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私家园林论文_Pham,Thi,Bich,Phuong,肖国增,陈中义

导读:本文包含了古典私家园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园林,古典,中国古典,造景,大观园,题匾,扬州市。

古典私家园林论文文献综述

Pham,Thi,Bich,Phuong,肖国增,陈中义[1](2019)在《越南顺化省安轩古典私家园林造园艺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以越南安轩花园为例,采用实地调查、文献资料检索等方法,在功能分区、空间布局、建筑装饰和植物造景等方面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出越南古典私家园林的造园特点,为新时代"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越文化交流、越南古典园林保护以及当代园林设计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华中建筑》期刊2019年12期)

陶欣冉,朱雅伦,郑玮锋[2](2019)在《自然人文因素对苏州古典私家园林养生思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园林是为了补偿人与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作为生理层面和精神层面的载体,园林具有陶冶情操,寄托情感,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功能。私家园林的兴建为园林养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苏州古典私家园林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和古典园林的典范,发掘其所包含的园林养生思想,可对促进现代城市营造健康自然的居住环境提供有利帮助。在我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和传统养生理论的基础上,分析苏州古典私家园林的空间布局、山水和建筑、植物等自然人文因素中所体现的养生思想,总结苏州古典私家园林在改善居住环境和园林养生方面的运用,对中国传统养生思想在现代人居环境中的应用,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山东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阮仪叁,柯昌礼[3](2019)在《为扬州古典私家园林的兴起点赞》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我回了趟老家扬州,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扬州古城里,一些居民在自发地改建老房子,或是营建古式的新房子。有的在自家的天井、院子里栽花种草弄盆景,有的堆了半壁假山,有的开了个池塘,更有的围了廊子,盖了亭子,俨然成了一个个居家的小园林。这些普通居民摒弃干巴巴的水泥方盒子和冷冰冰的瓷砖,(本文来源于《世纪》期刊2019年04期)

万抚存[4](2019)在《江南古典私家园林视觉引导系统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到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古典私家园林发展到顶峰。园林是一种视觉性的空间艺术,它与人的视觉之间存在着不可割舍的关系。一个优秀的造园师会引导观赏者"沉浸"在他们精心营造的环境中,遵循着一些特定的观赏路线而不自知。文章将视觉引导作为切入点,以江南古典私家园林为例,进行园林景观的视觉引导系统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大观(论坛)》期刊2019年05期)

王雨婷[5](2019)在《“芳名”何处来——以红楼梦大观园为例浅谈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命名》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观园是贵族贾家的私园,为接待省亲的元妃,由原有住宅会芳园扩大改建成的规模宏大的私家园林,起初命名"省亲别墅",后元妃将其改为大观园。大观园建成之时贾政带清客参观,并命宝玉为各处景观拟匾命名,事后元妃到此探望对部分景观的命名有所改正。本文简要分析红楼梦大观园中典型景观的命名,将抽象的汉字文化与具象的园林景观结合,总结出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命名的文学手法,以期更好地领略我国汉字文化的精妙内涵。(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9年08期)

赵新意,谭淳月,武岳[6](2019)在《浅析中国古典私家园林造景手法——以南京瞻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世界园林之母,以其古代匠人的精雕细琢以及文人墨客的浓厚造园艺术积淀为特色,在世界园林舞台上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作为我国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作——瞻园。也以其独特的造景艺术效果,为后世所赞叹。本文主要以南京瞻园为例,浅析了我国古典私家园林造景手法。(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11期)

董旭[7](2018)在《古典私家园林空间分割中的“户牖”之道》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中,洞门花窗是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它不仅是空间分割的界标,更是将园林的空间关系表现得更加丰富和统一。文章从私家园林空间的对立统一角度出发,阐述其蕴含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以及审美情趣,着重探讨洞门花窗在古典私家园林空间分割中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城市版)》期刊2018年09期)

王辉[8](2018)在《社会关系再生产视角下的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生产》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力图从社会生产的角度,来理解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生产的本质和机制,提出造园是广义的社会关系生产和再生产中一个专业化的工具,这个工具在今天的社会生产中依然有效。(本文来源于《时代建筑》期刊2018年04期)

吕鹏腾[9](2018)在《文人山水画与江南古典私家园林的相互影响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人山水画与江南古典私家园林都源自自然山水,具有相同的思想内涵和哲学基础。在发展过程中,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建立了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中,文人山水画完备的理论体系对江南古典私家园林有指导性意义,而画家参与造园则进一步促进了二者之间的联系。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了文人山水画与江南古典私家园林的相互影响关系:一、从史学角度出发,研究二者在历史中相互融合的过程及各自的发展脉络;二、通过对比文人山水画与江南古典私家园林的创作思维、创作风格、创作手法、创作理论,发现二者具有互通性;叁、分析文人山水画与江南古典私家园林中的元素(山石、水体、植物、建筑),研究造园家与画家的关系,发现二者之间存在互动。本文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文化思想出发,以传统山水画理论为依据,展开对文人山水画与江南古典私家园林的跨学科交叉研究。提出以中国传统美学基础为途径,探讨文人山水画与江南古典私家园林的相互影响关系,寻找新的研究方式,进而提出研究二者的新思路,为传统山水画的发展及中国古典园林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8-06-07)

