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功能论文_林整

导读:本文包含了水土保持功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土保持,功能,评价,价值,当量,贵州省,永顺县。

水土保持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林整[1](2019)在《水土保持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功能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导致了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干旱等问题越发严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通过水土保持的方式来治理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具有很好的效果。本文简单概述我国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问题,分析水土保持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功能及使水土保持工作更具成效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吉林水利》期刊2019年11期)

黄增[2](2019)在《探究贵州省水土保持功能的重要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分析贵州省水土保持功能的重要性,本文开展调查研究,采用重要性评价、综合评价两种方式,以土壤保持、水源涵养、蓄水保水、水质维护四项功能为指标,对当地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等级进行划分。从调查结果中可知,贵州省水土保持重要性总体为中等重要以上,占比为99.17%,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本文来源于《低碳世界》期刊2019年10期)

徐文秀,王海燕,鲍玉海,李进林,贾国栋[3](2019)在《湖南省永顺县水土保持功能服务价值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效估算水土保持功能服务价值,可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土保持补偿提供科学依据。为了全面评估武陵山山地丘陵区自然地貌植被的水土保持功能服务价值,探讨适合该区域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湖南省永顺县为典型县,从保护水土资源功能、防灾减灾功能、改善生态功能等方面筛选评价指标,结合文献资料、统计年鉴、径流小区观测及实地调研等数据,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等手段进行了水土保持功能服务价值估算。结果表明:永顺县水土保持功能服务总价值为141.411 2亿元,单位面积水土保持功能价值为4.09元/m~2,其中,改善生态价值最大,为93.080 0亿元,占总价值的65.82%,其次为保护水土资源价值,为47.545 1亿元,占总价值的33.62%,防灾减灾价值最小,为7 861.07万元,仅占总价值的0.56%。受永顺县土地利用结构影响,各项水土保持功能服务价值大小依次为固碳释氧、改善生物多样性、提高土壤质量和土地生产力、拦蓄地表径流和提高水源涵养、预防和减少土壤流失、减少下游泥沙淤积。在各项功能中,永顺县自然地貌植被改善生态和保护水土资源功能价值最为突出,是水土保持功能价值的主要体现,符合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实际功能定位。(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徐文秀,王海燕,鲍玉海,丛佩娟,李进林[4](2019)在《四川省南部县水土保持功能服务价值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川渝山地丘陵区的四川省南部县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数据、文献资料和水土流失实测数据,从保护水土资源、防洪减灾、改善生态3个主要方面构建水土保持功能服务价值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等方法估算了研究区自然地貌植被的水土保持功能服务价值。研究结果表明:2016年南部县水土保持功能服务总价值为4.46×10~4万元,单位面积水土保持功能服务价值为2.11元/平方米。其中,保护水土资源功能服务价值最大,为2.38×10~4万元,占总价值的53.39%,其次为改善生态功能服务价值,为2.07×10~4万元,占比为46.41%,防洪减灾功能服务价值最小,为87.98万元,占比为0.20%。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水土保持补偿费的合理定价、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期刊2019年08期)

刘健蕖[5](2019)在《探讨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及其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土流失是当前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需要通过恰当的方式实现水土保持的目的。在本文的分析中,首先阐述水土保持功能的确认原则,然后对水土保持功能评价的具体指标、方式进行探究。最后,笔者将结合自身在广东源利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的工作经验,对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应用路径进行探究。基于此,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解决环境问题、推动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本文来源于《建材与装饰》期刊2019年21期)

