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重法论文_邓龙龙,郑有婧

导读:本文包含了失重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在线,护套,水分,多点,方法,硫酸铜,形貌。

失重法论文文献综述

邓龙龙,郑有婧[1](2019)在《热失重法对水管护套料的寿命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活化能(E_a)是超过基态的能量,活化能越高,材料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的速率越慢,越不易到达反应终点。通过材料的热失重性能测试可得到材料的活化能,进而可推算在一定温度下的材料使用寿命。采用热失重方法对3种高压直流阀塔分支水管护套材料老化使用寿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改性硅橡胶护套材料的活化能(E_a)最高,故其使用寿命最长。(本文来源于《塑料工业》期刊2019年03期)

孔祥峰,张婧,姜源庆,褚东志,李春虎[2](2018)在《基于失重法的水下焊接接头腐蚀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实海挂片腐蚀失重实验,获得了水下焊接接头在青岛海域的腐蚀形貌以及腐蚀失重数据。结果表明,以E40钢板为母材,使用359S水下湿法焊接专用焊条焊接形成焊接接头,经海水浸泡后,焊缝区未见腐蚀,热影响区及母材区则发生严重的腐蚀行为。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试样表面蚀坑逐渐增多、增大、增深。母材区域微观形貌随时间变化不大。相对于母材来说,热影响区的微观形貌较为复杂,呈现多种形貌特征。在海水中长期浸泡情况下,腐蚀失重与腐蚀时间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试件的腐蚀失重较为稳定,平均腐蚀速率为0.180 mm/a。温度对腐蚀速率的影响较大,青岛海域夏秋时间段腐蚀速率为0.250 mm/a,远高于冬春时节的0.118 mm/a。(本文来源于《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苏铁军,曹发,杨帆,刘归回[3](2018)在《滴定法与失重法测定碳钢腐蚀速率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静态失重法是一种测定酸化腐蚀速率的基本方法,但存在耗时长、操作繁琐等缺点。为了弥补静态失重法的不足,研究了滴定法测定腐蚀速率的可行性,分析了两种方法所测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滴定法与失重法测得的腐蚀速率有较高的一致性,其相对平均偏差未超过4%。最后根据接触角测试结果,分析了产生这种偏差的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期刊2018年01期)

凌菁,滕召胜,林海军,李建闽[4](2018)在《烘干失重法水分快速检测的预估融合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烘干失重法水分检测标准方法测量时间长、耗能大、效率低的问题,对传统烘干失重法进行重大改进,提出一种水分测定预估融合方法,在试样烘干失水过程中预估试样完全失水的状态。根据红外干燥失水过程特点,应用Luikov理论结合Fick扩散定律对试样的烘干失水过程建立数学模型,确定失水状态预估的融合算法形式,进一步建立起止时刻判断的自适应决策机制,依据干燥速率确定预估起点,设定二级阈值搜索预估终点,由此完成基于LM(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串行迭代预估融合算法设计,并以玉米粉、鲜猪肉为试样验证算法的普适性与准确性,结果表明,预估方法与传统烘干失重法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在1.853×10~(-3)~9.891×10~(-2),节省测定时间37.45%~55.54%,在保证测量准确度前提下能大力提高烘干失重法水分的检测效率,有效降低能耗。(本文来源于《仪器仪表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丁清苗,李自力,沈陶,崔艳雨[5](2017)在《失重法对剥离涂层下金属微生物腐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自制失重实验装置初步探究了SRB、剥离缝隙厚度对剥离涂层下Q235钢和X80钢腐蚀行为的影响。失重研究结果表明,无SRB条件下,剥离涂层下X80钢耐腐蚀性强于Q235钢;有SRB条件下,剥离涂层下Q235钢耐腐蚀性强于X80钢;剥离涂层下,缝隙厚度对Q235钢腐蚀的影响大于X80钢。(本文来源于《2017第四届海洋材料与腐蚀防护大会论文集》期刊2017-12-09)

