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功能特性论文_那治国,佟锰,张岚,钱镭,王红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蛋白质功能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蛋白质,特性,功能,蛋白,聚集体,干酪,米糠。

蛋白质功能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那治国,佟锰,张岚,钱镭,王红梅[1](2019)在《蒸汽闪爆处理对米糠粕中蛋白质功能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米糠粕资源浪费严重,米糠蛋白不能被充分利用的现状,采用蒸汽闪爆对米糠粕进行处理,探究蒸汽闪爆对其蛋白质功能特性的影响。以米糠蛋白提取率、溶解性、起泡能力及起泡稳定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持水性、持油性为考察指标,分析不同蒸汽闪爆条件下米糠蛋白的提取率和功能特性。结果表明:蒸汽闪爆处理整体上提高了米糠粕中蛋白质的提取率和功能特性,在2.1 MPa、210 s条件下,蛋白质的提取率增至65.60%,pH7.0时的溶解性可达92.88%,且溶解性受温度的影响程度明显减弱,pH8.0时的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分别可达59.60%和72.12%,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增至44.69 m2/g和16.05 min,持水性和持油性分别增至4.67 g/g和3.87 g/g。表明蒸汽闪爆处理可有效改善米糠粕中蛋白质的功能特性,且受蒸汽压力和保压时间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张明珠,张丽芬,陈复生,耿军凤[2](2019)在《超声波辅助酶技术对蛋白质功能特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酶处理作为一种反应条件温和、专一性强、效率高的制备和改性蛋白质的方法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然而,单独使用酶处理时添加量较大、成本较高,增加物理手段是一种理想的减少酶用量的方法。其中,超声波作为一种绿色的非热物理加工技术,因其具有空化效应、机械效应和热效应已被广泛应用于提高生物活性物质提取效率、强化反应过程中的传质等方面。超声波技术与酶技术的结合不仅可以提高酶的催化活性,而且可以提高蛋白质的提取率、改善蛋白质功能特性。本文综述了超声波辅助酶技术提取蛋白质的机理以及该技术对泡沫形成、凝胶形成、保水性和乳化性的影响,以期为超声波辅助酶技术在制备及改性蛋白质的应用中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石柳,周俊鹏,章蔚,杨宏,汪兰[3](2019)在《蛋白分离方式对鱼肉蛋白质组成和功能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2种不同蛋白分离方式对蛋白质组成和功能特性的影响,以白鲢背部肌肉、漂洗鱼糜蛋白和ISP分离蛋白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氨基酸组成、蛋白质模式、粒径分布、Zeta电位、保水性、乳化性和表面疏水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与白鲢背部肌肉相比,ISP分离蛋白的总氨基酸含量没有损失,而漂洗鱼糜蛋白的总氨基酸含量减少;SDS-PAGE凝胶电泳表明,与背部肌肉的蛋白质组成相比,漂洗方式会使鱼肉的40 kDa原肌球蛋白(TM)、50 kDa肌钙蛋白(TN)和25 kDa肌球蛋白轻链(MLC)消失,而ISP蛋白分离法没有造成明显的组分损失。在蛋白质的功能特性方面,ISP提取蛋白的粒径分布范围较漂洗鱼糜蛋白广,而Zeta电位二者间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漂洗鱼糜蛋白其持水性显着高于ISP提取蛋白(p<0.05);ISP提取蛋白乳化活性指数(EAI)显着低于漂洗鱼糜蛋白,但其乳化稳定指数(ESI)显着高于漂洗鱼糜蛋白(p<0.05);ISP提取蛋白的表面疏水性(S0-ANS)显着高于漂洗鱼糜蛋白(p<0.05)。综合分析可知,蛋白分离方式会显着影响鱼肉蛋白质的组成,且ISP蛋白分离方式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鱼肉蛋白的功能特性。(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装备》期刊2019年05期)

