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型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论文和设计-黄霞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型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包括厌氧池与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构成。厌氧池与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相邻,相邻壁上固设有推流搅拌装置;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由隔墙、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将外沟壁围成的氧化沟分隔成以隔墙为对称的两部分;氧化沟内间隔放置多个曝气段,每个曝气段内设置第一曝气区和第二曝气区两个曝气区;第一曝气区内设有膜组件,膜组件的底部设有曝气管。增设厌氧池提升了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的脱碳除磷效果;利用结合膜生物反应器的气升氧化沟进行废水生物处理与固液分离均在氧化沟池体内进行,自然解决了污泥回流的问题,无须污泥回流设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改良型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和厌氧池(1),其中,所述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包括:由外沟壁(2)围成的氧化沟和至少一个处理单元,其中,所述氧化沟内设有隔墙(3);所述处理单元沿预设水流方向依次形成缺氧区(4)、厌氧区(5)和好氧区(6),所述好氧区(6)包括至少一个曝气段,所述曝气段包括由所述隔墙(3)的第一预设部分、所述外沟壁(2)的第二预设部分和第一挡板(7)围成的第一曝气区(8)和第二曝气区(9),在所述第一曝气区(8)和所述第二曝气区(9)之间设有第二挡板(10),所述第一曝气区内设有第三挡板(11),所述第三挡板(11)将所述第一曝气区(8)沿所述预设水流方向依次分为分离区和曝气区,所述第一挡板(7)和所述第二挡板(10)固设在所述隔墙(3)和所述氧化沟的侧壁上部的第一预设位置处,且所述第一挡板(7)和所述第二挡板(10)均与所述氧化沟的底部有第一预设间隙;所述第三挡板(11)固设在所述隔墙(3)和所述氧化沟的侧壁下部的第二预设位置处,所述第三挡板(11)与所述氧化沟的顶部有第二预设间隙且与所述氧化沟的底部密闭;所述厌氧池(1)由所述氧化沟外沟壁的第三预设部分和厌氧池沟壁(12)围成,其中,所述氧化沟外沟壁的第三预设位置处设有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第二连通口连通所述厌氧池(1)与所述厌氧区(5),且所述第一连通口设置有第一推流搅拌装置(13),所述第二连通口设置有第二推流搅拌装置(14),所述第一推流搅拌装置(13)和所述第二推流搅拌装置(14)异向固设,且固定方向与所述氧化沟中所述预设水流方向一致。

设计方案

1.一种改良型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和厌氧池(1),其中,

所述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包括:由外沟壁(2)围成的氧化沟和至少一个处理单元,其中,所述氧化沟内设有隔墙(3);所述处理单元沿预设水流方向依次形成缺氧区(4)、厌氧区(5)和好氧区(6),所述好氧区(6)包括至少一个曝气段,所述曝气段包括由所述隔墙(3)的第一预设部分、所述外沟壁(2)的第二预设部分和第一挡板(7)围成的第一曝气区(8)和第二曝气区(9),在所述第一曝气区(8)和所述第二曝气区(9)之间设有第二挡板(10),所述第一曝气区内设有第三挡板(11),所述第三挡板(11)将所述第一曝气区(8)沿所述预设水流方向依次分为分离区和曝气区,所述第一挡板(7)和所述第二挡板(10)固设在所述隔墙(3)和所述氧化沟的侧壁上部的第一预设位置处,且所述第一挡板(7)和所述第二挡板(10)均与所述氧化沟的底部有第一预设间隙;所述第三挡板(11)固设在所述隔墙(3)和所述氧化沟的侧壁下部的第二预设位置处,所述第三挡板(11)与所述氧化沟的顶部有第二预设间隙且与所述氧化沟的底部密闭;

所述厌氧池(1)由所述氧化沟外沟壁的第三预设部分和厌氧池沟壁(12)围成,其中,所述氧化沟外沟壁的第三预设位置处设有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第二连通口连通所述厌氧池(1)与所述厌氧区(5),且所述第一连通口设置有第一推流搅拌装置(13),所述第二连通口设置有第二推流搅拌装置(14),所述第一推流搅拌装置(13)和所述第二推流搅拌装置(14)异向固设,且固定方向与所述氧化沟中所述预设水流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曝气段内,还包括:

所述第一挡板(7)、所述第二挡板(10)和所述第三挡板(11)形成迷宫式通道(15);

所述第一曝气区(8)和所述第二曝气区(9)分别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进气管(16)和第二进气管(17);

