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真:新媒体境况下党建工作的机遇挑战及创新路径论文

梅真:新媒体境况下党建工作的机遇挑战及创新路径论文

摘要:新媒体境况下,党建工作既会面对超越时空阻碍的巨大利好,也会遭遇技术性权威分散的挑战,其创新之路可谓任重而道远。因此,新媒体境况下党建工作应对挑战首先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拓展党建工作渠道、丰富形式内容,其次则是建立健全监督预警机制,提高前瞻性与预见性,并应加强教育培训,培养专业化、复合型人才队伍。

关键词:新媒体;党建;机遇;挑战;创新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四大媒体而言的网络媒体的简称,又可被称为第五媒体,指基于网络与信息技术平台化传播的媒介形式。新媒体境况下的宣传教育和政治思想工作既开拓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平台,也开始遭遇传统模式下从未出现的冲击和挑战。因此,优化与创新就成为新媒体境况下党建工作实现超越和突破的必由之路。

一、新媒体境况下党建工作的机遇挑战

(一)机遇

基于网络与信息技术、平台的新媒体给予党建工作最大的机遇当属全面突破传统工作模式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性。借助网络传播的无时无刻、随时随地,党建工作不仅能够从工作时间、地点充分延伸到业余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更能借助图片、图像、音频、视频构建更为丰富多彩的党建工作模式。

尤其是当越来越多新生代成为社会工作主体时,年轻人对于网络生活的热衷与熟悉更需要党建工作适时顺应,才能不断提升其对青年群体的吸引力。同时,借助新媒体在青年受众中广泛普及和日益深入的应用,党建工作开展政治思想教育才能不断提高被认同和被接受的程度。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党建及思想政治教育入眼入脑到入心。

(二)挑战

虽然新媒体的出现使党建工作开拓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和新状态,但去中心化的传播形式也造成传播大众化的同时出现越来越明显的分众趋势。这就极易引发传统主流传播权威性的丧失。

当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一统传媒天下时,少数人和机构就能够引导和掌控社会舆论的走向与方式。这虽然不利于普通民众意见的表达,却相对有利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与扩散。反观新媒体境况下,任何普通公民都能通过网络发布新闻、表达意见,这固然实现了更大程度上的言论自由,却也极易对主流价值观、权威引导力形成一定程度的“稀释”。显然,党建工作面对更加多元思想的肆意扩散时,其遭遇的挑战也必定较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更加严峻。

又如,利用网络上最热门的社交媒体开展党建主题教育活动,选择社会热点话题、焦点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和鼓励年轻党员、普通群众积极参与其中、畅所欲言。在此基础上,收集整理其中关注度最高议题重点分析,并提供更加权威性、专业化的资讯佐证,由此达到辨析明理又防谣辟谣的目的。

二、新媒体境况下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

(一)充分利用新媒体拓展党建工作渠道、丰富形式内容

4月15日清晨,水利部副部长刘宁带领来自国家发改委、国家防总、青海省水利厅、青海省水电集团公司的抗震救灾工作人员及大坝水工、地质专家共21人检查指导玉树震区水库大坝安全工作。刘宁查看了禅古水电站大坝震损情况,深入巴塘河、扎西科河上游实地查看河道水量、滑坡垮塌等情况,对水利抗震救灾工作进行现场指导。

比如在传统的报告、文件、宣传栏基础上,加速建立涵盖微信、微博、网站、论坛等在内的立体化思政教育体制机制。应积极培养年富力强又深谙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党员先锋、业务骨干等成为网络KOL,借助这些意见领袖强大的吸引力、号召力形成党建思政教育由点连线、连线成面的辐射带动作用。

首先,与传统胶片相比,数码照片以马赛克形式存在,更加容易修改而不易察觉,更加可操控而成为作者的同谋。这给传统摄影致命一击——真实性或客观性受到广泛质疑。里奇不无担忧地写道:

新媒体的发展速度已经佐证了其为时代发展抉择的必然性,因此面对党建工作的历史机遇和挑战,逃避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加快被淘汰的速度。因此,党建工作在新媒体境况下实现优化与创新首先需要快速转变工作思路,充分利用新媒体拓展党建工作渠道、丰富形式内容。

4、残次林改造。残次林防风效果有限,但树木经济效益难以保证,须进行改造。措施是:对多缺乏科学管理、营养不足的乡土品种采用树冠下平整围堰,改进灌溉设施、修剪枝叶,增施有机肥等措施,促进果树生长,提高优质果实产量;对残次林实行全面伐除,重新整理土地内部构造,改善土壤营养结构,重新种植科学合理的果树品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与当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的一项政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初级阶段。当时农村经济相对比较落后,有不少贫困地区,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村人口没有脱贫,有的甚至还很穷。因此,把发展农村生产、提高人民生活富裕水平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则是我国综合国力有了很大增强、农村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农民收入有了较多增加这一历史性成就的新形势下提出来的。其定位更高、目标更明、路径更宽,从原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转变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更好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二)建立健全监督预警机制,提高前瞻性与预见性

新媒体光速传播的特点既有助于提高党建宣传与思政教育的时效性,却也极易使不明真相群众被谎言谣言蛊惑而致集体无意识。为引导和帮助基层民众提高思辨意识与能力,党建工作还需建立健全监督预警机制,提高前瞻性与预见性。

比如在线下设置党建工作联络点,委派专人担任联络员;在线上则以首席信息安全员为牵头,在各分支机构设置分管员或监督站,利用大数据分析、建立关键词库等技术手段,使线下线上形成立体化监督预警体系。一旦出现争议焦点或群体性事件的苗头,则相应监管人员、机构等即刻介入,这就能以更具前瞻性和预见性的监督管理手段提高党建工作的权威性和引导力。

(三)加强教育培训,培养专业化、复合型人才队伍

基于平台化传播的新媒体对于网络与信息技术颇为依赖,这也决定了新媒体的应用需要一定信息技术理论和技术支持,这就离不开一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人才队伍。因此,加强教育培训,培养专业化、复合型人才队伍同样是党建工作在新媒体境况下实现优化创新的重要手段。

除了以市场化手段对外招聘信息技术人才外,用人单位内部还应当形成定期培训机制,针对包括信息技术理论和媒体传播技能在内的知识展开系统教育,从而进一步发挥人才在创新党建工作中的能动优势。

三、结束语

新媒体自出现后就以爆发式增长在极短时间内成为与传统四大媒体分庭抗礼的第五传播形式。这说明新媒体迎合了越来越多基层民众对于大众传播的心理需求,也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宣传教育与政治思想工作的时空阵地。因此,新媒体对于党建工作实现全面覆盖与深度影响具有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这是党建工作应当充分认识并积极利用之处。不过新媒体的分众化特征也决定了其对于主流媒体传播的稀释性,这对于党建工作的权威领导及核心价值观宣教等会产生不利影响,需要特别重视和规避。因此,新媒体境况下党建工作创新需要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择其有利而用,其不利而防,如此方能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政治思想与宣传教育的品质和成效。

参考文献:

[1]宇业力.邵海军.关于“问题意识”视角下的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8(01):20.

[2]杜亮.关于手机媒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的可行性与重要意义分析[J].文教资料,2018(12):181-184.

作者简介:梅真(1988-),女,陕西西安人,西安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党委办公室文秘。

标签:;  ;  ;  ;  ;  ;  ;  ;  ;  ;  ;  ;  

梅真:新媒体境况下党建工作的机遇挑战及创新路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