孟俊龙,史瑞婕,常明昌,刘靖宇,程艳芬[4](2019)在《酸法脱酰胺修饰对刺芹侧耳蛋白质消化性和功能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酸法脱酰胺修饰对刺芹侧耳蛋白质的功能特性和消化性的影响,本研究以刺芹侧耳粉为原料,通过碱提酸沉法提取刺芹侧耳蛋白质,并采用0.175mol/L盐酸、57.5℃改性,改性时间为121min5s,制备出脱酰胺修饰蛋白质,探索脱酰胺改性对蛋白质的消化性及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脱酰胺修饰可提高刺芹侧耳蛋白质的溶解性、持油性、起泡性和乳化性,但对其持水性的改善作用不明显;同时脱酰胺修饰蛋白质表面疏水性和荧光强度增大,蛋白质巯基和二硫键含量变化不明显;体外消化率提高,消化产物的多肽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大。酸法脱酰胺修饰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改善蛋白质的功能特性和提高蛋白质的体外消化水平。(本文来源于《菌物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黄丽,杨攀,农皓如,李玲,唐艳[5](2019)在《水牛乳Mozzarela干酪成熟中蛋白质水解和功能特性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深入了解成熟过程中水牛乳Mozzarella干酪蛋白质水解及其功能特性的变化,试验研究了在6~8℃条件下干酪成熟中的蛋白质水解程度、质构特性、融化特性及感官评价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成熟期的延长,Mozzarella干酪的p H 4.6-SN和12%TCA-SN均呈现持续增高趋势; 40 d后干酪的融化性显着增加(p<0.05);油脂析出性在成熟过程中发生显着变化,后期50 d增大幅度较大,显着差异于成熟30 d前(p<0.05);感官评价表明水牛乳Mozzarella干酪最适宜的成熟时间为20 d。(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期刊2019年06期)

陈悦,王田幸子,杨烁,张彤,马金姣[6](2019)在《水稻转录因子OsWRKY68蛋白质的表达特征及其功能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水稻中有近百个WRKY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其中很多与生长发育、生物与非生物逆境胁迫应答有关。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实验室(molecular biology&bioinformatics lab,MBB)前期发现OsWRKY68在水稻接种白叶枯病菌后诱导表达,本研究试图进一步探究OsWRKY68的功能。【方法】采集水稻TP309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组织样品,包括萌发期、幼苗期、分蘖期、孕穗期和开花期的根、茎、叶、叶鞘、叶枕、穗子、花药、颖壳和种子,以及非生物胁迫(4℃、44℃、48℃、淹、NaCl、PEG、恒光和恒暗)和激素处理(脱落酸、茉莉酸甲酯、水杨酸和乙烯利)的叶片,提取总蛋白质,用水稻OsWRKY68蛋白质特异抗体,通过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技术系统调查OsWRKY68蛋白质在水稻正常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组织、非生物胁迫及激素处理条件下的表达特征。构建RNAi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化水稻TP309,对转基因植株进行PCR和WB鉴定,观察OsWRKY68 RNAi转基因植株的表型并测量其株高、分蘖数、穗长、小穗数和结实率等性状。【结果】调查OsWRKY68蛋白质的表达丰度,发现OsWRKY68蛋白质在水稻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基本呈组成型表达,且在大部分组织中表达丰度差异倍数不大,但在开花期的花药中OsWRKY68表达量高于成熟穗、穗轴和颖壳;在分蘖期和孕穗期的叶鞘中不表达,仅在开花期的叶鞘中表达;在孕穗期的幼穗中,随着幼穗长度的增加其表达丰度逐渐降低。调查水稻非生物胁迫和激素处理后OsWRKY68蛋白质的表达特征,发现盐胁迫后OsWRKY68蛋白质的表达丰度随时间延长持续下降,恒光处理后OsWRKY68蛋白质表达量持续上升,3 d时明显出现一条分子质量较大的条带(记作OsWRKY68+),且表达量逐渐增加,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和乙烯利(ethephon,ET)处理后同样也呈现OsWRKY68+蛋白质丰度的增加。对转基因植株进行鉴定和自交繁殖,对T3代的4个OsWRKY68 RNAi转基因株系(Y316、Y317、Y326和Y337)进行PCR和WB鉴定,均表现阳性。在转基因植株中,OsWRKY68蛋白质的表达量均低于野生型TP309。对转基因植株进行表型观察和性状测量,发现与野生型相比转基因植株的株高降低、分蘖数和结实率下降等。【结论】OsWRKY68蛋白质在水稻正常生长发育中发挥作用,敲低OsWRKY68蛋白质的表达能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OsWRKY68蛋白质可能参与盐、光照、茉莉酸甲酯和乙烯介导的信号转导过程。(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2期)

