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景观环境论文_王玉化

导读:本文包含了道路景观环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道路,疲劳,景观,环境,景观设计,城市道路,草原。

道路景观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王玉化[1](2019)在《草原道路简单景观环境下驾驶疲劳短时恢复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草原地区的社会、经济、人口和自然环境独特,地广人稀,连接城市之间的道路大多距离较长且附属设施少,地形地貌变化较小,植被种类较少且覆盖率低,景观环境简单。鉴于草原道路行车出行距离长以及驾驶环境单调性对疲劳的双重影响,易诱发驾驶员产生心理与生理疲劳,使驾驶员的操控和判断决策能力下降,进而给草原公路交通运输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驾驶员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会造成疲劳堆积,如若得不到及时的休息和处置,将会危害行车安全和驾驶员的身心健康。目前所开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驾驶过程中的疲劳检测上,尚缺乏对草原道路驾驶员休息时疲劳恢复特性的研究。在疲劳与恢复关系认识上,了解驾驶疲劳的恢复过程和检测驾驶疲劳一样重要。掌握驾驶疲劳恢复特性,科学合理安排连续驾驶时间和休息时间,才能有效减少疲劳驾驶现象,从根本上解决由其引起的草原道路交通安全问题。这对于科学地制定草原公路驾驶员行车休息制度、草原公路服务区的设置、减缓驾驶员疲劳、增强疲劳恢复质量、保障行车安全、推动完善道路交通运输安全法律法规等都有很大的理论与实际意义。为了有效解决草原公路驾驶疲劳问题,本项目以草原公路行车驾驶员为研究对象,以驾驶员心生理状态信息数据为基础,运用模拟驾驶实验、理论分析与驾驶员主观评价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设计驾驶员休息时的疲劳恢复实验,研究不同疲劳程度下驾驶员休息时驾驶疲劳短时恢复规律,分析各影响因素对驾驶疲劳恢复的影响,揭示驾驶员在不同驾驶疲劳程度下的恢复特性及生理学机制。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结合脑电指标、心电指标、肌电指标的心生理学意义,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民能够有效表征草原道路简单景观环境下行车驾驶员驾驶疲劳恢复特性的敏感指标:心理疲劳恢复敏感指标β波平均功率、(α+θ)/β、LF/HF、SampEn,生理疲劳敏感指标IEMG、MPF。(2)驾驶员心理疲劳恢复敏感指标β波功率谱值、(α+θ)/β、LF/HF、SampEn和生理疲劳恢复敏感指标IEMG、MPF在疲劳恢复期呈现较为明显的线性变化趋势,且在疲劳恢复初期各项指标恢复速度较快。在短时恢复的条件下,驾驶员处于重度疲劳程度时,当恢复程度达到80%时,其在之后的同等时间段内各指标的恢复能力趋于平缓,继续增加有限休息时间对疲劳恢复影响不大。(3)驾驶员心理疲劳恢复的客观时间:轻度(6min)、中度(18min)、重度(21min。驾驶员生理疲劳恢复的客观时间:轻度(12min)、中度(24min)、重度(恢复80%)。驾驶员的心理疲劳恢复时间早于生理疲劳恢复时间。(4)驾驶员主观疲劳恢复时间为:轻度(6min)、中度(15min)、重度(18min)。可见,在轻度疲劳程度下,驾驶员主观疲劳恢复时间与疲劳客观恢复时间一致;在中度和重度疲劳程度下,与疲劳客观恢复时间有一定差异,驾驶员主观疲劳恢复时间相对于客观疲劳恢复时间有提前现象。这种驾驶员主观上已经恢复但实际上并未恢复的现象,再次证实了以驾驶员心、生理信号为依据确定疲劳恢复时间的必要性。(5)驾驶员年龄、性别、驾驶经验对轻度驾驶疲劳程度下驾驶员的心理疲劳恢复和腿部肌肉疲劳恢复无显着影响,对驾驶员颈部肌肉疲劳恢复和腰部肌肉疲劳恢复有显着影响。青年驾驶员的颈部肌肉疲劳恢复和腰部肌肉疲劳恢复早于中年驾驶员·,男性驾驶员的颈部肌肉疲劳恢复和腰部肌肉疲劳恢复早于女性驾驶员;熟练驾驶员颈部肌肉疲劳恢复和腰部肌肉疲劳恢复早于非熟练驾驶员。(6)驾驶员年龄、性别、驾驶经验对中度驾驶疲劳程度下驾驶员的心理疲劳和生理疲劳恢复均有显着影响。青年驾驶员的心、生理疲劳恢复早于中年驾驶员:男性驾驶员的心、生理疲劳恢复早于女性驾驶员,;熟练驾驶员的心、生理疲劳恢复早于非熟练驾驶员。(7)驾驶员年龄、性别、驾驶经验对重度疲劳程度下驾驶员的心理疲劳和颈部、腿部疲劳恢复有显着影响,对驾驶员腰部疲劳恢复无显着影响。青年驾驶员的心理疲劳和颈部、腿部肌肉疲劳恢复早于中年驾驶员;男性驾驶员的心理疲劳和颈部、腿部肌肉疲劳恢复早于女性驾驶员;熟练驾驶员的心理疲劳和颈部、腿部肌肉疲劳恢复早于非熟练驾驶员。(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林惠环[2](2018)在《道路设计、改选中对景观环境的考虑经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交通设施完善、汽车数量增多的情况下,城市道路环境遭到破坏,而且还影响道路周边居民的生活,同时由于人们对于城市文化和品质的追求,许多城市道路已经无法适应城市建设的要求。因此,为减少道路污染,创造优良的道路环境,提升城市的形象,对城市道路进行改造设计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在城市道路设计和改选中必须要加强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通过绿化景观环境的建设,实现对整个城市道路绿化保护的作用。文章将围绕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展开,在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环境设计目的和意义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城市道路设计和改选,就如何开展道路绿化景观环境的设计和施工谈几点看法。(本文来源于《智能城市》期刊2018年13期)

