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护理创新模式探索与应用

延续护理创新模式探索与应用

临汾市中心医院妇科041000

摘要:随着国内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重,慢性疾病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递增,需求延续护理的患者也是不断增加,医疗卫生服务面临新的挑战。另外,在护理事业发展加快的背景下,护理具备的内涵逐渐延伸与扩大。在延续护理的情况下,患者急诊频率可以有效降低,并且可以减少患者就医的费用,可以说延续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与作用,另外也具备一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但是,随着对疾病认识的加深,以及护理模式的不断变更,延续护理也需要不断创新与完善。现下这个时代,几乎全球都十分注重提高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提升,延续护理深受关注。本文探讨延续护理的相关概念,研究近些年来延续护理的发展及应用状况,总结国内开展延续护理的实施模式及效果评价,分析现下延续护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为探索创新延续护理模式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延续护理;创新模式;应用进展

一、延续护理的概念

早在上个世纪四十年来,延续护理概念就已经被美国联合委员会提出,当时还对医疗与护理应随患者转移到社区延续无间断进行了强调。2001年,在大量的数据分析与研究下,Freeman指出延续护理是站立在患者的角度所体验到的协调、顺利的护理过程,并以信息的延续、跨机构的延续、团队之间的延续、灵活性的延续、纵向的延续、关系或者个人的延续这六个维度构建了延续护理概念模型模型。两年之后,HAGGERTY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延续护理概念模型进行完善,对延续性进行了新的定义:患者接受的分离卫生服务事件的连贯程度和连接程度,以及患者背景与医疗需求的一致程度。美国老年协会这样定义延续护理:在相应的行动与设计下,保证患者能够在不同健康照护场所、同一的健康照护场所享受不同水平的协作性与连续性的护理服务。随着疾病认识的不断加深以及优质护理服务的不断提升,延续护理的概念也在不断完善与变更,从单一服务者过渡到机构层面。到目前为止,有关延续护理的概念依旧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与定义。不过,现在延续护理的定义中都将“协调、连续和一致”囊括其中。

二、国内延续护理模式的应用现状

在2007年,国内就开始进行延续护理模式的探究,并已经基本具备雏形。2015年,国家卫计委针对延续护理服务提出相应的要求。但是,现阶段,国内延续护理模式依旧处于经验总结与体会阶段,针对单一的疾病或人群,并没有一个整体、系统的工作模式。现下实施延续护理工作模式主要有①成立延续护理中心,②护士门诊的开设,③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④患者联谊会,⑤基于网络平台的健康教育。其中,①延续护理中心的成立主要是进行家庭随访和电话随访,这种模式对于护患比例差距较大的国内,会导致护理人员任务较重,增加护理人员的负担,实施过程中需要增加护理人员的数量。研究数据显示,另外四种模式可以在提高生命质量的基础上延长患者寿命,取得良好的延续护理效果。

三、延续护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创新模式探索发展方向

(一)实施对象具备局限性

现阶段,延续护理工作在不断开展,并且规模不断在壮大,但是在实施对象方面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完成护理工作时,通常单一地注重强化健康教育,一味地强调患者的身体健康,而没有重视家属与照顾者对被患者的照顾,也没有重视家属与照顾者的思想状态,而在延续护理时,唯有良好地重视家属与照顾者才能提高对患者的护理效率。在延续护理中,家属与照顾者对患者采取怎样的康复工作以及如何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延续护理需要大力拓展实施对象,否则护理工作会一直向着局限性发展,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既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还要注重对患者家属与照顾者进行健康教育,引导家属与照顾者遵从健康知识合理、科学地照顾患者,重视和明确家属和照顾者在护理患者过程中的作用。

(二)缺乏良好的协调性和整合性

现阶段,国内延续护理研究机构比较分散,患者在出院之后并没有有效、充分利用社区保健资源,还是主要依靠医院,而没有将作为整体卫生服务基础的社区服务良好地利用出来。延续护理在以后的创新与发展中,应当关注不同卫生保健服务之间的协调与整合,将其他的卫生服务与医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尽可能保证患者在医院出院之后能够利用社区保健资源进行护理。另外,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也可以尽可能地利用医疗资源,能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帮助社区中的患者在出院后仍体验到良好的医疗康复技术,社区也应该自发性地对社区的护士开展护理内容的学习工作,使社区的护士能懂得更多护理知识,护理手法也更加专业。不管是国内延续护理研究机构还是社区,都应该重视延续护理,并保证稳定的护理人员资源,提高护理效率,为促进医院、社区一体化奠定基础。

(三)延续护理研究质量较差

现阶段,虽然延续护理越来越受重视,相关方面的研究也是越来越多,但是研究出的成果并不能提供严格的循证依据,实现延续护理的推广。主要原因是①相关方面的研究不切题或本身存在问题;②不少研究所用到的资料为经过实地考察,或数据测量工具来源尚不明确;③有的研究对延续护理的效果评价指标并不合理,缺乏实际性;④缺乏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总之,延续护理的研究数量虽越来越多,但质量得不到保障,不少研究对延续护理的发展和改进毫无参考价值,因此,这也要求更多的延续护理研究人员提高研究重视度,在个人的研究领域提出更多关于延续护理的建设性意见,以及用更认真的研究态度对待延续护理,同时,为实现延续护理的创新与发展,我国医疗行业应当大力拓展延续护理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对研究延续护理投入更多的研究心力,为延续护理的研究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知识,相信对延续护理研究工作进行的鼓励与激励能够切实促进延续护理的创新发展。

结语:国内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重,慢性疾病患者增加,社会必定对延续护理有着更多的需求,医疗卫生服务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在延续护理发展过程中,应当注重患者家属的作用,加强不同卫生保健服务之间的协调与整合,大力拓展相关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参考文献:

[1]张鸿.手术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服务模式的建立与应用研究[J].大家健康旬刊,2016,10(3):263-264.

[2]姚呈,杨明莹,杨倩蓉,等.我国延续护理的应用现状研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1):196-198.

[3]董红艳,王印伟,刘芳.高血压患者个体化延续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8):1256-1257.

[4]杜德平,彭爽.延续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构建与应用效果观察[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S1).

标签:;  ;  ;  

延续护理创新模式探索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