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线管管内穿线的装置论文和设计-雒力斌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电线管管内穿线的装置,包括:收放线机构,其包括外壳、绕线盘及绕线手柄,绕线盘内置于外壳,绕线手柄连接于绕线盘内壁;绳芯,其一端连接于绕线盘、另一端由绕线孔穿出;穿线头,其包括主穿线头和辅穿线头,主穿线头连接于绳芯,辅穿线头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件、穿线弹簧及辅穿线件,连接件与主穿线头连接。本实用新型设置与主穿线头可拆卸连接的辅穿线头,以分别适应含有弯管和不含有弯管的不同状况,其适应性强,且避免了收线时穿线弹簧受力,其利于延长使用寿命;辅穿线头上通过穿线弹簧的设置,便于其发生形变弯折以通过弯管;同时,设置收放线机构以便于操作,利于提高操作的便利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电线管管内穿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放线机构,其包括外壳、绕线盘及绕线手柄,所述外壳呈环状且其内同轴形成有一呈环形的绕线腔,所述外壳内壁同轴开设有一与所述绕线腔连通的连通口,所述绕线盘同轴内置于绕线腔,所述绕线手柄沿所述外壳径向设置并与所述外壳内侧壁转动连接,且其两端均穿过所述连通口并连接于所述绕线盘内壁;绳芯,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绕线盘外壁、另一端由所述外壳外壁上的绕线孔穿出;及穿线头,其包括主穿线头和辅穿线头,所述主穿线头连接于所述绳芯另一端,所述辅穿线头包括连接件、穿线弹簧及辅穿线件,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主穿线头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穿线弹簧固接,所述辅穿线件设置于所述穿线弹簧远离连接件一端。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电线管管内穿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放线机构,其包括外壳、绕线盘及绕线手柄,所述外壳呈环状且其内同轴形成有一呈环形的绕线腔,所述外壳内壁同轴开设有一与所述绕线腔连通的连通口,所述绕线盘同轴内置于绕线腔,所述绕线手柄沿所述外壳径向设置并与所述外壳内侧壁转动连接,且其两端均穿过所述连通口并连接于所述绕线盘内壁;

绳芯,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绕线盘外壁、另一端由所述外壳外壁上的绕线孔穿出;及

穿线头,其包括主穿线头和辅穿线头,所述主穿线头连接于所述绳芯另一端,所述辅穿线头包括连接件、穿线弹簧及辅穿线件,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主穿线头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穿线弹簧固接,所述辅穿线件设置于所述穿线弹簧远离连接件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线管管内穿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两个内侧壁上同轴开设有相对应的左绕线槽和右绕线槽,所述绕线手柄两端均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左绕线槽和右绕线槽相配合的左绕线凸起和右绕线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线管管内穿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穿线头包括一与所述绳芯连接的柱状件及连接于所述柱状件远离所述绳芯一端端面的插接件,所述插接件呈扁平状且其两侧壁对称开设有插接导槽,所述插接导槽底部开设有一线孔;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所述穿线弹簧连接的连接部、设于所述连接部远离穿线弹簧一端端面的两个夹持部及一依次穿过其中一个夹持部上的通孔和线孔并与另一夹持部上的螺孔螺纹连接的螺钉;其中,两个夹持部的相对侧均设置有分别与两个插接导槽相配合的插接导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线管管内穿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穿线件自由端还设置有一穿线导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线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线管管内穿线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时,经常将电线管预埋与建筑内,待建筑施工完成后,再将电线穿入电线管内,由于电线较软,无法直接穿入电线管内,故一般均借助于穿线器。目前,大部分穿线器多采用钢丝或绳芯配合穿线头实现电线管的穿入,然而,当电线管具有弯管时,常规的子弹头状的穿线头一般很难通过,其需要操作人员使用不断的抖动钢丝或绳芯才有可能使得穿线头通过,其操作难度大、穿线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至少一种技术不足,提出一种用于电线管管内穿线的装置。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电线管管内穿线的装置,包括:

收放线机构,其包括外壳、绕线盘及绕线手柄,所述外壳呈环状且其内同轴形成有一呈环形的绕线腔,所述外壳内壁同轴开设有一与所述绕线腔连通的连通口,所述绕线盘同轴内置于绕线腔,所述绕线手柄沿所述外壳径向设置并与所述外壳内侧壁转动连接,且其两端均穿过所述连通口并连接于所述绕线盘内壁;

绳芯,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绕线盘外壁、另一端由所述外壳外壁上的绕线孔穿出;及

穿线头,其包括主穿线头和辅穿线头,所述主穿线头连接于所述绳芯另一端,所述辅穿线头包括连接件、穿线弹簧及辅穿线件,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主穿线头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穿线弹簧固接,所述辅穿线件设置于所述穿线弹簧远离连接件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置与主穿线头可拆卸连接的辅穿线头,以分别适应含有弯管和不含有弯管的不同状况,其适应性强,且避免了收线时穿线弹簧受力,其利于延长使用寿命;辅穿线头上通过穿线弹簧的设置,便于其发生形变弯折以通过弯管;同时,设置收放线机构以便于操作,利于提高操作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线管管内穿线的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A向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穿线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3的B-B向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主穿线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线管管内穿线的装置,包括收放线机构10、绳芯20和穿线头30,绳芯20一端与收放线机构10连接、另一端与穿线头30连接。

