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热电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热电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热电,传感器,热流,薄膜,系数,算法,离子束。

热电堆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刘升[1](2019)在《浅谈MEMS热电堆红外传感器》一文中研究指出MEMS技术是微电子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用于各式先进传感器的研究和制作。本文针对MEMS热电堆红外传感器进行了详细介绍,内容涵盖其基本原理、发展历程、工作原理、制备工艺和执意要应用。(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19期)

陈立国,姜勇涛,倪灯塔,王敏锐,孙立宁[2](2019)在《MEMS热电堆芯片固晶工艺参数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MEMS热电堆传感器能够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测量,固晶工艺是其中关键一环,但目前尚缺乏有效方法精确优化MEMS热电堆固晶工艺参数。本文介绍了热电堆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提出了对固晶工艺参数(固晶厚度和爬胶高度)的要求。以固晶工艺要求为导向,初步探究了压力参数对固晶工艺的影响并进行了压力参数的优化。在优化的压力参数下,实验探究了点胶高度和贴片高度对固晶工艺的影响,并缩小了两参数的选择范围。在此基础上,通过有限元ANSYS软件,分析在相同温度下,不同固晶厚度的银浆与芯片接触处的热应力分布,找出最佳的固晶厚度参数,并精确优化了点胶高度和贴片高度。最后,通过实验验证的方式,对此参数下的MEMS热电堆固晶强度给出了检测结果。结果表明:压力参数为0.3MPa、点胶高度为140μm、贴片高度为460μm时,固晶推力均值为43.14N。其固晶质量最好,能够满足固晶强度要求,有助于提高MEMS热电堆芯片封装的可靠性与成品率。(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周丽丽,刘正坤,宝剑光,柴葳,洪义麟[3](2018)在《基于薄膜热电堆的新型高温瞬态热流密度传感器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针对国内薄膜瞬态热流传感器一致性较差、制备工艺不成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刻工艺和离子束溅射镀膜工艺的制备方法,200对T型金属薄膜热电偶沉积在10mm×10mm的水冷块上,测量1μm的氧化铝热阻层温差,从而得到瞬态热流密度值。对新型高温瞬态热流密度传感器进行比对法标定,一致性误差为0.211%,即工艺的一致性约为99.79%。实验表明,研制的新型高温瞬态热流密度传感器的一致性好,制备工艺具备良好重复性和可移植性,能够满足高温瞬态热流检测需要,为热流传感器的推广应用及标准化、批量化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宇航计测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梁鸿图[4](2018)在《基于红外热电堆传感器的体感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Grid-EYE第二代的8x8热电堆阵列红外传感器AMG8833的工作原理,运用它设计了一套可以实时感应室内人体位置、人员数量信息的控制器系统,并应用在空调器上实现智能控制和节能舒适性调节。(本文来源于《日用电器》期刊2018年07期)

杨凯,杨庆涛,朱新新,王辉,刘建华[5](2018)在《一种薄膜热电堆热流传感器灵敏度系数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应对长时间、高频响、高热流密度条件下的热流密度测试要求,通过热沉体设计发展了一种新型热阻式薄膜热电堆热流传感器,并利用对比标定的方法、采用辐射标定方式确定各个此类型传感器的灵敏度系数。标定实验数据表明:该类型热流传感器的灵敏度系数与感应面温度相关,且在高于一定温度之上校正关系式不同于以往的线性关系而呈现出二次非线性关系。通过分析可知:呈现出二次非线性校正关系式的原因主要是依赖于温度的热阻层导热系数以及薄膜热电偶Seebeck系数。实验数据以及分析结果为该类型热流传感器的标定和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同时确保了该类型热流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获得准确、可靠的热流测试数据。(本文来源于《宇航计测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周丽丽[6](2018)在《基于薄膜热电堆的新型高温瞬态热流密度传感器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市场上的热流密度传感器大多仿制国外的产品,对于高温情况下的热流密度测量大都由国外厂商提供,尤其用于飞行器的高温瞬态热流密度传感器的研究少之又少,并且由于每一个热流密度传感器制作方面出现的差异,工艺不成熟,传感器一致性较差,灵敏度受到限制。因此,研制一款用于高温瞬态热流密度测量的传感器对飞行器防热系统的设计和适航审定具有深远的意义。本论文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提出利用热电偶组成热电堆的方式组成热流密度传感器的温差检测元件,确定200对铜—康铜热电偶组合热电堆,线宽为0.1mmm,线长为1mm,选取厚度为1 μm的氧化铝带作为热阻层。(2)建立了一套成熟的新型高温瞬态热流密度传感器的制作工艺,基于光刻工艺和离子束溅射镀膜技术的制备方法来制作传感区域。确定在800eV下镀膜速率一致性最好,薄膜均匀性更高。最佳工艺参数为:离子束能量800eV、离子束流120mA、中和电流156mA。(3)采用自行搭建的标定系统对3支新型热流密度传感器进行标定,传感区域系数分别 8.222kW/m2 · mV)、8.273kW/m2 · mV)、8.269kW/m2 · mV),提出通过补偿量△yi对测试环境下的输出结果的校正,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一致性测试误差为0.211%,通过重复性测试,精度可达99.65%,99.787%,99.86%。对误差进行分析,主要来源为环境中空气扰动和标定装置的延迟响应。研究表明创新研制的新型高温瞬态热流密度传感器的一致性非常好,制备工艺具备良好重复性和可移植性,能够实现高温瞬态热流检测需要,为热流密度传感器的推广应用及标准化、批量化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8-05-03)

