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土保护措施论文_赵舒扬

导读:本文包含了冻土保护措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冻土,青藏铁路,路基,青藏高原,保护措施,通风管,通量。

冻土保护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赵舒扬[1](2018)在《G214国道多年冻土路基地温特性及路基保护措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G214国道穿越大片多年冻土区,路基稳定性受诸多不利因素影响,部分路段病害频发。同时,青藏高原第一条高速公路共玉高速(G0613)与G214国道共和-玉树段平行修筑,对路基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对G214国道多年冻土路基地温特性及路基保护措施的研究不仅可以为路基的修复、补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还能为今后该地区的公路建设积累宝贵经验。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在系统地分析了 G214国道沿线冻土特性和气候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无保护措施路基的水热耦合模型,对路基在年周期内和不同年份的温度场展开深入研究,并对不同高度、宽度、坡度的路基进行模拟计算,研究路基尺寸效应对地温的影响。结果表明:路基宽度越大,热稳定性越差;综合考虑多方因素认为,19m宽度路基的合理填筑高度为3~5m;路基坡度过大或过小,土体的热稳定性均难以达到最好。2、提取相关文献中的地温监测数据,从浅层地温变化、竖向地温分布、一年内的温度变化、温度包络线等方面对不同结构路基的地温特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通风管路基温度变化幅度最大,冬季降温效果显着,但夏季管内高温导致上部土体温度远高于块石路基,下部土体的放热期不及块石路基持久。3、通过在多孔介质非等温渗流模型中定义浮升力,模拟空气自然对流效应,利用水热耦合模型计算块石、通风管路基20年内的温度场、水分场及位移场。结果表明:通风管路基在降低地温、提高最大融深、减小土体下部未冻水含量、控制变形等方面的效果优于块石路基,但夏季土体高温的弊端较为突出。4、研究块石路基的制冷机理,并据此计算不同粒径、不同厚度下块石路基的温度场,研究表明:块石层主要通过空气自然对流降温,其降温过程发生在11月至次年4月,2月中旬对流影响范围最广,1月中旬空气流速最大,且对流强度有逐年减小的趋势。不同厚度和粒径块石层的计算结果显示,当块石层厚度为1.8m时,路基的降温效率最高;当块石粒径为6~8cm时,路基的降温效果最好。5、对有无控制门通风管路基的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显示,在通风管两侧安装自动控制门能在夏季有效降低通风管路基的地温,基本消除了普通通风管路基的弊端,路基的最大融深显着抬升,下伏土的热稳定性有明显改善。(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8-05-28)

陈继,盛煜,程国栋[2](2006)在《从地表能量平衡各分量特点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工程中的冻土保护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年冻土的形成、发展和存在状态与地表能量平衡中各要素的变化特征密切相关,青藏高原地表能量平衡方程中各要素的变化具有如下特点:1)年总净辐射和年总辐射量均比较高;2)地表反照率一般较低,绝大多数下垫面类型的反照率在0.4以下;3)大部分地区地表的地气热交换总量中,蒸发耗热较小,感热交换量远大于蒸发耗热量,占辐射平衡总量的70%左右;4)目前大部分多年冻土地区的土壤热通量为正值,导致多年冻土处于退化过程中.针对高原地区辐射比较强的特点,在青藏公路五道梁北坡进行了减少沥青路面辐射增温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沥青路面刷涂白色或浅色涂料可以有效保护沥青路面下的多年冻土,其中白色路面可以使路面下4 m处的地温降低1℃以上.(本文来源于《冰川冻土》期刊2006年02期)

李庆民,韦臣[3](2005)在《青藏铁路高原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的几种保护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青藏铁路高原多年冻土区施工中采用的几种保护冻土措施,根据现阶段青藏铁路路基裂缝发展情况,证实了这几种保护冻土措施的有效性,并对设计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路基工程》期刊2005年03期)

吴群慧[4](2002)在《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地区环境保护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特点,研究探讨在高寒高原地区铁路施工中进行冻土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保护、水土保持等具体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国铁路》期刊2002年01期)

冻土保护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多年冻土的形成、发展和存在状态与地表能量平衡中各要素的变化特征密切相关,青藏高原地表能量平衡方程中各要素的变化具有如下特点:1)年总净辐射和年总辐射量均比较高;2)地表反照率一般较低,绝大多数下垫面类型的反照率在0.4以下;3)大部分地区地表的地气热交换总量中,蒸发耗热较小,感热交换量远大于蒸发耗热量,占辐射平衡总量的70%左右;4)目前大部分多年冻土地区的土壤热通量为正值,导致多年冻土处于退化过程中.针对高原地区辐射比较强的特点,在青藏公路五道梁北坡进行了减少沥青路面辐射增温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沥青路面刷涂白色或浅色涂料可以有效保护沥青路面下的多年冻土,其中白色路面可以使路面下4 m处的地温降低1℃以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冻土保护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1].赵舒扬.G214国道多年冻土路基地温特性及路基保护措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2].陈继,盛煜,程国栋.从地表能量平衡各分量特点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工程中的冻土保护措施[J].冰川冻土.2006

[3].李庆民,韦臣.青藏铁路高原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的几种保护措施[J].路基工程.2005

[4].吴群慧.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地区环境保护措施[J].中国铁路.2002

论文知识图

片石气冷路基融深曲线变化

标签:;  ;  ;  ;  ;  ;  ;  

冻土保护措施论文_赵舒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