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垃圾桶论文和设计-林益华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型垃圾桶,包括桶身、圈体、桶盖及按钮,所述圈体罩设在桶身的上端面,桶盖铰接于圈体上部的第一凹口处,按钮铰接在圈体的第二凹口处;按钮上的开口与桶盖上的凸起相对应,按钮沿铰接处转动,使得按钮上的开口与桶盖上的凸起卡接或分离,以闭合或打开桶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垃圾桶,其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设置在圈体上的桶盖受按钮控制,既有利于人们放入垃圾,又有利于隔离垃圾桶内的气味,保护周围环境;桶身上设置的一对桶耳,方便移动垃圾桶的位置。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新型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桶身、圈体、桶盖及按钮,所述圈体罩设在桶身的上端面,桶盖铰接于圈体上部的第一凹口处,按钮铰接在圈体的第二凹口处;按钮上的开口与桶盖上的凸起相对应,按钮沿铰接处转动,使得按钮上的开口与桶盖上的凸起卡接或分离,以闭合或打开桶盖;所述圈体的第一凹口处设置有一对长条凸起,所述桶盖的底面设置有一对长条凹槽,所述长条凸起与长条凹槽位置相对设置;桶盖沿铰接处转动时,长条凸起卡接于长条凹槽的内部。

设计方案

1.一种新型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桶身、圈体、桶盖及按钮,所述圈体罩设在桶身的上端面,桶盖铰接于圈体上部的第一凹口处,按钮铰接在圈体的第二凹口处;按钮上的开口与桶盖上的凸起相对应,按钮沿铰接处转动,使得按钮上的开口与桶盖上的凸起卡接或分离,以闭合或打开桶盖;所述圈体的第一凹口处设置有一对长条凸起,所述桶盖的底面设置有一对长条凹槽,所述长条凸起与长条凹槽位置相对设置;桶盖沿铰接处转动时,长条凸起卡接于长条凹槽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口与所述第二凹口相对设置在圈体的上端面;第一凹口的两侧面设置有第一铰接孔,第二凹口的两侧面设置有第二铰接孔及第三铰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型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上设置有第一铰接轴,桶盖上的第一铰接轴插接在圈体的第一铰接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型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上设置有第二铰接轴及第三铰接轴,第三铰接轴及第三铰接轴分别插接于圈体的第二铰接孔及第三铰接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圈体的第二凹口处的中部设置有矩形凹槽,所述按钮的底部设置有一对长条凸台,所述矩形凹槽与所述长条凸台位置相对,所述矩形凹槽与长条凸台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圈体的内径与桶身顶端的外径匹配设置,圈体的内径不小于桶身顶端的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身上还设置有吊耳。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垃圾桶。

背景技术

传统的垃圾桶一般比较简陋,其具有圆形或方形的桶身,人们可以直接向其中投放垃圾。扔垃圾时无需弯腰,容易清洁打理,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传统的垃圾桶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传统垃圾桶无桶盖的设置,桶内的垃圾很容易散发气味,污染周围环境,尤其是夏天,垃圾容易发酵各种臭味;