胡静[7](2019)在《蛋白质聚集状态影响蛋白质/多糖静电复合及其食品功能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质/多糖的静电复合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复合物可能产生新的加工特性,从而为食品在加工中提供更多的应用,但系统对比不同聚集形态蛋白质与多糖相互作用的研究较少。本文以天然β-乳球蛋白(Native granularβ-lactoglobulin,NGBLG)/κ-卡拉胶(κ-carrageenance,κ-car)构成的蛋白质/多糖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调节pH和温度制备出不同分子尺度的蛋白质聚集体,如β-乳球蛋白纳米颗粒(Nanoparticleβ-lactoglobulin,NPBLG)和β-乳球蛋白纤维(Fibrillarβ-lactoglobulin,FBLG),研究蛋白质聚集状态对蛋白质/多糖静电复合及其食品功能特性的影响。首先研究了天然β-乳球蛋白及其聚集体的乳化、泡沫和界面特性;然后建立了NGBLG及其聚集体与κ-卡拉胶混合体系(0.1%(w/w))的二维相图;最后研究了NGBLG及其聚集体与κ-卡拉胶静电复合的凝胶特性、乳化特性、泡沫特性和界面特性,从而建立蛋白质聚集状态-蛋白质/多糖静电复合-界面行为-乳化/泡沫特性四者之间的构效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等电点沉淀等方法从新鲜牛奶中提取出纯度较高的NGBLG,并制备得到粒度在350 nm的NPBLG及长度分布在500~700 nm的FBLG。探究了NGBLG及其聚集体在不同pH下的乳化和泡沫性能,结果表明,FBLG和NGBLG表现出优良的乳化特性和泡沫稳定性,并且NGBLG及其聚集体在pH=7.0时的乳液更稳定,而在pH=4.0时具有较好的发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2.在GDL诱导酸化下,通过测定浊度、散射光强和流体力学半径随pH的变化,建立蛋白质/多糖体系的相图。相图可划分为可溶性分子区、分子内可溶性复合物区、分子间可溶性复合物区和分子间不溶性复合物区。研究发现NGBLG的聚集状态对分子内可溶性复合物相区无明显影响;对于分子间可溶性复合物相区和分子间不溶性复合物相区而言,其形成的临界条件按以下顺序向高pH和低混合比率方向移动:FBLG/κ-car>NPBLG/κ-car>NGBLG/κ-car。3.通过流变学、热力学和微观形貌等表征手段,探究了NGBLG及其聚集体与多糖静电复合对多糖凝胶性的影响。NGBLG及其聚集体对κ-卡拉胶凝胶行为的抑制程度受pH值影响,当pH=9.0时,NGBLG及其聚集体对κ-卡拉胶凝胶行为无明显影响;当pH=4.0时,NGBLG及其聚集体均抑制κ-卡拉胶凝胶的凝胶行为,其中FBLG的抑制效果最强。因此,通过调控蛋白质的聚集状态可有效改变蛋白质/多糖混合体系的粘弹性和流变行为。4.在可溶性分子区(pH=7.0)中,NGBLG及其聚集体/κ-卡拉胶混合体系的乳化和泡沫特性对NGBLG及其聚集体所占比例有较强的依赖性,并随混合比例的增加而提高,其中FBLG/κ-car体系表现出最优的乳化和泡沫特性。在分子内可溶性复合物区(pH=4.0)中,NGBLG及其聚集体/κ-卡拉胶复合物均在较低混合比例下表现出良好的乳化和泡沫稳定性。同时,结合界面特性,阐明了FBLG及FBLG/κ-car体系具有较高的界面活性,可提供最优的乳化和泡沫特性。(本文来源于《湖北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宁建琴[8](2019)在《水包油乳液体系油脂与蛋白质共氧化对乳液稳定性及蛋白质功能特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包油(O/W)乳液体系是最常见食品体系。乳液中脂质极易发生氧化降解造成食物营养和感官品质变化。油脂氧化同时导致蛋白质氧化,为探究乳液体系油脂与蛋白质共氧化特性,本文以乳清分离蛋白(WPI)和酪蛋白(CN)两种乳蛋白及大豆分离蛋白(SPI)和大豆浓缩蛋白(SPC)两种大豆蛋白为乳化剂,制备蛋白质稳定的水包核桃油乳液,同时制备蛋白质存在于水相的稳定乳液(Tween20+WPI、Tween20+CN)体系作为对照,分析油脂与蛋白质氧化互作下乳液体系物理稳定性、氧化稳定性差异及乳液氧化过程中上述四种蛋白功能特性变化。该研究为揭示复杂胶体体系油脂与蛋白分子互作机制,开发具有较高稳定性蛋白质乳液体系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首先研究了油脂与蛋白质共氧化对乳液物理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电镜观察液滴分布情况,发现乳液氧化后蛋白乳液出现大脂肪球聚集体,而Tween20+WPI、Tween20+CN乳液表现轻微聚集,无絮凝现象。与蛋白(WPI、CN、SPI、SPC)乳液相比,Tween20+WPI、Tween20+CN乳液具有较高的物理稳定性。研究通过剪切流变与界面张力反映乳液在氧化过程中流变学变化,研究发现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乳液黏度和界面张力均增大,同时乳液粒径及ζ-电位绝对值呈增加趋势,结果显示所有乳液都逐渐失稳;与乳蛋白稳定乳液比较,大豆蛋白稳定乳液粒径分布状态发生明显改变,乳液稳定性下降,乳蛋白稳定乳液的物理稳定性高于大豆蛋白稳定的乳液。其次探究油脂氧化产物对蛋白质氧化及对乳液氧化稳定性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氧化的进行,初级氧化产物氢过氧化物(ROOH)与次级氧化产物硫代巴比妥酸结合物(TBARS)均增大,与小分子表面活性剂Tween20稳定乳液的油脂氧化产物比较分析显示,蛋白质通过自身氧化,达到抑制油脂氧化的目的;乳液氧化导致蛋白质羰基含量增大,其中WPI、CN蛋白稳定的乳液羰基增量分别为(0.411±0.06)nmol/mg、(0.462±0.12)nmol/mg,Tween20+WPI、Tween20+CN乳液水相蛋白氧化羰基增量为(0.391±0.27)nmol/mg、(0.450±0.35)nmol/mg,表明界面蛋白氧化程度高于水相蛋白;SPI、SPC蛋白稳定的乳液羰基增量分别为(0.266±0.05)nmol/mg、(0.475±0.23)nmol/mg,研究发现,与SPC相比,SPI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性。同时发现,氧化后的乳液巯基含量逐渐减少,内源性色氨酸荧光强度持续减弱,蛋白-油脂聚合物席夫碱含量上升。SDS-PAGE电泳对蛋白组分分析同样发现,界面蛋白相对于水相蛋白更易氧化。最后提取新鲜乳液及氧化乳液中的蛋白质,研究乳液氧化对蛋白质溶解性、持水性、亲油性、起泡性等功能特性影响。结果显示,乳液氧化对蛋白质功能特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油脂与蛋白共氧化导致蛋白质溶解性、持水性和亲油性均呈降低趋势,其中,SPC蛋白溶解度受氧化影响下降程度最大,为60.4%,WPI溶解度受影响减少程度最小,为8.5%;四种蛋白持水性降低水平大小顺序为SPI>WPI>SPC>CN,亲油性下降水平排序为WPI>CN>SPC>SPI;同时,共氧化也会对蛋白质的乳化能力及乳化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使WPI、CN、SPI、SPC蛋白乳化性分别减弱了14.9%、14.7%、7.4%、8.3%;而蛋白质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受共氧化影响呈无规律性变化。(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期刊2019-03-01)