所述缺氧区(4)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水口(18),在所述第一曝气区(8)的曝气区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污泥排放口(19),所述分离区设有膜组件(20),在所述膜组件(20)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气管(16)连接的第一曝气装置;在所述膜组件顶部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出水管(21);所述第二曝气区(9)内设有与所述第二进气管(17)连接的第二曝气装置,所述第二曝气装置位于沿预设水流方向的所述第二挡板(10)的末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型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污水由进水口(18)进入氧化沟内的缺氧区(4),所述污水包括第一预设污水和第二预设污水,所述第一预设污水经所述第一推流搅拌装置(13)进入厌氧池(1),循环后经所述第二推流搅拌装置(14)进入氧化沟的厌氧区(5)循环,所述第二预设污水直接经氧化沟的厌氧区(5)循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与所述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一侧的厌氧区(5)相邻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良型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与所述厌氧区(5)相邻侧外沟壁(2)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一推流搅拌装置(13)和所述第二推流搅拌装置(14)。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改良型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曝气区(8)和所述第二曝气区(9)均与所述厌氧区(5)相邻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型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组件(20)为浸没式膜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良型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没式膜组件采用的膜为超滤膜或微滤膜。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型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曝气装置为曝气管,所述第二曝气装置为曝气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为多个处理单元时,每个处理单元之间相互连通。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与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良型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氧化沟是具有完全混合和整体推流水力学特征的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水处理工艺。采用一种带方向的控制曝气和搅动装置,一方面向沟内混合液进行曝气充氧;另一方面向其传递水平速度,使混合液在沟内保持流动。由此沿程形成厌氧、缺氧及好氧环境,使其具有高效的脱碳、脱氮、除磷功能。

气升式氧化沟将传统的氧化沟进行了技术改进,它采用气升式深水曝气,使废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增加,可以有效提高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率,但是需要采用污泥回流设施进行回流处理。

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将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污水处理与回用工艺。该工艺具有出水水质优质稳定、剩余污泥产量少、占地面积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与回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粪便废水处理和垃圾渗滤液废水处理等领域。

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采用氧化沟型和浸没式膜组件结合,解决了污泥回流的问题,无需污泥回流设施,同时膜组件与氧化沟隔成的迷宫式通道,共同为氧化沟提供推流动力。但是其脱碳除磷效果可进一步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改良型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采用厌氧池与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结合,进一步提高了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的脱碳除磷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改良型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包括: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和厌氧池1,其中,所述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包括:由外沟壁2围成的氧化沟和至少一个处理单元,其中,所述氧化沟内设有隔墙3;所述处理单元沿预设水流方向依次形成缺氧区4、厌氧区5和好氧区6,所述好氧区6包括至少一个曝气段,所述曝气段包括由所述隔墙3的第一预设部分、所述外沟壁2的第二预设部分和第一挡板7围成的第一曝气区8和第二曝气区9,在所述第一曝气区8和所述第二曝气区9之间设有第二挡板10,所述第一曝气区内设有第三挡板11,所述第三挡板11将所述第一曝气区8沿所述预设水流方向依次分为分离区和曝气区,所述第一挡板7和所述第二挡板10固设在所述隔墙3和所述氧化沟的侧壁上部的第一预设位置处,且所述第一挡板7和所述第二挡板10均与所述氧化沟的底部有第一预设间隙;所述第三挡板11固设在所述隔墙3和所述氧化沟的侧壁下部的第二预设位置处,所述第三挡板11与所述氧化沟的顶部有第二预设间隙且与所述氧化沟的底部密闭;所述厌氧池1由所述氧化沟外沟壁的第三预设部分和厌氧池沟壁12围成,其中,所述氧化沟外沟壁的第三预设位置处设有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第二连通口连通所述厌氧池1与所述厌氧区4,且所述第一连通口设置有第一推流搅拌装置13,所述第二连通口设置有第二推流搅拌装置14,所述第一推流搅拌装置13和所述第二推流搅拌装置14异向固设,且固定方向与所述氧化沟中所述预设水流方向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型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增设厌氧池提升了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的脱碳除磷效果;利用结合膜生物反应器的气升氧化沟进行废水生物处理与固液分离均在氧化沟池体内进行,自然解决了污泥回流的问题,无须污泥回流设施;既具有氧化沟的高效生物处理能力,又具备了膜生物反应器的良好固液分离效果。

进一步地,在所述曝气段内,还包括:所述第一挡板7、所述第二挡板10和所述第三挡板11形成迷宫式通道15;所述第一曝气区8和所述第二曝气区9分别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进气管16和第二进气管17;所述缺氧区4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水口18,在所述第一曝气区8的曝气区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污泥排放口19,所述分离区设有膜组件20,在所述膜组件20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气管16连接的第一曝气装置;在所述膜组件顶部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出水管21;所述第二曝气区9内设有与所述第二进气管17连接的第二曝气装置,所述第二曝气装置位于沿预设水流方向的所述第二挡板10的末端。

