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玲:小儿手足口病护理论文

陶玲:小儿手足口病护理论文

摘要:目的总结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儿的治愈率。方法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做好预防和针对性的护理,患儿出现发热和疮疹后应立即进行隔离,尽快将患儿送往医疗机构进行诊治,医疗机构对该病进行多方面的宣教,宣传该病的可防可控性,建议家长不要带孩子去较为拥挤的地方,降低感染概率。在患儿发病后,做好患儿的口腔清洁,指导患儿合理饮食,加强体温监测,做好皮疹的护理,提供给家属心理安慰和疏导。结果通过对以上方法进行总结,得出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包括做好消毒隔离、开通绿色通道、加强知识宣传,护理措施包括口腔、饮食、发热、皮疹、心理护理。结论手足口病发病后能治愈,但没有相应的疫苗可注射,家长在平时应教育孩子勤洗手,避免发生感染。在患儿发病后,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该疾病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手足口病;预防措施;护理;儿童

0 引言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急性传染病,常见病毒柯萨奇71 型(eV71 型)[1]。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临床症状为口腔及手足部位出现小疱疹或溃疡,伴有疼痛、厌食、低热等表现,1 周左右多数患儿可自愈,少数患儿可引发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极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而致死亡[2]。大部分的患儿在经过有效的护理后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在预防肠道病毒感染疾病中洗手是非常重要的,在平时应教育儿童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要注意个人卫生[3]。

总之,流动儿童疫苗接种的影响因素众多,造成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偏低,必须强化免疫预防规划和宣传工作,有效提高接种率,以便有效改善地区流动儿童的健康全状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儿主要临床症状

一般患儿发病都较为急骤,表现为发热、口腔黏膜有散在的疮疹,在手部、脚部、臀部都有斑丘疹、疱疹存在,疮疹表现出红晕且疱内有较少的液体;同时患儿发病后伴发咳嗽、流鼻涕、没有食欲等,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愈后良好。重症表现:(1)神经系统: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肢体肌阵挛,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惊厥。危重病例可表现为昏迷、脑水肿、脑疝;(2)呼吸系统: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发绀,口吐粉红色或血性泡沫痰,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4];(3)循环系统:面色苍灰,皮肤发花,四肢发冷,指发绀,出冷汗,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5]。

1.2 治疗方法

根据病情进行分层治疗,分为轻度、重度、危重三层。加强对患儿的诊断、筛查及抢救,一定要把好这三关。给予患儿口服维生素B、C,使用具有清热解毒的中草药,或者是给予患儿抗病毒药物,使用温水擦浴的方法对患儿进行物理降温,或是给予患儿退热剂等。对于有合并症的患儿应注射丙种球蛋白。出现发热的患儿在饮食上、精神上都不佳,且表现出较重的中毒症状,给予患儿抗病毒及抗感染治疗。对皮肤使用阿昔洛韦软膏进行涂抹。由于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疫苗预防ev71 感染,且对ev71 感染病尚无特异高效的抗病毒药[6]。因此,需要重要器官的保护及对症治疗是非常关键的。

1.3 病情观察

对患者每30min 至lh 巡视一次,观察意识变化。病毒对于患儿的脑部和心脏都会造成一定的损伤,有发生胸膜炎和心肌炎的可能性,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病情观察工作,一旦发现患儿出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

2 预防措施

2.1 加强宣传

护理人员应主动向患儿家属做好该病的解释工作,让患儿家属明白手足口病十分常见,在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情况下,患儿能够很好痊愈,取得患儿及家长的配合,促进早日康复。

2.2 开通绿色通道

首先在预检分诊处,由资深医师、护士对就诊患儿进行初筛,符合病情诊断的患儿到手足口门诊,由专职护士根据患儿症状进行二级预检分诊,经筛查后挂号,并到手足口专科门诊就诊。设置独立的挂号、缴费、取药窗口,预防交叉感染[7]。