杨中华[6](2019)在《大凌河流域水土保持功能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大凌河流域土地可蚀性、植被覆盖度、降雨侵蚀力、土地利用类型及地形数据,利用RUSLE与GIS相结合的方法科学分析了其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并将水土保持量分析结果分为重点保护、一般治理和重点治理叁个等级。通过分析结果显示:自东南向西北方向水土保持量总体呈降低趋势。其中东南部低山丘陵区的水土保持功能属于重点保护等级,区域面积1 865.20 km~2且主要分布在5°~15°的缓坡上;水土保持量与林地、降雨侵蚀力因子的相关性分别为0.432、0.328,在保持水土方面,林地利用类型具有显着的优势,水土保持量受地形因子的影响更为明显。(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应用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吴柏秋[7](2019)在《叁江源地区草地载畜功能与水土保持功能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和人类社会发展,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过度索取,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过程,引起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己成为当前地理学和生态学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叁江源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又是叁江源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功能源区,因此定量分析其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对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叁江源的生态保护二期工程范围为例,基于气象、遥感、高程等多源数据,采用相关模型定量测算2000-2014年叁江源区草地生态系统牧草供给、土壤侵蚀、风蚀、水源涵养服务,分析生态工程前后服务功能的空间格局与演变特征,并探究草地载畜矛盾变化状况;然后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空间偏相关分析,分析气候与植被因子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探究服务间权衡与协同关系的时空特征;最后模拟不同载畜量下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为实现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主要结论如下:(1)2000-2014年叁江源区的牧草供给服务、理论载畜量、水源涵养量、土壤侵蚀呈现东南—西北递减格局,时间上总体呈现增加趋势;然而风蚀量呈下降趋势。理论载畜量提高,现实载畜量下降,载畜压力指数降低,草畜矛盾状况得到缓解。(2)2005年生态工程实施以来,产草量、水源涵养量有明显提高,土壤保持功能得到加强。产草量工程实施后相比实施前提高了30.1%,以东北部分地区增加最大。减畜工程以来,理论载畜量增加,现实载畜量下降,载畜压力指数下降,相比工程前下降了5.12%,但整体上仍然处于超载。土壤侵蚀量增速逐渐变小,增速由0.23亿t/a到0.049亿t/a,土壤保持功能得到加强。风蚀量先上升后下降,由工程前1.52亿t/a到工程实施后的-0.45亿t/a,风蚀量逐渐减少。水源涵养量有明显的增长,增加了19%,工程实施后5年中水源涵养量趋于平稳状态。这表明叁江源生态状况逐渐好转,生态工程和减畜工程取得初步成效,但生态系统的变化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3)气候与植被因子是影响生态系统功能变化的主要因子,但随着地域的干湿条件差异,影响生态系统的主导因素与程度大小均存在区域差异。其中,气温与降水影响着产草量变化,降水与产草量呈负相关,温度是主导因素;土壤侵蚀与气温、降水、植被覆盖度相关,降水是影响土壤侵蚀的主导因素;土壤风蚀与温度、风速呈正相关,与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风速是影响风蚀程度的主要因素;水源涵养量增减的主要受降水和潜在蒸散变化直接影响。然而,不同地区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因子在程度与主导因子上存在空间差异。(4)从研究区尺度上,产草量与土壤侵蚀呈现权衡关系,产草量与风蚀、水源涵养呈协同关系。从空间上看,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产草量与土壤侵蚀表现为“东权衡—西协同”格局;产草量与风蚀量表现为“全区大部分协同—东西部分权衡”关系;产草量与水源涵养为“全区大部分协同—西北部分权衡”分异规律。在各草地类型下产草量与土壤侵蚀、风蚀均以权衡关系为主,在与水源涵养量上以协同关系为主,但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5)各县现实载畜量与土壤侵蚀、风蚀、水源涵养相关关系存在较大的差异。现实载畜量与土壤侵蚀总体呈协同关系,其中杂多县为显着协同;与风蚀总体呈协同关系,其中班玛、久治、泽库等为显着协同;与水源涵养总体呈权衡关系,班玛、玛沁、甘德等为显着权衡。(6)随着载畜量增加,土壤侵蚀程度与总量随之增加,其中澜沧江源流域变化最为明显。为保持叁江源区的可持续发展,要着重治理土壤侵蚀状况,做到因地制宜。(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曹雪芹,范清成[8](2019)在《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方法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环境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从各方面改善人们的身心健康,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面对世界各国而言,都面临着水土资源严重缺少的严峻形势。许多人不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肆意浪费水资源,并且大量砍伐森林资源,使森林资源越来越少,进而导致可用水资源的存储面积越来越少,这不仅限制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使水土资源大面积流失,所以必须要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水土保持的生态服务刻不容缓。(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期刊2019年09期)

