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来兴: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研究述评*论文

谭来兴: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研究述评*论文

提 要:《〈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一,迄今已发表160年。但是,漫长的岁月没有,也不可能抹去其熠熠生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正因为如此,这一不朽著作一直为我国学界所关注。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学界对其研究不断深化和拓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文本的研究,包括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经济社会形态理论和文艺理论,等等;二是对《〈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时代价值进行研究。在改革开放的新历史时期,学界对《〈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系统性和全面性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提出了不少新观点和新见解。不可否认,这些研究存在着不足,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下简称“《序言》”)堪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之作。在《序言》中,马克思创造性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学界对《序言》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寥寥无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李志远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上所完成的革命——学习〈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和导言的体会》(1961年)一文。改革开放后,学界对《序言》的研究持续升温。截至2019年3月,正式发表有关《序言》的学术论文近百篇。此外,还有15篇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学者们围绕《序言》,就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经济社会形态理论、文艺理论以及《序言》的当代价值等方面展开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本文拟从五个维度来总结学界有关《序言》研究的成果,力图作出客观的评价,旨在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参考。

液氮冷浸作用中,煤岩温度由室温下降至-196 ℃,冷处理结束后,煤岩温度又逐渐恢复到室温。此过程中,温度的骤变及温度冲击作用在煤岩内部产生较高的温度应力,温度应力造成煤岩内孔裂隙尖端的应力集中,导致孔裂隙的扩容。

一、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研究

《序言》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及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因此,要准确理解、研究唯物史观,就必须反复研读这一经典文本。学界对于马克思所提出的历史唯物主义经典阐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图5 给出了该条件下合成13X分子筛的热重与差热谱图。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分子筛在260 ℃时失重17.27%,主要由于物理吸附水的脱附,属于吸热峰;当温度升至850 ℃后,热失重变化不明显,说明分子筛骨架结构较为稳定,具有高热稳定性。

一是肯定了《序言》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表述的完整性。黄希贤提出,在《序言》中,马克思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使唯物史观变得系统化精确化,成为最为经典的表述。①黄希贤:《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文献——读〈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何海燕提出,《序言》及 1871 —1895 年时期是唯物史观质的飞跃期,唯物主义历史观,尤其是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与新的历史经验相结合之后,内容进一步丰富和具体。②何海燕:《从社会结构和历史分期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思想——以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为关节点》,《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2期。许斗斗提出,《序言》一文虽然不满3000字,它却完整地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在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想史中占据着不容小觑的地位。③许斗斗:《〈《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社会理论的当代解读——兼对马克思社会生产力发展之决定作用的认识》,《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二是赞同人类社会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有机统一体。陆钟认为,社会这一系统是由各种基本的社会现象有机地联系起来的,并非偶然堆积或机械结合,更不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三者的简单相加。④陆钟:《社会是一个系统——读〈《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理论月刊》,1986年第2期。马蓥伯认为,人类社会的有机构成,即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上层建筑)。⑤马蓥伯:《第四讲〈《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唯物史观精义》,《认真读点马列原著20讲》,2006年第15期。许斗斗提出,生产力、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三个部分有机构成社会统一体,而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又分为政治、法律以及相适应的思想、社会意识形态两部分。⑥许斗斗:《〈《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社会理论的当代解读——兼对马克思社会生产力发展之决定作用的认识》,《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魏广志则在整体上对《序言》进行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社会基本结构分为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其中,静态结构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四个基本因素,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范畴以及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静态关系;而动态结构是指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以及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动态关系。⑦魏广志:《〈《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文本分析和唯物史观经典表述解读》,《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34期。

《序言》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经典文本。《序言》阐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基本原理。文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基于此,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展开了探讨。

