会青年群体理想信念迷茫,凡事不想作为,是网络新媒体时代青年群体社会心态的新表征。本文试图从概念诠释、生成逻辑、价值冲突、价值重塑四个方面入手,通过分析“佛系青年”的风格特征、概念界定、形成原因以及对价值观塑造产生的负面影响,试图探究出高校“佛系青年”问题的应对之策。“佛系青年”的走红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泛娱乐化背景下“全民娱乐”的狂欢时代、现代科学技术统治下单向度的人与社会、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现代社会的内在隐忧以及青年自我放逐选择下逃避颓丧的新形式。“佛系青年”现象本质上是一种消极的社会现象,它的“无理想”状态会导致大学生理想信念淡薄,“不作为”选择会导致大学生个人主义盛行,“不行动”原则会导致大学生实践意识不强。因此,要解决“佛系青年”带来的价值观问题,就必须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培养大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全面推动积极的实践参与,全方位引领“佛系青年”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为大学生的价值观塑造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张筱雨[7](2018)在《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根据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总体战略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大学生中开展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但与它的极端重要性还不相称。分析当前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现状,提出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有效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由绪论和正文两部分构成,绪论阐述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正文第一章概述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相关理论,包括意识形态的内涵和特点、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涵与内容、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意义。第二章论述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现状,通过分析整理问卷调查,指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基本经验。基于问题,第三章分析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问题的原因,从大学生自身、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主阵地、社会背景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在理论概述,现状研究的基础上,第四章提出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对策,涵盖加强国家安全、丰富内容、创新方法、网络教育四个方面。

孙慧琳[8](2018)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沉渣泛起。试图通过“虚无”的方式,对已经形成定论的主流历史观进行模糊或虚化。它虚无的对象主要是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以达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否定改革开放的目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从表面上看,它是一种学术思潮、是一种历史观点的争论。但其实质,是以唯心史观为基础,要达到的是一种政治目的,是一种政治思潮。它的隐蔽性和“解构”特征,对于政治观、历史观正在形成中的大学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也日益多样。大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主要有大众传媒、学校教育、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由于大学生缺乏辨别错误历史观点的能力,因此,容易受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侵害。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与唯物史观相违背的,企图动摇大学生的政治观、历史观和价值观。大学生处于政治观、历史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唯物史观基础差,历史知识薄弱,无法辨别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错误观点,容易受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侵害。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攻击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指导地位,消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动摇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看似是关于历史问题的探讨,但究其本质是对历史的曲解,造成大学生历史知识的混乱,使大学生形成错误的历史思维。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否定中华文明的根源,消解大学生内在的精神动力,影响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消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危害。筑牢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内的主导权;积极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加强网络的监督和管理。

吴佳敏[9](2017)在《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研究》文中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与发展,融合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表达了当届领导人对人民生活诉求的高度关注,凝聚了近百年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渴望复兴的夙愿,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指明了实现人生价值、不懈追求人生理想的前进方向。大学生是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的当代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性力量,而大学生对“中国梦”从心底产生的认同和期许,才能转化为支撑大学生追梦圆梦的关键力量,大学生接受“中国梦”教育过程中或过程后产生深刻的认同,是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艰巨任务,对于创新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引导大学生向着健康活力的方向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全文共分为六部分。开篇为绪论,主要交代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创新点和不足之处,重点对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研究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第二部分,大学生“中国梦”认同内涵。该部分主要围绕“中国梦”的提出和“中国梦”认同的内容进行梳理和阐述,为论文研究确立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现状分析。该部分通过结合问卷调查,对当前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现状进行客观分析,一方面既看到积极的情况,进一步肯定“中国梦”的价值引领作用,另一方面也发现存在的问题,在理论和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大学生“中国梦”认同存在的问题,力求指出问题的根源。第四部分,影响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因素。一是立足于社会发展现阶段,从社会客观实际和大学生主观个体出发分析当前社会环境和西方思潮的影响,二是立足高校,从课堂教育、舆论宣传、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和新兴网络传播媒介等方面分析高校教育和传播“中国梦”的实效。第五部分,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梦”认同的建议。作为文章的核心部分,文章针对如何增强大学生认同度提出三点建议。第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高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教育体系;第二,从认同的内化机理出发,包括理性认知、情感共鸣、思想转化、心理调适和沉淀固化等五个环节,构建完整、有序的“中国梦”认同体系;第三部分,优化内外环境创造“中国梦”宣传教育的氛围,良好的环境对个人正确的思想认识和观念的形成极为重要,社会、校园、家庭、网络等四者形成一个天然的磁场,注重优化环境,隔离有害污染源,大学生耳濡目染便形成与“中国梦”相同的价值取向和情感体验。