王蕾[9](2019)在《基于价值当量的淮河流域县域水土保持功能定量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新时期的水土保持工作对如何评估区域尺度(尤其是县域)水土保持功能问题提出了研究需求,“维护与提高水土保持功能”已成为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之一,“水土保持功能不降低”也成为考核区域水土保持工作的底线目标和标准之一,进行水土保持功能评估研究具有现实需求和学术价值。为探索县域水土保持功能评估体系和方法,本研究以淮河流域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典型县(重点预防区商城县和重点治理区蒙阴县)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收集、实地调查、遥感调查等方法,尝试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的“当量因子法”,探索县域尺度水土保持功能的价值化评估方法。研究结果可望为深入开展水土保持功能价值评估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为了解研究区的水土保持功能价值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县域水土保持功能价值评估体系本研究根据突出研究区(典型县)的水土保持主导功能、注重土地利用主要地类、细化土地利用方式、考虑功能评估指标易获得性的原则,分区构建了淮河流域重点防治区水土保持功能评估体系:评估功能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考虑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态维护3个主导基础功能,1个综合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功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考虑土壤保持、蓄水保水、生态维护3个主导基础功能,1个综合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功能。评估单元都为:耕地、园地、林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县域尺度水土保持功能价值当量因子修正与计算方法本研究探索的水土保持功能价值定量评估基于价值当量法。在构建水土保持功能价值评估体系基础上,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基础当量表,经过县域土壤保持、植被指数、NPP、降水、水源涵养等参数调整后,建立水土保持功能价值当量表,结合县域1个标准单位水土保持功能价值量(V)以及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数值(A),计算水土保持功能价值。(3)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典型县水土保持功能价值初步评估2016年商城县1个标准单位水土保持功能价值量为6655.64元/hm~2,土地利用结构数值耕地、园地、林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分别为62889hm~2、5217hm~2、115231hm~2、13725hm~2。经过县域土壤保持、植被指数、NPP、降水、水源涵养修正计算得到商城县水土保持功能总价值量为2.83×10~(10)元。基础功能中水源涵养功能价值最高,占总价值量71.82%。水域发挥水土保持功能单位面积价值最高,主要发挥水源涵养功能,其次为林地、园地、耕地。实施了治理工程的梯田价值量比坡耕地高2782.83元/hm~2。2016年蒙阴县1个标准单位水土保持功能价值量为5998.89元/hm~2,土地利用结构数值耕地、园地、林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分别为58134hm~2、41145hm~2、296361hm~2、7303hm~2。经过县域土壤保持、植被指数、NPP、降水修正计算得到水土保持功能总价值量为4.89×10~9元。基础功能中土壤保持功能价值最高,占总价值量的16.65%。水域发挥的水土保持功能价值最高为80961.02元/hm~2,其次为园地、林地、耕地。实施梯田工程的单位面积价值量比坡耕地高2319.72元/hm~2。商城县与蒙阴县水土保持基础功能与社会经济功能价值评估结果大体符合国家对重点水土流失防治区的功能要求。(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9-03-25)

武丽生,刘惠勤,李春辉[10](2019)在《基于水土保持功能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水土流失的特征与危害,在此基础上探究水土保持作用,分别从水源涵养、生态维护、水质维护、人居优化和蓄水保土5个方面探究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希望能够对我省水土保持持续推进、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起到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北水利》期刊2019年02期)

水土保持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分析贵州省水土保持功能的重要性,本文开展调查研究,采用重要性评价、综合评价两种方式,以土壤保持、水源涵养、蓄水保水、水质维护四项功能为指标,对当地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等级进行划分。从调查结果中可知,贵州省水土保持重要性总体为中等重要以上,占比为99.17%,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土保持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1].林整.水土保持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功能探讨[J].吉林水利.2019

[2].黄增.探究贵州省水土保持功能的重要性评价[J].低碳世界.2019

[3].徐文秀,王海燕,鲍玉海,李进林,贾国栋.湖南省永顺县水土保持功能服务价值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9

[4].徐文秀,王海燕,鲍玉海,丛佩娟,李进林.四川省南部县水土保持功能服务价值评价[J].生态经济.2019

[5].刘健蕖.探讨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及其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

[6].杨中华.大凌河流域水土保持功能评价[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9

[7].吴柏秋.叁江源地区草地载畜功能与水土保持功能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9

[8].曹雪芹,范清成.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方法初探[J].吉林农业.2019

[9].王蕾.基于价值当量的淮河流域县域水土保持功能定量评估[D].山东农业大学.2019

[10].武丽生,刘惠勤,李春辉.基于水土保持功能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探析[J].河北水利.2019

论文知识图

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社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空间转移[146]榆林市水土保持功能区生态保护...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红线区划结果宁国市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评价...水土保持功能评价结果

标签:;  ;  ;  ;  ;  ;  ;  

水土保持功能论文_林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