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情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审美情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审美情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情怀,历史文化,中国,敦煌,论语,孔子,潍坊。

审美情怀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吴佩兰[1](2019)在《论城市雕塑中的艺术审美和人文情怀》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时间的流动,固定的空间也会发生变化。中国的每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都是中华民族用数千年流动的历史岁月雕琢、塑造的,每座城市的格局,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不论是城市雕塑或者是公共艺术,他所表现的历史、文化、风俗,不仅梳理了城市文脉,也发掘了城市文化的资源,并且极大拓展了城市空间。(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20期)

王素敏[2](2019)在《从西游同韵诗看耶律楚材、丘处机的文化情怀与审美追求》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元之初,契丹青年才俊耶律楚材和耄耋之年的全真教主丘处机因"扈从征讨""西行觐见"之故,在西域丝路上相识、相知、诗文唱和,留下了为数颇多的同韵诗作。其中,"以天下生民为己任"的政治理想、"四海皆弟兄""高吟待升平"的悲悯情怀、"老氏之道养性,释氏之道修心"的审美趣味是二人诗作的共同特点。(本文来源于《阴山学刊》期刊2019年05期)

沈高洁[3](2019)在《感悟中国山水文化中的“比德”审美情怀》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古以来,中国山水景象千姿百态,在人与自然长期的和谐共处中,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中国山水文化。儒家的"比德"思想就是中国山水文化的具体体现和发展。"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在这种"比德"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在观赏自然景观的过程中,不再是简单地获得身心感官愉悦,而更多的是将自己的道德情感、美好愿望比德于水、比德于山、比德于花木,从山水花草等自然景色中获取心灵感悟,感受社会人伦之美。因而,中国的山水文化孕育了"比德"审美情怀,"比德"审美情怀也造就了中国的山水文化。(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吴晓铃[4](2019)在《初唐《南无观世音菩萨》寄寓张大千审美情怀》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物档案文物名称:初唐《南无观世音菩萨》文物年代:1941年至1943年作 者:张大千文物级别:国家叁级文物收藏单位:四川博物院一代国画大师张大千的敦煌壁画临摹之行,载入中国绘画史册。两年多的敦煌面壁,不仅(本文来源于《四川日报》期刊2019-08-30)

李美皆[5](2019)在《《画都》的文艺情怀与人格审美》一文中研究指出马永安写作《画都》的过程,就是梳理潍坊文化史的过程,也是潍坊书画寻根的过程;而我读《画都》的过程,就是重新走近故乡的过程,也是走进故乡历史文化的过程。(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22期)

徐杨[6](2019)在《画出人文诗意和审美情怀——徐杨绘画艺术展亮相首都新闻大厦艺术馆》一文中研究指出"她是中国金融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最年轻的成员,担任副秘书长,也是中国金融美术家协会的后起之秀,更是金融美协女画家中的优秀代表。"这是中国金融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杨雍对徐杨的评价。对徐杨的画,杨雍更是称赞有加:"她的油画是纯粹的油画,她的国画是地道的国画,无不传递和渗透着的中国画人文诗意和现代人的审美情怀,这也是徐杨的过人之处。"(本文来源于《中国金融家》期刊2019年07期)

冯根荣[7](2019)在《论民族器乐审美中的人文情怀与审美范畴》一文中研究指出音乐作为一种能够影响人们情绪的技能,具有多元化的呈现形式,比如,激进的音乐能够使人亢奋,悠扬的音乐能够使人轻松,更有甚者,还能够辅助医生进行疾病的治疗。音乐出现的时间很久,是中华文明发展的见证者。而各种乐器的出现,能够将音乐具有的作用,更加完善的呈现出来,民族乐器的种类繁花似锦、多种多样,能够用多元化的形式,展现出音乐陶冶性情的能力。因此,本文针对我国的民族器乐在发挥审美作用中,所具有的人文情怀和审美范畴展开详细的论述,为今后专业人士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18期)

车延高,李琦[8](2019)在《民间情怀与审美意象——诗人车延高访谈录》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文学诗歌奖得主车延高认为,诗人的角色是没有定位的,关键是看观察生活的角度,是否具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民间情怀。诗歌的写作要深入生活,代入每一个角色收集素材,然后开始升华,并回归诗歌本体,回归诗歌创作者本身。人和人之间只有真正站在同等换位思考的角度上,才能写出好的作品。诗人如果没有真实情感,他的作品就不能真正打动人。车延高的诗歌作品中,以花作为意象的有很多,包括莲花、桃花、梅花、菊花、油菜花等,还有许多作品以眼睛为意象,这些都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追求。(本文来源于《写作》期刊2019年03期)

吴云丽[9](2019)在《寻文字之美,悟作家情怀——以《侯银匠》为例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能带给读者审美享受,然而文学教育中情感的审美体验却往往被忽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工具论",也要关照文本的内容、情感,更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审美过程。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倡导教师自觉追寻语文教育之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悟作家情怀,培养审美鉴赏力。(本文来源于《基础教育论坛》期刊2019年11期)

李东若[10](2019)在《论孔子的出世情怀及其审美之维》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关于孔子思想是入世或出世问题的争辩中,大多数论者将之归于入世一维。在孔子入世思想的背后,其实也隐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出世追求,两者是相辅相成、相融一体的关系,并不可截然分开。孔子的出世情怀在诸如个人修身、政治理想、道德情操和人生境界诸方面都有丰富而精彩的展现。在对孔子出世情怀进行美学探究的过程中,我们或可发掘其中更为卓越的哲学性审美价值,这对于读者的人生建构或审美需求都大有裨益。(本文来源于《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审美情怀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蒙元之初,契丹青年才俊耶律楚材和耄耋之年的全真教主丘处机因"扈从征讨""西行觐见"之故,在西域丝路上相识、相知、诗文唱和,留下了为数颇多的同韵诗作。其中,"以天下生民为己任"的政治理想、"四海皆弟兄""高吟待升平"的悲悯情怀、"老氏之道养性,释氏之道修心"的审美趣味是二人诗作的共同特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审美情怀论文参考文献

[1].吴佩兰.论城市雕塑中的艺术审美和人文情怀[J].大众文艺.2019

[2].王素敏.从西游同韵诗看耶律楚材、丘处机的文化情怀与审美追求[J].阴山学刊.2019

[3].沈高洁.感悟中国山水文化中的“比德”审美情怀[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

[4].吴晓铃.初唐《南无观世音菩萨》寄寓张大千审美情怀[N].四川日报.2019

[5].李美皆.《画都》的文艺情怀与人格审美[J].名作欣赏.2019

[6].徐杨.画出人文诗意和审美情怀——徐杨绘画艺术展亮相首都新闻大厦艺术馆[J].中国金融家.2019

[7].冯根荣.论民族器乐审美中的人文情怀与审美范畴[J].艺术品鉴.2019

[8].车延高,李琦.民间情怀与审美意象——诗人车延高访谈录[J].写作.2019

[9].吴云丽.寻文字之美,悟作家情怀——以《侯银匠》为例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基础教育论坛.2019

[10].李东若.论孔子的出世情怀及其审美之维[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标签:;  ;  ;  ;  ;  ;  ;  

审美情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