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功能论文_邵雅楠

导读:本文包含了表情功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表情,功能,面瘫,符号,表情符号,贝尔,电针。

表情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邵雅楠[1](2019)在《表情肌康复训练联合常规针刺对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神经功能改善作用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表情肌康复训练联合常规针刺对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83例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加用表情肌康复训练治疗,治疗30 d后比较2组患者H-B面神经功能、Sunnybrook评分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30d后,2组H-B面神经功能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0d后,2组患者Sunnybrook评分较治疗前显着提高(P<0.05),观察组Sunnybrook评分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独针刺治疗相比,联合表情肌康复训练能够有效促进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神经功能和治疗效果的改善。(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期刊2019年09期)

武红利[2](2019)在《尾状核功能连接纵向变化与难治性面瘫患者面部表情功能恢复的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面瘫是一种单侧面神经麻痹引起的疾病,通常在6个月之内可以完全康复。但是,一部分面瘫患者在治疗叁个月以上症状都未能改善,临床上定义这类面瘫为难治性面瘫。已有的研究中已经证明功能重组在面瘫的康复过程中起到很大作用。这些研究的重点都是大脑皮层之间的功能连接变化。但是,难治性面瘫在治疗前后(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暨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期刊2019-08-22)

付露[3](2019)在《表情包符号的意义生产与图像叙事功能——以图文结合类表情包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表情包已经成为网络交际语言之一,能够起到及传达情感,调节气氛的作用。本文从表情包的功能、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试图探究图文类表情包的作用与问题。研究发现,图文结合类表情包存在着字面意义和情境意义。在表情包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字面意义与情境意义一致和相背离的情况,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表情包具有图像叙事和获取身份认同的作用,但过度使用和滥用会带来符号意义的消解,话题的过分娱乐化表达以及权益侵犯等问题。(本文来源于《科教导刊(上旬刊)》期刊2019年08期)

张锐[4](2019)在《视觉文化传播中表情符号的多重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凸显了一种新的视觉表达方式,即从以语言为中心的交流方式转向以网络表情符号为交流媒介的方式,并深刻地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交流习惯。个性鲜明、多样的表情符号从诞生起便受到人们的喜爱,它满足了现代人情感表达的基本需求,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表情符号慢慢渗透到现代人的实际生活当中。从网络表情符号的定义展开,进一步研究其特有的视觉、消遣娱乐、经济、文化上的功能,并从该功能上分析表情符号传播对现代社会影响的利弊,以此来引导人们更好地使用网络表情符号,促进视觉文化的发展。(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9年13期)

张司佳[5](2019)在《浅议网络表情包的传播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社交平台的快速发展,表情包已逐渐成为互联网交流中炙手可热的焦点,探讨网络表情包的传播功能,对于理解大众文化以及研究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19期)

冷彦[6](2019)在《微表情的社会意义及其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表情是人类试图压抑或隐藏真实的情感时泄露的非常短暂的、不能自主控制的一种表情。作为一种有效的非语言线索,微表情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其他语言符号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别对我撒谎》是美国福克斯广播公司于2009年打造的一部侦探题材的系列电视剧。该剧主要讲述男主人公卡尔·莱特曼及其团队,以人们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手势、服饰、空间距离、副语言等非语言符号为线索,从而探测人们是否在撒谎以还原事件真相的故事。本文借助非语言符号的功能理论,以案例分析的方法,选取了《别对我撒谎》中一系列典型的微表情案例进行研究。透过分析剧中人物的各种微表情的具体含义,如眨眼的频率、眼神交流、瞳孔大小、皮肤温度、声音、服饰、空间距离等等,探究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及微表情识别在现实生活中各领域内的应用。通过《别对我说谎》中的种种微表情案例分析,本文研究发现,微表情在人际交往中可以传达丰富的意义,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和功能。首先,微表情的识别,有助于提高人们的交际能力,帮助人们正确理解他人的言行举止,减少矛盾和冲突,从而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交往环境;其次,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准确识别微表情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行为的含义,避免因潜在的文化障碍带来的不必要的误解和文化冲突,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成功;此外,在外交领域,准确识别微表情有助于解决棘手的外交问题,为人们提供一个和谐友好的国际交往环境;而在安全防范领域,微表情识别不仅有助于人们提高防范意识,及早发现潜在的危险,甚至有助于安全部门阻止或减少恐怖主义事件以及社会暴力事件的发生,从而为人们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国内国际交往环境。(本文来源于《南昌航空大学》期刊2019-06-04)

