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德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隐性德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隐性德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德育,隐性,课程,中学,显性,中华,文化教育。

隐性德育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冯松[1](2019)在《干部学院隐性德育课程及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教育是党员领导干部教育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在河南考察时指出:"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各级干部学院作为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重(本文来源于《学习月刊》期刊2019年10期)

王建荣[2](2019)在《高校实验教学过程中德育功能的隐性构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德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高校实验教学是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发挥实验教学德育育人功能,落实育人价值导向,打造魅力实验课堂,尝试做到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融会贯通,从而构建德育教育从专人向全员的创造性转化,本文试作探索分析。(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9年29期)

陈月娟[3](2019)在《开展隐性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福建第二轻工业学校隐性德育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中职学生特点及德育工作现状,结合隐性教育稳定持久的特点,以福建第二轻工业学校为例,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课间跑操、德育银行等途径,开展隐性德育,引领德育从显性的说教走向隐性的训练,从浮于表面走向深入务实,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养成良好习惯,形成优良品质,使之受益终身。德育,一个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词语,与之相关联的都是"道德""品德""德性"等一类,一旦与"课"扯上关系,就坠入世俗,成了师生俱厌的"德育课"。传统的德育通常是教师在教室里给同学们上(本文来源于《家长》期刊2019年27期)

柴婷玉[4](2019)在《隐性教育策略在中学德育工作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作为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补充,在中学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分析了隐性教育的含义和特点,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隐性教育的五种实施策略,以期产生良好的德育效果。(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9年16期)

洪小晴[5](2019)在《隐性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重点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任何教育的形式都存在显性和隐性两种形式,德育教育也不例外。通常显性德育教育就是指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传递一些思想品德相关的观念,隐性德育教育则主要指各类间接的社会活动或者学习环境,通过环境的浸润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非常注重显性教育,往往会忽略隐性教育的价值,从而制约了德育教育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基于此,不少教学研究者提出了落实隐性教育理念,以隐性教育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本文来源于《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8-18)

李雪梅[6](2019)在《隐性课程:实践基地重要的德育资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德育除需要显性课程活动的系统明确教育外,离不开隐性课程的支撑与配合。实践基地,切莫忽视了隐性课程这种极为重要的德育资源。(本文来源于《启迪与智慧(教育)》期刊2019年07期)

翟真真,王莹[7](2019)在《刍议学校隐性德育课程化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隐性德育相较于显性德育,更符合学生易接受的特性。现有的隐性德育由于载体多元,导致德育过程碎片化、实践活动走向随意化、主体能动呈现两极化。系统和有序落实隐性德育的关键环节在于推动隐性德育的课程化建设,综合实践活动是隐性德育课程化最直接、最丰富的课程资源来源,有着其他资源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其各个环节的内容都会对人的知情意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新课程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杜美静[8](2019)在《中学德育中的隐性教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才兴则科技强,科技强则国家盛。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它需要长时间的培育和积淀,从小培养、从娃娃抓起显得尤为重要。中学生年轻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正处于身体及心理走向成熟的发展阶段,中学德育能够培养中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强化公民道德意识,增强个人和集体荣誉感,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隐性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寓教于乐、寓教于学春风化雨式的教育方法,更能够被中学生喜爱和接受。隐性教育能够增强中学德育的实效性。隐性教育在中学德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利于提高中学生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有利于加深中学生道德情感的渗透性,有利于强化中学生道德行为的规范性,有利于提升中学生显性教育的实效性。虽然隐性教育具有诸多的作用,但由于应试教育的现实需要,我国学校、家庭、社会唯分数先行的思想根深蒂固,忽视对中学生德育的培养,使我国中学生德育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一是对中学德育认识不到位;二是德育的方法落后,隐性教育在中学德育中的应用不充分;叁是中学德育的相关制度不健全;四是课程德育实施不力、德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隐性教育的相应条件落后;五是教师自身素质等都导致中学德育中隐性教育应用不足,这些不足具体表现为对隐性教育认识不到位、隐性教育内容单一、隐性教育方法简单、隐性教育载体落后。针对中学德育中隐性教育的不足与成因分析,提出隐性教育在中学德育中的具体应用。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念,确立德育综合发展观念,以此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第二,挖掘好每一门课程的德育资源,加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以便于完善课程德育;第叁,要规范中学校园管理制度,增强中学德育评价的科学性,以便于健全中学德育的相关制度;第四,全面增强中学德育的物质环境建设,全面推进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以便于加强中学德育的环境建设;第五,强化班主任的作用,加强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构建良好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以此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本文来源于《延安大学》期刊2019-06-01)

余婧[9](2019)在《中小学隐性德育课程的缺失及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隐性德育课程具有内在的人本性与外在的载体性两个基本特征,其价值表现为可以调动道德资源、加强传递经验、提供道德教育情境几个方面。当前中小学隐性德育课程缺失的表现及原因主要体现为重显轻隐导致隐性德育的功能缺失、隐性德育课程的目标指向出现偏差、德育课程主体处于"失语"状态、追求德育活动的形式化遮蔽了隐性德育价值。因此,须做到构建"显""隐"结合的德育课程体系、明晰隐性德育课程的目标指向、强调德育课程主体的话语权以及强化隐性德育课程所要体现的价值。(本文来源于《教学与管理》期刊2019年15期)

肖晶[10](2019)在《隐性教育理念下的高职班主任德育工作重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是高职院校进行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主要有显性与隐性两种,培养学生思想意志不能仅靠显性教育,班主任应注重隐性教育的作用。本文简单阐述了隐性教育对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作用,探讨了基于隐性教育理念下高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点(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信息》期刊2019年09期)

隐性德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德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高校实验教学是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发挥实验教学德育育人功能,落实育人价值导向,打造魅力实验课堂,尝试做到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融会贯通,从而构建德育教育从专人向全员的创造性转化,本文试作探索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隐性德育论文参考文献

[1].冯松.干部学院隐性德育课程及其设计[J].学习月刊.2019

[2].王建荣.高校实验教学过程中德育功能的隐性构建分析[J].才智.2019

[3].陈月娟.开展隐性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福建第二轻工业学校隐性德育实践[J].家长.2019

[4].柴婷玉.隐性教育策略在中学德育工作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9

[5].洪小晴.隐性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重点解析[C].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6].李雪梅.隐性课程:实践基地重要的德育资源[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9

[7].翟真真,王莹.刍议学校隐性德育课程化建设[J].新课程研究.2019

[8].杜美静.中学德育中的隐性教育研究[D].延安大学.2019

[9].余婧.中小学隐性德育课程的缺失及重建[J].教学与管理.2019

[10].肖晶.隐性教育理念下的高职班主任德育工作重点[J].现代经济信息.2019

标签:;  ;  ;  ;  ;  ;  ;  

隐性德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