柴家发[3](2018)在《基于脑电指标的不同道路景观环境下驾驶疲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内蒙古地区地域辽阔,加之草原覆盖率高,大部分已建成的道路和待建道路都处于草原地区,已建草原道路的建设只考虑施工成本以及道路通达性,忽略了驾驶行车的必要安全保障,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率较高。此外,内蒙古高原存在众多山脉,部分道路修建在视距较小,纵坡较大,景观构造相对复杂,交通流小的山区,山区道路是内蒙古公路网的主要部分。脑电作为评价驾驶员大脑意识水平和精神疲劳的重要生理指标,在驾驶疲劳判定和监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已建草原道路自身的线形要素对驾驶员驾驶疲劳的影响上,而针对同一组驾驶员在同一地区不同道路景观环境下的驾驶疲劳对比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针对草原道路与山区道路的景观差异进行室内模拟驾驶试验,对驾驶员的脑电信号进行研究,分析草原道路和山区道路条件下的脑电指标与驾驶时间的变化关系。其研究成果为今后的草原道路景观优化设计,草原道路驾车出行休息计划提供理论支持,具体结论如下:(1)驾驶员在山区道路和草原道路景观环境下的β波和(α+θ)/β比值与驾驶时间相关性较高,且β波与驾驶时间呈负相关、(α+θ)/β与驾驶时间呈正相关,此外两项指标的变化积累量与驾驶时间也具有较强相关性,通过对两指标的变化量进行迭代计算证明了驾驶疲劳具有积累效应,而且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可以对自身驾驶疲劳状态做出调整。(2)通过总体驾驶员样本在两种不同道路景观环境下的脑电图像以及敏感指标的变化积累量的对比可知,驾驶员在草原道路中行车时的驾驶疲劳程度较山区道路行车时的疲劳程度更深。(3)在草原道路条件下,女性驾驶员总体疲劳程度高于男性驾驶员,男、女驾驶员的疲劳高发时段有一定差异,建议女性驾驶员在草原道路上连续驾驶时间不宜超过160min,男性驾驶员应将驾驶时间控制在170min以内。在山区道路条件下,男性驾驶员的驾驶疲劳程度高于女驾驶员的驾驶疲劳程度。(4)通过不同道路驾驶条件下的同性别对比可以看出,男性驾驶员在山区道路的驾驶疲劳程度高于其在草原道路中的驾驶疲劳程度,且疲劳高发时段出现时间较早。而女性驾驶员在草原道路环境下的驾驶疲劳较其在山区道路环境下的驾驶疲劳状态更差,驾驶疲劳高发时段的出现时间也相应提前。(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刘凯[4](2018)在《城市道路景观环境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城市道路重要组成部分的道路景观,其作用非常重要,其直接影响着整个城市形象,为此,社会也开始更多的关注起城市道路景观环境,对其重视起来。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其既希望可以交通便捷和安全,又可以拥有一个和自然最为贴近的交通环境,希望可以得到更多的优美和舒适。本文将围绕城市道路景观环境的设计方法与原则,进行相关方面内容的探讨。(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8年01期)

赵彦征,赵艳玲[5](2017)在《道路绿化与景观环境要素的融合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道路绿化建设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道路绿化建设既是道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人文建设要素的综合体现,更是体现文化差异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在道路绿化实际建设中却存在许多问题,对道路周围环境也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本文就道路绿化与景观环境要素的融合以及其在设计方面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为道路绿化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天津农林科技》期刊2017年05期)

