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选择性论文_王永进

导读:本文包含了乙烯选择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乙烯,选择性,烯烃,己烯,合成气,区域,氢化。

乙烯选择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进[1](2019)在《煤制烯烃新技术成功完成工业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从中国科学院在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举行的煤经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技术工业中试试验成果发布会上获悉,大连化物所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于近日在陕西榆林进行的煤经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技术工业中试取得圆满成功,催化剂性能和反应过程的多项重(本文来源于《中国能源报》期刊2019-10-07)

徐向亚,冯华升,赵思源,邵芸,刘红梅[2](2019)在《醋酸乙烯氢甲酰化反应工艺中的区域选择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醋酸乙烯氢甲酰化是带有多官能团的烯烃氢甲酰化反应,即其主要产物2-乙酰氧基丙醛和3-乙酰氧基丙醛具有双官能团酯基和醛基,经氢化水解可以得到1,2-丙二醇和1,3-丙二醇,或者经氧化水解得到乳酸和3-羟基丙酸等重要的工业原料及产品。对HRh(CO)(PPh_3)_3催化醋酸乙烯氢甲酰化反应进行研究,发现其对醋酸乙烯氢甲酰化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且对生成2-乙酰氧基丙醛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同时对ROPAC(乙酰丙酮叁苯基膦羰基铑)催化体系进行考察,发现使用DIOP(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配体并降低反应温度至100℃时,可以增加3-乙酰氧基丙醛选择性。(本文来源于《工业催化》期刊2019年06期)

孙任,刘霖,程瑞华,刘振,刘柏平[3](2019)在《醚类给电子体对Cr/PNP乙烯选择性齐聚体系催化反应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实验和DFT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4种醚类给电子体对Cr/PNP乙烯齐聚催化体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C_6+C_8选择性和聚乙烯的选择性受给电子体种类影响各异. DFT计算表明,添加乙醚、甲缩醛、二恶烷和乙二醇二甲醚给电子体后,反应的速率决定步骤均从两分子乙烯氧化偶联成金属五元环转移到第四分子乙烯插入铬金属七元环.给电子体乙二醇二甲醚和甲缩醛的两个氧原子与铬中心在反应过程中发生单/双配位交替变化,其环状结构的大小和稳定性影响乙烯分子插入难易程度,从而影响反应选择性和活性.醚类给电子体对乙烯齐聚反应的影响是电子效应和位阻效应的协同作用,但位阻效应更加明显.另外,在甲基环己烷和甲苯两种溶剂下,乙烯齐聚体系能垒差小于1.5 kJ·mol~(-1),在本体系中可以忽略甲基铝氧烷(MAO)中微量甲苯对反应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分子催化》期刊2019年02期)

王秋实,谢建华,周其林[4](2019)在《钌催化N-乙酰基α-芳基乙烯胺与芳基乙烯的高化学选择性和区域选择性二聚》一文中研究指出过渡金属催化的烯烃的二聚反应是碳-碳键形成的重要反应之一.因其原料易得、原子经济、且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而已得到深入、广泛的研究.系统研究了钌催化N-乙酰基烯胺与烯烃的二聚反应,发现在钌氢络合物RuHCl(CO)(PCy_3)_2的催化下可实现系列N-乙酰基α-芳基乙烯胺1与芳基乙烯4的高化学选择性和区域选择性二聚,并以高达99%的收率得到头对尾的多取代烯酰胺5.依据反应结果及反应中观测到的现象,提出了芳基乙烯4先与活化的钌氢中间体发生插入反应形成类烯丙基中间体,然后与N-乙酰基α-芳基乙烯胺1发生二聚反应生成多取代烯酰胺5的可能机理,并对反应中观测到的现象进行了合理的解释.(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9年08期)

吴昊,毛国梁,王月含,封智超[5](2019)在《乙烯齐聚工艺——从非选择性齐聚到选择性齐聚》一文中研究指出线性α-烯烃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通过乙烯齐聚工艺生产。介绍了乙烯非选择性齐聚工艺(包括Chevron工艺、B P Amoco工艺、Shell工艺、Idemitsu工艺、Alfene工艺、Exxom工艺、AlphaSelect工艺)以及乙烯选择性齐聚工艺(包括乙烯叁聚及乙烯四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乙烯选择性齐聚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化工科技》期刊2019年01期)

