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仓储自检系统。所述种智能仓储自检系统,包括多个电子标签读取终端、本地服务器;还包括多个电子标签模拟器、自检控制器、本地用户终端;所述电子标签模拟器设置在所述电子标签读取终端检测区域内;所述电子标签模拟器通过无线信道与所述电子标签读取终端相连接交互信息;所述电子标签读取终端通过无线信道与所述本地服务器相连接交互信息;所述本地服务器通过无线信道与所述自检控制器相连接交互信息;所述自检控制器通过有线信道与所述本地用户终端相连接交互信息。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智能仓储自检系统,通过定期完成设备自检,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根据自检结果进行故障定位,缩短了排故时间,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智能仓储自检系统,包括多个电子标签读取终端(1)、本地服务器(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电子标签模拟器(3)、自检控制器(4)、本地用户终端(5);所述电子标签模拟器(3)设置在所述电子标签读取终端(1)检测区域内;所述电子标签模拟器(3)通过无线信道与所述电子标签读取终端(1)相连接交互信息;所述电子标签读取终端(1)通过无线信道与所述本地服务器(2)相连接交互信息;所述本地服务器(2)通过无线信道与所述自检控制器(4)相连接交互信息;所述自检控制器(4)通过有线信道与所述本地用户终端(5)相连接交互信息。
设计方案
1.一种智能仓储自检系统,包括多个电子标签读取终端(1)、本地服务器(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电子标签模拟器(3)、自检控制器(4)、本地用户终端(5);所述电子标签模拟器(3)设置在所述电子标签读取终端(1)检测区域内;所述电子标签模拟器(3)通过无线信道与所述电子标签读取终端(1)相连接交互信息;所述电子标签读取终端(1)通过无线信道与所述本地服务器(2)相连接交互信息;所述本地服务器(2)通过无线信道与所述自检控制器(4)相连接交互信息;所述自检控制器(4)通过有线信道与所述本地用户终端(5)相连接交互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仓储自检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远程用户终端(6);所述自检控制器(4)和远程用户终端(6)均内置有无线移动通信模块;所述自检控制器(4)通过无线信道经移动通信网络与所述远程用户终端(6)相连接交互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仓储自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检控制器(4)设置有信号输入输出接口模块(401)、无线移动通信模块(402)、第一指令接收及处理模块(403)、第一数据处理模块(404)和第一无线WiFi收发处理模块(405);所述信号输入输出接口模块(401)通过有线信道与所述本地用户终端(5)相连接;所述无线移动通信模块(402)通过无线信道经移动通信网络与所述远程用户终端(6)相连接;所述信号输入输出接口模块(401)与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404)及所述第一指令接收及处理模块(403)相连接;所述无线移动通信模块(402)与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404)及所述第一指令接收及处理模块(403)相连接;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404)及所述第一指令接收及处理模块(403)与所述第一无线WiFi收发处理模块(405)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仓储自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服务器(2)设置有第二无线WiFi收发处理模块(201)、功率放大模块(202)、第二指令接收及处理模块(203)、第二数据处理模块(204);所述第二无线WiFi收发处理模块(201)与所述功率放大模块(202)相连接,所述功率放大模块(202)与所述第二指令接收及处理模块(203)和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204)相连接;所述本地服务器(2)通过所述第二无线WiFi收发处理模块(201)与所述电子标签读取终端(1)和所述自检控制器(4)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仓储自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签模拟器(3)内置有RFID电子标签发射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仓储自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用户终端(5)和所述远程用户终端(6)设置有指令输入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仓储自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用户终端(5)和所述远程用户终端(6)设置有显示装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检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智能仓储的自检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仓储在整个物流环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供应链体系中,仓储是连接上游制造与下游分销的重要中转环节,是整个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智能仓储管理中,融入了很多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手段,使其由最初的人工仓储管理,逐步发展为集机械化、自动化、集成化和智能化为一体的现代仓储体系。