郑君芝,方杰,杨佳庆[6](2017)在《对西安南大街道路景观环境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西安南大街道路景观环境进行调查分析,从道路现状、道路绿化、道路公共设施等3方面阐述,进一步对街道环境景观存在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对南大街的道路景观环境进行梳理,是提升街区文化及城市环境的重要举措。(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7年21期)

赵婷[7](2017)在《草原道路简单景观环境下驾驶员疲劳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道路交通人机环境系统是由人、车辆、道路和环境协同作用构成的复杂系统,任意系统构成要素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功能发挥,并有可能影响到交通安全。人是构成该系统的核心要素,由人的因素造成的道路交通事故比例高达80%以上,而驾驶疲劳是导致该类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关于驾驶疲劳的研究主要是从驾驶员自身角度考虑。而相关研究表明,驾驶时间、道路景观环境等外部因素对驾驶疲劳的影响也很显着。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天然草原覆盖全区73.26%的土地面积,截止2015年底,全区道路总里程达到17.5万公里,其中绝大部分已建及待建道路均处于草原地区。由于草原地区地势平坦、植被盖度低、人口密度小,使得草原地区道路有着平面直线长、平曲线半径大、纵坡小、景观单一、视距远、交通流量小等特点。驾驶员在草原道路行车时受到的交通干扰小、驾驶操作转换频率低、视觉刺激小,因而易引发驾驶疲劳,直接影响到驾驶员的判断与操控能力。此外,由于草原道路特殊简单景观环境的影响,致使驾驶员行车过程中心理疲劳与生理疲劳的形成、发展、调整和加深过程不同于其它地区道路。草原道路驾驶疲劳正严重威胁到交通安全。本文从交通工程学和人机环境工程学的角度出发,以草原道路行车驾驶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拟驾驶与实际驾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研究了全周期草原道路驾驶疲劳特性,该研究对丰富与完善驾驶疲劳理论、揭示简单景观环境条件下的驾驶员心理疲劳与生理疲劳的形成与变化规律、驾驶员疲劳监控与管理、减轻驾驶疲劳、提高交通安全等都具有较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研究得到以下具体结论:(1)通过模拟驾驶与实际驾驶疲劳等效的时间对应关系研究发现,模拟驾驶过程中驾驶疲劳的形成、发展规律与实际驾驶类似,二者在不同时段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得出240min的模拟驾驶过程即可发生从轻度疲劳、中度与重度疲劳的全疲劳过程。(2)利用因子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确定了草原道路简单景观环境下的驾驶疲劳敏感指标:其中,心理疲劳敏感指标为SDNN、HFnorm、ApEn、脑电信号δ波比例、α/β值;生理疲劳敏感指标为眨眼持续时间、瞳孔直径、扫视次数、腰部肌电平均功率。(3)通过对心理疲劳和生理疲劳关系特性进行分析,发现了驾驶员的心理疲劳出现时间明显早于生理疲劳(15min);各疲劳指标对于驾驶员的主动调节响应敏感性不同,驾驶员的脑电δ波比例、瞳孔直径指标不受驾驶员调整的影响;草原道路简单景观环境下,驾驶员更多是针对心理疲劳的调节,使得重度心理疲劳的出现时间较生理疲劳晚(35min);但整个模拟驾驶过程中心理疲劳程度感受更深。(4)研究发现驾驶过程中,年轻驾驶员较年长驾驶员出现更深的生理疲劳感受和较低的心理疲劳;非熟练驾驶员的心理和生理疲劳程度均较熟练驾驶员严重;女性驾驶员对心理疲劳有更强的耐受性,而男性对生理疲劳的耐受性较强。(5)采用简单有效的方法确定出了草原道路简单景观环境下的不同驾驶疲劳程度阈值。清醒0—50min、轻度疲劳55—115min、中度疲劳120—170min、重度疲劳175—240min。(6)通过对10小时的实际驾驶实验数据的定量分析结合主观疲劳问卷调查定性分析发现,模拟驾驶可以客观真实的反映草原道路简单景观环境下驾驶员疲劳的形成、发展、调整、加深的全过程。(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张岐[8](2016)在《城市道路景观环境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数据显示,世界人口城市化发展的加速己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人口城市化人口数量已从1950年的29.7%(7.49亿人)上升到2000年的47.0%(28.45亿人),世界城市化水平一个新的高度已经到来。城市化所带来的,是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以及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同时也为城市的景观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更合理的利用土地,如何保证工业和信息时代全球生态平衡,如何使景观更好的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如何使公共景观更好的发挥其公共属性等,所有这些都是景观设计工作者和城市决策者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整合了国内外在道路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与理论研究,在大量文献资料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道路景观设计做出了系统性的论述。并且论文对天津市滨海新区几条主要道路进行了实地调研,以此为例来分析我国北方地区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现状,通过对城市气候、土壤地质、道路周边环境等的调查,结合现有道路绿化植物配置、绿化模式、道路铺装、硬质景观构筑物的设置,对现在该地区道路景观设计的各个方面加以分析说明。景观设计学是一门集艺术学、人机工程学、环境行为学、生态学等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一项完整的设计离不开多方面的综合考虑。本文在对国内外道路景观设计进行整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以上学科对道路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等做了总结,希望可以对城市公共景观中道路景观的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理论支持,对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城市公共景观提出建设性意见。另外,无障碍设计一直是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一项重要课题,体现出社会的人文关怀,对于城市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当中的我国尤其重要。文章将城市道路的无障碍设计作为重要内容之一,从基本原则、软硬质景观的设计方法以及相关规范方面对城市道路的无障碍设计和我国道路无障碍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加以阐述,为我国城市道路的无障碍设计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天津科技大学》期刊2016-01-01)