王在民[10](2016)在《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念与路径探析——基于创一流大学的视域》文中认为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列为我国"十三五"期间高等教育建设的重点工程,高等教育将进入转型升级的历史发展期。建设一流大学是高校自身发展从量变转化为质变的动态过程,在紧抓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师资培养、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流大学校园文化存在兼容性、矛盾性、学术性、民主性、创新性、超前性、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性。

二、转型期校园文化建设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转型期校园文化建设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依据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现状评析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的理论阐释
    一、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的概念界定
        (一) 风险
        (二) 风险意识
        (三) 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
    二、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的相关理论渊源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风险的主要论述
        (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有关风险的时代阐释
        (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风险思想的历史传承
        (四) 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镜鉴启示
    三、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的内容要素
        (一) 新时代大学生面临风险的基本类型
        (二) 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的基本内容
    四、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的现实意义
        (一) 回应全球化时代发展的人才诉求
        (二) 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现实需求
        (三) 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面临的新境遇
    一、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面临的新机遇
        (一) 外部环境更加多元立体
        (二) 内容资源更加丰富多样
        (三) 培育方式更加现代便捷
    二、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面临的新挑战
        (一) 新生风险的层出不穷为培育工作的系统性带来新挑战
        (二) 培育主体的日益多元为培育工作的协调性带来新挑战
        (三) 大学生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为培育工作的创新性带来新挑战
    三、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面临的新要求
        (一) 新时代对培育工作的精细化程度提出新要求
        (二) 新时代对培育工作的专业化程度提出新要求
        (三) 新时代对培育工作的互动性提出新要求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的实证分析
    一、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问卷调查情况
        (一) 调查对象的组成情况
        (二) 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现状
        (三) 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现状
    二、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的问题
        (一) 高校风险预防管理意识不强
        (二) 风险防范课程安排难以保证
        (三) 教师自身风险防控知识欠缺
        (四) 大众传媒风险教育功能有限
        (五) 家庭相关风险教育长期离场
        (六) 学生本身风险自觉意识淡薄
    三、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的问题归因分析
        (一) 高校发展与社会现实融合度不够
        (二) 课程设置与时代发展贴合度不高
        (三) 教师素质与学生诉求契合度不足
        (四) 大众传媒与自身责任匹配度不佳
        (五) 家庭教育与学生发展适合度不高
        (六) 自我培养与时代要求切合度不强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的优化路径
    一、营造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多维立体环境
        (一) 政府完善相关风险制度,保证环境营造工作有章可循
        (二) 大众传媒发挥自身优势,实现线上线下风险宣传全面覆盖
        (三) 高校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润物无声风险防范培育环境
        (四) 家长注重风险防范教育,创建和谐自然风险教育家庭氛围
    二、深化大学生风险防范能力教育改革
        (一) 高校调整课程安排,设置系统的风险防范教育课程体系
        (二) 教师坚持与时俱进,积极提升自身风险意识和教学质量
        (三) 学生发挥主体意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自我培养与提升
    三、推进大学生风险应对举措培训教育活动
        (一) 加强宣传力度,普及风险防范应对理论知识
        (二) 举办校园活动,发挥第二课堂风险教育功能
        (三) 开展社会实践,优化学生风险防范能力素质
    四、培养强化大学生风险责任担当意识
        (一) 树立弘扬风险责任担当榜样,塑造良好社会风尚
        (二) 健全高校风险教育沟通体系,构建表达协商机制
        (三)优化家庭风险责任教育方式,强化责任担当意识
        (四)注重风险防范理论实践结合,不断提升自身修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科研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价值观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选题缘由
        1.社会价值观状况是影响学校德育变革的重要变量
        2.提高学校德育变革的实效性需要社会价值观的正向引导