张子豪[10](2018)在《中国古典私家园林雨水造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艺术成就举世闻名,在其营造中,“迭山”和“理水”历来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两个部分。就“理水”而言,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理水”技法中有一些专门利用“雨水”营造景观的方式,这些造景方式秉持“天人合一”的理念,利用雨水既创造了动人的景观,也对园林整体功能的实现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由于能够充分合理的利用并疏导雨水,有着“城市山林”之称的古典私家园林对于古代城市的雨洪灾害防治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在当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重新研究审视中国古典私家园林雨水造景是很有意义的。更重要的是,古典私家园林雨水造景拥有极高的艺术品味和文化内涵,其形式上的特征也非常值得借鉴。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实地调研,以十大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为基础,对中国古典私家园林雨水造景案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探究北方、江南、岭南叁大古典私家园林体系雨水造景的异同。从雨水的景观功能和属性以及雨水造景的层次出发,深入探究雨水造景的原理和背后潜藏的文化内涵。以传统中国文化的审美视角,跨学科多角度归纳总结,根据雨水造景所表现的景观属性,将古典私家园林雨水造景分为画面感造景、韵律感造景、诗情感造景、风水文化造景四类,基本涵盖了所有古典私家园林雨水造景的形式。从经典的雨水造景案例中探究出中国古典私家园林雨水造景案例的基本类型,即叁大经典雨水造景“檐溜飞泉”、“雨打芭蕉”和“坐雨观瀑”,并对叁者进行深入评析,研究出这叁个基本类型与其他案例的相互联系,以及这叁个经典案例背后的造景原理和所体现出的古人的精神追求。最后,通过一系列的理论研究,总结出了古典私家园林雨水造景对与当代的启示。本着对中国古典私家园林雨水造景的手法和思想进行学习和进一步创新,得出能够利用于当下,解决当下问题的具体应用性设计。独创设计了“雨水停车场”,结合了中国古典私家园林雨水造景的经典元素以及现代的实用性要求,对雨水进行了利用、造景、循环的综合设计,在满足了停车场基本使用功能的同时,开发出了利用雨水洗车的新功能,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将中国式的美感和绿色生态的理念紧密结合,使其在当下的“海绵城市”建设中可以大规模应用并充分发挥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古典私家园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园林是为了补偿人与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作为生理层面和精神层面的载体,园林具有陶冶情操,寄托情感,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功能。私家园林的兴建为园林养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苏州古典私家园林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和古典园林的典范,发掘其所包含的园林养生思想,可对促进现代城市营造健康自然的居住环境提供有利帮助。在我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和传统养生理论的基础上,分析苏州古典私家园林的空间布局、山水和建筑、植物等自然人文因素中所体现的养生思想,总结苏州古典私家园林在改善居住环境和园林养生方面的运用,对中国传统养生思想在现代人居环境中的应用,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古典私家园林论文参考文献

[1].Pham,Thi,Bich,Phuong,肖国增,陈中义.越南顺化省安轩古典私家园林造园艺术研究[J].华中建筑.2019

[2].陶欣冉,朱雅伦,郑玮锋.自然人文因素对苏州古典私家园林养生思想的影响[J].山东林业科技.2019

[3].阮仪叁,柯昌礼.为扬州古典私家园林的兴起点赞[J].世纪.2019

[4].万抚存.江南古典私家园林视觉引导系统探究[J].大观(论坛).2019

[5].王雨婷.“芳名”何处来——以红楼梦大观园为例浅谈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命名[J].汉字文化.2019

[6].赵新意,谭淳月,武岳.浅析中国古典私家园林造景手法——以南京瞻园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9

[7].董旭.古典私家园林空间分割中的“户牖”之道[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

[8].王辉.社会关系再生产视角下的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生产[J].时代建筑.2018

[9].吕鹏腾.文人山水画与江南古典私家园林的相互影响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8

[10].张子豪.中国古典私家园林雨水造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古典私家园林一角网师园的水景(图片来源:《江南古常家庄园下雨前后对比3-23 挂在蜘蛛网上的雨滴狮子林的堆山迭石(图片来源:《江南...位置图1.拙政园2.留园3.狮子林6.网狮园7.艺...

标签:;  ;  ;  ;  ;  ;  ;  

古典私家园林论文_Pham,Thi,Bich,Phuong,肖国增,陈中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