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后跟起弯折试验机论文和设计-杨民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类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后跟起弯折试验机,包括机体、设置于机体内的驱动电机及控制箱,控制箱内设置有控制面板,机体左右两侧通过轴承连接有转角板,机体一侧表面固定设置有前掌支撑平台,前掌压紧防滑板的上方设置有与机体可拆卸连接的前掌压紧头;后跟活动夹具与转角板表面活动连接。通过将传统的圆轴变为转角板,转角板顶表面与与测试面位于同一平面,有效改善了因圆轴的凸起出现的鞋子不规则扭曲现象,使成鞋试样弯折更自然。该装置可满足各种大小一号鞋码,屈挠角度控制精准;控制面板为液晶数显面板,单片机控制,控制显示稳定准确试样装卸方便,可有效提高了试验的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新型后跟起弯折试验机,包括机体(1)、设置于机体(1)内的驱动电机(5)及控制箱,控制箱内设置有控制面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左右两侧通过轴承(4)连接有转角板(2),所述转角板(2)为平板结构,所述转角板(2)位于水平位置时,其顶表面与测试面位于同一平水面,且所述转角板(2)左右两侧设置有转轴(3),转轴(3)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机体(1)一侧表面固定设置有前掌支撑平台(12),前掌压紧防滑板(11)与所述前掌支撑平台(12)固定连接,所述前掌压紧防滑板(11)的上方设置有与机体(1)可拆卸连接的前掌压紧头(10);后跟活动夹具(7)与所述转角板(2)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后跟活动夹具(7)一侧固定设置有后跟压紧调节杆(8),所述后跟压紧调节杆(8)外套设有L形后跟压紧头(9)。

设计方案

1.一种新型后跟起弯折试验机,包括机体(1)、设置于机体(1)内的驱动电机(5)及控制箱,控制箱内设置有控制面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左右两侧通过轴承(4)连接有转角板(2),所述转角板(2)为平板结构,所述转角板(2)位于水平位置时,其顶表面与测试面位于同一平水面,且所述转角板(2)左右两侧设置有转轴(3),转轴(3)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机体(1)一侧表面固定设置有前掌支撑平台(12),前掌压紧防滑板(11)与所述前掌支撑平台(12)固定连接,所述前掌压紧防滑板(11)的上方设置有与机体(1)可拆卸连接的前掌压紧头(10);

后跟活动夹具(7)与所述转角板(2)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后跟活动夹具(7)一侧固定设置有后跟压紧调节杆(8),所述后跟压紧调节杆(8)外套设有L形后跟压紧头(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后跟起弯折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跟压紧头(9)与所述后跟压紧调节杆(8)连接部位为一圆环形部件,圆环形部件内设置有螺纹孔,通过与其配合的螺钉抵紧后跟压紧调节杆(8)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后跟起弯折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掌压紧头(10)固定设置于所述前掌支撑平台(12),所述前掌压紧头(10)头部位置可以上下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后跟起弯折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掌压紧头(10)底部设置有弹性护垫(13)。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类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后跟起弯折试验机。

背景技术

耐折性能是成鞋内在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通过模拟人脚连续行走状态而进行的耐折性能测试,可以直观反映出鞋子帮面、底材的强度、韧性以及帮底、围条等的结合牢度等整体质量和穿着耐久性等重要性能。耐折试验的结果直接影响成鞋质量的合格与否,所以耐折性能测试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通常成鞋耐折测试的工作原理是将成鞋放在耐折试验机上,以一定角度,一定频率进行屈挠试验,测量鞋底、帮底和围条在一定屈挠次数后的裂纹(口)和开胶长度,并观察鞋帮的变化。现有的耐折性能测试装置中,如附图3所示,弯折位置的圆轴向上凸起,导致测试时鞋子有不规则的扭曲变形。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耐磨测试装置进行结构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后跟起弯折试验机,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后跟起弯折试验机,包括机体、设置于机体内的驱动电机及控制箱,控制箱内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机体左右两侧通过轴承连接有转角板,所述转角板为平板结构,所述转角板位于水平位置时,其顶表面与测试面位于同一平水面,且所述转角板左右两侧设置有转轴,转轴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机体一侧表面固定设置有前掌支撑平台,前掌压紧防滑板与所述前掌支撑平台固定连接,所述前掌压紧防滑板的上方设置有与机体可拆卸连接的前掌压紧头;

后跟活动夹具与所述转角板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后跟活动夹具一侧固定设置有后跟压紧调节杆,所述后跟压紧调节杆外套设有L形后跟压紧头。