        3.有关社会价值观之于学校德育变革影响的研究相对匮乏
    (二)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1.德育变革
        2.社会价值观
    (四)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2.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研究的重点
        2.研究的难点
        3.研究的创新点
    (六)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案例分析法
        3.访谈法
一、我国社会价值观基本图景分析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主导地位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主导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维主导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主导
    (二)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余绪未绝
        1.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道德观:以德为先的价值追求
        2.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生活观:以和为贵的交往之道
        3.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实践观:剔除人欲的人格修炼
    (三)西方社会价值观影响广泛
        1.西方社会个性主义价值观的滥觞
        2.西方社会利己主义价值观的流行
        3.西方社会相对主义价值观的泛滥
    (四)一元社会价值观主导与多元社会价值观并存
二、社会价值观影响学校德育变革的基本状况分析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引领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校德育变革提供方向指导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学校德育目标的制定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校德育课程的变革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校德育变革提供文化养料
    (二)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深刻影响
        1.优良传统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促进
        2.不良传统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阻碍
    (三)西方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
        1.西方优良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推动
        2.西方不良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冲击
    (四)社会价值观的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对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
三、学校德育变革游离社会价值观影响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德育汲取社会价值观教育作用的自觉性不强
        1.学校发挥社会价值观教育的观念需要加强
        2.学校开展社会价值观教育活动的效果不佳
        3.校园文化建设未深入反映社会价值观的内容
    (二)教师对学生社会价值观的引导作用不够
        1.教师课堂教学内容欠缺社会价值观教育的引导
        2.教师课堂教学缺乏鲜活社会价值观案例的讨论
        3.教师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社会价值观的客观评价
    (三)社会与学校协同育人机制与途径不畅
    (四)家庭对儿童社会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尚显薄弱
        1.家长缺乏对社会价值观的辩证理解
        2.家长忽视自身行为对儿童价值观的熏染
        3.家长疏忽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价值观的引导
四、学校德育变革寻求社会价值观支持的路径分析
    (一)社会应构建并弘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1.净化社会价值观氛围,加强优良价值观的舆论引导
        2.加强与学校的联动,构建并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二)学校应加强社会价值观的正面教育与引导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的价值观构建
        2.改革学校德育课程,优化社会价值观的教育方式
        3.优化德育评价方式,增强社会价值观的教育嵌入
    (三)家庭应强化儿童对社会价值观的认知与理解
        1.强化家长对社会价值观的理解,重视对儿童的价值观教育
        2.不断提高家长自身素养,注重言传身教的影响
        3.丰富家庭教育内容,增强社会价值观教育的成效
    (四)教师自身应成为优良社会价值观的弘扬者
        1.不断提升自身价值素养,履行优良价值观的导引职责
        2.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方法,深化学生对社会价值观的理解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
    一、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意蕴
        (一)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概念界定
        (二)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逻辑理据
    二、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三)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理论
    三、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想资源
        (一)中国传统医学的核心价值理念
        (二)现代医学的科学精神
第二章 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境遇
    一、精神情境:新时代人民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
        (一)精神生活在新时代美好生活中意义的凸显
        (二)满足新时代精神生活的外部条件
        (三)提升新时代精神生活的价值观维度
    二、文化背景: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对价值观生成的影响
        (一)文化在医学生核心价值观生成中的基础性意义
        (二)多元文化对医学生核心价值观生成的影晌
    三、医患关系背景:在全社会建立良性医患关系的需求
        (一)医患关系发展新趋向
        (二)医患关系失调影响因素分析
    四、域外考察借鉴:发达国家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经验启示
        (一)淡化说教,注重隐性渗透
        (二)回归生活,注重情境体验
        (三)讲求特色,注重本土化构建
第三章 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框架构建
    一、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结构
        (一)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导内容
        (二)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
    二、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指向
        (一)理想信念目标
        (二)价值认同目标
        (三)道德要求目标
        (四)人才培养目标