山东明,韩阳,户艳平,盛东海,刘香云[6](2019)在《MOFs作为催化剂在乙烯选择性齐聚中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MOFs在催化领域的蓬勃发展,已有MOFs作为催化剂用于乙烯选择性齐聚中。根据乙烯齐聚活性中心与MOFs骨架的联接方式,MOFs乙烯选择性齐聚催化剂可分为接枝型、负载型和本体型叁类,分别综述了它们的应用。同时介绍了MOFs乙烯选择性齐聚遵循的两种催化机理:金属环机理和单金属机理,最后对MOFs乙烯选择性齐聚催化剂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期刊2019年02期)

张娟,王碧云,刘熠森,曹松[7](2019)在《镍催化的偕二氟芳基乙烯与有机锌交叉偶联反应立体选择性合成(Z)-单氟烯烃》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在Ni Cl2(dppp)催化和氯化锂促进下,室温下将偕二氟芳基乙烯与有机锌试剂进行交叉偶联反应,合成一系列(Z)-单氟烯烃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官能团兼容性较好、立体选择性出色等优点.(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9年01期)

苏艳,范娜娜,孙晓,李锐,李学强[8](2018)在《(E)-1-芳基-2-叁甲基硅基乙烯的区域选择性硼氢化氧化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无过渡金属参与情况下,以BH3·Me2S为硼试剂,对一系列(E)-1-芳基-2-叁甲基硅基乙烯进行硼氢化反应,用NaOH-H2O2处理反应体系,最终得到有较好收率的1-叁甲基硅基-2-芳基乙醇及2-芳基乙醇,其中,2-芳基乙醇是由1-叁甲基硅基-2-芳基乙醇在碱性条件下,发生Brook重排反应并脱除硅基的产物.结果表明,在对(E)-1-芳基-2-叁甲基硅基乙烯进行硼氢化反应时,硅基表现出很强的导向性,选择性地生成硼基与硅基同碳的产物.(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朱祥峰,程瑞华,孙任,刘霖,刘柏平[9](2018)在《Cr(acac)_3/Ph_2PN(~tBu)PPh_2/MAO催化乙烯高选择性齐聚的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乙酰丙酮铬[Cr(acac)_3]/二-(二苯基膦)叔丁胺[Ph_2PN(~tBu)PPh_2]/甲基铝氧烷(MAO)催化体系高选择性催化乙烯齐聚生成1-己烯/1-辛烯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系统考察了催化剂浓度、乙烯压力和反应温度对反应活性及产物选择性的影响,并采用Aspen Plus软件建模计算乙烯在液相中的溶解度,对该体系进行了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催化剂浓度对反应活性及选择性影响不大,最优的反应压力是3.5 MPa,最优的反应温度是45℃;该乙烯齐聚反应体系对催化剂浓度的反应级数是1.16,对乙烯浓度的反应级数是1.74;当温度为30~45℃,压力为2.0~3.5 MPa时,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73.7 k J/mol。(本文来源于《合成树脂及塑料》期刊2018年05期)