进一步地,所述后跟压紧头与所述后跟压紧调节杆连接部位为一圆环形部件,圆环形部件内设置有螺纹孔,通过与其配合的螺钉抵紧后跟压紧调节杆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前掌压紧头固定设置于所述前掌支撑平台,所述前掌压紧头头部位置可以上下调节,根据不同种类的鞋进行高度调节,所述前掌压紧头底部设置有弹性护垫,防止测试时对鞋面造成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传统的圆轴变为转角板2,转角板2的顶表面位于水平位置时与测试面位于同一平面,有效改善了因圆轴的凸起出现的鞋子不规则扭曲现象,使成鞋试样弯折更自然。将前掌压紧头10安装在成鞋试样中鞋头位置,成鞋试样前掌朝下,并对准放置在前掌压紧防滑板11上,根据成鞋试样前掌的大小、厚薄,调整前掌压紧头上下的位置,使得前掌压紧板10能够牢牢压紧成鞋试样的前掌部分,成鞋试样的后跟紧靠后跟压紧调节杆8,调整后跟压紧头9的位置,使其紧紧压住成鞋试样将位置固定;然后通过控制面板设定试验规定的屈挠次数,按下启动按钮,缓慢加速至规定的屈挠频率,开始进行试验,运行到设定的屈挠次数后,试验机便自动停止运行。该装置可满足各种大小一号鞋码,屈挠角度控制精准;控制面板为液晶数显面板,单片机控制,控制显示稳定准确试样装卸方便,可有效提高了试验的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的部分视图;

图3是传统圆轴弯折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转角板;3-转轴;4-轴承;5-驱动电机;6-控制面板;7-后跟活动夹具;8-后跟压紧调节杆;9-后跟压紧头;10-前掌压紧头;11-前掌压紧防滑板;12-前掌支撑平台;13-弹性护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新型后跟起弯折试验机,包括机体1、设置于机体1内的驱动电机5及控制箱,控制箱内设置有控制面板6,所述机体1左右两侧通过轴承4连接有转角板2,所述转角板2为平板结构,所述转角板2位于水平位置时,其顶表面与测试面位于同一平面,且所述转角板2左右两侧设置有转轴3,转轴3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机体1一侧表面固定设置有前掌支撑平台12,前掌压紧防滑板11与所述前掌支撑平台12固定连接,所述前掌压紧防滑板11的上方设置有与机体1可拆卸连接的前掌压紧头10;

后跟活动夹具7与所述转角板2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后跟活动夹具7一侧固定设置有后跟压紧调节杆8,所述后跟压紧调节杆8外套设有L形后跟压紧头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后跟压紧头9与所述后跟压紧调节杆8连接部位为一圆环形部件,圆环形部件内设置有螺纹孔,通过与其配合的螺钉抵紧后跟压紧调节杆8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前掌压紧头10固定设置于所述前掌支撑平台12,所述前掌压紧头10头部位置可以上下调节,根据不同种类的鞋进行高度调节,所述前掌压紧头10底部设置有弹性护垫13,防止测试时对鞋面造成损伤。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前掌压紧头安装在成鞋试样中鞋头位置,成鞋试样前掌朝下,并对准放置在前掌压紧防滑板上,根据成鞋试样前掌的大小、厚薄,调整前掌压紧头上下的位置,使得前掌压紧板能够牢牢压紧成鞋试样的前掌部分,成鞋试样的后跟紧靠后跟压紧调节杆,调整后跟压紧头的位置,使其紧紧压住成鞋试样将位置固定;然后通过控制面板设定试验规定的屈挠次数,按下启动按钮,缓慢加速至规定的屈挠频率。开始进行试验,运行到设定的屈挠次数后,试验机便自动停止运行。该装置可满足各种大小一号鞋码,屈挠角度控制精准;控制面板为液晶数显面板,单片机控制,控制显示稳定准确试样装卸方便,可有效提高了试验的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通过将传统的圆轴变为转角板,转角板顶表面与与测试面位于同一平面,有效改善了因圆轴的凸起出现的鞋子不规则扭曲现象,使成鞋试样弯折更自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新型后跟起弯折试验机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71228.0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387433U

授权时间:20190913

主分类号:G01N 3/38

专利分类号:G01N3/38

范畴分类:31E;

申请人:大加利(太仓)质量技术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温州市万丰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大加利(太仓)质量技术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城厢镇岳阳路98号

发明人:杨民;沈燕;王明珠;施雯;邵思妤;徐梦涵;张婧;郭胜岚;林快

第一发明人:杨民

当前权利人:大加利(太仓)质量技术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温州市万丰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克兰

代理机构:32267

代理机构编号: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新型后跟起弯折试验机论文和设计-杨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