石明悦[7](2019)在《微信交际中表情符号的交际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腾讯2018年的报告,微信的月活跃人数达到了10.4亿。拥有如此多用户的微信也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社交软件之一。和其他社交软件相似,人们也可以在微信交际中使用表情符号。本文将微信交际中表情符号的交际功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98个微信交际组成的语料进行观察和研究,将以微笑、捂脸、玫瑰花叁个表情符号为例对表情符号的交际功能进行分析。所有的分析基于交互语言学。通过对语料的分析表情符号在本文中主要体现了如下的交际功能。表情符号经常出现在对话的开头或结尾并且作为对话的引入和结束的标志。结构方面表情符号可以作为分隔符号位于两个句子中间。内容方面表情符号可以在特定的场景下表达特定的情感。(本文来源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6-01)

曹莲瑛,袁燕洁,虞莉青,陈晞,顾婷[8](2019)在《电针联合表情肌功能训练操治疗重度贝尔面瘫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电针联合表情肌功能训练与单纯电针治疗重度贝尔面瘫的临床疗效差异及其对疗程的影响。方法:将≥21天仍未好转的120例重度贝尔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口服甲钴胺、呋喃硫胺片药物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电针治疗;观察组电针治疗后进行早、晚各1次的表情肌训练。1周治疗3次,6次为一疗程,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每个疗程结束后面神经功能(HBGS)评价分级和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痊愈患者疗程差异,病程6个月时比较肌电图运动单位束颤波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BGS分级评价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均P <0. 01);与对照组比较,第1疗程结束时,HBGS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第2、3、4疗程结束时,HBGS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 <0. 05); 4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愈显率72. 88%(43/59),对照组48. 33%(2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 4个疗程后及病程6个月,这两个阶段痊愈患者疗程比较,观察组治疗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均P <0. 05);病程6月时肌电图运动单位束颤波的发生率,观察组3. 39%(2/59),对照组15%(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单纯电针相比,电针联合表情肌功能训练是治疗重度贝尔面瘫的有效方法,可提高愈显率,缩短治疗病程,且减少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的发生。(本文来源于《针灸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朱湘凝[9](2019)在《社会符号学视角下表情符号的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子技术和媒体可供性的发展,网络交流已经司空见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使用微信和他人进行交流,这种网络交际方式已有与言语交际并驾齐驱的势头。在网络交流中使用的语言在本研究中称为网络语言。表情符号原指在网络交际中使用的图形符号和图标,现已发展成图形图标、静态表情和动态表情叁大类别。本研究观察到在微信网络语言中表情符号和语言一起频繁出现。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来看,表情作为一种符号资源本身具有意义潜势。在此需要指出因为表情本身不具备类似于语言的精细度,所以它必须要和语言结合产生意义。回顾此前关于网络语言的研究,极少研究涉及到表情符号的意义生成过程。鉴于此,本研究意图探究表情符号是如何产生意义的,表情符号是否像语言一样具有元功能以及是否按层级组织。根据研究目标,本研究主要拟解决以下两个核心问题:(1)表情符号在语言的辅助之下如何实现元功能意义以及如何构建层级关系;(2)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如何影响人们对于表情符号的选择。本研究采用了定性分析的方法来解决这两个核心问题。研究的数据来源于自建的微信语料库。本研究选择只含有表情和语言这两种语式的微信对话来建造微信语料库。语料库共有2226条信息和880个表情。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多种方法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用以分析微信对话中的表情符号。根据此框架,主要探究微信网络语言的内容层和语境层。内容层探究了表情符号的经验意义和人际意义以及表情和文字之间的逻辑关系。其中及物系统用来分析表情符号的经验意义。本文对图文关系理论做出修改使之适于分析表情和语言之间的逻辑关系。鉴于表情并不能表现人际功能中的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本文选择了评价理论中的态度系统和级差系统对表情符号的人际功能进行分析。网络会话参与者通过分享价值观,情感和态度来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在人际意义分析的过程中,本文引入了“结合”这个概念来探究与语言评价意义同现的表情符号所具有的人际意义。此外,本文从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两方面来探究微信网络语言的语境层面。语域理论用来分析不同语境因素影响下表情符号的选择特征。在文化语境层面,本文试图寻找影响表情符号使用的社会和文化因素。本研究的发现集中在以下叁个方面:(1)表情具有不同于语言的元功能。表情具有功能拆分的特点,并非所有的表情都同时具有经验功能和人际功能,使用者自身可以根据交流的目的来选择不同的功能;(2)情景语境中的语域和语旨影响着表情符号和语言的选择,但是只能给出表情选择的范围,不能明确使用哪种表情。这意味着表情系统的层级建构程度较低;(3)在文化语境下,叁个文化因素影响着表情的选择,它们分别为: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和青年亚文化。(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吴娟[10](2019)在《网络表情符号的流行及传播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手机应用的普及,移动数据流量资费的降低以及媒介视觉化转向等因素,促进了网络表情符号这一新型非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网络表情符号是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与新媒体技术,由字符、图像、文字等元素构成,在网络在线交流中能够传达情绪和建构意义的图像型非语言视觉符号。因其具有不同于语言文字的情感表达、简便快捷、形象趣味等特点而被网络用户广泛使用,成为网络社交媒体交往中一种特殊的符号传播现象,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重视。本文将网络表情符号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兴起及流行的原因,着力研究网络表情符号的传播功能,并对其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影响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深入分析。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理论研究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对网络表情符号在进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进行概念的界定,从网络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客观社会媒介表达的需要、媒介文化视觉化转向叁个角度探究其兴起及发展的原因,从网络表情符号的发展历程对其分类,分为五个阶段---字符式、图标式、图片式、视频式及自定义式网络表情符号,对其特点进行归纳。其次,结合新闻学与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探讨网络表情符号的传播功能,包含其传递信息功能、视觉表达功能、情感宣泄与身份建构功能、突显个性功能、象征修辞隐喻表达功能、模拟现实情境功能、经济文化价值功能等传播优势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传播隔阂、侵权、低俗化、滋生谣言、冲击文字语言等负面影响。在客观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对网络新媒体环境中网络表情符号的发展趋势作了一定分析,并对网络表情符号的传播和使用提出了相应的规范原则,在文中提出尊重传播规律,遵从传播规范、遵守法律法规,防止侵权行为、平台发挥“把关人”作用,落实事后追惩制度、用户提升自律意识,强化道德规范。网络表情符号还处在不断发展演变的进程中,在传播实践中还会出现新的需要研究的问题,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网络表情符号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30)