张帅,李玉超,于玲[6](2016)在《失重法飞灰含碳量在线监测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是锅炉运行中的第二大热损失,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主要由锅炉飞灰含碳量决定。锅炉飞灰含碳量是反映锅炉燃烧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实时、准确的对飞灰含碳量进行检测是提高锅炉运行效率、降低发电成本的重要手段。介绍了一种新的飞灰测碳装置,对该方法初期遇到的一些问题做了改进。改进后的方法经实验证明其具有可行性,在现场能够稳定运行。(本文来源于《东北电力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王佳亮[7](2016)在《基于灼烧失重法的飞灰含碳量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锅炉的飞灰含碳量是体现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燃烧效率的重要指标。该指标能够将锅炉燃烧效率直观反映出来,所以实时监测飞灰含碳量将有利于指导运行人员正确调整风煤比,提高锅炉燃烧控制水平,降低发电煤耗,提高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在目前应用的飞灰测碳方法中,灼烧失重法是测量准确性最高,且测量结果受外界其他因素影响最小的方法,故本文采取灼烧失重法为测量方法,将在线监测技术与之相结合,设计出一种基于灼烧失重法的飞灰在线测碳系统。本文通过对现有的飞灰在线测碳装置进行了研究,完成了基于灼烧法的飞灰在线测碳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该测量装置利用飞灰取样器按时收集锅炉燃烧后烟道内的含碳飞灰,将灰样放入坩埚进行灼烧,期间运用称重传感器对各阶段灰样进行测量,获得含碳量数据。其采集系统选用西门子S7-200PLC来实现对称重模拟量信号的采集,运用软件编程来实现机械部分对飞灰的自动收取、称重以及灼烧等工作;运用DOPSoft软件设计出用户界面进行实时友好的显示,方便现场操作。其中,深入研究了飞灰取样口的设计,通过对等速取样原理的研究,并运用FLUENT软件对尾部烟道的含灰两相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飞灰浓度的分布情况,并采用MATLAB软件对数值模拟得到的飞灰浓度分布曲线结果进行了数据拟合,得出了飞灰浓度与取样位置的关系,设计出了多点静压平衡等速取样器。最后,通过该系统测得的含碳量数据结合效益计算公式,计算出机组由于投运该飞灰测碳装置后使得含碳量降低所产生的效益。本系统将传统实验室的化学灼烧失重法和在线监测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对锅炉飞灰含碳量的高精度智能化实时在线监测。运行人员凭借对在线监测系统提供的数据和信息的考量,通过调整合适的风煤比等方式来减少飞灰含碳量,提升锅炉效率,其产生的效益比较理想,其结果也证实本论文的研究对于火力发电厂的生产一定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6-05-01)

赵亮[8](2016)在《失重法飞灰含碳量监测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火力发电厂锅炉尾部烟道中的飞灰含碳量是燃煤锅炉的主要经济运行指标和技术指标,该参数直接用于指导锅炉的燃烧控制和锅炉的优化运行,同时也是锅炉效率计算和评价燃烧优劣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原始数据。通过监测飞灰含碳量有利于合理地调整风煤比从而提高发电效率,降低发电成本,并且增强“竞价上网”能力。因此,飞灰含碳量监测系统的设计与性能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锅炉尾部烟道中的飞灰含碳量主要做了以下内容:(1)首先,详细阐述了悬臂式失重法飞灰含碳量在线监测系统执行机构的各部分组成,包括被控对象、控制系统和软件系统。然后对监测系统各子模块进行了特征分析和设计,其中,主要完成了悬臂(机械臂)的改进、步进电机及传感器的选型和安装及控制系统各模块的选型。最后,着重进行了控制系统中动作逻辑的确定以及控制程序的编写,最后实现了完整系统的搭建和运行。(2)将电厂现采用的旋转圆盘式飞灰测碳仪与本文所改进的悬臂式飞灰测碳仪进行实测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悬臂式测碳仪则避免了一些现存的不足,并且明显改善了监测性能。主要内容包括:利用所设计的测探仪对两家电厂的检测周期数据与飞灰的含碳量数据进行实际测量与数据采集。最后,对实测数据进行相关的处理并以检测精度及经济效益为评价指标,经对比分析验证了所设计测探仪的有效性和经济性。(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期刊2016-03-01)