    三、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二)问题性原则
        (三)针对性原则
        (四)主体性原则
        (五)系统性原则
        (六)实效性原则
第四章 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二、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二)体现实践德育效应
        (三)倡导课程思政改革
        (四)打造特色教育模式
    三、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效度不高:需增强教育有效性
        (二)温度不够:需提高教育亲和力
        (三)合力不强:需强化整体协同性
        (四)活力不足:需提升话语创新力
    四、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社会层面:社会转型的价值震荡
        (二)学校层面:教育使命的价值偏离
        (三)个体层面:师生的主体性缺失
第五章 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进路
    一、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常规方法优化
        (一)理论灌输的方法
        (二)实践养成的方法
        (三)榜样示范的方法
    二、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创新走向
        (一)双线融入:贯穿院校医学教育全过程
        (二)全面覆盖:借助大数据技术变革育人方法
        (三)完善体系:综合构建立体化方法体系
    三、国外医学生人文教育方法借鉴
        (一)宏观方法借鉴
        (二)具体方法借鉴
        (三)新兴方法借鉴
第六章 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
        (二)优化思政课教学内容
        (三)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
    二、厚植优秀传统文化根基
        (一)制度设计和方式创新相结合
        (二)课程教学和日常教育相结合
        (三)校园精神文化和校园物质文化相结合
    三、突出生命价值观教育
        (一)奠定马克思主义生命观思想基础
        (二)弘扬中医学生命伦理思想
        (三)回归生命价值观教育本质
    四、强化医学生自我教育
        (一)自我教育的动机激发
        (二)自我教育的条件创设
        (三)自我教育的多维引导
    五、以“青马工程”为牵引凝聚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合力
        (一)高校实施“青马工程”的前提依据
        (二)高校实施“青马工程”的基本原则
        (三)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创新路径——以长春中医药大学“杏林青马工程”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观点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分析模式的设定
        1.4.1 模式依据
        1.4.2 模式设计
        1.4.3 模式验证
    1.5 概念与理论基础
        1.5.1 概念厘定
        1.5.2 理论基础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1.6.1 创新之处
        1.6.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准备
    2.1 幸福观的理论资源
        2.1.1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2.1.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
        2.1.3 西方的典型幸福观
    2.2 幸福观的理论建构
        2.2.1 幸福观的结构
        2.2.2 幸福观的特征
        2.2.3 幸福观的功能
    2.3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建构
        2.3.1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构成
        2.3.2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功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
    3.1 时代背景
        3.1.1 新时代赋予的目标要求
        3.1.2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面临的挑战
        3.1.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存在的机遇
    3.2 历史考察
        3.2.1 计划经济时期政治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3.2.2 转型经济时期经济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3.2.3 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3.3 现实状况
        3.3.1 大学生幸福感现状
        3.3.2 大学生幸福观现状
        3.3.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分析
    4.1 政府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1.1 应然要求
        4.1.2 实然状况
        4.1.3 问题原因
    4.2 社会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2.1 应然要求
        4.2.2 实然状况
        4.2.3 问题原因
    4.3 高校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3.1 应然要求
        4.3.2 实然状况
        4.3.3 问题原因
    4.4 家庭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4.1 应然要求
        4.4.2 实然状况
        4.4.3 问题原因
    4.5 个人层面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4.5.1 应然要求
        4.5.2 实然状况
        4.5.3 问题原因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5.1 基本举措
        5.1.1 美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5.1.2 英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5.1.3 法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5.2 主要特点
        5.2.1 广泛渗透性
        5.2.2 目标淡化性
        5.2.3 科际整合性
        5.2.4 价值选择性
        5.2.5 交流对话性
        5.2.6 现实实用性
    5.3 经验借鉴
        5.3.1 政府层面:公民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5.3.2 社会层面:影视与文化的反思借鉴
        5.3.3 高校层面:校内教学的反思与借鉴
        5.3.4 个人层面:实践体验的反思与借鉴
        5.3.5 家庭与个人层面:宗教思想的反思与借鉴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设计
    6.1 政府层面的设计
        6.1.1 定位: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
        6.1.2 导航: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
        6.1.3 纠偏: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
        6.1.4 提升: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
    6.2 社会层面的设计