2.3 消毒隔离

嘱患儿家属要勤为其换衣服,保持被褥清洁干燥,患儿的衣服应宽松柔软。剪短患儿指甲,防止抓破皮肤。臀部有皮疹的患儿,应保持臀部清洁、干燥,便后要及时清洗。

1.2.2 观察胎心情况 在产程开始后,潜伏期时应对胎心每隔1~2 h行一次听诊,活跃期时应每隔15~30 min行一次听诊,可在宫缩间歇期用听诊器、多普勒仪或胎儿电子监护仪监测。观察胎心时,应观察胎心的节律、频率及宫缩前后胎心变化与恢复速度等,正常胎心率为120~160次/min,如胎心率节律不齐,或胎心率小于120次/min,或超过160次/min时,表示胎儿缺氧[3]。胎儿电子监护仪可记录胎心曲线,显示胎心率及胎心率与子宫收缩的关系,明确胎儿具体状态,其方法在胎心最响亮处置入探头,在腹壁上固定窄腹带。

3 护理

3.1 口腔护理

患儿发病后约有90%发生口腔溃疡、口腔疱疹等症状,产生强烈的疼痛感,患儿有厌食和哭闹等情况发生,因此护理人员要为患儿加强口腔清洁,预防继发感染,患儿用餐前后要以温开水漱口。

3.2 饮食护理

患儿发病后体温会升高,而由于患儿的体温中枢调节能力不足,护士应做好体温监测,低于38.5℃的,鼓励患儿多饮水,避免过热过凉。体温高于38.5℃的遵医嘱物理降温或服用退热药,降温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报医生,做好应急预案。

例2 如图8,在Rt△ABC中,∠ACB=90°,AC=6 cm,BC=8 cm,动点P从点B出发,在BA边上以每秒5 cm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在CB边上以每秒4 cm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0

3.3 发热护理

患儿在发热过程中会出现食欲降低,同时口腔内有疱疹,强烈的疼痛感导致患儿不愿进食。这时护理人员应鼓励患儿进食营养丰富的食物,且应以细软、容易消化的流食为主,多进食面包、牛奶等食物,避免进食海鲜类及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患者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多饮温开水,增强抵抗能力,同时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3.4 皮疹护理

将传染源控制好,实行隔离制度,将住院的患儿和普通的患儿隔离开来,做好预防工作,实施接触隔离[8]。重症患儿单独隔离治疗或入住重症监护室隔离单间严密监护,病房内或房门口放置含氯消毒剂以确保医务人员可以在进入病房前随时洗手。接触大小便和分泌物时戴手套,加强手卫生,防止交叉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温度在22℃-24℃,病室采用循环风式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每天2次,每次30min。

3.5 心理护理

手足口病,特别是农村儿童发病率高于城市。因此,应加强村医和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防治手足口病的培训,利用签约家庭医师进村入户适时对群众进行疾病预防和手卫生知识的普及,同时,通过报纸、电视、网络、板报、宣传资料,提高知晓率。

4 讨论

洗手是预防肠道病毒感染流行的重要环节,儿童手足口病传染性强,指导家长应避免带孩子去嘈杂、拥挤的公共场所,要时刻教育儿童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教育小儿咳嗽、打喷嚏时要掩盖口鼻,不随地吐痰,不接触不干净的玩具,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居室内要定时通风,禁止吸烟,保持空气清新。保证小儿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不可忽视。

综上所述,对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重采取符合患儿年龄特点和实际病情的针对性治疗和护理措施:通过有力的宣传,普及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让家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通过对传染源实施消毒隔离措施,杜绝病情的进一步传染和患儿间的交叉感染;针对患儿临床出现的口腔溃疡、发热、皮疹等症状,制定有效的针对性护理方案,通过护理干预尽快缓解患儿的病情;施行心理护理干预,防止因患儿及其家长对此病的了解不够,而出现不良心理状态,影响对该病的治疗。

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媒体机制不同,只有在政府的支持下,才能够完全与社会相适应,二者的融合才能更加有效发展。

总之,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防止患儿出现病死现象,预防疫情的进一步蔓延。

参考文献

[1] 程丽莉.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09):1109-1111.

[2] 薛云丽.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手足口病并脑炎的作用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08):128-130.

[3] 赵春媛.精细化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中的应用及对家属满意度影响分析[J].系统医学,2018,3(21):160-162.

[4] 曾静.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0):152-154.

[5] 张静.个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112 例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2):183,186.

[6] 张文晶.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3):216-217.

[7] 覃芳华,朱丽辉,游美英,等.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J].全科护理,2018,16(12):1525-1526,1534.

[8] 陈建华.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舒适护理的施行意义评估与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5):275-276.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85.065

本文引用格式:陶玲.手足口病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5):106,109.

标签:;  ;  ;  ;  ;  ;  ;  ;  ;  ;  ;  ;  

陶玲:小儿手足口病护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