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现状及发展方向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现状及发展方向

云南大同江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可以提高我国治理水土流失的能力,推动水土保持事业不断发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对于保护水土资源、维护地方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新时期,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为此,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必须努力做到适应新形势,为水土保持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因此,重点分析了水土保持监测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并提出了如何助推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新发展。

关键词:水土保持;监测;发展方向

1我国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发展现状

水土流失是土地退化和生态恶化的主要表现形式,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水土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力弱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

目前,据统计结果显示,目前人为的水土流失已经得到有效遏制,而在未来10年内,我国将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0万平方公里,使全国主要水土流失区得到初步治理或修复。但水土流失的防治进程仍然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人民群众对生态要求的不断提高,很多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暴露出统筹规划不够、预防和治理措施不完善、监测体系和监督措施不健全等问题,为保护和改善全省生态环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不断地建立完善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并积极地应用各种监测技术,以更好提高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近年来,我国也在大力发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并获得一定的成效。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在水土保持监测方面已经初步建立起完善的监测体系。在具体的监测中,从以往单一的坡面观测模式,逐渐向着地域尺度监测的模式进行转换。并从以往劳动密集型,逐渐向技术密集型进行过渡。另外,监测领域方面,也逐步从以往较窄领域的监测向着全方位领域监测的方向发展。总体来看,水土保持监测方法体系基本形成,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加速发展。尤其是在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方面,发展十分迅速。近年来,大量新型的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被不断的研发出来,并逐渐应用于不同地区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之中。例如,各种现代空间信息技术以及其他的高新技术等,在水土保持监测中均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2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义

2.1为有效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做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可以提高国家宏观决策的质量和效率,为水土保持规划与效益评价提供必要的保障。只有监测具有系统性,才能够为获取正确、完整的信息提供重要依据,进而使规划与效益评价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从而使水土保持的方案更加具有可行性。通过保持水土监测,可以掌握关于水土流失的最新的变化,便于及时调整水土保持规划,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2有助于做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随着我国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已经逐渐形成一套体系,这为做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前提,实现了对水土状况的实时监测。因此,要时刻关注水土流失消长、水土保持成效、生态状况变化、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情况,做好跟踪监测工作,协调各部门做好年度动态监测工作,及时准确的发布公告。通过对水土流失的状况进行全面网络信息化的监测,不断进一步分析影响地方水土流失的因子以及特征,从而为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在一定程度上不断提升水土保持的影响力。

2.3提高水土保持监测技术的含量

目前,现代信息技术逐渐应用到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水土的治理水平,对于掌握水土流失的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面改造设计规划、评价体系和管理手段,可以提高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技术含量,解决在监测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3推进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对策

3.1建立水土保持监测体系

为了有效提高水土保持监测水平,要不断完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使监测系统更加具有标准化和制度化。通过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监测体系,使水土保持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提高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还要加强预防监督,杜绝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做到全面监测国家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和其他生态工程,不断提升实施效果和效益。

3.2调整发展模式

一是农村能人带动型。农村人包含了养殖大户、农民致富领头羊等人群,充分发挥此类人在技术、管理、销售、资金等方面的资源,大力兴办相应合作社,从而调动其余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采取“农民+合作社”或“企业+农民”的产业化运作体系。此类合作社起到了桥梁作用,一方面提高了社员的收入,同时可保证有稳定的原材料来源,可实现与农户的双赢。另一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该专注于市场,面向农民高效地传送真实的市场供求信息,带领农民根据市场供需情况组织生产,防止由于无计划生产而带来的经济损失,减少经营的风险性。

3.3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建设

水土保持监测精英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引进的力度。有关部门要定期开展有关水土保持监测的教育和培训,开展专家讲座,从而提高监测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要定期开展全国水土保持监测规范化能力建设活动,全面规范提升各级监测机构的履职能力、业务能力、保障能力。实行新的用人机制。建立健全新的管理体制,从而做到不断优化组织结构,建立技术水平高的专业化监测队伍。

3.4加强科技创新坚持科学监测、创新驱动,不断增强发展内力

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的科研院所,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加大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攻克技术上的难关。积极推动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提高监测的科技含量。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依托当代高科技以及信息化平台,不断推动监测水平的现代化发展,从而真正提高水土保持监测的水平,提升监测成果质量。除此之外,还要加强经费保障,积极争取政府和财政部门的经费支持,推动依法落实水土保持监测经费,从而不断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监测点的建设以及运行。

3.5完善指导服务体系

整合农业、工商、供销、农技等部门的管理资源,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服务合作社发展的服务体系。加强工作质量,提供充足的资金,切实履行支持、引导与服务的义务。并加强对其的组织、管理、协调工作。促使政府为农、扶农、帮农的各项政策的充分实施,确保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长远发展。

3.6加强数据及成果的管理

想要实现确保水土保持监测质量的目标,首要工作是切实做好监测数据的管理。鉴于监测数据管理在监测质量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第一步要加快监测数据质控及监测成果管理制度完善速度,并将这一制度的贯彻落实当做向政府、社会及公众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基础,借助制度的作用和力量对监测工作全过程进行督导与规范;在制度得以有效完善的条件下,还要尽快制定监测报告制度,确保信息安全和信息传输通畅无阻,以便在第一时间对信息进行报送、反馈和分析处理,为国家及地方发展决策提供必要的研究成果,实现预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结束语

总之,新世纪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由此,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逐渐适应新的形势。应当看到,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对维护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水土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不断加快推进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发展,努力做到不断提供高水平的监测成果和服务。

参考文献:

[1]乔殿新,王莹,屈创等.新时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刍议[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6,14(6):137-140.

[2]杨波.关于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发展方向的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5):1409.

标签:;  ;  ;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现状及发展方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