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内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关内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关内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关内,吐蕃,地理,皋兰,郡县,潼关,唐代。

关内道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胡世明[1](2017)在《《元和郡县图志》关内道部分校勘补正》一文中研究指出《元和郡县图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相对完整的一部地理总志。因其成书早于两唐书《地理志》,而又保存有唐代及唐以前的大量史料,所以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由于该书传世既久,难免出现讹误等情况。贺次君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本自是嘉惠学林,功德无量,然白璧微瑕。笔者近来阅读该书关内道部分,发现尚有校勘不当及失校处,因而尝试提出一些补充意见。因《太平寰宇记》成书于《元和郡县图志》之后,对其有所参考,故而其所保存的《元和郡县图志》部分原文也间有采用,以与今本互勘。(本文来源于《中国地方志》期刊2017年06期)

李新贵[2](2010)在《唐蕃关内道战争与粮秣补给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唐、蕃关内道近百年的战争,构成了唐代中后期军事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学人的研究则集中在军事制度和战役等方面,却很少从整体上分析吐蕃在关内道的战役进程及其战术战略嬗变的因素。唐朝在关内道部署的圈层防御体系制约着吐蕃在关内道的战役进程,灵州的灌溉系统及其补给路线影响着吐蕃战术的调整,而吐蕃粮秣补给不足则使其分割唐朝领土的战略构想终于破灭。(本文来源于《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5期)

李新贵[3](2010)在《吐蕃关内道战略战术的嬗变与粮秣补给关系试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唐、蕃关内道近百年的战争,构成了唐代中后期军事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在关内道部署的圈层防御体系制约着吐蕃在关内道的战役进程,灵州的灌溉系统及其补给路线影响着吐蕃战术的调整,而吐蕃粮秣补给不足则使其分割唐朝领土的战略构想终于破灭。(本文来源于《军事历史研究》期刊2010年02期)

[4](2009)在《汉唐历史研究新着推介《唐代关内道军事地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穆渭生着,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37万字,定价28元。本书属断代区域性历史军事地理论着,全书分为上篇“总论”、下篇“分论”两大部分。主要学术观点如下。一、以现代“立体战争”水平审视冷兵器战争的空间形态,将其定性为“有限的平面(地面与水面)战争(本文来源于《唐都学刊》期刊2009年04期)

王婧,张瑞贤,张慕群[5](2006)在《唐代关内道药出州土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关内道,唐贞观元年(627年置),辖境相当于今陕西秦岭以北,甘肃祖厉河流域、宁夏贺兰山以东和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以西、阴山狼山以南地区。“盖古雍州之域,汉叁辅、北地、安定、上郡及弘农、陇西、五原、西河、云中之境。”下辖有京兆府、凤翔府2个府,华州、同州、邠州、陇州、泾州、原州、渭州、武州、宁州、庆州、鄜州、坊州、丹州、延州、灵州、威州、雄州、会州、盐州、绥州、宥州、麟州、丰州、胜州、银州、夏州、商州等27个州,单于、安北2个都护府。关内道中有药材作为贡品或被医药界认为是道地产区的州府有京兆府等21个州府,占全部州府的2/3强。按照药材品种的多少依次是华州(45)、商州(17)、同州(15)、京兆府(13)、灵州(12)、宁州(9)、风翔府(8)、郇州(5)、原州(5)、泾州(4)、鄜州(4)、延州(4)、胜州(3)、庆州(2)、盐州(2)、夏州(2)、麟州(2)、陇州(1)、坊州(1)、丹州(1)、丰州(1)。除灵州外,出产药材多的州府也是围绕京畿较近的地方。边缘州府虽然面积大,但药材进贡也少。2个都护府都没有药材进贡。见表1。(本文来源于《江西中医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5期)

袁本海[6](2005)在《唐代关内道与江南道土贡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贡是贯穿于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经济现象,它是地方政府向中央朝廷进献地方特产的一种行为。作为贡品,它是地方产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且质量也是最好的。它代表着一个地方在农业、手工业方面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生产特色,由之可以透视出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土贡是研究古代地方物产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土贡的研究可以为地方发展特色经济提供有益的借鉴。 本文主要运用传统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对唐代关内道和江南道的土贡进行对比研究,并兼论唐代中后期的经济发展。本文共分了叁章来谈唐代关内道和江南道的土贡。第一章首先叙述了土贡的渊源,然后对唐代的土贡从特点、类别,进贡的时间和管理方面作了论述,可知土贡在唐代已成为一种较为完备的制度,文中并对贡、赋、进奉彼此之间的异同作了分析。第二章通过分析表格的形式对唐代关内道和江南道的土贡进行了论述。第叁章对唐代关内道与江南道的土贡从同类和非同类贡品进行了比较,从而突出其各自的经济特色和发展水平,并从土贡的角度来看唐中后期的经济发展。从而得出,在唐中后期,尤其是唐后期,江南道的贡品,无论是从品种上还是数量上,要远远多于关内道,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唐后期南方经济的发展所决定的。(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期刊2005-05-01)

穆渭生[7](2002)在《唐代潼关述略——唐关内道军事地理研究之一》一文中研究指出潼关号称“天险” ,其地南倚秦岭 ,北俯大河 ,控扼东西交通 ,是关中的东大门 ,历代为兵家所重。本文从山河形势、交通地位和唐代战例等方面进行述论 ,以明潼关的军事地理价值。(本文来源于《陕西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02年04期)

