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合作化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农业合作化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农业合作化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农业合作化,中国共产党,思想,价值,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农民。

农业合作化思想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梁利娟[1](2019)在《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地位和作用难以替代。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解决是其他所有问题得以解决的前提和基础,更是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体的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保障中国人民的“饭碗”安全是党和国家始终关注的大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了全国瞩目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成功地完成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充分地调动了亿万农民劳动和生产的积极性。然而,因我国当时复杂历史环境的限制,“合作化”的农业合作社变为了“集体化”的人民公社。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依据具体实际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面貌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毛泽东是在大量考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农村合作实践,借鉴马列主义有关农业合作理论,参考苏联的农业合作化经验,并结合我国农村在建国初期贫困落后的实际提出的走农业合作化道路。实践证明,农业合作化是符合中国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当时国情的,有力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和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农业的有力支撑必不可少。然而,现今农业的基础地位依然薄弱,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农村耕地撂荒现象的不断加剧,农业生产进入了粗放经营、产效低下的阶段。基于此背景,发展合作化经济和适度规模经营对改造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和发展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具有明显的优势。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蕴涵丰富,尽管我国整体情况近几十年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深入研究和分析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对我国当代农业发展和“重建合作”道路依然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本文来源于《湖南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3)

张庆玲[2](2019)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党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使了"一化叁改"的完成,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这对于我们现在解决"叁农问题"仍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9年10期)

温晶[3](2019)在《建国初期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十九大以来,我们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共中央把解决好叁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为了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如今我们研究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无论是对当前正在进行的精准扶贫项目的落实,还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探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建国初期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当时的农业生产相结合的产物,这一思想有利于稳定当时国内的局面,也有利于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深入对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的研究,对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仍具有指导意义,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坚定了广大农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心。除绪论外本文主要包括叁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建国初期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产生的背景条件。包括其思想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和毛泽东农业合作化产生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通过互助组、合作社、高级社的生产关系的模式,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坚持依靠贫农、团结中农的政治路线;消除小农思想,让农民树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第叁部分,阐述了建国初期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的研究意义。毛泽东解决叁农问题的举措,为我们今后解决中国农村问题树立了典范。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推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民合作社提供了有益借鉴。(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9-05-01)

张千友,蒋和胜,高洪洋[4](2019)在《新中国七十年农业合作化思想演进逻辑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考察中国农业合作制度演进的历史,展示国家主导型经济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国家宏观调控叁者对农业合作化思想演进影响的轨迹,勾勒出当代中国农业合作化思想史、农村改革史的一个轮廓、一个侧面,并为理解中国农业合作化困境提供一个特殊的视角。通过研究,归纳出中国农业合作化思想演进的逻辑体系,即沿着"两条主线"演进:理论上以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的中国化为主线,实践上以农民"组织起来"发展生产力为主线;呈现出"四个转变"特征:从重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向重土地所有权、承包权与经营权"叁权"分置转变,从片面追求公平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变,从追求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向效率与公平并重转变,从单一集体统一经营向家庭分散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转变;划分出"四个阶段":农业合作化时期的政府指导型合作制度思想(1949—1957),人民公社化时期的政府主导型合作制度思想(1958—1978),改革开放前期政府引导型合作制度思想(1979—2002),农村改革深化时期政府扶持的新型合作制度思想(2003—2019);最后展望了中国未来农业合作化思想演化趋势。(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期刊2019年04期)

王博耘[5](2018)在《海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社会经济的一次深刻变革,在极其短暂的时间内完成了从个体所有制向集体所有制的过渡。其中,党对农民进行的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具体考察分析1953年至1956年海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文除导论外,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海南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和海南农民的社会心理状况。海南区的农业合作化运动,经历了叁个发展阶段。海南农民群众普遍存在私利心理、感恩心理和从众心理。二、海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教育、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及其相关方针政策的教育等。叁、海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和特点。党在海南农业合作化运用了说服教育、比较教育等方法,主要特点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大张旗鼓的宣传鼓动与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四、海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紧密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是做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满足农民的物质利益需求,是做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教育,是做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方法,是做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海南大学》期刊2018-05-01)

梁晨晨[6](2017)在《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的萌芽和演变过程,研究其主要的内容和思想精髓,对于新时期探索中国特色农业发展道路,破解"叁农"难题,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步伐,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理论观察》期刊2017年11期)

张莹[7](2017)在《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及当代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的发展历程入手,详尽地阐述了毛泽东消灭传统小农经济,释放农业生产潜能,使广袤大地上的农民走上了农业集体合作化道路的过程。同时深入探析了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的原则与经验,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业经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对于解决叁农问题、加速我国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缩小城乡差别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积极和重要的时代价值。(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7年07期)

吴昊[8](2017)在《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毛泽东农业合作理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对于无产阶级国家的农业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关键指导作用。现在中国也鼓励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毛泽东的合作化思想在当代仍有价值。文章针对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在中国实践过程,利用文献研究法、归纳总结法、逻辑辩证分析法并且结合南山村案例等加以分析。南山村是一个学习和借鉴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理论并且联系当地实际加以创新而成功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研究表明,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中强调合作社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稳步发展,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就。把农民组织起来了,建立了很多农业合作社,在一些地方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但是也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存在脱离实际现象,急于求成,造成了一些损失。改革开放以后,一些地方又出现了新的合作方式,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中的有些合理成分值得学习和借鉴。以后农村土地流转,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等,应在新的形势下不断创新其方式。(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大学》期刊2017-04-01)

葛旭,李延龄[9](2017)在《邓子恢农业合作化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论述的是邓子恢农业合作化思想的基本内容,并且针对邓子恢农业合作化思想的作用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期能为日后的农业合作化进程提供一定的贡献。(本文来源于《智能城市》期刊2017年01期)

孙万君[10](2016)在《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的再探析及当代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毛泽东的农业合作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消灭了小农经济,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农民走上了农业集体化的道路,有力支援了工业化的建设,为国民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农业合作化思想的理论主张与实践运用为当今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方向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指导。(本文来源于《延边党校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农业合作化思想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党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使了"一化叁改"的完成,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这对于我们现在解决"叁农问题"仍有借鉴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业合作化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1].梁利娟.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9

[2].张庆玲.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现代交际.2019

[3].温晶.建国初期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及其意义[D].辽宁大学.2019

[4].张千友,蒋和胜,高洪洋.新中国七十年农业合作化思想演进逻辑体系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

[5].王博耘.海南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海南大学.2018

[6].梁晨晨.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理论观察.2017

[7].张莹.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及当代价值[J].学理论.2017

[8].吴昊.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7

[9].葛旭,李延龄.邓子恢农业合作化思想[J].智能城市.2017

[10].孙万君.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的再探析及当代价值[J].延边党校学报.2016

标签:;  ;  ;  ;  ;  ;  ;  

农业合作化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