钟家伟,韩晶峰,魏迎旭,徐舒涛,孙毯毯[10](2018)在《通过SAPO-34分子筛笼中引入金属物种提升甲醇制烯烃反应中乙烯选择性(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低碳烯烃(乙烯、丙烯)是化学工业极其重要的基本原料.甲醇制烯烃(MTO)反应是重要的烯烃生产石油替代路线.其中,磷酸硅铝类SAPO-34分子筛在MTO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低碳烯烃选择性.与丙烯相比,乙烯具有更高的经济附加值,因此提升MTO反应中乙烯的选择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传统离子交换法(CIE)、模板辅助离子引入法(TII)和醇相离子交换法(AIE)对SAPO-34分子筛进行金属Zn、Cu改性,利用多种表征手段对金属Zn、Cu改性SAPO-34分子筛的物理结构、化学组成、金属物种状态与分布、酸性及扩散性质等进行表征.首先,对金属Zn、Cu改性SAPO-34分子筛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组成进行分析.X射线衍射表明,相比AIE法,CIE法和TII法改性基本保持SAPO-34分子筛的结晶度.X射线荧光分析表明,相比Co、Ni,金属Zn、Cu更易引入SAPO-34分子筛.N_2物理吸附-脱附表明,CIE法改性能够保持SAPO-34分子筛的BET比表面积和微孔孔容.其次,考察了金属Zn、Cu改性SAPO-34分子筛中金属物种的状态.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明,Zn物种主要以孤立态的Zn2+阳离子形式存在.H_2-TPR、XPS、紫外-可见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谱结果表明,Cu物种主要以孤立态的Cu~(2+)阳离子以及部分CuO形式存在.继而对金属Zn、Cu改性SAPO-34分子筛中金属物种的分布进行表征.XPS表明,Zn阳离子改性的SAPO-34表层富硅、富Zn,呈类核壳结构;XPS和扫描式电镜-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结果表明,Cu物种在Cu改性SAPO-34分子筛中均匀分布.进一步研究了金属Zn、Cu改性SAPO-34分子筛中酸性的变化.氨气-程序升温脱附和核磁共振氢谱结果表明,Zn、Cu改性SAPO-34酸性位点的酸量降低.最后,对金属Zn、Cu改性SAPO-34分子筛的扩散性质进行分析.智能重量分析表明,Zn、Cu阳离子的引入降低探针分子(乙烷、丙烷)的扩散系数,推断Zn、Cu阳离子的引入增加对MTO反应产物的扩散限制.热重表明,Zn阳离子改性SAPO-34分子筛反应初期积炭量略微增加.综上所述,Zn阳离子改性SAPO-34催化剂表层富硅、富Zn,呈现类核壳结构.Zn阳离子的引入增加对MTO反应产物的扩散限制,而且Zn阳离子的引入促进MTO反应初始阶段的碳沉积.因此,Zn阳离子改性SAPO-34分子筛显着增加MTO反应产物的扩散限制,对分子尺寸较大的反应产物的扩散限制更为明显,从而提高MTO反应初始阶段的乙烯选择性,增大乙烯/丙烯比(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乙烯选择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醋酸乙烯氢甲酰化是带有多官能团的烯烃氢甲酰化反应,即其主要产物2-乙酰氧基丙醛和3-乙酰氧基丙醛具有双官能团酯基和醛基,经氢化水解可以得到1,2-丙二醇和1,3-丙二醇,或者经氧化水解得到乳酸和3-羟基丙酸等重要的工业原料及产品。对HRh(CO)(PPh_3)_3催化醋酸乙烯氢甲酰化反应进行研究,发现其对醋酸乙烯氢甲酰化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且对生成2-乙酰氧基丙醛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同时对ROPAC(乙酰丙酮叁苯基膦羰基铑)催化体系进行考察,发现使用DIOP(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配体并降低反应温度至100℃时,可以增加3-乙酰氧基丙醛选择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乙烯选择性论文参考文献

[1].王永进.煤制烯烃新技术成功完成工业试验[N].中国能源报.2019

[2].徐向亚,冯华升,赵思源,邵芸,刘红梅.醋酸乙烯氢甲酰化反应工艺中的区域选择性研究[J].工业催化.2019

[3].孙任,刘霖,程瑞华,刘振,刘柏平.醚类给电子体对Cr/PNP乙烯选择性齐聚体系催化反应性能的影响[J].分子催化.2019

[4].王秋实,谢建华,周其林.钌催化N-乙酰基α-芳基乙烯胺与芳基乙烯的高化学选择性和区域选择性二聚[J].有机化学.2019

[5].吴昊,毛国梁,王月含,封智超.乙烯齐聚工艺——从非选择性齐聚到选择性齐聚[J].化工科技.2019

[6].山东明,韩阳,户艳平,盛东海,刘香云.MOFs作为催化剂在乙烯选择性齐聚中的应用进展[J].石油化工.2019

[7].张娟,王碧云,刘熠森,曹松.镍催化的偕二氟芳基乙烯与有机锌交叉偶联反应立体选择性合成(Z)-单氟烯烃[J].有机化学.2019

[8].苏艳,范娜娜,孙晓,李锐,李学强.(E)-1-芳基-2-叁甲基硅基乙烯的区域选择性硼氢化氧化反应[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9].朱祥峰,程瑞华,孙任,刘霖,刘柏平.Cr(acac)_3/Ph_2PN(~tBu)PPh_2/MAO催化乙烯高选择性齐聚的动力学研究[J].合成树脂及塑料.2018

[10].钟家伟,韩晶峰,魏迎旭,徐舒涛,孙毯毯.通过SAPO-34分子筛笼中引入金属物种提升甲醇制烯烃反应中乙烯选择性(英文)[J].催化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不同温度下Pd-Ag双金属催化剂在乙...金属与烯烃键合Fig.4-12Bondingbetw...不同反应气氛下乙烯选择性随反...乙烯选择性随钾负载量的变化甲醇在不同硅铝比ZRP分子筛上完全转化...不同温度下活性组分Pd含量与磁性Pd/A...

标签:;  ;  ;  ;  ;  ;  ;  

乙烯选择性论文_王永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