穆渭生[8](2002)在《唐代关内道军事地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代关内道军事地理,是当前学术研究中相对薄弱的一块“阵地”。 自古及今,战争直接影响百姓安宁,国家盛衰。而京畿地区的安全稳定,更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略意义。关内道是唐代都城和京畿所在之地,是国家军防部署的中心区域。本文对关内道及其周边地区各种地理因素与战争的关系、及其对唐朝战备和作战行动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述论。这一研究有助于更客观地认识唐朝盛衰的历史过程,并可对一些相关问题(如民族关系、唐朝财经政策变化等)作出更科学的评价。 本文分为上、下篇。上篇对冷兵器时代军事地理学的基本问题作了尝试性探讨,下篇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关内道各地形区域的地理面貌、军事交通及攻守进退的战争历程等,对唐代军防部署(以关内道为重点)的地缘战略思想和时空过程作了述评总结。全文的内容要点如下: 一、运用现代军事地形学理论分析唐代战争形态与自然地形的关系(第二章、第四章第一节)。自然地形对古代军事行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通行程度、壁垒构筑、供水等方面。唐代属冷兵器时代,北方地区的战争形态主要为步战和骑战,皆属地面(平面)战争。步兵运动和作战,对交通和地形的要求最低,而克服地形障碍的能力最强。骑兵运动和作战,对交通和地形的要求较高,最适宜在平夷开阔和丘陵曼衍地形上,进行运动野战和远程奔袭。 二、关内道军事地形的战术性能和战略价值(第叁、四章)。关内道军事地形的种类和战术性能表现为,1、平原、草原开阔地区(关中平原、河套平原、宁夏盐同草原区、鄂尔多斯高原)交通便利,易攻难守。2、黄土丘陵沟壑地区(陕北高原、陇东高原、宁夏南部黄土高原区等)交便不便,晴通雨阻,易守难攻。3、山地与山林地区(秦岭、阴山、贺兰山、六盘山、子午岭、黄龙山等)交通极为不便,河谷、山口、关隘是军事防御的重点。4、沙漠地区(毛乌素沙地、库布齐沙地等)为畜牧之地,便于骑兵运动,不易防守。 古代国家保卫京城的地缘战略可概括为:获得军事防御屏障,控制重要的水陆交通线,据有战略要地,构建起多层防线。关内道“山河形便”的军事战略价值在于,它们是构建多层军防阵线的地形依托:北面的阴山,西面的贺兰山-六盘山-陇山,用以阻遏异族入侵;东面的黄河与潼关,南面的秦岭,用以防备内部的动乱. 叁、关内邀军事地理分区述论(第五、六、七、八章人本文按自沉地貌形在,将关由迟划分为关中平原地区、黄上丘陵沟蟹地区、黄河“酉套 与’尔多斯高原地区、阴山山地与河套平原地区邪四个军乎地形区域,着皿从军事文迅、军亭防彻和战争历程(战例)诸方面,对各州、县的军事地理状洲…. 四、从口理机构,时空分布等方面,叙述关内邀的牧监与军屯,即鹰 资(军马、粮佑、盐业)供给状况,以明中原王明的边防屯蛇赃盾代的具体裴现(第九章)。 五、关内邀军防部署的时空演变过程(第十章X有盾一代,侵枕失由沮的外来势力,主要是北方的突厥、薛延陀、回拄政权,西南的吐否王回,而尤以抗击吐膏为时最长(约百年左右人此皆游牧族类,天然具骑兵 势.盾代曹用的边防体制,经历了边州都督府、边回都护府和节度使(大军区)叁个阶段的更谷.中庸以后关内道京西、京北诸军镇西抗吐容、北御回捞的防彻肪,正是阴山防线、千陇山地防线、白于山(横山)防线和子午岭山地军享功能的持羹发挂.而关内沮终未沦入“夷狄”者,实有赖于自然地形“阻阴华更 拒防功柏和人为箔置的相得益彰。(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02-04-01)

汤开建[9](1986)在《《太白阴经·关塞四夷篇》关内道、黄河北道、河东道部族、地理考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太白阴经》,又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唐河东少室山人李筌撰。关于李筌的生平,两《唐书》无传,然据《集仙传》,《云溪友议》,《太白阴经序》及《李筌进太白阴经表》诸书记载,筌应是中唐时人,曾在玄、肃、代叁朝先后履仕,任过荆南节度判官、仙州刺史、幽州刺史及河东节度使等职,据《序》、《表》、此书成于肃、代之间,①应是一郎记载唐前期历史的重要文献。(本文来源于《青海社会科学》期刊1986年01期)

关内道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唐、蕃关内道近百年的战争,构成了唐代中后期军事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学人的研究则集中在军事制度和战役等方面,却很少从整体上分析吐蕃在关内道的战役进程及其战术战略嬗变的因素。唐朝在关内道部署的圈层防御体系制约着吐蕃在关内道的战役进程,灵州的灌溉系统及其补给路线影响着吐蕃战术的调整,而吐蕃粮秣补给不足则使其分割唐朝领土的战略构想终于破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关内道论文参考文献

[1].胡世明.《元和郡县图志》关内道部分校勘补正[J].中国地方志.2017

[2].李新贵.唐蕃关内道战争与粮秣补给关系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3].李新贵.吐蕃关内道战略战术的嬗变与粮秣补给关系试析[J].军事历史研究.2010

[4]..汉唐历史研究新着推介《唐代关内道军事地理研究》[J].唐都学刊.2009

[5].王婧,张瑞贤,张慕群.唐代关内道药出州土浅析[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

[6].袁本海.唐代关内道与江南道土贡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

[7].穆渭生.唐代潼关述略——唐关内道军事地理研究之一[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

[8].穆渭生.唐代关内道军事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

[9].汤开建.《太白阴经·关塞四夷篇》关内道、黄河北道、河东道部族、地理考证[J].青海社会科学.1986

标签:;  ;  ;  ;  ;  ;  ;  

关内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