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基苯酚论文_祁世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二甲基苯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苯酚,二甲基,丁基,硝基,甲基丙烯酸,气相,材料。

二甲基苯酚论文文献综述

祁世宇[1](2019)在《2,6-二甲基-4-亚硝基苯酚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6-二甲基苯酚为基本结构单元,对橡胶助剂中间体2,6-二甲基-4-亚硝基苯酚进行合成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亚硝酸钠水溶液滴加时间2h,保温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20℃,反应原料摩尔比n(2,6-二甲酚)∶n(浓硫酸)∶n(亚硝酸钠)=1∶1.2∶1.2。该条件下,产物收率达到了92.3%,熔点167℃~170℃。(本文来源于《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期刊2019年03期)

刘超[2](2019)在《丙酮气相合成3,5-二甲基苯酚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3,5-二甲基苯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及有机中间体,下游产品众多,应用领域广泛。主要用来合成消毒剂、抗氧剂、杀虫剂、维生素E等,在工农医药等领域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丙酮产能过剩,以丙酮为原料的下游产品开发日益增加。本文以丙酮为原料,基于二段式固定床催化剂评价装置,气相合成3,5-二甲基苯酚。该工艺路线采用了均相催化和非均相催化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收率。本文对丙酮气相合成3,5-二甲基苯酚的反应产物进行了分析和鉴定,对反应催化剂进行了筛选和改性,对反应工艺进行了优化。对该反应过程的机理进行探究,并构建了反应网络图。催化剂筛选结果为:非均相催化剂,上反应炉5%CaO/γ-Al_2O_3,下反应炉15%ZnO/γ-Al_2O_3,均相催化剂硝基甲烷和1-氯丁烷为4:1。对易积碳的下段催化剂进行稀土金属改性,改性结果表明,稀土金属的负载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对易积碳的下段催化剂进行了失活分析和再生考察。结合催化剂的SEM-EDX、XRD、BET等表征分析可知,催化剂失活主要是因为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积碳。通过焙烧方式进行再生活性考察,再生催化剂恢复部分活性,收率约为新鲜催化剂的70%。最佳工艺条件为:非均相催化剂装填量20 g,均相催化剂加入量为2%wt,在N_2氛围中,上反应炉270℃,下反应炉500℃,系统压力0.5 MPa,上料速度0.8 mL/min。丙酮转化率为85.23%,目的产物选择性为51.34%,副产物均叁甲苯选择性17.34%。(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30)

牛亚迪[3](2019)在《叁唑并吡啶和2-(2-(二甲基氨基)乙烯基)苯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唑并吡啶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材料,农药和医药等领域的活性分子中。已报道大量具有抗菌,抗抑郁,抗炎,抗稗草等活性的叁唑并吡啶衍生物。在总结相关合成方法之后我们发现仍然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如多步反应需要中间处理过程,用到金属催化剂和昂贵的试剂等。具有聚集诱导效应的化合物自从被发现以来已经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目前所得的多数化合物是以四苯乙烯,六苯基噻咯,叁苯乙烯,四苯基吡嗪,9,10-二苯乙烯基蒽为核心骨架的衍生物,且它们的合成需要较多的中间过程,反应条件苛刻难以分离提纯等。第二章主要介绍了一种简单高效合成[1,2,4]叁唑并[4,3-a]吡啶类化合物的方法。传统方法中大部分选用醛为原料,原料不稳定或者需要过渡金属催化芳杂卤化物,底物受限。一般方法中构建C-N键需要过渡金属催化,该方法选用I2/TBHP组合避免了有金属残留的情况,用到的2-甲基喹啉原料稳定易得,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在该方法中,以2-甲基喹啉和2-肼基吡啶为原料,碳酸钾作为碱,二甲基亚砜为溶剂在80 ℃空气条件反应,直接氧化胺化sp3C-H得到[1,2,4]叁唑并[4,3-a]吡啶类化合物。对于不同的2-甲基氮杂芳杂环有良好的适用效果,此外对于2-肼基多氮杂环也能以较好产率得到相应化合物。此外,该方法对于合成有药物活性的骨架结果提供了新的思路。在第叁章中,介绍了合成了一系列结构简单的并且在固态时具有较高荧光量子产率的有机小分子的方法,并通过单晶研究了它们的性质差异原因。小分子因其结构简单和进一步改性的可能性而具有实际应用。虽然报道了大量的AIE/AIEE材料,但大多数都存在结构复杂,多步合成路线,总收率低的问题。因此,通过简明的合成方法开发新的小分子AIE/AIEE材料是必要的。在此,我们通过一锅法在没有溶剂和催化剂的情况下以高产率合成五种化合物。此外,该系列分子量低于230的化合物具有AIEE特性,固态荧光量子产率最高达0.75。通过改变芳环上的取代基可以容易地调节发光颜色。通过研究各个分子之间堆积排列的方式揭示了弱氢键相互作用,π…π相互作用,以及固态下的平面化的分子结构组成是高发射产率的原因,表明了有机荧光材料的光学性质可以有效和方便地通过改变和控制分子构象和堆积方式来控制。(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0)

