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层厚度预测方法研究

薄层厚度预测方法研究

论文摘要

薄层在我国是广泛存在的,随着我国化石能源勘探的发展,薄砂岩和薄煤层越来越受到重视,薄层已经成为岩性油气藏研究的重要部分。对于薄层,厚度定量预测是薄层属性分析的基础,了解厚度变化对工业开采极为重要。本文基于薄层反射系数能谱公式,推导了薄层厚度反演方法、薄层顶底界面反射系数反演方法以及薄层相关弹性参数反演方法。薄层厚度预测研究从时间域到频率域,从特殊模型到一般模型,在探索中进步和完善。前人研究为薄层厚度预测提供了指导性结论,然而,目前地震领域尚未能提供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中的通用有效的解决方案,薄层厚度预测依旧是一个难题,继续探索薄层厚度定量预测公式很有必要。已有研究证明垂直入射下薄层反射系数能谱是顶底界面反射系数、薄层时间厚度以及频率的函数。本文在此基础上通过求取反射系数能谱对频率的一阶及三阶导数给出薄层时间厚度的计算公式、薄层顶底界面反射系数以及纵波弹性参数的计算方法。对比现存的厚度预测方法,该方法在厚度预测时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并且不受顶底界面反射系数绝对值或相对大小的影响,且适用于符合弱阻抗差假设的任意薄层。本文在求取薄层厚度的基础上,依据薄层反射系数能谱公式给出了薄层顶底界面反射系数计算的方法,且在顶底界面反射系数已知的情况下,通过经验公式代换减少未知数来对薄层的弹性参数进行定量的求解及分析。理论模型试算显示,本文方法能够以解析的形式反演出薄层的弹性参数,误差能够控制在10%以内。杭锦旗实际数据预测结果显示,本文厚度预测方法能够较为精准的反演薄层厚度、薄层顶底界面反射系数及弹性参数。对于淮南煤田实际数据,本文采用三维井震联合预测方法、时间域薄层厚度预测方法以及基于薄层反射系数能谱的厚度预测方法来进行反演研究,结果显示:三维井震联合预测方法预测准确度要优于时间域薄层厚度预测方法和基于能谱的厚度反演方法。本文推导的基于薄层反射系数能谱的厚度反演方法预测结果误差过大,主要原因是反射系数提取不准。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薄层地震响应研究现状
  •     1.2.2 反射率法研究现状
  •     1.2.3 薄层厚度反演现状
  •     1.2.4 研究组已有的研究积累
  •   1.3 存在问题及研究内容概述
  •     1.3.1 存在问题
  •     1.3.2 研究内容概述
  • 第二章 薄层反演理论
  •   2.1 薄层反透射系数矩阵
  •   2.2 薄层弱阻抗差近似公式
  •   2.3 薄层厚度及弹性参数反演理论
  •   2.4 构造复数道的希尔伯特变换
  •     2.4.1 Hilbert变换
  •     2.4.2 复地震道的构造原理
  •     2.4.3 Hilbert和 Fourier变换的对比
  •   2.5 频率域反射率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模型测试
  •   3.1 反射系数计算模型验证
  •   3.2 垂直入射下几种公式的对比
  •   3.3 薄层厚度和相关参数反演
  •     3.3.1 厚度反演
  •     3.3.2 反射系数及薄层参数反演
  •   3.4 抗噪性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杭锦旗实际数据测试
  •   4.1 杭锦旗研究区背景介绍
  •   4.2 Hilbert变换构造复数道
  •   4.3 反射系数提取
  •   4.4 薄层厚度及相关参数反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顾桥煤矿煤厚反演
  •   5.1 研究区概况
  •   5.2 实际煤层开采揭露信息
  •   5.3 常规方法煤厚预测对比
  •     5.3.1 三维井震联合煤厚预测
  •     5.3.2 时间域厚度计算公式预测薄层厚度
  •     5.3.3 常规方法预测结果对比分析
  •   5.4 基于能谱的厚度预测方法试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陶磊

    导师: 王赟,杨春

    关键词: 薄层,频变,厚度反演,弹性参数反演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矿业工程

    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分类号: P631.4

    DOI: 10.27493/d.cnki.gzdzy.2019.001432

    总页数: 91

    文件大小: 5673K

    下载量: 49

    相关论文文献

    • [1].单层平板吸波体界面反射模型的带宽理论研究[J].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2013(01)
    • [2].爆炸作用下地下岩石结构界面反射参数探讨[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4(05)
    • [3].煤体爆破冲击波煤-岩界面反射效应试验研究[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 [4].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水下目标宽带回波精确提取[J]. 应用声学 2008(02)
    • [5].光的界面反射特性研究[J]. 大学物理实验 2015(03)
    • [6].驻波法测声速实验中峰值强弱交替现象的研究[J]. 物理与工程 2016(S1)
    • [7].各向同性薄层反射理论地震图[J]. 地球物理学报 2010(01)
    • [8].超声C扫描在C/SiC复合材料与钛合金薄板钎焊质量中的应用[J]. 宇航材料工艺 2015(06)
    • [9].考虑界面反射率和透射率时牛顿环干涉的光强分布[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 [10].界面反射对定位系统性能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J]. 兵工学报 2009(01)
    • [11].超声波探伤检测研究[J]. 门窗 2014(09)
    • [12].银川基准地震台记录地核界面波特征初探[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1(04)
    • [13].基于地质雷达法的非饱和黄土介电特性及界面反射机理研究[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8(03)
    • [14].电气化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精度研究[J]. 铁道标准设计 2015(05)
    • [15].地震子波在地质薄层内的几何特征响应[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8(16)
    • [16].连续子波反射叠加合成地震记录方法[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20(02)
    • [17].LM567应用在超声波测距系统中对接收信号鉴频的电路设计[J]. 电子世界 2008(12)
    • [18].用界面反射构建π相移实现光学图像相减[J]. 物理与工程 2008(02)
    • [19].利用三分量传感器进行声反射成像测井的新方法[J]. 应用声学 2015(02)
    • [20].地下空洞的探地雷达信号时频响应特征分析[J]. 勘察科学技术 2020(02)
    • [21].高功率微波照射下半空间上方天线罩耦合特性[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5(08)
    • [22].TiO_2/Si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分析[J]. 科技资讯 2016(17)
    • [23].平面弹性波信号在地层介质中的传输损耗特性[J]. 煤炭学报 2011(S1)
    • [24].一种基于岩石物理的烃检方法研究——以琼东南盆地陵水区为例[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5(12)
    • [25].AES专论:波前合成(续一)[J]. 电声技术 2014(06)

    标签:;  ;  ;  ;  

    薄层厚度预测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