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融资制度论文_余楠

导读:本文包含了国有企业融资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制度,融资,企业融资,国有企业,主导,体制,模式。

国有企业融资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余楠[1](2011)在《浅议我国国有企业融资的法律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融资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在我国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实践中引发了诸多的问题和矛盾。本文从分析我国当前融资现状存在的风险入手,对完善融资法律法规,解决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中的融资问题提出几点意见。(本文来源于《知识经济》期刊2011年11期)

王瑾[2](2008)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下国有企业融资渠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确立,迫切要求国家进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因此,为了提高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效率,加强国有资产营运及监督,维护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权益,我国建立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下,国有企业要向其他投资者一样享受出资人收益,这意味着过去12年来国有企业只缴税不缴红利的历史已经结束。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用于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使用国有资本产生的收益,那么,实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后,国家要以投资人的身份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国有企业的发展立即会面临融资问题。论文从理论和各国实践上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企业的融资方式,对我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下企业融资渠道作出具体的分析和研究。(1)介绍了企业融资的基本理论,为我国拓宽融资渠道提供了借鉴;(2)分析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产生的背景、基本框架,提出我国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下,国家以投资者身份参与利润分配后,国有企业将会面临的融资困境;(3)提出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下,我国国有企业应积极推进以资产经营公司为平台的重组,加快企业改制上市;扩大债券融资。筹集短期资金要通过票据市场和银行贷款来解决。总之,我们应按照按照市场化的要求,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使企业融资走向规范化;(4)提出拓宽融资渠道的对策建议。本文采用规范研究为主的方法,在总结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和借鉴外国实践的基础上,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为背景,对我国企业的融资渠道进行了设计。(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08-06-01)

姚振飞[3](2007)在《我国国有企业融资制度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国有企业融资制度不仅表明企业运营资金的来源,而且同企业的财产制度和治理结构密切相连。随着经济环境与融资制度不断发展和变迁,在不同的制度背景下融资制度绩效也发生变化。因此,研究我国国有企业融资制度对研究市场化进程中国有企业的一系列融资问题具(本文来源于《合作经济与科技》期刊2007年19期)

李礼,齐寅峰,郭莉[4](2007)在《经济制度变迁对我国国有企业融资动机的影响——基于调查问卷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405家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我国经济制度变迁对国有企业融资动机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就总体趋势而言,我国经济政策变革与经济环境变化均强化了国有企业的融资动机,只是前者对国有企业融资动机的影响要明显强于后者所产生的影响;第二,各项经济政策的变更对国有企业融资动机的影响较为均衡;第叁,“加入WTO”成为推动国有企业开展融资活动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第四,我国经济制度变迁对国有企业融资动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调整资本成本”等目的上,而“补充营运资金”所受影响不显着。(本文来源于《南开管理评论》期刊2007年01期)

胡德期,龙海明,周哲英[5](2003)在《国有企业融资的信用制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交易费用与国有企业融资信用制度 我国国有企业融资的制度性缺口的存在,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信用和信用制度的稀缺紧密相关。国有企业融资的规模、结构及融资交易成本的大小都决定于其信用程度高低以及信用制度的健全与否。 1.信用及信用制度存在使得交易费用下降。在现实中,交易双方在交易中不可能拥有充分的信息,拥有较多信息的一方因此在交易中处于优势地位,在“经济人”的理性原则下驱利动机往往诱使其采取损害对方利益的交易行为;拥有(本文来源于《浙江金融》期刊2003年08期)

钱翎[6](2002)在《我国国有企业融资行为研究——基于制度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融资属于企业理财学的研究范畴,但我国国有企业的融资似乎又不仅仅限于这一范畴。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下,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企业资金基本上实行供给制,企业无融资自主权,企业融资问题也没有研究的必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国有企业融资制度也在朝着市场化的目标不断变迁。而与市场经济中企业融资理论相左的现实状况是上市的国有企业强烈偏好股权融资,未上市的国有企业则高度依赖银行贷款。本文试图从这一现状着手,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历史分析与逻辑归纳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这一现状形成的制度原因,指出这看似不合理的行为恰恰是对特定制度的理性反应。制度是人们的行为规则,要改变不合理的现状必须改变人的行为,而要改变人的行为就必须改变造成这种行为的制度。在此基础上,文章最后从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完善公司治理、加大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力度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期刊2002-12-01)

