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OI和OSM数据的城市意象要素识别

基于POI和OSM数据的城市意象要素识别

论文摘要

城市意象是观察者对于城市形象的主观印象,其是城市地理学和规划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塑造独特的城市空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传统城市意象的研究主要是借助调查问卷、绘制意象草图等手段,存在成本高、更新频率低、数据覆盖面有限等问题,无法满足信息化时代下城市的定量研究以及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借助兴趣点数据(POI)、开放地图数据(OSM)、社交媒体等新兴数据进行城市的定量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将其应用于城市意象研究将是一条可行途径。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OI和OSM数据的城市意象要素识别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基于POI和OSM数据的城市意象要素识别体系。在总结了国内外城市意象理论基础及应用实践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众源地理数据及其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针对传统数据在城市研究中的不足,提出以POI和OSM数据为基础的城市意象要素识别体系框架。借助道路网约束下改进的DBSCAN聚类算法、基于Densi-Graph的POI密度变化分析以及基于LDA主题模型的POI短文本信息分类等方法,构建了城市意象要素识别框架。(2)提出了一种城市意象结构认知方法。通过对POI数据进行约束条件下的聚类分析,生成聚类簇,识别城市意象区域要素;借助核密度分析原理,绘制POI数据的Densi-Graph变化曲线,叠加自然、行政区划等要素,从而识别城市意象边界要素;在对POI数据进行抽稀的基础上,识别城市意象标志要素,同时叠合处理后的OSM道路网数据识别城市意象节点、路径要素。(3)构建了城市意象要素类型认知分析模型。通过LDA主题模型,对POI数据中包含的属性信息进行主题分类,进行不同主题下的城市意象要素类型分析。同时,将不同主题的聚类结果与上述要素结构进行叠合分析,探究不同主题城市意象的空间特征,并总结其不足之处。(4)最后,以济南市为例,进行模型验证与分析,证明了其在城市研究与感知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及潜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使用的一系列研究方法,可以用来识别城市意象要素、探究城市意象结构、认知城市意象类型,从而促进独特城市意象的塑造和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及实践应用
  •   2.1 城市意象相关理论研究及应用实践
  •     2.1.1 城市意象理论形成与发展
  •     2.1.2 城市意象相关应用实践
  •   2.2 众源地理数据及其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
  •     2.2.1 众源地理数据及其特点
  •     2.2.2 国外新数据环境下城市研究进展
  •     2.2.3 国内新数据环境下城市研究进展
  •     2.2.4 POI数据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
  •   2.3 研究评述
  • 3 城市意象要素识别模型构建
  •   3.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3.2 技术方法与要素识别体系
  •     3.2.1 道路网约束下的DBSCAN聚类方法改进
  •     3.2.2 基于Densi-Graph的 POI密度变化分析
  •     3.2.3 POI数据抽稀方法
  •     3.2.4 基于LDA主题模型的POI文本信息分类
  • 4 济南市城市意象要素识别实证研究
  •   4.1 济南市概况
  •     4.1.1 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     4.1.2 历史城市格局与规划解读
  •   4.2 城市意象结构认知分析
  •     4.2.1 意象区域要素
  •     4.2.2 意象边界要素
  •     4.2.3 意象节点要素
  •     4.2.4 意象路径要素
  •     4.2.5 意象标志要素
  •   4.3 城市意象要素类型认知
  •     4.3.1 风景名胜主题
  •     4.3.2 标志建筑主题
  •     4.3.3 市民生活主题
  •     4.3.4 文化教育主题
  •   4.4 问题归纳总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曹芳洁

    导师: 邢汉发

    关键词: 数据,城市意象,济南市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信息科技

    专业: 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

    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分类号: P208

    总页数: 72

    文件大小: 5265K

    下载量: 455

    相关论文文献

    • [1].电影视角下的重庆城市意象[J]. 重庆建筑 2020(01)
    • [2].青奥会背景下南京城市意象及其文化内涵研究[J]. 汉字文化 2018(19)
    • [3].以枣庄市山亭区城市意象塑造为例探讨新型城镇化建设[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7(05)
    • [4].基于城市意象的夜景观优秀案例分析[J]. 中国包装 2017(10)
    • [5].基于GIS的南昌城市意象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 城市地理 2017(04)
    • [6].你好,大理[J]. 今日教育 2017(Z1)
    • [7].寻象观意:重庆独特性城市意象的形成与演变[J]. 城市发展研究 2018(06)
    • [8].基于城市意象理论的多元化城市设计分析[J]. 中国包装工业 2015(20)
    • [9].谈当代电视剧对城市意象的建构[J]. 中国电视 2015(01)
    • [10].北京城市意象[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4(01)
    • [11].迷失在城市意象中 读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J]. 上海文化 2013(01)
    • [12].冰雪艺术中哈尔滨的城市意象与网络重构[J]. 文艺评论 2011(07)
    • [13].基于城市意象的城市色彩设计[J]. 艺海 2009(04)
    • [14].当代电视剧中的城市意象及其文化蕴含[J]. 中国电视 2009(08)
    • [15].约翰·契弗《游泳者》文本中的城市意象[J]. 外国语文 2017(06)
    • [16].论兰州城市意象与夜景观设计的相关性[J]. 中国包装 2017(09)
    • [17].世界城市建设中的北京城市意象构建[J]. 建筑与文化 2013(05)
    • [18].后媒介空间的城市意象与城市文化身份的当代建构[J]. 文艺评论 2013(07)
    • [19].符号学视野下中国电视剧城市意象的异化现象探析[J]. 文艺评论 2013(11)
    • [20].港口城市意象在公共空间的提炼与表达——宁波与青岛比较研究[J]. 中国港口 2012(10)
    • [21].试比较中西方城市意象及其精神中蕴含的文化意义[J]. 中外建筑 2010(10)
    • [22].城市意象的营造[J]. 艺术.生活 2009(02)
    • [23].可意象的城市——读凯文·林奇《城市意象》后的思考[J].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03)
    • [24].城市意象主导下的城市设计研究[J]. 工业建筑 2020(09)
    • [25].镜语:影像中的青岛城市意象变迁(1949—2018)[J]. 电影文学 2019(01)
    • [26].媒介、空间与城市意象的地域化:当代电视剧中苏州意象的表达[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6(06)
    • [27].牡丹江城市意象构成要素分析[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06)
    • [28].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体会[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1(09)
    • [29].空间生产与“大湖、名城、创新”城市空间创意传播[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 [30].苏州城市特征分析[J]. 西部皮革 2019(04)

    标签:;  ;  ;  

    基于POI和OSM数据的城市意象要素识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