其三,研究了“两个决不会”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赵家祥认为,马克思在《序言》中尚未完成向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转变,在理论上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和缺陷。“两个决不会”原理就孕育于马克思、恩格斯克服这个局限性和缺陷的过程中。其后,马克思在《序言》中关于“两个决不会”的精辟论述,正式标志着“两个决不会”原理的形成。后来,马克思恩格斯逐步认识和把握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和历史命运,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方向,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两个决不会”原理。②赵家祥:《“两个决不会”原理的孕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徐文粉提出,“两个决不会”论断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45-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运动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证了“两个必然”结论。这是“两个决不会”论断的孕育阶段;第二阶段 (1848-1859年),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欧洲革命经验的总结以及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对无产阶级运动规律和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有了新的认识,于1859年正式提出了“两个决不会”论断;第三阶段(1859-1895年),马克思、恩格斯将革命实践经验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现状相结合,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了无产阶级革命。③徐文粉:《“两个决不会”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8期。

3.教学资源内容丰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高职韩国语教师运用多媒体方式教学,可以提前设计教学内容和需要补充的课外资料,并在授课过程中将它们方便快捷地及时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接受更丰富的知识,更好地掌握韩国语应用技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二、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

《序言》有一段经典论述:“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这就是人们所熟知的“两个决不会”论断,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学界对“两个决不会”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角度展开。

其二,文学艺术是为社会存在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其作品由内容与形式有机融合而成。满江在重读《序言》后指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提出艺术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命题,把整个艺术世界划分为物质形态的艺术和观念形态的艺术两大类,这是对艺术前所未有的、最高层次的分类。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容和形式范畴的辩证关系,决定了艺术作品中艺术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关系,也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现内容,二者不可分割。尽管如此,在对待艺术的内容与形式关系问题上,我们不能死搬教条,必须要考虑到艺术本身的特点。②满江:《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不可分割——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重读之后》,《文艺理论与批评》,1990年第5期。

其二,探讨了“两个决不会”与“两个必然”之间的关系。在二者关系问题上,存在以下两个截然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两个决不会”是对“两个必然”的深化和发展。如,王力军提出“两个决不会”和“两个必然”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对立和互相否定的,恰巧相反它们相互补充,分别在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特别是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所需达到的条件。④王力军:《论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理论》,《齐鲁学刊》,2002年第3期。叶庆丰认为,“两个必然”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而“两个决不会”则披露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因此,“两个决不会”是对“两个必然”的补充、深化和发展,二者是统一的。⑤叶庆丰:《“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论断及其当代意义》,《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年第1期。齐新林等提出,“两个必然”揭示了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历史走向问题,而“两个决不会”则揭示了实现“两个必然”的条件。因此,“两个决不会”是“两个必然”的应有之义,是“两个必然”的前提条件、限定、深化和补充。⑥齐新林、廖和平:《“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与资本主义的灭亡》,《桂海论丛》,2005年第3期。张军扩认为,“两个决不会”发展和补充了“两个必然”思想,是探索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过程中的重大成果,二者共同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理论。⑦张军扩:《马克思“两个决不会”思想与现阶段我国的所有制改革》,《理论前沿》,2005年第20期。

仿真实验选取输入电压为AC 100 V、AC 80 V、AC 60 V、AC 40 V、AC 20 V、AC 9 V作为取样点,测试不同输入电压下输出电压变化。通过调整脉冲信号的占空比,找到输出电压为12 V的最优占空比。图6为不同输入电压时变换电路输出电压曲线,图中Uout为电压变换电路输出电压,t为仿真时间。该曲线均为选择最优占空比情况下,不同输入电压的电压变换情况,最终所有电压经过电压变换电路变压为12 V,且输出特性相对稳定。由于电路中采用了大电容滤波,使得整流电路输出带有的波纹得以消除,完全可以满足供电需求。