卓越[7](2001)在《国有企业融资制度变迁与制度变迁方式的转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探讨两个问题:一是国有企业融资制度改革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终点,即改革的目标模式问题;二是如何实现的问题,具体说,就是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制度变迁方式以实现目标模式。鉴于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对传统的财政主导型融资制度弊端的认识,1978年以来我国开始了融资制度的改革,逐步形成了以银行为主导的多元化融资制度。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银行主导型融资制度造成了一系列不良后果,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暴露了这一制度的弊端。在这一背景下,国有企业融资制度的目标模式选择成为一重大的理论热点。本文通过对以东亚国家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融资制度和以欧美国家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融资制度的比较,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国际经验,提出我国国有企业融资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应是市场主导型的多元化融资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的国有企业融资制度变迁基本上属于政府主导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这种单一的制度变迁方式能否推动国有企业融资制度向目标模式收敛呢?为此,本文在分析政府目标函数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两阶段模型”,通过模型分析,指出在国有企业融资制度向目标模式的变迁中,政府主导型融资制度变迁由于“诺思悖论”而面临难以逾越的改革极限,突破这一改革极限的可能途径在于及时转变制度变迁方式。最后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模型,设计了国有企业诱致性融资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国企融资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途径和必备条件。(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01-05-01)

张亦春[8](2000)在《契约、信息与国有企业融资制度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预算软约束的环境中,国有企业融资均衡的结果是国有企业高负债、低绩效与国有银行高不良债权并存。这种低效率的均衡结果已经难以符合国家效用的最大化要求,国有企业融资制度必须由国家干预型的较为单一的银行借贷模式向市场型的多元融资模式变迁。在这个变迁的过程中,银行体制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对国有企业的融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在这种新的融资环境下,企业的融资均衡存在着两条效率不同的均衡路径,其关键取决于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能否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而要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需要金融市场上政府作用的重新定位、法制的健全以及市场结构的完善。(本文来源于《当代财经》期刊2000年10期)

贾康,马晓玲,王晓光[9](1998)在《投融资体制财务管理体制与财税制度的配套改革──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的进一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总体上看,尽管传统的投融资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从改革全局来看,投融资体制的改河相对滞后,同有企*还没有形成交上的投资主体。现行投融资体制尚存在以一卜问题:l政府直接管理投资与以市场为基础机制配置资源的要求磨擦日益增大,投资主体仍未真心理清。按照市场(本文来源于《上海财税》期刊1998年09期)

国有企业融资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确立,迫切要求国家进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因此,为了提高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效率,加强国有资产营运及监督,维护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权益,我国建立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下,国有企业要向其他投资者一样享受出资人收益,这意味着过去12年来国有企业只缴税不缴红利的历史已经结束。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用于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使用国有资本产生的收益,那么,实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后,国家要以投资人的身份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国有企业的发展立即会面临融资问题。论文从理论和各国实践上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企业的融资方式,对我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下企业融资渠道作出具体的分析和研究。(1)介绍了企业融资的基本理论,为我国拓宽融资渠道提供了借鉴;(2)分析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产生的背景、基本框架,提出我国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下,国家以投资者身份参与利润分配后,国有企业将会面临的融资困境;(3)提出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下,我国国有企业应积极推进以资产经营公司为平台的重组,加快企业改制上市;扩大债券融资。筹集短期资金要通过票据市场和银行贷款来解决。总之,我们应按照按照市场化的要求,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使企业融资走向规范化;(4)提出拓宽融资渠道的对策建议。本文采用规范研究为主的方法,在总结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和借鉴外国实践的基础上,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为背景,对我国企业的融资渠道进行了设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国有企业融资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1].余楠.浅议我国国有企业融资的法律制度[J].知识经济.2011

[2].王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下国有企业融资渠道研究[D].西北大学.2008

[3].姚振飞.我国国有企业融资制度演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

[4].李礼,齐寅峰,郭莉.经济制度变迁对我国国有企业融资动机的影响——基于调查问卷的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7

[5].胡德期,龙海明,周哲英.国有企业融资的信用制度分析[J].浙江金融.2003

[6].钱翎.我国国有企业融资行为研究——基于制度的分析[D].福州大学.2002

[7].卓越.国有企业融资制度变迁与制度变迁方式的转换[D].湘潭大学.2001

[8].张亦春.契约、信息与国有企业融资制度变迁[J].当代财经.2000

[9].贾康,马晓玲,王晓光.投融资体制财务管理体制与财税制度的配套改革──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的进一步探讨[J].上海财税.1998

论文知识图

企业集团篇湖北省重点企业集团调查问卷汇总...企业集团篇湖北省重点企业集团调查问卷汇总...企业集团篇湖北省重点企业集团调查问卷汇总...企业集团篇湖北省重点企业集团调查问卷汇总...国有企业中经济制度变迁影响融资动机的...北京市2003年调查研究课题北京市调查研究重...

标签:;  ;  ;  ;  ;  ;  ;  

国有企业融资制度论文_余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