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的现代主义:沃尔特·格罗皮乌斯与中国建筑

本土化的现代主义:沃尔特·格罗皮乌斯与中国建筑

论文摘要

沃尔特·格罗皮乌斯从未到访过上海,不过,在二战后,他接受委任在那里设计一所新的大学校园。1946年,格罗皮乌斯创建了协和建筑师事务所(TAC),而该项目则是事务所成立之后的首批项目之一。这个项目的主管是诺曼·弗莱彻,格罗皮乌斯的学生贝聿铭也以合伙人的身份加入。在大学校园总体规划的布局中,传统中国园林的特征显而易见。该项目是格罗皮乌斯设计的一个转折点,而贝聿铭则是这个转折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两者之间的合作可以被视为迈向批判地域性主义的第一步。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爱德华·科格尔,汪芸,朱宁

关键词: 批判地域性主义,大学校园,中国园林

来源: 装饰 2019年05期

年度: 2019

分类: 哲学与人文科学,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建筑科学与工程

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分类号: TU-86

DOI: 10.16272/j.cnki.cn11-1392/j.2019.05.013

页码: 60-72

总页数: 13

文件大小: 5377K

下载量: 427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本土化的现代主义:沃尔特·格罗皮乌斯与中国建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