高敏[9](2015)在《包头市城市道路景观环境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道路联系着城市各类功能用地,它反映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随着城市功能的日趋复杂,人们对生活品质日益注重,城市道路也越来越重要,道路景观是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景观环境质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采用实地调查结合查阅文献的研究方法,选取包头市中心城区的交通主次干道为研究对象,查阅国内外城市道路景观环境发展趋势的研究进展,对包头市城市道路景观环境进行分析,归纳出包头市城市道路景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为今后包头市城市道路景观环境的建设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何煦[10](2015)在《基于景观环境协调的道路典型路段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公路环境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人们对道路的要求不仅仅是承担足够的交通量,还要具有自身的线形美,富有行车诱导性以及与周边环境景观统一协调。所以“道路景观设计”这一概念得到良好的发展。对于幅员辽阔、风景秀丽的我国来说,道路景观的设计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较大的社会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它是我国当前道路(公路)研究中一个崭新的方向,也是我国道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本论文通过对研究成果和既有景观道路进行充分调研分析,详细的描述了国内外景观道路的发展现状,明确了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提出了道路景观设计的理念、特点以及道路景观环境协调设计的原则与方法,阐述了线形协调性、地域文化性和生态和谐性的设计理念。根据本论文的总体思路,参考现有路线设计规范,建立了基于景观环境协调公路设计的指标体系,这些理念和指标很好的运用于武汉机场二通道高速公路,其产生的生态效益得到了武汉市政府的高度认可。本项目以“鹤舞迎宾”为设计主题,通过对中央分隔带、边坡、防护带、桥面、互通、服务区等进行景观设计,充分展现了武汉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风貌。(本文来源于《武汉工程大学》期刊2015-05-01)

道路景观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交通设施完善、汽车数量增多的情况下,城市道路环境遭到破坏,而且还影响道路周边居民的生活,同时由于人们对于城市文化和品质的追求,许多城市道路已经无法适应城市建设的要求。因此,为减少道路污染,创造优良的道路环境,提升城市的形象,对城市道路进行改造设计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在城市道路设计和改选中必须要加强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通过绿化景观环境的建设,实现对整个城市道路绿化保护的作用。文章将围绕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展开,在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环境设计目的和意义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城市道路设计和改选,就如何开展道路绿化景观环境的设计和施工谈几点看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道路景观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1].王玉化.草原道路简单景观环境下驾驶疲劳短时恢复特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

[2].林惠环.道路设计、改选中对景观环境的考虑经验分析[J].智能城市.2018

[3].柴家发.基于脑电指标的不同道路景观环境下驾驶疲劳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

[4].刘凯.城市道路景观环境设计[J].农家参谋.2018

[5].赵彦征,赵艳玲.道路绿化与景观环境要素的融合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J].天津农林科技.2017

[6].郑君芝,方杰,杨佳庆.对西安南大街道路景观环境的分析[J].北方文学.2017

[7].赵婷.草原道路简单景观环境下驾驶员疲劳特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

[8].张岐.城市道路景观环境设计[D].天津科技大学.2016

[9].高敏.包头市城市道路景观环境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

[10].何煦.基于景观环境协调的道路典型路段设计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5

论文知识图

工业博物馆改造意向图风景道厦门环岛路景观要素对比体验因为道路景观环境北海团城前道路景观环境组合分...4.40榔木溪村入口景观环境效果图...

标签:;  ;  ;  ;  ;  ;  ;  

道路景观环境论文_王玉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