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发电机组的散热装置论文和设计-顾玉明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沼气发电机组的散热装置,属于沼气发电附属设备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发电房以及设置在发电房内的发电机组,所述发电房的顶部设有循环水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括散热水箱和散热风扇,散热水箱固定在发电房的顶部,散热水箱的底部与发电房的顶部间留有距离,散热风扇固定在散热水箱的顶部,在散热水箱与发电机组间连接有出水管和进水管,出水管一端与发电机组的出水端连通,另一端位于散热水箱内,进水管一端与发电机组的进水端连通,另一端位于散热水箱内并与出水管连通,在出水管和进水管之间设有分流组件。达到提高发电机组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沼气发电机组的散热装置,包括发电房(1)以及设置在发电房(1)内的发电机组(2),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房(1)的顶部设有循环水散热装置(3),散热装置(3)包括散热水箱(31)和散热风扇(32),散热水箱(31)固定在发电房(1)的顶部,散热水箱(31)的底部与发电房(1)的顶部间留有距离,散热风扇(32)固定在散热水箱(31)的顶部,在散热水箱(31)与发电机组(2)间连接有出水管(4)和进水管(5),出水管(4)一端与发电机组(2)的出水端连通,另一端位于散热水箱(31)下方,进水管(5)一端与发电机组(2)的进水端连通,另一端位于散热水箱(31)内并与出水管(4)连通,在出水管(4)和进水管(5)之间设有分流组件(6)。

设计方案

1.一种沼气发电机组的散热装置,包括发电房(1)以及设置在发电房(1)内的发电机组(2),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房(1)的顶部设有循环水散热装置(3),散热装置(3)包括散热水箱(31)和散热风扇(32),散热水箱(31)固定在发电房(1)的顶部,散热水箱(31)的底部与发电房(1)的顶部间留有距离,散热风扇(32)固定在散热水箱(31)的顶部,在散热水箱(31)与发电机组(2)间连接有出水管(4)和进水管(5),出水管(4)一端与发电机组(2)的出水端连通,另一端位于散热水箱(31)下方,进水管(5)一端与发电机组(2)的进水端连通,另一端位于散热水箱(31)内并与出水管(4)连通,在出水管(4)和进水管(5)之间设有分流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沼气发电机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组件(6)包括共用管(61)和分流管(62),共用管(61)设置有四个,在散热水箱(31)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共用管(61),共用管(61)的长度方向与散热水箱(31)的宽度方向一致,在散热水箱(31)一端的两个共用管(61)分别与出水管(4)、进水管(5)连通,分流管(62)的长度与散热水箱(31)的长度一致,分流管(62)的两端与共用管(6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沼气发电机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出水管(4)和进水管(5)连通的两个共用管(61)的两端封死,远离出水管(4)的两个共用管(6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沼气发电机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62)设置有多个,分流管(62)的直径小于共用管(61)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沼气发电机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62)位于散热风扇(32)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沼气发电机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62)的下方设有散热翅片(7),散热翅片(7)与散热水箱(31)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沼气发电机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32)设置有多个,多个散热风扇(32)呈两排分布。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沼气发电附属设备领域,特别涉及沼气发电机组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沼气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自然产生的沼气主要包括甲烷和二氧化碳,处理后用作能源的沼气主要为50%-80%甲烷,因而热值较高,在北方地区经常作为家庭做饭的能源,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有效利用沼气,提高沼气的经济效益,目前人们还使用沼气发电。

现有的沼气发电机组,在其工作过程中,需要一定热量的水在沼气发电机组中循环。但是由于沼气发电机组在工作过程中会将大量热量传递给循坏水,往往因散热不足使得循环水使得发电机组在长时间工作过程中,温度过高,造成发电机组无法有效降温,进而造成沼气发电机组的寿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沼气发电机组的散热装置,达到提高发电机组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沼气发电机组的散热装置,包括发电房以及设置在发电房内的发电机组,所述发电房的顶部设有循环水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括散热水箱和散热风扇,散热水箱固定在发电房的顶部,散热水箱的底部与发电房的顶部间留有距离,散热风扇固定在散热水箱的顶部,在散热水箱与发电机组间连接有出水管和进水管,出水管一端与发电机组的出水端连通,另一端位于散热水箱内,进水管一端与发电机组的进水端连通,另一端位于散热水箱内并与出水管连通,在出水管和进水管之间设有分流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电机组的循坏水通过出水管进入散热风扇的下方,散热风扇对出水管内的热水进行散热,散热后的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发电机组内进行循环使用,散热装置设置在发电房的顶部时,当循环水在出水管和进水管内流动的过程中,也将循环水中的部分热量散发到空中,再通过分流组件,然后经过散热装置散热后,有效对循环水进行降温,使得进入发电机组内的循环水温度降低,提高发电机组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流组件包括共用管和分流管,共用管设置有四个,在散热水箱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共用管,共用管的长度方向与散热水箱的宽度方向一致,在散热水箱一端的两个共用管分别与出水管、进水管连通,分流管的长度与散热水箱的长度一致,分流管的两端与共用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共用管和分流管的设置,使得出水管内的循环水被分流成多股,更加有助于出水管内的循环水冷却,提高循环水冷却的效率,分流管的长度与散热水箱的长度一致时,分流管与散热风扇接触的范围更大,提高散热效率,间接提高发电机组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与所述出水管和进水管连通的两个共用管的两端封死,远离出水管的两个共用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出水管、进水管连通的两个共用管两端封死后,有效防止出水管内未冷却的水进入进水管内,同时远离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共用管连通时,有效保证出水管内循环水进入进水管内,提高循环水冷却的效率。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流管设置有多个,分流管的直径小于共用管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流管设置有多个时,使得出水管内的水被分流到多个分流管内,同时分流管的直径小于共用管的直径时,分流管与空气接触的范围增大,更加有助于分流管内的循环水冷却,提高循环水冷却的效率。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流管位于散热风扇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流管位于散热风扇的下方时,使得分流管内的循环水快速冷却,间接提高发电机组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流管的下方设有散热翅片,散热翅片与散热水箱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翅片的设置,增大了散热面积,有助于分流管内循环水快速冷却,提高散热效率。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风扇设置有多个,多个散热风扇呈两排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散热风扇呈两排分布时,使得从出水管进入分流管内的循环水被冷却,然后进入与进水管连通的分流管内时再次被冷却,提高循环水冷却的效率,进一步提高发电机组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散热装置的设置,使得出水管内的水温降低,再通过进水管进入发电机组内,提高发电机组的使用寿命;