        6.2.1 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
        6.2.2 从社会文化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
        6.2.3 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
        6.2.4 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
        6.2.5 从社会现象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
        6.2.6 从社会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
    6.3 高校层面的设计
        6.3.1 认识前提:走出认识误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
        6.3.2 目标设定:设立目标体系,贯穿奋斗幸福观
        6.3.3 客体细分:细化目标群体,分层实施幸福观教育
        6.3.4 渠道优化:思政主渠道与科际整合结合
        6.3.5 保障支撑:现实对接与学科设置相结合
        6.3.6 实效提升:依托心理科学,提升幸福观教育实效
    6.4 家庭层面的设计
        6.4.1 大力推进家长教育,提升家长素质
        6.4.2 多维度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
        6.4.3 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
    6.5 个人层面的设计
        6.5.1 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的自觉意识
        6.5.2 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
        6.5.3 自觉抵制外界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
        6.5.4 提高精神境界与需要层次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五元互动做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7.1 五元静态配合织育人之网
        7.1.1 五元各司其职
        7.1.2 五元内外结合
    7.2 五元动态协调育幸福之人
        7.2.1 五元互相渗透
        7.2.2 五元互利共生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调查
    附录二 五元分析模式各层次的实然状况调查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5)系统德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理论背景
        (二) 现实背景
        (三) 政策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已有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及框架
第一章 系统科学及其理论渊源
    一、系统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 系统科学的产生
        (二) 系统科学的发展
    二、系统科学的内涵
        (一) 系统的概念内涵
        (二) 系统科学的基本范畴
        (三) 系统的分类
    三、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
        (一) 整体性原理
        (二) 层次性原理
        (三) 开放性原理
        (四) 自组织性原理
    四、系统科学的应用
        (一) 系统科学的生物学应用
        (二) 系统科学的管理学应用
        (三) 系统科学的经济学应用
        (四) 系统科学的物理学应用
        (五) 系统科学的社会学应用
        (六) 对德育系统研究的启示
第二章 德育系统的理论建构
    一、德育系统的内涵
        (一) 概念界定
        (二) 三维模型
    二、德育系统的结构
        (一) 要素结构
        (二) 层次结构
        (三) 环境结构
    三、德育系统运行机制
        (一) 德育系统运行机制的内涵
        (二) 德育系统运行机制的内容
第三章 系统论视野下的德育困境
    一、德育系统构成要素缺乏耦合
        (一) 主体要素割裂化
        (二) 过程要素断裂化
        (三) 形态要素破碎化
    二、德育系统层次衔接不当
        (一) 目标衔接缺乏连贯性
        (二) 内容衔接缺乏递进性
        (三) 方法衔接缺乏过渡性
    三、德育系统与环境协同缺失
        (一) 学校德育环境育人能力欠缺
        (二) 家校德育环境协同性不强
        (三) 学校引导与社会道德冲突
第四章 德育困境的根源分析
    一、传统德育模式的限制
        (一) 价值取向的工具化
        (二) 思维观念的简单化
        (三) 德育运作的秩序化
    二、德育政策专业化水平不高
        (一) 政策目标强调共性忽视个性
        (二) 政策制定过程缺乏程序正义
        (三) 政策内容的专业化不强
    三、德育管理的缺陷
        (一) 德育管理的限制
        (二) 德育评价因素
    四、德育主体的制约
        (一) 德育师资专业化水平低
        (二) 忽视学生德性成长规律
        (三) 家长道德教育素养欠缺
第五章 完善德育系统的对策建议
    一、促进德育要素的高度耦合
        (一) 重视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二) 把握过程要素的关系性
        (三) 关注形态要素的全息性
    二、加强德育过程的有效衔接
        (一) 加强德育目标衔接
        (二) 深化德育内容衔接
        (三) 促进德育师资衔接
    三、营造道德教育的高效场
        (一) 创建“三位一体”德育模式
        (二) 创新学校德育环境
        (三) 增强家庭德育意识
        (四) 整合社会德育资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高校“佛系青年”现象的价值困境及其引导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有关青年亚文化的研究
        1.2.2 国内有关网络流行语与青年价值观的研究
        1.2.3 国内有关“佛系青年”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1.3.3 不足之处
第2章 概念诠释:何谓“佛系青年”
    2.1 “佛系青年”的概念界定及在高校的现实影响
        2.1.1 “佛系青年”的演变历程与基本内涵
        2.1.2 高校“佛系青年”现象的关注度分析
    2.2 “佛系青年”的风格特征
        2.2.1 “不焦虑、无欲望、不作为”的形象面貌
        2.2.2 “不争、不抢、不走心”的行为方式
        2.2.3 “可以、都行、没关系”的话语表述
第3章 生成逻辑:“佛系青年”何以发酵
    3.1 泛娱乐化背景下“全民娱乐”的狂欢时代
        3.1.1 娱乐成为大学生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
        3.1.2 网络沦为大学生娱乐狂欢的“胜地”
        3.1.3 部分大学生在娱乐狂欢中迷失自我
    3.2 现代科学技术统治下单向度的人与社会
        3.2.1 经济社会领域对于技术的过度依赖
        3.2.2 文化意识方面自我批判能力的丧失
    3.3 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现代社会的内在隐忧
        3.3.1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强烈冲击
        3.3.2 现代低欲望生活的逐步显现
    3.4 青年自我放逐选择下逃避颓丧的新形式
        3.4.1 以主体性意识丧失为特征的自我认同去中心化
        3.4.2 以化解学习和社交中的困难为指向的心理救助
        3.4.3 以应对阶层分化中的失落感为目的的精神诉求
第4章 价值困境:“佛系青年”造成大学生价值观异化与冲突
    4.1 “无理想”状态导致大学生理想信念淡薄
        4.1.1 动摇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4.1.2 造成大学生的价值追求享乐化
