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煤层开采巷道布置合理性分析

近距离煤层开采巷道布置合理性分析

论文摘要

以界沟煤矿8220工作面机巷为研究对象,针对7220工作面回采造成8220机巷顶板不稳定的情况,运用极限平衡理论和弹性力学理论对煤柱一侧塑性区宽度和上位煤层底板应力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7#煤煤柱一侧塑性区宽度x0为21.1 m,上位煤层开采后,原岩应力平衡状态被打破,在煤壁附近区域出现了应力集中区和卸压区。底板最大破坏深度hmax为15.91m,由塑性区宽度得出煤层底板最大破坏深度与煤壁的水平距离为7.41 m,采空区底板破坏区沿水平方向的最大距离为84.3 m。根据7#煤层采空区左侧煤壁与8#煤层回采巷道顶板中心线的相对位置不同,提出4套布置方案,通过综合分析,当煤壁与回采巷道顶板中心线距离为22 m时,回采巷道受力较小且均匀,塑性区分布不大,围岩变形量也很小,为最佳布置方案。

论文目录

  • 1 矿井概况
  • 2 影响因素分析及巷道布置原则
  • 3 煤柱的塑性区宽度
  • 4 上位煤层底板应力分布规律
  •   4.1 上位煤层底板应力分布理论分析
  •   4.2 上位煤层底板岩层破坏范围理论计算
  • 5 下位煤层回采巷道位置布置方案
  • 6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梁华杰,顾天州,赵忠义

    关键词: 工作面机巷,极限平衡理论,弹性力学,塑性区宽度,布置方案

    来源: 煤矿安全 2019年07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矿业工程

    单位: 六盘水师范学院矿业与土木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基金: 贵州省科技厅技术基金资助项目(黔科合LH字[2014]7470号),贵州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黔教合KY字[2017]266号)

    分类号: TD353

    DOI: 10.13347/j.cnki.mkaq.2019.07.059

    页码: 249-253

    总页数: 5

    文件大小: 455K

    下载量: 91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近距离煤层开采巷道布置合理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