但是,有学者持相反的观点。他们否认“两个决不会”是对“两个必然”的纠正和补充。卫兴华认为,《序言》中提出的“两个决不会”原理和《共产党宣言》中的原理是相互独立的,不存在任何补充、发展和纠正的成分,只是马克思正面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组成部分。⑧卫兴华:《也谈马克思的“两个决不会”思想》,《北京日报》2006年9月25日。他在另一文中也强调,并非像其他学者所表述的“两个决不会”原理纠正和补充了“两个必然”思想,“两个决不会”只是一个有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辨证关系原理的论述,而“两个必然”是社会主义理论家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本结论的概括。⑨卫兴华、张建君:《不能想当然地诠释“两个决不会”》,《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梅荣政等也提出,“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生中始终如一的基本思想,不存在后者对前者的修正、补充的问题。①梅荣政、张乾元:《“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内在统一》,《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此外,学者们探讨了“唯物史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童小琴认为,《序言》中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对于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政府自身改革,社会主义改革等实践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⑨童小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唯物史观的现实意义》,《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21期。黄希贤提出,《序言》中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及其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必须着重学习领会的要点。这有利于深入理解我国正在进行的体制改革,从而为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现实指导。⑩黄希贤:《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文献——读〈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

“设备高灵活度、高适应性对于现下的中国市场,是最应该急切解决的问题。”梁总说,“中国市场发展随之带来了产品的良莠不齐,有些产品价格便宜但质量让人无法恭维,有些产品质量虽过硬但价格令人咋舌,所以霍尼韦尔(Honeywell)希望能在价格与质量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给市场带来价格实惠而又质量过硬的仓储物流自动化设备,做到物美价廉。”

四是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核心观点。周新城指出,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而在两对矛盾中,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分别是主要的、起决定性的。⑥周新城:《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之作——介绍〈《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高校理论战线》,2007年第8期。尹建军认为,《序言》深入阐释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孕育,并因此推动了社会革命的发展。这就表明革命的发生和成功是符合社会运动客观规律的,不以任何个人意志为转移。⑦尹建军:《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经典文献——学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党建研究》,2012年第8期。马蓥伯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其矛盾运动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⑧马蓥伯:《第四讲〈《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唯物史观精义》,《认真读点马列原著20讲》,2006年第15期。

其四,论证了“两个决不会”的当代价值。叶庆丰指出,深刻认识“两个决不会”,能够使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④叶庆丰:《“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论断及其当代意义》,《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年第1期。张友春提出,认真学习“两个决不会”的科学论断,可以使我们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使共产党人更加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⑤张友春:《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科学论断》,《前沿》,2004年第7期。皮坤乾提出,马克思“两个决不会”思想启迪我们,大力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最根本的因素;同时,要正确认识和充分利用资本主义,尤其是发达的资本主义。⑥皮坤乾:《马克思“两个决不会”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铜仁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刘士才等提出,“两个决不会”思想能够带领我们走出传统社会主义的误区,为所有制改革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也是我们反对“制度崇拜论”的思想武器。⑦刘士才、要战通:《马克思“两个决不”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3期。章国平认为,马克思的“两个决不会”思想,能够指导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转型”国家的制度转轨以及拉美国家的新社会主义运动。⑧章国平:《马克思“两个决不会”思想的当代价值》,《前沿》,2010年第4期除此之外,赵家祥还提出,除了能够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之外,认真学习“两个决不会”原理,还有利于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正确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以及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政策。⑨赵家祥:《“两个决不会”原理的孕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三、关于经济社会形态理论的研究

马克思在《序言》中提出,“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国内有学者将这一论述理解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表现为亚细亚社会、古代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依次更替(即“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并肯定《序言》中的这段论述,就是“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主要依据。但是,不少学者不赞同这一观点,并因此而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有学者持反对观点,认为马克思从未提出过“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学者是段忠桥。杨木最早提出,把马克思阐述的“经济的社会形态累进时期”直接看成是“经济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当成社会发展阶段概念的依次更替的社会形态,也就错误地将其解释和引申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①杨木:《“五种社会形态”说对马克思“经济的社会形态”的误读》,《甘肃理论学刊》,2005第1期。这就不但误解了马克思在《序言》中表述的字面和内涵的含义,而且将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加以混淆,违背了学理和逻辑。段忠桥认为,把《序言》的那段论述作为主要依据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与马克思的原意不相符合。因为从马克思另一本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可以看出,“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与其中许多论述存在着显而易见的矛盾。马克思从未提出过“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只提出过“三大社会形态理论”。②段忠桥:《对"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一个主要依据的质疑——重释〈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一段著名论述》,《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段忠桥还专门撰文针对赵家祥的批评,作出了回应。段忠桥反驳了赵家祥举出的八个文本依据,认为其无一能证明马克思提出过“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认为赵家祥提出的“两个概念混同”和“三个自相矛盾”,与其本人认可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存在明显的逻辑矛盾,也由于缺少文本依据也无法立足。③段忠桥:《马克思提出过“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吗?——答奚兆永教授》,《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6期。