    4.2 “不作为”选择导致大学生个人主义盛行
        4.2.1 导致大学生个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淡漠
        4.2.2 加剧大学生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的失衡
    4.3 “不行动”原则导致大学生实践意识不强
        4.3.1 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缺乏主动意愿
        4.3.2 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缺乏创新思维
第5章 价值重塑:高校“佛系青年”问题的应对之策
    5.1 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5.1.1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5.1.2 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
        5.1.3 培养有正能量的意见领袖
    5.2 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5.2.1 形成集体主义的认知
        5.2.2 增强关爱他人的情感
        5.2.3 形成集体优先的意识
    5.3 推动积极的实践参与
        5.3.1 丰富实践参与内容
        5.3.2 创新实践参与形式
        5.3.3 建设实践参与平台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选题依据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
一、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理论概述
    (一)意识形态的内涵、特点
        1.意识形态的内涵
        2.意识形态的特点
    (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涵、内容
        1.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涵
        2.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容
    (三)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2.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3.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4.有利于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现状
    (一)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成就及基本经验
        1.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取得的成就
        2.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基本经验
    (二)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1.意识形态认识存在偏误
        2.政治素养比较薄弱
        3.理想信念不够坚定
        4.价值观多元化倾向
三、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大学生群体的独特性
        1.思想不够成熟
        2.缺乏社会经验
    (二)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主阵地建设不足
        1.教育理念相对落后
        2.教育内容不够丰富
        3.方式方法缺乏创新
        4.网络教育存在不足
    (三)社会背景中的负面影响
        1.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
        2.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冲击
        3.社会转型期矛盾的加剧
        4.信息网络化带来的挑战
四、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教育
        1.优化总体国家安全环境
        2.掌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3.注重正面舆论的宣传引导
        4.强化思想政治课主渠道
    (二)丰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内容
        1.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内容时代性
        2.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内容生活化
        3.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内容法制化
        4.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内容民族性
    (三)创新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方式方法
        1.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
        2.理论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相结合
        3.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
        4.传统讲授法与多媒体教学法相结合
    (四)占领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网络阵地
        1.把握网络舆论导向
        2.净化网络教育环境
        3.丰富网络教育内容
        4.加强网络交流互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依据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解析
    2.1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溯源
        2.1.1 虚无主义的概念
        2.1.2 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我国的演变
        2.1.3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我国泛起的原因
    2.2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
        2.2.1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政治思潮
        2.2.2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哲学基础是唯心史观
        2.2.3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虚无的内容是中国近现代史
    2.3 本章小结
3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大学生中的传播
    3.1 总体状况
    3.2 大众传媒
    3.3 学校教育
    3.4 人际关系
    3.5 社会活动
    3.6 本章小结
4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危害
    4.1 动摇大学生的政治信仰
        4.1.1 模糊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4.1.2 消解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4.1.3 动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同
    4.2 影响大学生历史观的形成
        4.2.1 误导大学生历史思维的形成
        4.2.2 扰乱大学生的历史知识
        4.2.3 曲解大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4.3 扭曲大学生的价值观
        4.3.1 消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
