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电平直流变换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叁电平直流变换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叁电平直流变换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变换器,电平,能量,分布式,电容,双向,管理系统。

叁电平直流变换器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胡青青,田炜,孙祖勇,张文波[1](2018)在《基于有轨电车充电装置的叁电平直流变换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应用于超级电容有轨电车充电装置的叁电平双向直流变换器,可降低开关管电压应力,改善装置的动态特性,优化装置设计。详细分析了叁电平双向直流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研究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搭建仿真模型,实现了对输出充放电电流的控制,验证了叁电平双向直流变换器拓扑的优点,并通过样机实验表明了该变换器及其控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子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刘威,吕征宇[2](2018)在《叁电平直流变换器的交错式PWM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叁电平结构可将开关管的电压应力箝位于输入电压的一半,因此在高输入电压场合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保证叁电平变换器的正常运行,输入分压电容和隔直电容上的电压必须基本平衡,而实际电路中驱动电路延时不一致等问题可能导致电压失衡。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更强均压能力的脉冲宽度调制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方法 ,该方法通过交错使用两种传统的PWM方法实现。交错式PWM方法将隔直电容电压与输入分压电容电压解耦,同时保证前者一直维持在理想值附近,大大简化了采样电路和均压策略,因此只需要调节驱动信号间的相位差便可以实现电压平衡。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调制方法和均压策略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源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王付胜,周晓杰,杜成孝,张兴[3](2018)在《半桥叁电平直流变换器的中点平衡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带箝位二极管的半桥叁电平直流变换器主要用于高压输入场合,其初级功率管电压应力仅为直流母线电压的一半,不仅可以实现初级开关管的零电压开关(ZVS)开通,且能抑制次级整流桥的尖峰电压,有效提高了变换器效率。但实际平台中存在的驱动电路和开关管差异性也会带来输入侧上下分压电容不均压的中点平衡问题,从而导致初级功率管以及次级整流桥二极管电压应力不同,存在安全隐患。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中点平衡的数字控制方法,在单载波、双沿触发模式下通过修正调制波来调节正负半周期的占空比,实现输入分压电容的均压控制。最后试制了一台18 kW的实验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该中点平衡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子技术》期刊2018年02期)

毕恺韬,安群涛,段建东,凡绍桂,孙力[4](2018)在《基于级联多电平直流变换器的超级电容储能系统能量自均衡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储能系统中能量均衡控制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级联多电平超级电容储能系统,提出一种能量自均衡控制策略。该策略利用超级电容荷电状态(SOC)建立半桥子模组独立电流闭环系统,使各子模组平均工作电流可根据超级电容SOC进行独立控制。因此,在不影响系统电流响应的前提下,该策略可直接利用系统电流进行模组间能量均衡。同时,为了解决能量均衡过程中均衡速度降低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SOC的权重系数以提升均衡速度。该策略不仅不影响储能系统稳定母线电压的能力,同时还避免外加均衡电路的使用,简化了储能系统的整体控制策略。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毕恺韬,孙力,安群涛,段建东,高钰阁[5](2018)在《基于模块化多电平直流变换器的储能系统分布式能量均衡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级联式储能系统中储能模组间能量均衡问题,同时提升系统的模块化程度,提出一种分布式能量均衡控制策略。该策略充分利用了双向直流变换器模块化结构的特点,将各子模块采用独立闭环控制。为了使子模组能够独立进行能量均衡,将下垂控制思想以及超级电容荷电状态(SOC)引入到电流闭环中,使子模组能够根据自身SOC状态调整工作电流,进而实现能量自动分布调整,达到均衡控制目的。为了减小模组SOC对系统电流的影响,控制策略中引入了电流校正环节,从而改善系统电流的调整率。该策略不影响储能系统稳定母线电压的能力,同时各储能模组间不需要任何通信,使系统具备了完全的模块化特性。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8年16期)

杨国润,肖飞,范学鑫,王瑞田,刘计龙[6](2017)在《中压大容量叁重化叁电平直流变换器冗余容错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重化叁电平直流变换器适用于高压直流输入、大电流直流输出的应用场合,其多模块交错并联组合的特点可有效提高系统工作的可靠性。为了切实体现这一优点,需实现该系统的冗余容错运行。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交错角对系统冗余容错运行的影响,计算得到交错角的最佳值;继而提出一种电压电流双闭环PI控制加实时调节交错角的冗余容错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依托于变换器的光纤环网通信分布式控制系统,保证了各模块的对等独立和功率均分,实现了变换器的冗余容错运行。最后通过一台MW级样机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7年S1期)

杨国润,肖飞,刘涛,王瑞田,范学鑫[7](2017)在《大容量叁重化叁电平直流变换器过流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叁重化叁电平直流变换器过流分为过载和负载短路两种工况,而功率器件在过载和短路工况下容易损坏,因此,需要有完备的过载和短路保护。针对过载保护,根据叁重化叁电平直流变换器的过载能力要求,拟合了过载反时限保护曲线;针对短路保护,采用短路时切换为恒流模式的方法,限制短路电流为两倍额定电流。实验结果证明了过载反时限保护和短路限流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通信电源技术》期刊2017年02期)