江帆,郭颖,王华,梁鸡保,杜双奎[9](2019)在《小粒黑大豆蛋白质功能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收集于黄土高原的8种小粒黑大豆为实验材料,4种小粒黄大豆为对照,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蛋白质,对其蛋白质的功能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种小粒黑大豆蛋白的氮溶解指数、吸水性、吸油性、乳化能力及乳化稳定性、起泡能力、凝胶强度在51. 72%~62. 07%、2. 29~2. 95 g/g、1. 52~1. 70 g/g、54. 40%~88. 60%、83. 35%~97. 16%、75. 70%~95. 80%、154. 59~203. 66 g之间。小粒黑大豆蛋白的氮溶解指数和吸油性显着低于小粒黄大豆;盐池黑豆、定边小黑豆和靖边王渠子黑豆的蛋白质吸水性显着高于小粒黄大豆;乳化能力及乳化稳定性均优于小粒黄大豆,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差于粒小粒黄大豆;除子洲小黑豆、横山老黑豆和偏关小黑豆外,小粒黑大豆蛋白的凝胶强度显着高于小粒黄大豆。不同品种间小粒黑大豆蛋白质的氮溶解指数、吸水性、吸油性、乳化稳定性、起泡能力及凝胶强度有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粮油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薛媛,杨沫,魏君慧,陈怡萌,徐怀德[10](2018)在《白灵菇蛋白质的理化及功能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充分开发利用白灵菇蛋白质(Pleurotus nebrodensis proteins,FPs),以残次级白灵菇为原料,采用碱浸提分段盐析法依次制备60%、80%、90%盐饱和度析出蛋白质(F60、F80、F90),统称为分段盐析蛋白质组分(FPs),测定FPs的析出率、理化性及FPs中F60的功能特性。结果表明:F60的析出率最高,达65.62%。FPs间的二硫键含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FPs的蛋白质条带中共同含有分子量约为31 k Da的蛋白质条带,蛋白质条带间存在差异。F60较F80、F90富含分子量为14.4 k Da的蛋白质条带,具有较高的表面疏水性与荧光发射光谱峰值,β-折迭结构出现频率更高。F60具有优良的溶解性、起泡性、易消化水解,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白灵菇蛋白质是一种优质的新型蛋白质资源。(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8年16期)