2、分流组件的设置,提高散热的效率,间接提高发电机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隐藏一排散热风扇旨在显示分流组件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发电房;2、发电机组;3、散热装置;31、散热水箱;32、散热风扇;4、出水管;5、进水管;6、分流组件;61、共用管;62、分流管;7、散热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沼气发电机组的散热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发电房1、发电机组2、散热装置3、出水管4和进水管5,发电机组2设置在发电房1内,散热装置3设置在发电房1的顶部,出水管4与发电机组2的出水端连通,进水管5与发电机组2的进水端连通。发电机组2内的循环水通过出水管4输出,然后通过散热装置3散热后,通过进水管5进入发电机组2内进行使用,散热装置3的设置,降低循环水的温度,提高发电机组2的使用寿命。

散热装置3包括散热水箱31和散热风扇32,散热水箱31架设在发电房1的顶部,散热水箱31的顶部截面呈矩形状,散热水箱31的底部与发电房1的顶部间留有距离,散热风扇32设置有多个,多个散热风扇32间隔均匀的固定在散热水箱31上,多个散热风扇32呈两排分布。

如图2所示,在出水管4、进水管5与散热装置3之间设有分流组件6,分流组件6包括共用管61和分流管62,共用管61设置有四个,在散热水箱31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两个共用管61,共用管61的长度方向与散热水箱31的宽度方向一致,出水管4和进水管5分别与散热水箱31一端的两个共用管61连通,且与出水管4、进水管5连通的共用管61的两端封死,位于散热水箱31另一端的两个共用管61的一端连通,分流管62设置有多个,分流管62的两端分别与散热水箱31两端的两个共用管61连通,分流管62的直径小于共用管61的直径。

进一步的,分流管62设置在散热风扇32的下方。

循环水通过出水管4进入共用管61内,再进入各个分流管62内,再从分流管62进入散热水箱31另一端的共用管61内,再从共用管61流入进水管5内,再通入发电机组2内,分流管62设置在散热风扇32的下方时,使得进入分流管62内的循环水能被及时冷却,同时多个分流管62的设置,增大了分流管62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更加有助于热的循环水冷却,提高冷却的效率,间接提高发电机组2的使用寿命。

如图2所示,在分流管62的下方设有由铜制成的散热翅片7,散热翅片7上开设有槽,分流管62插入散热翅片7的槽内,散热翅片7的长度与散热水箱31的长度一致,散热翅片7的两端与散热水箱31固定连接。铜制成的散热翅片7的散热效率更高,能够更快将分流管62上的热量进行散发,提高循环水冷却的效率,间接提高发电机组2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启动散热风扇32,发电机组2的循环水通过出水管4进入共用管61内,然后进入分流管62内,循环水在分流管62内流动时,散热风扇32转动使得分流管62上的热量散发,然后进入进水管5内,再从进水管5内进入发电机组2内,提高发电机组2的使用寿命。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设计图

沼气发电机组的散热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26350.0

申请日:2019-01-2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2(天津)

授权编号:CN209413981U

授权时间:20190920

主分类号:F01P 3/00

专利分类号:F01P3/00;F01P5/02

范畴分类:28A;37B;

申请人:天津朗顿绿能环境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天津朗顿绿能环境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00400 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京福公路西(天津市双口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发明人:顾玉明;孙宝磊

第一发明人:顾玉明

当前权利人:天津朗顿绿能环境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沼气发电机组的散热装置论文和设计-顾玉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