凌菁,滕召胜,林海军,张凯旋[9](2015)在《烘干失重法肉类水分检测预估融合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烘干失重法测量准确,是肉类水分检测标准方法,但测量时间长、耗能大、工作效率低。分析肉类干燥失水规律,以Fick第二定律为基础建立肉类薄层红外干燥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烘干失重法肉类水分检测预估方法,通过干燥速率计算确定预估起点,利用干基含水率与烘干时间t、有效扩散系数Deff的相关性进行融合处理,建立融合模型,详细给出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融合模型系数确定算法。这种水分检测预估融合模型稳健性好、计算量小,便于嵌入式系统实现,可在肉类试样未完全烘干状态的准确预估干基含水率,以生鲜猪肉为实验样本对提出算法进行验证,预估值与实际测量值相对误差为2.192×10-3~1.935×10-2,节省测定时间25.53%~48.27%。(本文来源于《仪器仪表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陈动[10](2014)在《热失重法测定五水硫酸铜的纯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热失重法测定了五水硫酸铜的纯度,以碘量法作为参照,并与其他方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用热失重法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和准确度均较好。(本文来源于《化工技术与开发》期刊2014年09期)

失重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实海挂片腐蚀失重实验,获得了水下焊接接头在青岛海域的腐蚀形貌以及腐蚀失重数据。结果表明,以E40钢板为母材,使用359S水下湿法焊接专用焊条焊接形成焊接接头,经海水浸泡后,焊缝区未见腐蚀,热影响区及母材区则发生严重的腐蚀行为。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试样表面蚀坑逐渐增多、增大、增深。母材区域微观形貌随时间变化不大。相对于母材来说,热影响区的微观形貌较为复杂,呈现多种形貌特征。在海水中长期浸泡情况下,腐蚀失重与腐蚀时间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试件的腐蚀失重较为稳定,平均腐蚀速率为0.180 mm/a。温度对腐蚀速率的影响较大,青岛海域夏秋时间段腐蚀速率为0.250 mm/a,远高于冬春时节的0.118 mm/a。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失重法论文参考文献

[1].邓龙龙,郑有婧.热失重法对水管护套料的寿命评估[J].塑料工业.2019

[2].孔祥峰,张婧,姜源庆,褚东志,李春虎.基于失重法的水下焊接接头腐蚀行为研究[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18

[3].苏铁军,曹发,杨帆,刘归回.滴定法与失重法测定碳钢腐蚀速率的比较研究[J].中国无机分析化学.2018

[4].凌菁,滕召胜,林海军,李建闽.烘干失重法水分快速检测的预估融合方法[J].仪器仪表学报.2018

[5].丁清苗,李自力,沈陶,崔艳雨.失重法对剥离涂层下金属微生物腐蚀研究[C].2017第四届海洋材料与腐蚀防护大会论文集.2017

[6].张帅,李玉超,于玲.失重法飞灰含碳量在线监测系统[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6

[7].王佳亮.基于灼烧失重法的飞灰含碳量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D].燕山大学.2016

[8].赵亮.失重法飞灰含碳量监测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6

[9].凌菁,滕召胜,林海军,张凯旋.烘干失重法肉类水分检测预估融合方法[J].仪器仪表学报.2015

[10].陈动.热失重法测定五水硫酸铜的纯度[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4

论文知识图

海水中不同方法测定的碳钢腐蚀速度比...碳钢在海水中浸泡腐蚀失重结果失重法浸泡后表面照片合金失重法和析氢法计算的...失重法和析氢法所得腐蚀速率比...快速失重法水分测量装置结构示意...

标签:;  ;  ;  ;  ;  ;  ;  

失重法论文_邓龙龙,郑有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