迟钧瀚,李国明,毛田野,陈晓飞,周冬[4](2019)在《Ti_nO_(2n-1)电极电催化氧化有机污水中二甲基苯酚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Ti_nO_(2n-1)电极的制备入手,以Ti H2与Ti O2为合成原料,采用高温压片-真空烧结法制得Ti_nO_(2n-1)多孔电极。通过SEM、XRD技术对电极进行了表征,随后利用电化学测试方法考察了Ti_nO_(2n-1)电极的性能,并设计了有机污染物处理试验考察了电极的电催化氧化效能。结果显示:自制得到了主相为Ti4O7的Ti_nO_(2n-1)多孔电极,将自制的Ti_nO_(2n-1)多孔电极与石墨电极分别进行电化学测试,Ti_nO_(2n-1)电极的析氧电位保持在2.25 V左右,石墨电极仅为1.60 V、电化学稳定性等指标均优于石墨电极。在二甲基苯酚(DPM)模拟污水的电催化氧化过程中,Ti_nO_(2n-1)电极在105 min内对DPM的消解率达到93.1%,对COD的去除率达到84%,反应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本文来源于《材料保护》期刊2019年03期)

梁健能,谭辉,王迪,郭泽瑾,王瑞锋[5](2018)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聚苯醚中2,6-二甲基苯酚的迁移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食品接触材料聚苯醚中2,6-二甲基苯酚迁移量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将聚苯醚样品加至食品模拟液中,于60℃下迁移2 h,再用乙酸乙酯提取。进样口温度为180℃,初始温度为80℃,保持2 min,以20℃/min升温至200℃,保持2 min,再升温至240℃,经DB–WAX气相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分离,质谱法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2,6-二甲基苯酚的质量浓度在0.01~0.5 m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9,方法检出限为0.01 mg/L。用4%乙酸、10%乙醇、95%乙醇和异辛烷分别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方法的回收率为91.7%~104.5%,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11%~4.63%(n=6)。该方法为检测食品接触材料中2,6-二甲基苯酚迁移含量测定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化学分析计量》期刊2018年04期)

[6](2017)在《解读《关于富马酸化的2,6-二甲基苯酚均聚物等12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的公告(2017年第9号)》》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富马酸化的2,6-二甲基苯酚均聚物(一)背景资料。富马酸化的2,6-二甲基苯酚均聚物在室温下为深褐色固体,不溶于水,在预期使用条件下性质稳定。欧盟委员会批准其所有单体用于塑料类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日本卫生烯烃与苯乙烯塑料协会确认其可用作聚苯乙烯(PS)树脂的添加剂。(二)工艺必要性。该物质作为PS树脂添加剂,可改进树脂的抗冲击强度等力学性能。二、过硫酸铵引发的2-甲基-2-丙烯酸与2-丙烯酸丁酯、1,1'-(1,1-二甲基-3-亚甲基-1,3-亚丙基)二苯、苯(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卫生杂志》期刊2017年06期)

[7](2017)在《关于富马酸化的2,6-二甲基苯酚均聚物等12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的公告 2017年第9号》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审评机构组织专家对富马酸化的2,6-二甲基苯酚均聚物等12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的安全性评估材料审查并通过。特此公告。附件:富马酸化的2,6-二甲基苯酚均聚物等12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pdf(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卫生杂志》期刊2017年06期)

李彬,杨冬,张天永,宋良,袁仲飞[8](2017)在《磺化碱熔法制备2,5-二甲基苯酚》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二甲苯磺化、碱熔法合成2,5-二甲基苯酚,研究了影响磺化、碱熔产物收率和纯度的因素。磺化时酸性滤液回收套用,可减少叁废,降低生产成本。最佳磺化条件:缓慢把硫酸往对二甲苯中滴加,硫酸与对二甲苯摩尔比为1.6∶1,反应温度125℃,反应时间2.0 h,2,5-二甲基苯磺酸钠收率为96.87%,纯度为99.30%。碱熔时,通入水蒸气、添加抗氧剂和硬脂酸钠,增加了物料的流动性,提高了收率和纯度。最佳碱熔条件:将KOH、NaOH、潮品钠盐、抗氧剂1035(2,2'-硫代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和硬脂酸钠混合后投入反应釜,NaOH和KOH质量比3∶2,抗氧剂1035为4 g,硬脂酸钠为9 g,330—340℃保温2.0 h,2,5-二甲基苯酚收率为92.70%,纯度为99.45%。(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期刊2017年09期)