在他们兴奋地庆祝时,桌上的台灯正巧照到了显微镜上。“我们其实记录下了我们的兴奋。”当时科恩团队中的一个研究生丹尼尔·霍克巴姆(Daniel Hochbaum)说。欢呼声渐渐平息,一年后,科恩的团队发表了研究成果——修饰哺乳动物特定神经元的荧光蛋白能够用于实时记录单个神经元的电冲动。他们是最先发表这一成果的研究团队之一。

以段忠桥为代表的观点,遭到了奚兆永、赵家祥等人强烈质疑。奚兆永指出,段忠桥把《草稿》当成是《序言》的基础,实际上是把《草稿》与正式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混为一谈了。奚兆永认为,段忠桥否定“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是让人无法接受的,因为“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建立于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是经受了长期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④奚兆永:《关于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讨论——兼评《对“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一个主要依据的质疑》一文》,《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2期。奚兆永还强调指出,即使《草稿》里没有提过“五种社会形态理论”,那也只能证明马克思的《草稿》而非马克思未提出过“五种社会形态的理论”。⑤奚兆永:《再论“五种社会形态理论”问题——答段忠桥教授的辩文和赵家祥教授的商榷》,《海派经济学》,2007年第3期。赵家祥则充分肯定,《序言》明确论及亚细亚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不仅如此,“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还散见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代表性的著作中。⑥赵家祥:《对质疑“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质疑——与段忠桥教授商榷》,《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除了上述争论之外,学者们还探讨了,“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与“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在本质上的一致性。赵家祥提出,从根上来说,在马克思那里三种社会形态理论和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是一致的,把二者相互对立或否定的观点是错误的、无法立足的。⑦赵家祥:《关于五形态理论和三形态理论的讨论——与段忠桥、奚兆永二教授商榷》,《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6期。奚兆永认为,“三形态”和“五形态”的首尾部分都是相同的。“三形态”不过是把“五形态”的中间三个社会形态的共性(即都属于私有制或都属于阶级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形态类型加以归纳的结果。⑧奚兆永:《再论“五种社会形态理论”问题——答段忠桥教授的辩文和赵家祥教授的商榷》,《海派经济学》,2007年第3期。

四、关于文艺理论的研究

三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周新城在介绍《序言》时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不应该从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去寻找,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应该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⑧周新城:《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之作——介绍〈《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高校理论战线》,2007年第8期。田心铭认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人们首先必须先解决吃、喝、住、穿的基本生活问题,才有能力去从事其他的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整个社会生活及整个历史的基础,因而社会历史的最终决定因素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①田心铭:《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经典表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研读》,《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第2期。尹建军提出,《序言》全面阐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这些基本原理的确立,清晰地勾画了社会形态基本结构,使科学地认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成为可能。②尹建军:《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经典文献——学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党建研究》,2012年第8期。魏广志则在整体上对《序言》进行了文本分析,指出《序言》肯定了在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即肯定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③魏广志:《〈《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文本分析和唯物史观经典表述解读》,《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34期。焦佩锋对《序言》进行了思想探析,主张要牢记社会存在的第一性原理,坚决摒弃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④焦佩锋:《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之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思想探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年第1期。王清认为《序言》是唯物主义哲学的重要文献,重温 《序言》,可以看到其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作出了精当概括,即社会历史的最终决定因素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着整个社会生活方式。⑤王清:《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前沿》,2014年第ZA期。