        4.3.2 歪曲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4.3.3 消解大学生的中国精神
    4.4 本章小结
5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现实对策
    5.1 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导权
        5.1.1 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5.1.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5.1.3 加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
    5.2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5.2.1 以唯物史观培育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5.2.2 筑牢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5.2.3 大力弘扬中国精神
    5.3 加强大学生唯物史观教育
        5.3.1 深入开展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教育
        5.3.2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成果
        5.3.3 积极培育大学生的历史认知
    5.4 加强网络平台的监督与管理
        5.4.1 以马克思主义占领网络主导权
        5.4.2 构建网络安全法制环境
    5.5 本章小结
6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问卷调查法
        1.3.3 理论联系实际法
    1.4 创新点和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存在的不足
2 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内涵
    2.1“中国梦”内涵
        2.1.1 国家富强
        2.1.2 民族振兴
        2.1.3 人民幸福
    2.2 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类型
        2.2.1 国家认同
        2.2.2 理想认同
        2.2.3 价值观认同
        2.2.4 信仰认同
3 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现状
    3.1 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积极意义
        3.1.1 坚定理想信念
        3.1.2 认同中国道路
        3.1.3 培养中国精神
        3.1.4 认识中国力量
    3.2 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存在问题
        3.2.1 理性认知不足
        3.2.2 情感认同偏弱
        3.2.3 被动接受
        3.2.4 知行脱节
4 影响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因素
    4.1 主客观因素影响
        4.1.1 社会转型期的影响
        4.1.2 市场经济的影响
        4.1.3 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
        4.1.4 大学生认知片面性
        4.1.5 大学生群体知行不一
    4.2 高校教育导引因素
        4.2.1 教育效果不佳
        4.2.2 宣传引导力度不够
        4.2.3 社会实践效果不明显
        4.2.4 校园文化效果不显着
        4.2.5 新兴媒介传播方式滞后
5 增强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的建议
    5.1 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5.1.1 利用课堂教育的主阵地
        5.1.2 贯穿高校管理服务全过程
        5.1.3 寄寓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5.1.4 拓宽传播载体
    5.2 构建“中国梦”导引体系
        5.2.1 促进理性认知
        5.2.2 产生情感共鸣
        5.2.3 促进思想转化
        5.2.4 催生心理调适
        5.2.5 激发情感认同
    5.3 优化“中国梦”认同教育环境
        5.3.1 优化社会大环境
        5.3.2 优化家庭环境
        5.3.3 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5.3.4 优化网络环境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念与路径探析——基于创一流大学的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一、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
    (一)教学与科研并重,高水平研究成果突出
    (二)知识创新与社会服务共促进
    (三)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相融合
    (四)拥有综合性、层级化的高水平学科群
    (五)跨区域、跨国界的生源、师资结构和层级化的生源结构相结合
二、一流大学的校园文化特性
    (一)兼容性和矛盾性
    (二)学术性和民主性
    (三)创新性和超前性
    (四)多元性和开放性
三、转型期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理念
    (一)坚持创新发展理念,使创新成为创建一流大学的内驱动力
    (二)坚持协调发展理念,使协调成为创建一流大学的发展活力
    (三)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使绿色成为创建一流大学的内在属性
    (四)坚持开放发展理念,使开放成为创建一流大学的胸怀和气魄
    (五)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使共享成为创建一流大学的价值目标
四、我国高校建设一流大学校园文化的路径
    (一)根基:坚守中国特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核心:强化精神文化建设,构建精神家园
    (三)重点:优化制度生成,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四)着力点:弘扬创新精神,打造创新文化

四、转型期校园文化建设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大学生风险意识培育研究[D]. 王盛椿. 山东大学, 2020(10)
  • [2]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价值观基础研究[D]. 张婵娟.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3]新时代我国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 王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D]. 任小琴.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5]系统德育论[D]. 闫昌锐.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6]高校“佛系青年”现象的价值困境及其引导策略[D]. 第天骄. 天津大学, 2019(06)
  • [7]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D]. 张筱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8]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孙慧琳. 河南理工大学, 2018(01)
  • [9]大学生“中国梦”认同研究[D]. 吴佳敏.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10]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念与路径探析——基于创一流大学的视域[J]. 王在民.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2016(02)

标签:;  ;  ;  ;  ;  

转型期校园文化建设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