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正>【编者语】文章梳理了1935—1979年从清华气象系到北大地球物理系(简称地球系)的115篇文章,结合作者近60年的亲身经历,简要总结了地球系气象学科研究成果多寡与社会环境的密切关系。用一些典型论文介绍了从20世纪30年代黄厦千的气象风筝高空观测,到70年代末谢义炳等提出湿斜压天气动力学理论学科的发展历程。百余篇文章中,李其琛的雷达方程、赵
论文目录
【编者语】1 螺旋式增加的论文数量2 黄厦千 (1936, 1937) :清华气象台首任台长和气象风筝3 李宪之 (1935) :大气环流的推荐4 谢义炳 (1951) :科学的怀疑5 仇永炎 (1952) :最早得出北方暴雨与热带天气系统有关的结论6 严开伟 (1955) :对垂直速度的严谨推断7 李其琛 (1962) :天才的雷达气象方程8 谢义炳和陈受钧 (1963) :台风和低频震荡——半个世纪后的发光9 陈秋士 (1963) :解答地转适应理论从二维到三维的难题1 0 淡出视野的中长期预报1 1 圆盘实验1 2 赵柏林 (1978) :援越抗美的无球探空1 3 谢义炳 (1978) :北方暴雨——一个新阶段的开始1 4 结束语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陶祖钰
来源: 气象科技进展 2019年0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气象学
单位: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和海洋科学系
分类号: P4
页码: 67-72
总页数: 6
文件大小: 1422K
下载量: 47
相关论文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