其一,研究文学艺术,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重要的方法论资源。陆海明认为,马克思充分运用唯物辩证法来阐述文艺性质、文艺发展和文艺遗产等多个问题,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方法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序言》指出,正确的文艺观和科学的方法论就像是水乳交融,合而为一的。因此,只有把马克思关于文艺问题的论断,与引出这些结论的辩证方法相结合,才能算得上真正领悟到了科学文艺观的真谛。①陆海明:《古代文论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札记》,《社会科学》,1983年第4期。

其一,揭示了“两个决不会”思想的内涵。张友春认为,马克思根据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两个决不会”思想。其实质在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而只有当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无法容纳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时候,社会主义最终才能取代资本主义。①张友春:《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科学论断》,《前沿》,2004年第7期。皮坤乾提出,我们必须注意把握马克思“两个决不会”思想的深刻内涵。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变革、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因素,但不能想当然地认为生产力就是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社会形态更替的唯一因素;第二,“两个决不会”思想是就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总体而言的。②皮坤乾:《马克思“两个决不会”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铜仁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刘强等认为,根据两个“决不会”原理的论述,我们至少可以看出以下四层含义:一是生产关系的消灭和产生,都是以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为基础的;二是当一种生产关系还能容纳一定生产力并促进其向前发展时,它是决不会灭亡的,人类也无法将它“消灭”;三是在生产力发展没有到达一定水平以前,是无法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即使强行建立也难以持久存在;四是如果政治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强行维护或消灭某种生产关系,生产力必然会出现停滞、倒退和破坏,其代价惨痛。③刘强、梁鹏:《深刻理解马克思两个“决不会”原理的现代意义》,《理论导刊》,2008年第4期。

其三,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科学地阐明了文学艺术的存在和发展规律。李衍柱提出,《序言》阐明的唯物史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理论基础,使文学理论真正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历史科学。《序言》有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论述,科学地阐明了文学的社会性质、社会本质和社会功能。《序言》关于艺术掌握世界的形象化方式、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规律、艺术生产与消费双向互动循环发展的规律等理论,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序言》还为我们观察和研究文学艺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明了通往美好前景的道路。③李衍柱:《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元典——重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与导言》,《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1.2.2 生活护理 脑血栓患者的年纪比较大,行动不方便,身体素质不佳,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进行生活护理,加强巡视,调整体位,避免患者压疮。并且做好家庭教育,让患者家属能够参与护理,为患者按摩,定期的开展口腔护理,清洁口腔,预防口腔感染[2]。

步骤2 假定风向为γ1,与X轴的夹角为θ。以风电场外的一个点作为参考点,计算风场中所有风机和参考点之间的距离,最靠近参考点的迎风向风机定义为WTγ1。

五、关于《序言》的当代价值研究

《序言》篇幅不长,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于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基于此,有关《序言》当代价值一直是学界的研究重点之一。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学者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审视《序言》,对《序言》的当代价值有了全新的认识,将这一领域的研究推动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一是认为《序言》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高社会主义的建设质量。刘翠兰指出,马克思在《序言》中揭示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是当代进行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动指南。④刘翠兰:《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的行动指南——读〈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经济问题》,1990年第5期。《序言》中蕴含的原理,对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第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为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第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采取积极、稳妥、渐进的方针,这是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决定的;第三,要认识和解决改革开放中的深层次问题,必须牢牢把握住“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基础”原理这一把关键钥匙;第四,由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具有主体性和客观性,所以在改革和建设中,我们必须同时发挥主、客观因素的作用。①习近平:《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时代意义》,《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7年第1期。王维平等认为,《序言》给全面深化改革以重大的启迪。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才能在实践中进一步充分展示改革开放的力量,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充分释放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力,充分造福亿万中国人民。②王维平、王海龙:《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与全面深化改革》,《理论学刊》,2017年第3期。