如图1、图2所示,收放线机构10包括外壳11、绕线盘12及绕线手柄13,所述外壳11呈环状且其内同轴形成有一呈环形的绕线腔11a,具体设置时,外壳11可设置为圆环状,其内部形成一圆环状的绕线腔11a,所述外壳11内壁同轴开设有一与所述绕线腔11a连通的连通口;所述绕线盘12也设置为圆环状,其同轴内置于绕线腔11a并能够相对外壳11转动,所述绕线手柄13沿所述外壳11径向设置并与所述外壳11内侧壁转动连接,且其两端均穿过所述连通口并连接于所述绕线盘12内壁,绳芯20一端连接于所述绕线盘12外壁、另一端由所述外壳11外壁上的绕线孔11b穿出,故可通过手持绕线手柄13驱动绕线盘12相对外壳11正反向转动,从而实现绳芯20的收放线。

其中,所述外壳11的两个内侧壁上同轴开设有相对应的左绕线槽11c和右绕线槽11d,左绕线槽11c和右绕线槽11d均为圆环形,所述绕线手柄13两端均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左绕线槽11c和右绕线槽11d相配合的左绕线凸起13a和右绕线凸起13b,左绕线凸起13a和右绕线凸起13b均为两个,两个左绕线凸起13a均配合滑动内置于左绕线槽11c内且相对外壳11的中轴线对称布置,两个右绕线凸起13b均配合滑动内置于右绕线槽11d内且相对外壳11的中轴线对称布置,故当通过手持绕线手柄13并驱动其以外壳11的中轴线为轴转动时,其可带动绕线盘12转动,此时左绕线凸起13a和右绕线凸起13b分别沿左绕线槽11c和右绕线槽11d运动。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穿线头30包括主穿线头31和辅穿线头32,所述主穿线头31连接于所述绳芯20另一端,所述辅穿线头32包括连接件321、穿线弹簧322及辅穿线件323,所述连接件321一端与所述主穿线头31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穿线弹簧322固接,所述辅穿线件323设置于所述穿线弹簧322远离连接件321一端。本实施例的连接件321与主穿线头31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故当电线管内不含有弯管时,可将辅穿线头32拆卸下来,直接采用主穿线头31进行穿线;而当电线管内含有弯管时,则将辅穿线头32安装于主穿线头31,其利用穿线弹簧322的弹性形变以便于弯管的穿入,而且当穿线头30由电线管另一端穿出后,可再将辅穿线头32拆卸下来,将电线固定于主穿线头31上即可将电线拉入电线管捏,其避免了穿线弹簧322在穿线过程中承受拉电线的力,其避免穿线弹簧322受到过大的拉力作用,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其中,所述穿线弹簧322为紧密盘绕的弹簧,具体为其螺距与盘绕钢丝的外径相同。

如图3、图5所示,所述主穿线头31包括一与所述绳芯20连接的柱状件311及连接于所述柱状件311远离所述绳芯20一端端面的插接件312,所述插接件312呈扁平状且其两侧壁对称开设有插接导槽312a,所述插接导槽312a底部开设有一线孔312b,拉电线时,可将电线系在线孔312b上,而插接件312设置为扁平状便于系电线时缩小电线连接打结后的横截面积,其利于减小拉电线时电线与电线管之间的摩擦力;如图3、图4所示,所述连接件321包括与所述穿线弹簧322连接的连接部321a、设于所述连接部321a远离穿线弹簧322一端端面的两个夹持部321b及一依次穿过其中一个夹持部321b上的通孔和线孔312b并与另一夹持部321b上的螺孔螺纹连接的螺钉321c;其中,两个夹持部321b的相对侧均设置有分别与两个插接导槽312a相配合的插接导条321d。本实施例在插接件312两侧设置插接导槽312a,而两个夹持部321b上设置于插接导槽312a配合的插接导条321d,其可通过插接件312直接配合插入两个夹持部321b之间的间隙内,而插接导槽312a和插接导条321d的配合则便于主穿线头31与连接件321连接的稳定性,避免其在拉线过程中发生转动。当插接件312配合插入两个夹持部321b之间时,夹持部321b上的通孔和螺孔与线孔312b同轴,可通过螺钉321c的螺纹端依次穿过通孔、线孔312b并与螺孔螺纹配合连接,且通孔优选设置的阶梯孔,以便于将螺钉321c的螺帽收纳,从而实现了连接件321和主穿线头31的可拆卸连接。

为了便于与穿线弹簧322配合以实现弯管的穿入,本实施例所述辅穿线件323自由端还设置有一穿线导轮324,通过穿线导轮324与电线管内壁的滚动式抵接,便辅穿线件323自由端沿电线管内壁运动,其利于降低电线管内壁对辅穿线件323自由端的阻力,提高穿线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设置与主穿线头可拆卸连接的辅穿线头,以分别适应含有弯管和不含有弯管的不同状况,其适应性强,且避免了收线时穿线弹簧受力,其利于延长使用寿命;辅穿线头上通过穿线弹簧的设置,便于其发生形变弯折以通过弯管;同时,设置收放线机构以便于操作,利于提高操作的便利性。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用于电线管管内穿线的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8678.0

申请日:2019-01-0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62(甘肃)

授权编号:CN209200538U

授权时间:20190802

主分类号:H02G 1/08

专利分类号:H02G1/08

范畴分类:37D;

申请人:雒力斌

第一申请人:雒力斌

申请人地址:730050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郑家庄2号

发明人:雒力斌;齐智强;杨明江

第一发明人:雒力斌

当前权利人:雒力斌

代理人:王程远

代理机构:11496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用于电线管管内穿线的装置论文和设计-雒力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