罗浩,向泽英,赵福海[7](2018)在《自制热电堆型热流仪在节能效果评价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用自制热流测量仪对某建筑保温材料的节能效果、办公室散热情况、人体表面散热速度进行了现场测试和误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测量微小热流密度,简单易行,测试精度高,能准确地反映对象的热能损失情况,其测试误差主要来源于仪器误差、传感器热阻、接触状态以及响应时间。(本文来源于《大学物理实验》期刊2018年02期)

黄宽,王玮冰,李佳[8](2017)在《基于神经网络的MEMS红外热电堆自校准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克服MEMS红外热电堆原有自校准响应分析方法存在的考虑参数单一、故障覆盖率低、校准精度低等缺点,全面考虑多个相关参数影响,采用RHPNN神经网络提高其故障覆盖率,再用小波神经网络提高校准精度,最后用FPGA实现了该算法。与传感器结合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案故障覆盖率达到92%,自校准后的测温绝对误差降到0.03 K。(本文来源于《微型机与应用》期刊2017年20期)

戴明明,王世勇,姜晓玮[9](2017)在《抽凝背汽轮机机组在NHR200-Ⅱ型热电堆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NHR200-Ⅱ型热电堆可靠近作为热负荷中心的城市建设,可作为城市供热、降低大气污染的清洁能源。抽凝背汽轮机机组具有运行方式灵活、能源利用率高等特点,拥有极限供热/供电能力。对某热电堆厂址进行经济技术分析后推荐采用抽凝背汽轮机机组,其经济性优于其他机型,能满足不同季节的供热需求。(本文来源于《热力透平》期刊2017年03期)

牛雅迪,刘清惓,曹鸿霞,宿恺峰[10](2017)在《热电堆型总辐射传感器设计与温漂误差修正》一文中研究指出总辐射是气象探测、太阳能资源利用等领域中的一种重要测量参数。针对环境温度会影响总辐射测量准确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总辐射传感器设计,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该传感器探头进行了流-固耦合传热分析。设计了一种高精度温度测量电路,搭建了测试平台,对-20℃~40℃范围的传感器温度特性进行了测试,并提出了一种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消除环境温度引起的总辐射测量误差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热电堆型总辐射传感器的读数精度可达2.79%,在气象探测、光伏电站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应用》期刊2017年09期)

热电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MEMS热电堆传感器能够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测量,固晶工艺是其中关键一环,但目前尚缺乏有效方法精确优化MEMS热电堆固晶工艺参数。本文介绍了热电堆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提出了对固晶工艺参数(固晶厚度和爬胶高度)的要求。以固晶工艺要求为导向,初步探究了压力参数对固晶工艺的影响并进行了压力参数的优化。在优化的压力参数下,实验探究了点胶高度和贴片高度对固晶工艺的影响,并缩小了两参数的选择范围。在此基础上,通过有限元ANSYS软件,分析在相同温度下,不同固晶厚度的银浆与芯片接触处的热应力分布,找出最佳的固晶厚度参数,并精确优化了点胶高度和贴片高度。最后,通过实验验证的方式,对此参数下的MEMS热电堆固晶强度给出了检测结果。结果表明:压力参数为0.3MPa、点胶高度为140μm、贴片高度为460μm时,固晶推力均值为43.14N。其固晶质量最好,能够满足固晶强度要求,有助于提高MEMS热电堆芯片封装的可靠性与成品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电堆论文参考文献

[1].刘升.浅谈MEMS热电堆红外传感器[J].科技风.2019

[2].陈立国,姜勇涛,倪灯塔,王敏锐,孙立宁.MEMS热电堆芯片固晶工艺参数的优化[J].光学精密工程.2019

[3].周丽丽,刘正坤,宝剑光,柴葳,洪义麟.基于薄膜热电堆的新型高温瞬态热流密度传感器的研制[J].宇航计测技术.2018

[4].梁鸿图.基于红外热电堆传感器的体感控制器设计[J].日用电器.2018

[5].杨凯,杨庆涛,朱新新,王辉,刘建华.一种薄膜热电堆热流传感器灵敏度系数的实验研究[J].宇航计测技术.2018

[6].周丽丽.基于薄膜热电堆的新型高温瞬态热流密度传感器的研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

[7].罗浩,向泽英,赵福海.自制热电堆型热流仪在节能效果评价中的应用[J].大学物理实验.2018

[8].黄宽,王玮冰,李佳.基于神经网络的MEMS红外热电堆自校准响应分析[J].微型机与应用.2017

[9].戴明明,王世勇,姜晓玮.抽凝背汽轮机机组在NHR200-Ⅱ型热电堆的应用研究[J].热力透平.2017

[10].牛雅迪,刘清惓,曹鸿霞,宿恺峰.热电堆型总辐射传感器设计与温漂误差修正[J].电子技术应用.2017

标签:;  ;  ;  ;  ;  ;  ;  

热电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