李宗国,章艳[8](2017)在《叁电平直流变换器及VRM技术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叁电平直流变换器自问世以来,因其能够降低主功率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实现软开关方式的优点,成为近年来电力电子技术的一个研究热点。文章从减小主功率管电压应力的实际需求出发,对叁电平单元的概念提出、电路拓扑变化、具有软开关功能的叁电平变换器的发展现状做了总结描述,给出了具有不同特点的一族的叁电平直流变换器,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VRM的现状及叁电平变换器技术在VRM中的应用发展。(本文来源于《信息化研究》期刊2017年01期)

章艳[9](2016)在《具有中线电容输入输出共地式叁电平直流变换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常Buck,Boost等6种不隔离叁电平变换器都存在输入端和输出端不共地的缺点,所以在使用时会受到限制。本文提出加"中线隔直电容"对变换器进行优化的方案,得出了一系列输入与输出共地的叁电平变换器(Three-Level Converter,TLC),并着重对输入端和输出端共地式单端初级电感变换器(Single Ended Primary Inductor Converter,SEPIC TLC)进行了分析研究,进行了2种工作模式下的原理分析,并从该变换器的基本关系分析入手,讨论主要参数的设计并做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SEPIC TLC不仅能实现共地,并且继承了原变换器的共性优点。(本文来源于《信息化研究》期刊2016年06期)

章艳[10](2016)在《叁电平直流变换器技术在VRM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IT工业及技术的快速发展,CPU的使用越来越普及。CPU的功率损耗大致与其工作频率及电源电压的平方成正比,要减小功耗,电源的输出电压必须降低。由于在CPU上使用的晶体管数量越多,电源工作电流就越大。同时,计算机使用者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体现在对计算机的高性能上,那么高速运算的CPU,迅速提高的工作频率,导致CPU的电流迅速提升,这就增大了对动态能量的需求。所以,为CPU提供能量的电源调制模块(Voltage Regulator Module,VRM)在保证高效率的同时,必须要具备很强的动态性能。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叁电平直流变换技术在VRM中的应用”的课题。本文对单端初级电感转换器(Single Ended Primary Inductor Converter,SEPIC)叁电平变换器进行了深入的讨论,SEPIC是一种允许输出电压小于、大于或等于输入电压的DC-DC变换器,输出电压由主控开关的占空比控制。针对非隔离叁电平变换器中具有的分压电容承受电压应力不均衡的矛盾,给出了解决方案。并在非隔离的系列叁电平系列直流变换器的基础上,加入中线隔直电容,完整的推导出输入端和输出端共地的系列叁电平直流变换器。这一类变换器不仅保持了原变换器的优点,并且达到了输入端和输出端共地的目的。同时,因为叁电平变换器能减小滤波器尺寸,我们将其应用到VRM中,提出了一种新型VRM拓扑—“交错正激式叁电平型”VRM,并经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此方法的正确性。研究成果表明,本文不仅是对叁电平直流变换器的进一步探究及应用有着积极的意义,并且也是在理论与实验上丰富和发展了现代直流变换器技术。(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6-11-01)

叁电平直流变换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叁电平结构可将开关管的电压应力箝位于输入电压的一半,因此在高输入电压场合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保证叁电平变换器的正常运行,输入分压电容和隔直电容上的电压必须基本平衡,而实际电路中驱动电路延时不一致等问题可能导致电压失衡。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更强均压能力的脉冲宽度调制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方法 ,该方法通过交错使用两种传统的PWM方法实现。交错式PWM方法将隔直电容电压与输入分压电容电压解耦,同时保证前者一直维持在理想值附近,大大简化了采样电路和均压策略,因此只需要调节驱动信号间的相位差便可以实现电压平衡。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调制方法和均压策略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叁电平直流变换器论文参考文献

[1].胡青青,田炜,孙祖勇,张文波.基于有轨电车充电装置的叁电平直流变换器[J].电力电子技术.2018

[2].刘威,吕征宇.叁电平直流变换器的交错式PWM方法[J].电源学报.2018

[3].王付胜,周晓杰,杜成孝,张兴.半桥叁电平直流变换器的中点平衡控制方法[J].电力电子技术.2018

[4].毕恺韬,安群涛,段建东,凡绍桂,孙力.基于级联多电平直流变换器的超级电容储能系统能量自均衡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18

[5].毕恺韬,孙力,安群涛,段建东,高钰阁.基于模块化多电平直流变换器的储能系统分布式能量均衡控制策略[J].电工技术学报.2018

[6].杨国润,肖飞,范学鑫,王瑞田,刘计龙.中压大容量叁重化叁电平直流变换器冗余容错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17

[7].杨国润,肖飞,刘涛,王瑞田,范学鑫.大容量叁重化叁电平直流变换器过流保护[J].通信电源技术.2017

[8].李宗国,章艳.叁电平直流变换器及VRM技术综述[J].信息化研究.2017

[9].章艳.具有中线电容输入输出共地式叁电平直流变换器研究[J].信息化研究.2016

[10].章艳.叁电平直流变换器技术在VRM中的应用研究[D].江苏大学.2016

标签:;  ;  ;  ;  ;  ;  ;  

叁电平直流变换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