表情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面瘫是一种单侧面神经麻痹引起的疾病,通常在6个月之内可以完全康复。但是,一部分面瘫患者在治疗叁个月以上症状都未能改善,临床上定义这类面瘫为难治性面瘫。已有的研究中已经证明功能重组在面瘫的康复过程中起到很大作用。这些研究的重点都是大脑皮层之间的功能连接变化。但是,难治性面瘫在治疗前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表情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1].邵雅楠.表情肌康复训练联合常规针刺对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神经功能改善作用的观察[J].中国康复.2019

[2].武红利.尾状核功能连接纵向变化与难治性面瘫患者面部表情功能恢复的相关研究[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暨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2019

[3].付露.表情包符号的意义生产与图像叙事功能——以图文结合类表情包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

[4].张锐.视觉文化传播中表情符号的多重功能[J].现代交际.2019

[5].张司佳.浅议网络表情包的传播功能[J].传播力研究.2019

[6].冷彦.微表情的社会意义及其功能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9

[7].石明悦.微信交际中表情符号的交际功能[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9

[8].曹莲瑛,袁燕洁,虞莉青,陈晞,顾婷.电针联合表情肌功能训练操治疗重度贝尔面瘫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9

[9].朱湘凝.社会符号学视角下表情符号的功能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9

[10].吴娟.网络表情符号的流行及传播功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面部穴位图2按指令做动作表情的功能3.12点击功能“认识表情”按钮1...系统的表情模拟功能界面一19Flash支持的部分HTML标签在Flash文...腾讯QQ表情管理图源:来自腾讯QQ即时聊...

标签:;  ;  ;  ;  ;  ;  ;  

表情功能论文_邵雅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