(2)传统的垃圾桶的桶身没有提手或拉手的设置,影响人们移动垃圾桶位置的便捷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垃圾桶,其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设置在圈体上的桶盖受按钮控制,既有利于人们放入垃圾,又有利于隔离垃圾桶内的气味,保护周围环境;桶身上设置的一对桶耳,方便移动垃圾桶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垃圾桶,包括桶身、圈体、桶盖及按钮,所述圈体罩设在桶身的上端面,桶盖铰接于圈体上部的第一凹口处,按钮铰接在圈体的第二凹口处;按钮上的开口与桶盖上的凸起相对应,按钮沿铰接处转动,使得按钮上的开口与桶盖上的凸起卡接或分离,以闭合或打开桶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口与所述第二凹口相对设置在圈体的上端面;第一凹口的两侧面设置有第一铰接孔,第二凹口的两侧面设置有第二铰接孔及第三铰接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桶盖上设置有第一铰接轴,桶盖上的第一铰接轴插接在圈体的第一铰接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钮上设置有第二铰接轴及第三铰接轴,第三铰接轴及第三铰接轴分别插接于圈体的第二铰接孔及第三铰接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圈体的第一凹口处设置有一对长条凸起,所述桶盖的底面设置有一对长条凹槽,所述长条凸起与长条凹槽位置相对设置;桶盖沿铰接处转动时,长条凸起卡接于长条凹槽的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圈体的第二凹口处的中部设置有矩形凹槽,所述按钮的底部设置有一对长条凸台,所述矩形凹槽与所述长条凸台位置相对,所述矩形凹槽与长条凸台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弹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圈体的内径与桶身顶端的外径匹配设置,圈体的内径不小于桶身顶端的外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桶身上还设置有吊耳。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垃圾桶,其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设置在圈体上的桶盖受按钮控制,既有利于人们放入垃圾,又有利于隔离垃圾桶内的气味,保护周围环境;桶身上设置的一对桶耳,方便移动垃圾桶的位置。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垃圾桶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圈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桶盖的下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按钮下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10.桶身;20.圈体;21.第一凹口;211.第一铰接孔;22.第二凹口;221.第二铰接孔;222.第三铰接孔;23.长条凸起;24.矩形凹槽;30.桶盖;31.凸起;32.第一铰接轴;33.长条凹槽;40.按钮;41.开口;42.第二铰接轴;43.第三铰接轴;44.长条凸台;50.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垃圾桶进行详细说明。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一种新型垃圾桶的爆炸图,如图1所示,其包括桶身10、圈体20、桶盖30及按钮40,所述圈体20罩设在桶身10的上端面,桶盖30铰接于圈体20上部的第一凹口21处,按钮40铰接在圈体20的第二凹口22处;按钮40上的开口41与桶盖30上的凸起31相对应,按钮40沿铰接处转动,使得按钮40上的开口41与桶盖30上的凸起31卡接或分离,以闭合或打开桶盖30。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圈体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凹口21与所述第二凹口22相对设置在圈体20的上端面;第一凹口21的两侧面设置有第一铰接孔211,第二凹口22的两侧面设置有第二铰接孔221及第三铰接孔222。

本实用新型之桶盖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桶盖30上设置有第一铰接轴32,桶盖30上的第一铰接轴32插接在圈体20的第一铰接孔211内。

本实用新型之按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及图6所示,按钮40上设置有第二铰接轴42及第三铰接轴43,第二铰接轴42及第三铰接轴43分别插接于圈体20的第二铰接孔221及第三铰接孔222。

所述圈体20的第一凹口21处设置有一对长条凸起23,所述桶盖30的底面设置有一对长条凹槽33,所述长条凸起23与长条凹槽33位置相对设置;桶盖30沿铰接处转动时,长条凸起23卡接于长条凹槽33的内部。这样,桶盖30在沿铰接处转动时,述长条凸起23与长条凹槽33位置相对,能够有效保证桶盖30转动的稳定性,保证桶盖30与圈体20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桶盖30扣合不稳定,而散出垃圾的异味,影响周围环境。

所述圈体20的第二凹口22处的中部设置有矩形凹槽24,所述按钮40的底部设置有一对长条凸台44,所述矩形凹槽24与所述长条凸台44位置相对,所述矩形凹槽24与长条凸台44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弹簧。当按钮40沿第二铰接孔221及第三铰接孔222转动时,按钮40上的开口41与桶盖30上的凸起31脱离,这样,桶盖30打开,以便投放垃圾。当需要闭合桶盖30时,按动按钮40,使得按钮40上的开口41向上翘起,这样,桶盖30上的凸起31可以落入开口41处,在弹簧的作用下,按钮40被扣合,这样,凸起31牢固的卡接在按钮40的开口41处,这样,有利于弱化垃圾桶内的垃圾气味的扩散,保护周围环境。

本申请中,所述圈体20的内径与桶身10顶端的外径匹配设置,圈体20的内径不小于桶身10顶端的外径,以便保证良好的密封,弱化垃圾桶内垃圾气味的扩散。所述桶身10上还设置有吊耳50,以便方便的提起垃圾桶,便于垃圾的收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垃圾桶,其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设置在圈体上的桶盖受按钮控制,既有利于人们放入垃圾,又有利于隔离垃圾桶内的气味,保护周围环境;桶身上设置的一对桶耳,方便移动垃圾桶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新型垃圾桶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3843.9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667897U

授权时间:20191122

主分类号:B65F 1/14

专利分类号:B65F1/14;B65F1/16

范畴分类:34B;41A;

申请人:林益华

第一申请人:林益华

申请人地址:522000 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新兴上义村义和路南六巷7号

发明人:林益华

第一发明人:林益华

当前权利人:林益华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新型垃圾桶论文和设计-林益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