二是《序言》有助于科学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化对改革永不止步的认识。阮方确认为,《序言》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第一,认真学习马克思关于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理论,有利于深刻领会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第二,认真学习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有利于深刻领会我国当前党和国家体制改革的紧迫性;第三,认真学习马克思敢于入“地狱”的科研精神,有利于发扬勇往直前的精神,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自觉性。③阮方确:《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重读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求实》,1998年第6期。陈晓风提出,《序言》有关整体观点、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对于今天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决定了,必须把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纳入社会革命的重要范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原理,指明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根本方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明确了改革的基本导向;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结构原理,要求改革必须坚持综合施策;两个“决不会”结论要求,改革须坚持理想与现实相统一;与时俱进的品格和鲜明的战斗性,需要在改革中发扬敢于入“地狱”的奋斗精神。④陈晓风:《〈《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当代价值》,《理论与评论》,2018年第5期。

三是《序言》有助于正确看待社会主义事业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坚定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勇气。张旭认为,目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深水期,再次认真学习《序言》中有关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有利于为我国在改革过程中制定的系列方针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为我们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和有力的思想武器,从而正确看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⑤张旭:《〈《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当代审视——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政策与问题为例》,《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5年第6期。刘文霞认为,重读《序言》,其社会形态理论和经济结构理论,能够帮助我们历史地辩证地看待“中等收入阶段”,进而增强“四个自信”,准确地把握这个时代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特征;《序言》有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原理,能够使我们透过现象深入思考“中等收入”背后的问题;《序言》有关社会基本矛盾关系原理,有助于我们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探寻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动力。⑥刘文霞:《〈《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当代解读——兼对中国“中等收入阶段”发展的再认识》,《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2期。此外,学界论证了《序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郑欣桐认为,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体地体现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第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有助于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地推进“四个全面”的建设总布局;第三,通过30多年的改革实践,我们找到了自信的理论、自信的道路、自信的制度。①郑欣桐:《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及其当代价值》,《中国集体经济》,2016年第16期。

结论与展望

通过梳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学界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与时俱进地对《序言》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归纳起来,这些研究具有如下鲜明特点:第一,研究成果具有全面性。对《序言》中包含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阐述,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两个决不会”等。第二,研究成果具有代表性。《序言》篇幅不长,但内涵极为丰富和厚重,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其中,在“两个决不会”与“两个必然”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是否提出过“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这两个问题,学者们观点鲜明、激烈交锋。第三,研究成果具有现实性。近来研究从《序言》的经典理论出发,结合新的历史条件,重新审视《序言》,将《序言》与社会主义建设紧密结合,发掘和探索了《序言》的当代价值。如,《序言》有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科学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等。

毋庸置疑,这一时期的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一是研究成果单薄,论域狭窄。《序言》发表至今整整160年,但论文不足百篇,而且质量参差不齐。不仅如此,研究集中于对《序言》自身的研究,缺少与马克思主义其他经典著作进行比较研究。二是研究成果以理论研究为主,缺乏实践性。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唯物史观、“两个决不会”思想和经济社会形态理论等方面,没有结合国内外具体的政治经济建设问题进行研究,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不够。三是研究成果没有紧跟时代步伐,存在滞后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作为第一项重要任务予以部署;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等问题,均与《序言》的内容紧密相关,但目前的研究成果并未涉及这些最新内容。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对《〈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研究,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深化。一是深化对《序言》的理论研究。比如,从比较研究的视角,探讨《序言》与马克思主义其他经典著作的内在关联性与差异性。从资本主义经济停滞呈现常态化的现象出发,进一步深化对“两个决不会”论断的认识,解答“资本主义是否即将走向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未来命运将走向何处?”等重要问题。二是强化《序言》研究的现实针对性。如今,各种资本主义思潮泛滥,国民思想桎梏仍未破除,当务之急是要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从这一任务出发,研究《序言》文艺理论的创新发展,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三是赋予《序言》内容研究的时代性。将《序言》研究置于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背景下,结合2019政府工作报告,揭示中国道路、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与《序言》的理论关联,揭示“两个决不会”的时代性及其对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等。

作者谭来兴,男,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陈杏,女,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广州 510641)。

*本文系广东省社科规划办专项课题“‘两个走在前列’的历史意蕴与实现路径研究”(MYZX201703)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周佳松

标签:;  ;  ;  ;  ;  ;  ;  ;  ;  ;  ;  ;  ;  ;  ;  

谭来兴: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研究述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