随着智能仓储系统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其涉及运行设备也越来越多,某个设备的故障可能会影响整个智能仓储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当设备发生故障时,需要能够及时对发生故障设备定位,迅速排队故障。然而,在现有的智能仓储系统中,当设备发生故障时,需要人工逐项排查,一个设备发生故障,需要每个设备进行逐项排查,故障设备定位效率低,排查时间长,严重影响了智能仓储系统的工作效率。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智能仓储自检系统,能够定期对智能仓储设备进行自检,是智能仓储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自检及时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当发生故障时,能够根据自检进行故障定位,从而能够大幅缩短排除故障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智能仓储自检系统,通过定期完成设备自检,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根据自检结果进行故障定位,缩短排除故障时间。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仓储自检系统。所述种智能仓储自检系统,包括多个电子标签读取终端、本地服务器;还包括多个电子标签模拟器、自检控制器、本地用户终端;所述电子标签模拟器设置在所述电子标签读取终端检测区域内;所述电子标签模拟器通过无线信道与所述电子标签读取终端相连接交互信息;所述电子标签读取终端通过无线信道与所述本地服务器相连接交互信息;所述本地服务器通过无线信道与所述自检控制器相连接交互信息;所述自检控制器通过有线信道与所述本地用户终端相连接交互信息。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种智能仓储自检系统还包括远程用户终端;所述自检控制器和远程用户终端均内置有无线移动通信模块;所述自检控制器通过无线信道经移动通信网络与所述远程用户终端相连接交互信息。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自检控制器设置有信号输入输出接口模块、无线移动通信模块、第一指令接收及处理模块、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和第一无线WiFi收发处理模块;所述信号输入输出接口模块通过有线信道与所述本地用户终端相连接;所述无线移动通信模块通过无线信道经移动通信网络与所述远程用户终端相连接;所述信号输入输出接口模块与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及所述第一指令接收及处理模块相连接;所述无线移动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及所述第一指令接收及处理模块相连接;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及所述第一指令接收及处理模块与所述第一无线WiFi收发处理模块相连接。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本地服务器设置有第二无线WiFi收发处理模块、功率放大模块、第二指令接收及处理模块、第二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第二无线WiFi收发处理模块与所述功率放大模块相连接,所述功率放大模块与所述第二指令接收及处理模块和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相连接;所述本地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二无线WiFi收发处理模块与所述电子标签读取终端和所述自检控制器相连接。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电子标签模拟器内置有RFID电子标签发射模块。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本地用户终端和所述远程用户终端设置有指令输入装置。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本地用户终端和所述远程用户终端设置有显示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通过电子标签模拟器模拟发送电子标签信号,通过用户终端向自检控制器发送自检指令,查看设备工作状态及自检结果,实现了智能仓储设备全自动自检,并能够通过自检结果进行故障定位,缩短了故障排查时间,为智能仓储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保障。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能够自动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故障时能够通过自检进行故障定位,从而能够大幅缩短排除故障时间,提高了排故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列所公开的智能仓储自检系统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列所公开的自检控制器组成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列所公开的本地服务器组成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的对应关系如下:
电子标签读取终端1、本地服务器2、电子标签模拟器3、自检控制器4、本地用户终端5、远程用户终端6、第二无线WiFi收发处理模块201、功率放大模块202、第二指令接收及处理模块203、第二数据处理模块204、信号输入输出接口模块401、无线移动通信模块402、第一指令接收及处理模块403、第一数据处理模块404、第一无线WiFi收发处理模块40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在现有技术中,当设备发生故障时,需要人工逐项排查,故障设备定位效率低,排查时间长,严重影响了智能仓储系统的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仓储自检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智能仓储自检系统,包括多个电子标签读取终端1、本地服务器2,还包括多个电子标签模拟器3、自检控制器4、本地用户终端5;所述电子标签模拟器3设置在所述电子标签读取终端1检测区域内;所述电子标签模拟器3通过无线信道与所述电子标签读取终端1相连接交互信息;所述电子标签读取终端1通过无线信道与所述本地服务器2相连接交互信息;所述本地服务器2通过无线信道与所述自检控制器4相连接交互信息;所述自检控制器4通过有线信道与所述本地用户终端5相连接交互信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电子标签模拟器3设置在所述电子标签读取终端1检测区域内,用于模拟发送电子标签信号,模拟智能仓储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所述本地用户终端5向所述自检控制器4发送自检指令,所述自检控制器接收自检指令,并通过接收及处理所述本地服务器转发来的各电子标签读取终端1的读取结果,分析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将分析结果反馈至所述本地用户终端5,显示自检结果,如果故障,通过故障代码进行故障设备定位。
进一步,为了实现远程的自检控制及状态查看,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智能仓储自检系统还包括远程用户终端6;所述自检控制器4和远程用户终端6均内置有无线移动通信模块;所述自检控制器4通过无线信道经移动通信网络与所述远程用户终端6相连接交互信息。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自检控制器的组成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自检控制器4设置有信号输入输出接口模块401、无线移动通信模块402、第一指令接收及处理模块403、第一数据处理模块404和第一无线WiFi收发处理模块405;所述信号输入输出接口模块401通过有线信道与所述本地用户终端5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本地用户终端5发送的自检指令及显示自检结果;所述无线移动通信模块402通过无线信道经移动通信网络与所述远程用户终端6相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远程用户终端6发送的自检指令及显示自检结果;所述信号输入输出接口模块401与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404及所述第一指令接收及处理模块403相连接;所述第一指令接收及处理模块403通过所述信号输入输出接口模块401接收所述本地用户终端5发送的自检指令并进行指令解读处理,以及通过所述无线移动通信模块402接收所述远程用户终端6发送的自检指令并进行指令解读处理,然后通过所述第一无线WiFi收发处理模块405发送至所述本地服务器2;所述无线移动通信模块402与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404及所述第一指令接收及处理模块403相连接;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404及所述第一指令接收及处理模块403与所述第一无线WiFi收发处理模块405相连接;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404通过所述第一无线WiFi收发处理模块405接收所述本地服务器2转发来的设备自检数据,进行数据处理,然后再通过所述信号输入输出接口模块401转发至本地用户终端5进行显示,或通过所述无线移动通信模块402转发至远程用户终端6进行显示。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本地服务器的组成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本地服务器2设置有第二无线WiFi收发处理模块201、功率放大模块202、第二指令接收及处理模块203、第二数据处理模块204;所述第二无线WiFi收发处理模块201与所述功率放大模块202相连接,所述功率放大模块202与所述第二指令接收及处理模块203和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204相连接;所述本地服务器2通过所述第二无线WiFi收发处理模块201与所述电子标签读取终端1和所述自检控制器4相连接。所述本地服务器2通过所述第二无线WiFi收发处理模块201接收所述电子标签读取终端1发送来的数据以及所述自检控制器4发送来的自检指令;所述功率放大模块202用于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然后进行数据处理或指令处理。
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电子标签模拟器3内置有RFID电子标签发射模块,通过所述RFID电子标签发射模块发送电子标签模拟信号。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本地用户终端5和所述远程用户终端6设置有指令输入装置,用于实现自检指令输入。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本地用户终端5和所述远程用户终端6设置有显示装置,用于自检结果或故障状态显示。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的运用方式。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5166.9
申请日:2019-03-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6(杭州)
授权编号:CN209281470U
授权时间:20190820
主分类号:G06Q 10/08
专利分类号:G06Q10/08;G06K17/00
范畴分类:40B;40F;
申请人:浙江大胜达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浙江大胜达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塘路52号
发明人:杨德龙;何金田;王旭峰;杨其松;詹凯
第一发明人:杨德龙
当前权利人:浙江大胜达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孙华
代理机构:11369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