蛋白质功能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酶处理作为一种反应条件温和、专一性强、效率高的制备和改性蛋白质的方法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然而,单独使用酶处理时添加量较大、成本较高,增加物理手段是一种理想的减少酶用量的方法。其中,超声波作为一种绿色的非热物理加工技术,因其具有空化效应、机械效应和热效应已被广泛应用于提高生物活性物质提取效率、强化反应过程中的传质等方面。超声波技术与酶技术的结合不仅可以提高酶的催化活性,而且可以提高蛋白质的提取率、改善蛋白质功能特性。本文综述了超声波辅助酶技术提取蛋白质的机理以及该技术对泡沫形成、凝胶形成、保水性和乳化性的影响,以期为超声波辅助酶技术在制备及改性蛋白质的应用中提供理论指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蛋白质功能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那治国,佟锰,张岚,钱镭,王红梅.蒸汽闪爆处理对米糠粕中蛋白质功能特性的影响[J].食品科技.2019

[2].张明珠,张丽芬,陈复生,耿军凤.超声波辅助酶技术对蛋白质功能特性的影响研究[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3].石柳,周俊鹏,章蔚,杨宏,汪兰.蛋白分离方式对鱼肉蛋白质组成和功能特性的影响[J].现代农业装备.2019

[4].孟俊龙,史瑞婕,常明昌,刘靖宇,程艳芬.酸法脱酰胺修饰对刺芹侧耳蛋白质消化性和功能特性的影响[J].菌物学报.2019

[5].黄丽,杨攀,农皓如,李玲,唐艳.水牛乳Mozzarela干酪成熟中蛋白质水解和功能特性的分析[J].食品工业.2019

[6].陈悦,王田幸子,杨烁,张彤,马金姣.水稻转录因子OsWRKY68蛋白质的表达特征及其功能特性[J].中国农业科学.2019

[7].胡静.蛋白质聚集状态影响蛋白质/多糖静电复合及其食品功能特性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9

[8].宁建琴.水包油乳液体系油脂与蛋白质共氧化对乳液稳定性及蛋白质功能特性的影响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9

[9].江帆,郭颖,王华,梁鸡保,杜双奎.小粒黑大豆蛋白质功能特性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19

[10].薛媛,杨沫,魏君慧,陈怡萌,徐怀德.白灵菇蛋白质的理化及功能特性[J].食品工业科技.2018

论文知识图

功能特性间的相互关系为了发挥所要求...酸法脱酰胺修饰对刺芹侧耳蛋白质功能食品中蛋白质的功能(九) 肉制品中蛋白...传统缫丝工艺流程各阶段取样制备传统缀丝工艺流程各阶段取样制备超声波处理对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的影...

标签:;  ;  ;  ;  ;  ;  ;  

蛋白质功能特性论文_那治国,佟锰,张岚,钱镭,王红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