苏桂艳,王东川,苏建萍[9](2017)在《甲基丙烯酸甲酯中阻聚剂2,4-二甲基-6-叔丁基苯酚含量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Rtx-wax毛细管柱,以乙腈为溶剂,氢火焰离子检测器检测,对工业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中阻聚剂2,4-二甲基-6-叔丁基苯酚含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回收率为98.5~101.5%,相对标准偏差为1.7~2.0%。此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并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适用于对甲基丙烯酸甲酯中阻聚剂2,4-二甲基-6-叔丁基苯酚的质控分析。(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7年23期)

刘佳,孙兵,屈滨,姜辉,许浩然[10](2017)在《6-叔丁基-3-氯甲基-2,4-二甲基苯酚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4-二甲基-6-叔丁基苯酚、多聚甲醛和叁氯氧磷为原料,在四氯化碳溶剂中合成了6-叔丁基-3-氯甲基-2,4-二甲基苯酚并确定较佳的工艺条件,分别考察了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相转移催化剂用量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确定较佳工艺为:在四氯化碳溶剂中,反应温度为40℃,2,4-二甲基-6-叔丁基苯酚用量为60 g,多聚甲醛12 g,浓盐酸30 g,相转移催化剂4 g,叁氯氧磷40 g。在上述条件下,6-叔丁基-3-氯甲基-2,4-二甲基苯酚的收率为95%,纯度>99%(HPLC面积归一化法),产品结构经IR、MS和~1H-NMR表征。(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学》期刊2017年04期)

二甲基苯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3,5-二甲基苯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及有机中间体,下游产品众多,应用领域广泛。主要用来合成消毒剂、抗氧剂、杀虫剂、维生素E等,在工农医药等领域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丙酮产能过剩,以丙酮为原料的下游产品开发日益增加。本文以丙酮为原料,基于二段式固定床催化剂评价装置,气相合成3,5-二甲基苯酚。该工艺路线采用了均相催化和非均相催化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收率。本文对丙酮气相合成3,5-二甲基苯酚的反应产物进行了分析和鉴定,对反应催化剂进行了筛选和改性,对反应工艺进行了优化。对该反应过程的机理进行探究,并构建了反应网络图。催化剂筛选结果为:非均相催化剂,上反应炉5%CaO/γ-Al_2O_3,下反应炉15%ZnO/γ-Al_2O_3,均相催化剂硝基甲烷和1-氯丁烷为4:1。对易积碳的下段催化剂进行稀土金属改性,改性结果表明,稀土金属的负载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对易积碳的下段催化剂进行了失活分析和再生考察。结合催化剂的SEM-EDX、XRD、BET等表征分析可知,催化剂失活主要是因为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积碳。通过焙烧方式进行再生活性考察,再生催化剂恢复部分活性,收率约为新鲜催化剂的70%。最佳工艺条件为:非均相催化剂装填量20 g,均相催化剂加入量为2%wt,在N_2氛围中,上反应炉270℃,下反应炉500℃,系统压力0.5 MPa,上料速度0.8 mL/min。丙酮转化率为85.23%,目的产物选择性为51.34%,副产物均叁甲苯选择性17.34%。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甲基苯酚论文参考文献

[1].祁世宇.2,6-二甲基-4-亚硝基苯酚的合成研究[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19

[2].刘超.丙酮气相合成3,5-二甲基苯酚的工艺研究[D].西北大学.2019

[3].牛亚迪.叁唑并吡啶和2-(2-(二甲基氨基)乙烯基)苯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9

[4].迟钧瀚,李国明,毛田野,陈晓飞,周冬.Ti_nO_(2n-1)电极电催化氧化有机污水中二甲基苯酚的探究[J].材料保护.2019

[5].梁健能,谭辉,王迪,郭泽瑾,王瑞锋.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聚苯醚中2,6-二甲基苯酚的迁移量[J].化学分析计量.2018

[6]..解读《关于富马酸化的2,6-二甲基苯酚均聚物等12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的公告(2017年第9号)》[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7

[7]..关于富马酸化的2,6-二甲基苯酚均聚物等12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的公告2017年第9号[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7

[8].李彬,杨冬,张天永,宋良,袁仲飞.磺化碱熔法制备2,5-二甲基苯酚[J].化学工程.2017

[9].苏桂艳,王东川,苏建萍.甲基丙烯酸甲酯中阻聚剂2,4-二甲基-6-叔丁基苯酚含量的测定[J].化工管理.2017

[10].刘佳,孙兵,屈滨,姜辉,许浩然.6-叔丁基-3-氯甲基-2,4-二甲基苯酚的合成[J].广州化学.2017

论文知识图

二翔酸异丙醇铝催化2合成1可能的反应...叁氟甲基取代酚硅氧烷聚合物的合成方...烯丙基-3,5二(叁氟甲基)苯酚的合...二(叁氟甲基)取代酚硅氧烷聚合物的...最早的非给体-受体型双极性材料ADN及...合成工艺的指标-因素图

标签:;  ;  ;  ;  ;  ;  ;  

二甲基苯酚论文_祁世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