进一步地,其中,污水由进水口18进入氧化沟内的缺氧区4,所述污水包括第一预设污水和第二预设污水,所述第一预设污水经所述第一推流搅拌装置13进入厌氧池1,循环后经所述第二推流搅拌装置14进入氧化沟的厌氧区5循环,所述第二预设污水直接经氧化沟的厌氧区5循环。

进一步地,所述厌氧池与所述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一侧的厌氧区5相邻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与所述厌氧区5相邻侧外沟壁2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一推流搅拌装置13和所述第二推流搅拌装置14。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曝气区8和所述第二曝气区9均与所述厌氧区5相邻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膜组件20为浸没式膜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浸没式膜组件采用的膜为超滤膜或微滤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曝气装置为曝气管,所述第二曝气装置为曝气头。

进一步地,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为多个处理单元时,每个处理单元之间相互连通。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改良型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图1的A-A剖面侧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改良型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图3的A-A剖面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改良型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100、厌氧池1、外沟壁2、隔墙3、缺氧区4、厌氧区5和好氧区6、第一挡板7、第一曝气区8、第二曝气区9、第二挡板10、第三挡板11、厌氧池沟壁12、第一推流搅拌装置13、第二推流搅拌装置14、迷宫式通道15、第一进气管16、第二进气管17、进水口18、污泥排放口19、膜组件20和出水管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改良型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改良型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改良型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100包括: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110(图中未具体标识)和厌氧池1。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110包括:由外沟壁2围成的氧化沟和至少一个处理单元。

其中,氧化沟内设有隔墙3。处理单元沿预设水流方向依次形成缺氧区4、厌氧区5和好氧区6,好氧区6包括至少一个曝气段,曝气段包括由隔墙3的第一预设部分、外沟壁2的第二预设部分和第一挡板7围成的第一曝气区8和第二曝气区9,在第一曝气区8和第二曝气区9之间设有第二挡板10,第一曝气区内设有第三挡板11,第三挡板11将第一曝气区8沿预设水流方向依次分为分离区和曝气区,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10固设在隔墙3和氧化沟的侧壁上部的第一预设位置处,且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10均与氧化沟的底部有第一预设间隙;第三挡板11固设在隔墙3和氧化沟的侧壁下部的第二预设位置处,第三挡板11与氧化沟的顶部有第二预设间隙且与氧化沟的底部密闭。

厌氧池1由氧化沟外沟壁的第三预设部分和厌氧池沟壁12围成,其中,氧化沟外沟壁的第三预设位置处设有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连通厌氧池1与厌氧区4,且第一连通口设置有第一推流搅拌装置13,第二连通口设置有第二推流搅拌装置14,第一推流搅拌装置13和第二推流搅拌装置14异向固设,且固定方向与氧化沟中预设水流方向一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应器100采用厌氧池与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结合,进一步提高了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的脱碳除磷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1)至少一个处理单元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至少一个处理单元为多个处理单元时,每个处理单元之间相互连通。(2)至少一个曝气段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曝气段的具体数量可以由所需要安装的膜组件数量和废水生物处理所需要提供的好氧停留时间确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制。(3)预设水流方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如图1所示的水流方向,在此不做具体限定。(4)第一预设位置、第二预设位置、第三预设位置、第一预设部分、第二预设部分、第三预设部分、第一预设间隙和第二预设间隙,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也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曝气段内,第一挡板7、第二挡板10和第三挡板11形成迷宫式通道15;第一曝气区8和第二曝气区9分别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进气管16和第二进气管17;缺氧区4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水口18,在第一曝气区8的曝气区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污泥排放口19,分离区设有膜组件20,在膜组件20的底部设有与第一进气管16连接的第一曝气装置;在膜组件顶部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出水管21;第二曝气区9内设有与第二进气管17连接的第二曝气装置,第二曝气装置位于沿预设水流方向的第二挡板10的末端。

