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

王丽梅1梁博文2

(1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广安市精神病院>四川广安638000)

(2广安市人民医院四川广安638000)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氨磺必利与利培酮用于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服用利培酮治疗,实验组服用氨磺必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药物治疗8周后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PANSS分量表评分和总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1.4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不高,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氨磺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与利培酮疗效和安全性相当,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氨磺必利;利培酮;首发精神分裂症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4-0052-02

ControlStudyoftheEfficacyandSafetyofAmisulprideandRisperidoneintheTreatmentofSchizophrenia

WangLimei.MentalHealthCenterofGuang'anCity(Guang'anMunicipalMentalHospital),SichuanProvince,Guang'an638000,China;LiangBowen.ThePeople'sHospitalofGuang'anCity,SichuanProvince,Guang'an638000,China

【Abstract】ObjecitveToevaluateandcomparetheefficacyandsafeofamisulprideandrisperidoneinthetreatmentofschizophrenia.MethodsAtotalof70patientswithfirst-episodeschizophreniapatients,wererandomlypidedinto2groups.Patientsincontrolgroupweretreatedwithrisperidone,theexperimentalgrouptakeamisulpride,comparedto8weeksaftertreatmenteffect.ResultsThePANSSscoreandtotalscoreofthetwogroups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beforetreatment(P<0.05).Therewasnodifferenceinthetotaleffectiverateandadversereactionbetweenthe2groups(P>0.05).ConclusionAmisulpridewillbenefitinthetreatmentoffirst-episodeschizophreniaconditionissafeandeffective,withrisperidoneefficacyandsafetyisequivalenttosomeclinicalvalue.

【Keywords】Amisulpride;Risperidone;Schizophrenia

精神分裂症为一种症状群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常常在青壮年时期缓慢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上常表现为各种症状各异的综合征,可涉及到知觉、思维、情感、意志行为及认知功能等方面[1]。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均作为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国内对氨磺必利的研究还较少,故我院选取7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采用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对比探讨其疗效及安全性,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病例的选择

选择本院于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7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

实验组中男性18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30.12±6.12)岁,平均病程为(3.12±1.67)个月。

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29.32±5.55)岁,平均病程为(3.27±2.02)个月。

所有患者均经确诊为精神分裂症,为首次发病,入组前未服用任何抗精神病类药物,两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数均≥60分,总病程均≤6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实验组患者口服氨磺必利,起始剂量为每天100mg,根据患者用药后实际情况以及不良反应逐渐增加药物剂量至每天300~800mg。

对照组患者口服利培酮,起始剂量为每天1mg,根据患者用药后实际情况逐渐增加剂量至每天3~6mg。

两组患者均进行单一药物治疗,均以8周为一个疗程,根据患者病情酌情使用镇静催眠药或抗胆碱能药物。治疗过程中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采用PANSS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估,分析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

1.3观察指标

1.3.1疗效评价:使用PANSS对患者治疗前后情况进行评估,将患者分为4个等级:痊愈、显效、好转、无效。①痊愈:治疗后PANSS总评分比治疗前降低>70%;②显效:50%≤PANSS总评分降低值≤70%;③好转:30%≤PANSS总评分降低值≤50%;④PANSS降低值<30%,或PANSS总评分比治疗前有所增加[2]。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好转率)/总例数。

1.3.2观察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例如失眠、恶心、锥体外系反应等,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两组患者情况进行分析。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ANSS精神病理分量表评分、阳性症状量表评分、阴性症状量表评分以及总分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用x-±s表示。当P<0.05,表明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量表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精神病理分量表、阳性症状量表、阴性症状量表以及总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

2.2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对照组痊愈患者有11例,显效10例,好转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5.71%,不良反应发生为12例,占34.29%。

实验组痊愈患者有13例,显效12例,好转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3%,不良反应发生为15例,占42.86%。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是由生理、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共同致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发病初期病情隐匿,不易被察觉,发病后反反复复,常导致患者情绪反应以及思考方式出现崩溃。此病不易治愈,不仅严重危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也给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沉重的威胁和负担。

无论是首发或复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应当作为其首选的治疗措施[3]。利培酮作为第二代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具有较强的中枢5-HT拮抗作用,临床使用多年,已经临床研究证明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镇静、头晕等。而氨磺必利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为选择性多巴胺D2、D3受体拮抗剂,具有多巴胺能受体的双重阻断作用,低剂量时能缓解阴性症状,高剂量时能治疗阳性症状[4]。国外已对此药物的临床疗效给予了较高的肯定,国内对此药的研究还较少。

我院对7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采用利培酮和氨磺必利治疗,连续治疗8周后,两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分量表评分和总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总有效率为85.7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29%;实验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总有效率为91.43%,略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86%,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患者数据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两种药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不高,可见安全性较高,总而言之,氨磺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与利培酮疗效和安全性相当,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志强,周峰,陈惠萍等.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药师,2015,18(2):280-283.

[2]夏仲,张恩,宋传福等.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3,26(6):442-443.

[3]胡君,卢玲.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3):33-35.

[4]易海华.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J].当代医学,2015,21(10):155-156.

标签:;  ;  ;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