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群体同质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外群体同质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外群体同质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群体,同质性,效应,熟悉,风险,框架,团体。

外群体同质性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苏娟娟[1](2015)在《失独群体同质性团体心理援助模式构建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失独群体已引发社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通过长期参与试点城市中国计生协针对失独群体开展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帮扶模式探索"项目,跟踪失独群体帮扶活动的实际经验出发,探讨失独群体所遭遇引发的心理危机及困境,进一步提出构建帮扶失独群体的同质性团体心理援助模式,以高效完善地保障失独群体的心理健康和积极的社会融合。(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黄砾卉,张庆林[2](2007)在《角色责任、群体同质性对风险决策框架效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框架效应指决策过程中由于备择方案描述方式(即框架)的改变而导致决策者选择偏好发生改变的现象。在以往研究基础上,为探查社会规范因素对风险决策倾向的影响,选取32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亚洲疾病问题”和据其改编的4种风险决策任务变式,探讨决策者的角色责任、人群构成的同质性对决策框架效应的影响。对实验数据以及被试口语报告的分析表明:(1)在传统“亚洲疾病问题”任务(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07-11-01)

杜秀芳[3](2006)在《国外外群体同质性效应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外群体同质性是刻板印象研究的一个特例,它是指人们倾向于认为外群体成员比内群体成员具有更加固定、刻板的特征,成员间具有更多的相似性和更少的变异性。目前国外外群体同质性效应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研究对象更为广泛;测量方法多样化;注重对机制的探讨;关注中介变量。(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期刊2006年02期)

杜秀芳,刘永芳,李艳红[4](2003)在《熟悉性对外群体同质性效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两个实验考查了年龄和性别群体中是否存在外群体同质性效应以及熟悉性对该种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年龄群体中存在明显的外群体同质性效应,这与青年群体和老年群体彼此不够熟悉有关;2.性别群体中不存在外群体同质性效应,这与青年男女群体彼此较为熟悉有关。(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期刊2003年04期)

杜秀芳[5](2002)在《熟悉性对外群体同质性效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群体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刻板印象”。这一术语最早是一位名叫W.Lippman的新闻记者在其着作《公众舆论》中提出来的。1933年,Katz和Braly对大学生刻板印象的研究可谓是一经典之作。他们的研究不仅证实了刻板印象的存在,而且还提供了一种研究方法,其研究程序在此领域占统治地位达40年之久,在其后所引发的大量研究中,大都是集中在对刻板印象内容的评估。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研究开始从内容向加工转移,其中,知觉到的群体的特质是更可能被用于对外群体的评估还是对内群体的评估以及外群体比内群体是否更可能被认为具有固定的印象等问题,成为研究者们所关注的焦点。 Taifel在该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的实验研究,他的研究表明群体身份导致人们对群体间差异和群体内相似的强调,而且这种强调是不对称的,具体表现为内群体偏爱和外群体同质性。所谓内群体是指自己所属的群体,而外群体则是自己不属于的群体。内群体偏爱是指人们往往相信自己所属的内群体要优于其它群体;外群体同质性则是指人们倾向于认为外群体比内群体具有更加固定、刻板的特征,认为外群体成员间比自己所属的内群体成员间具有更多的相似性、更少变异性以及更多的刻板性。 早期的外群体同质性研究主要是以种族或民族等自然群体为研究对象,并且认为群体身份本身是产生此效应的关键。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对象除了自然群体外,又进一步扩展到小群体和特殊群体,研究方法也多样化,研究者们除了对此效应进行测量和描述外,还进一步探索了此现象的内部心理机制,提出了原型表征、范例表征和混合表征等心理表征模型。尽管外群体同质性效应已得到许多实验的支持,但是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并不总是一致的。由于不同实验结果的出现,研究者们不再认为群体身份本身是产生此效应的唯一原因,而更加注重对中介变量的探讨,发现了一些影响因素,如群体规模大小、特征典型性和群体地位等。但这些变量只能解释某一部分实验结果或适用于某一些群体,因此该领域仍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国内关于外群体同质性效应的研究尚不多见。有关的跨文化研究发现,在群体知觉中存在着文化差异,该研究的出发点之一就是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在我国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年龄群体和性别群体是否存在外群体同质性效应。该研究的第二个目的是通过实验来考察熟悉性对外群体同质性效应的影响。Linville等人在以年龄、国籍、性别等为研究对象的实验中,提出了熟悉性差异假设,认为熟悉性可能是影响外群体同质性效应的重要变量之一。因为对某个群体熟悉,所以才会知觉到此群体成员间更大的差异,由于对外群体不熟悉, 才产生了外群体同质性效应。但遗憾的是,Linville在研究中没有对被试对内外 群体熟悉性的差异进行测量和比较,而仅凭个人的主观经验来判定,这势必会 影响结果的客观性。 该研究采用知觉到的分布法,采用分化率(Pd)为因变量指标。实验一以 年龄为内、外群体变量,采用 2(被试群体:老年、青年)X 2(被评价群体: 老年、青年)被试间设计;实验二以性别为内、外群体变量,也采用2(被试群 体:男性、女性)XZ(被评价群体:男性、女性)被试间设计,分别考查了外 群体同质性效应在年龄群体和性别群体中是否存在,被试对内、外群体的熟悉 性是否存在差异,以及熟悉性的作用。实验叁验证这样一个假设,即随着对某 个特定群体熟悉程度的增加,被试对此群体成员特征的知觉到的分化率也将增 大,进一步证明了熟悉性是影响外群体同质性的一个重要变量。 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在年龄群体中存在明显的外群体同质性效应,这与青年群体和老年群体 彼此不够熟悉有关。 2.在性别群体中不存在外群体同质性效应,这可能与青年男女群体彼此较 为熟悉有关。 3.随着熟悉性的增加,对群体成员的知觉到的分化率越来越大。 该研究所揭示的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理论上丰富了社会 认知领域中刻板印象的研究成果,实践上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社会水平上 的群体IdJ的行为,为进一步寻找消除偏见的途径、实现不同群体间的相互沟通 和理解提供了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02-04-26)

外群体同质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框架效应指决策过程中由于备择方案描述方式(即框架)的改变而导致决策者选择偏好发生改变的现象。在以往研究基础上,为探查社会规范因素对风险决策倾向的影响,选取32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亚洲疾病问题”和据其改编的4种风险决策任务变式,探讨决策者的角色责任、人群构成的同质性对决策框架效应的影响。对实验数据以及被试口语报告的分析表明:(1)在传统“亚洲疾病问题”任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外群体同质性论文参考文献

[1].苏娟娟.失独群体同质性团体心理援助模式构建探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2].黄砾卉,张庆林.角色责任、群体同质性对风险决策框架效应的影响[C].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07

[3].杜秀芳.国外外群体同质性效应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6

[4].杜秀芳,刘永芳,李艳红.熟悉性对外群体同质性效应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3

[5].杜秀芳.熟悉性对外群体同质性效应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2

标签:;  ;  ;  ;  ;  ;  ;  

外群体同质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