其中,在上述实施例中,(1)第二曝气装置可以为曝气头,例如,曝气头可以为深水微孔曝气头,其作用为在上升气流的作用下,防止污泥沉淀,并可根据氧化沟的运行情况调整其曝气量,补充氧化沟运行所需的溶解氧。(2)污水可以从进水口18进入氧化沟内,在第一曝气区8的曝气区内空气从沟底进入,从沟底向水面上升。(3)膜组件20可以为浸没式膜组件,浸没式膜组件采用的膜可以为超滤膜或微滤膜,当然,浸没式膜组件也可以采用其他材质的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此仅作为示例,不足具体限定。(4)第一曝气装置可以为曝气管。其作用是在给废水提供氧气的同时,利用上升流造成的密度下降,带动整体水流向上流动,从而成为整个氧化沟运行的动力源,与此同时水流上升可冲刷膜组件,形成膜的错流过滤,保证膜面清洁,维持膜分离稳定运行。在膜组件顶部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出水管21,过滤后的水从该管流出。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厌氧池与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一侧的厌氧区5相邻设置。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与厌氧区5相邻侧外沟壁2固定设置有第一推流搅拌装置13和第二推流搅拌装置14。第一曝气区8和第二曝气区9均与厌氧区5相邻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污水由进水口18进入氧化沟内的缺氧区4,污水包括第一预设污水和第二预设污水,第一预设污水经第一推流搅拌装置13进入厌氧池1,循环后经第二推流搅拌装置14进入氧化沟的厌氧区5循环,第二预设污水直接经氧化沟的厌氧区5循环。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推流搅拌装置13和第二推流搅拌装置14可根据污水处理需求调控推流搅拌力度,其作用为使混合液推流前进、防止污水的短流现象;污水由进水口进入氧化沟内缺氧区,一部分经第一推流搅拌装置13第一推流搅拌装置13进入厌氧池,循环后经第二推流搅拌装置14进入氧化沟厌氧区循环,另一部分直接经氧化沟厌氧区5循环。

进一步地,改良型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100处理污水:污水可以通过改良型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100的进水口流入缺氧区1,经厌氧区5及厌氧池最后进入好氧区6,反复经过多个处理单元处理,最后处理后的水从出水管流出,具体过程如下:

缺氧区:泥水混合液进入缺氧区,一部分聚磷利用混合中的硝酸盐作为最终电子受体以分解细胞内的PHB(聚β羟基丁酸),产生的能量用于磷的吸收和聚磷的合成,同时反硝化菌利用内回流来的硝酸盐,以及废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进行反硝化,达到部分脱碳与脱硝、除磷的目的。

厌氧区:经过缺氧处理的水进入厌氧区后,在厌氧条件下,污水内的兼性菌将溶解性BOD转化成低分子发酵物,生物聚磷菌将优先吸附这些低分子发酵物,并将其运送至细胞内,同化成胞内碳源存贮物,经厌氧状态释放磷酸盐的聚磷菌可在后续的好氧状态下具有很强的吸磷能力,吸收、存贮超出生长需求的磷量,并合成新的聚磷菌细胞,产生富磷污泥,通过剩余污泥的排放将磷从系统中除去。

厌氧池:与厌氧区功能一致,强化厌氧区释磷效果,在后续好氧区充分吸磷,最终提高反应器脱碳除磷效果。

好氧区:经过厌氧区及厌氧池处理的混合液进入好氧区,在第一曝气区经膜过滤和曝气管曝气,其兼有固液分离和形成氧化沟推流动力的作用,给废水提供氧气的同时,利用上升流造成的密度下降,带动整体水流向上流动,从而成为整个氧化沟运行的动力源,与此同时水流上升可冲刷膜组件,形成膜的错流过滤,保证膜面清洁,维持膜分离稳定运行;这样可以将混合液中的水分离出来,直接从膜组件连接的出水口流出达到回用或排放标准;而混合液中的污泥浓缩后,经过气升作用部分从污泥排出口排出,部分回流至的下一个处理单元。在第二曝气区内通过深水微孔曝气头曝气,在上升气流的作用下,防治污泥沉淀,并可根据氧化沟的运行情况调整其曝气量,补充氧化沟运行所需的溶解氧,有效地提高污水中溶解氧浓度;采用多段分区曝气,可以灵活地控制溶解氧浓度和废水在各个分区的停留时间,从而可以有效控制氧化沟的好氧、缺氧和厌氧的交替运行,使污水在经过厌氧、缺氧、好氧三个不同功能区的过程中,在不同的微生物菌落的作用下,使污水中的有机物、N、P得到去除。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实施例,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进行介绍。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中,改良型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其与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沿水流方向,如图中所示,第二曝气区与厌氧区相邻,膜组件采用的膜为微滤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改良型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在空间上采用厌氧池与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的一体化构建,减少回流设施及占地面积,设备简单紧凑,基建费用低,运行管理方便,运行能耗降低;在厌氧区侧设置厌氧池,一部分水流由厌氧区进入厌氧池,推流后进入厌氧区循环流动,一部分水流直接经厌氧区进行循环流动,提高了耐冲击负荷能力;厌氧池强化了厌氧释磷,提高了脱碳除磷效果。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设计图

改良型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6560.4

申请日:2019-01-0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668883U

授权时间:20191122

主分类号:C02F 3/30

专利分类号:C02F3/30

范畴分类:41B;

申请人:清华大学;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

第一申请人:清华大学

申请人地址: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

发明人:黄霞;夏俊林

第一发明人:黄霞

当前权利人:清华大学;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

代理人:黄德海

代理机构:1120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  

改良型气升式氧化沟型膜生物反应器论文和设计-黄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