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二重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劳动二重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劳动二重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价值论,使用价值,关系,自由,资本论。

劳动二重性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1](2019)在《劳动二重性理论(二)》一文中研究指出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可是劳动产品在我们手里也已经起了变化。如果我们把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抽去,那么也就是把那些使劳动产品成为使用价值的物体的组成部分和形式抽去。它们不再是桌子、房屋、纱或别的什么有(本文来源于《新湘评论》期刊2019年03期)

马克思,恩格斯[2](2019)在《劳动二重性理论(一)》一文中研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页。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但这种有用性不是悬在空中的。它决定于商品体的属性,离开了商品体就不存在。因此,商品体本身,例如铁、小麦、金刚石(本文来源于《新湘评论》期刊2019年01期)

张迪[3](2017)在《马克思主义劳动二重性理论视角下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核心理论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它上可以联系到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后接剩余价值论。本文以人的要素为核心,分析人与劳动、劳动异化与人的异化现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劳动和价值关系的辨析,资本主义世界中马克思主义利润率与资本增值率之间的矛盾,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的科学性,进而探究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本文来源于《集宁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刘文霞[4](2017)在《闲暇与劳动:我国现阶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二重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它又是一个历史生成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需要阶段性政策与措施的相互衔接来逐步实现。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劳动者闲暇时间增多与过度劳动并存的现象及原因,并且印证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个从渐进的量的积累到最终质的飞跃的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需要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增加社会财富;采取有效措施缓解贫富差距;督促相关部门落实休假制度,并保障劳动者的休息与闲暇权;引导劳动者合理闲暇、适度劳动;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措施,逐步释放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活动空间,增加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促进因素,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刘旭[5](2017)在《价值是主客体关系与主体间关系的总和——基于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视野中的劳动二重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概念与价值论中的"价值"概念具有同一性。世界可以划分为物理形态世界与价值形态世界。劳动既有改变物理形态世界的意蕴也有改变价值形态世界的意蕴。在价值论的视域中,物只有客体尺度;而人既有主体尺度,也有客体尺度。客体及其属性与主体尺度相符合、相一致的性质固然属于价值关系;主体及其属性与主体尺度相符合、相一致的性质同样属于价值关系。前者可以称为手段价值关系,而后者则可以称为目的价值关系。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既有纯粹的物理关系,也有手段价值关系和目的价值关系。劳动的二重性并不改变事物的物理形态,而是改变事物的价值形态。具体劳动改变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手段价值关系,抽象劳动则改变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目的价值关系。抽象劳动的物化凝结为商品价值,意味着商品价值在本质上是物化了目的价值关系。在此意义的基础上,劳动凝结的价值,无论是使用价值还是价值都属于价值论意蕴中的价值范畴。(本文来源于《湖北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05期)

许光伟[6](2017)在《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思想史再发掘——兼析《资本论》结构发生的秘密》一文中研究指出值此《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之际,应从历史高度探索《资本论》结构发生奥秘,总结推广《资本论》理论遗产,藉以弘扬"中华事的科学"。研究表明,劳动二重性客观逻辑的发掘确立《资本论》结构形式变迁的"客观标准",打破了既有的"劳动二重性思想史"认识,将"理论"转译为"生成规定",并将思考的触角延伸到文本背后——历史和批判。这要求将《资本论》创作过程看作一"巨型的"史书,从马克思真实记录中梳理结构的源起、成型和中间隐藏的逻辑嬗变,具象出批判与建构之"完美统一(规定)"。劳动二重性的发生学结构——特殊和一般、"个别"上升到"一般"、发生的批判的规定、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性质,亦即所谓的第Ⅰ结构、第Ⅱ结构、第Ⅲ结构和第Ⅳ结构,乃是构成了《资本论》创作的直接结构形式、总和结构形式、一般结构形式和历史辩证法的形式。理解高点锁定在"第Ⅳ结构"。由于艺术再现主客观批判的工作统一,真正回答了"什么是生产关系"问题,首章《商品》逻辑始终代表着历史唯物主义作品的最高水准,完结《资本论》结构的艺术高度。(本文来源于《东南学术》期刊2017年02期)

刘雨[7](2017)在《如何理解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兼评对劳动价值论的两种否定的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经过长期研究、批判地吸收古典经济学成果的结晶,是对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极大丰富和发展,更是分析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但自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产生以来,就不断受到各种非无产阶级的质疑和否定。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将具体劳动形式的变化归结为抽象劳动的变化;二、把使用价值的生产混同于价值的生产。清楚并学习马克思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对于理解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世纪桥》期刊2017年02期)

贺汉魂[8](2016)在《劳动二重性真义与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本义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实际是人们考察同一次劳动的两个不同视角,劳动的有用性与有害性才是劳动二重性的真义所在。从抽象角度看,劳动既为"善"也为"恶"。从劳动的具体性看,劳动的"善"与"恶"是具体的,一切"善"超过"恶"的劳动便是有用劳动,反之,便是有害劳动。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本义的两大方面是劳动解放人与解放人的劳动。从对立性看,劳动的有害性决定了劳动对人的"不解放",不劳动又无法实现劳动的有用性,促进劳动解放人。从统一性看,劳动的有用性决定了解放人的劳动要以劳动能够解放人为根本前提,解放人的劳动对劳动解放人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本文来源于《齐鲁学刊》期刊2016年02期)

杨谨华[9](2016)在《劳动二重性原理的清源和正本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起源于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辩证法的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原理,突破了英国经验主义和德国唯心主义的制约,在政治经济学中具有核心和枢纽地位。它不仅为劳动价值学说、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解决了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同时,也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坚持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观点是创新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原理的关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市场》期刊2016年07期)

王振东,肖启佑[10](2015)在《试论异化劳动二重性与美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异化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与私有制相生相伴的异化劳动作为对劳动的否定,抽象了人的本质,压抑着人的审美能力的发展,故而异化劳动因其异化性对人的审美的阻碍与破坏是不言而喻的。但与此同时,异化劳动作为对象性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仍旧能够反映人类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异化劳动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人的自由束缚的不一致性反而促进着人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的缓慢发展,因此异化劳动的异化性与对象化性这二重性与人的审美存在着阻碍与推进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延边党校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劳动二重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页。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但这种有用性不是悬在空中的。它决定于商品体的属性,离开了商品体就不存在。因此,商品体本身,例如铁、小麦、金刚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劳动二重性论文参考文献

[1]..劳动二重性理论(二)[J].新湘评论.2019

[2].马克思,恩格斯.劳动二重性理论(一)[J].新湘评论.2019

[3].张迪.马克思主义劳动二重性理论视角下人的全面自由发展[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7

[4].刘文霞.闲暇与劳动:我国现阶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二重性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5].刘旭.价值是主客体关系与主体间关系的总和——基于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视野中的劳动二重性[J].湖北社会科学.2017

[6].许光伟.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思想史再发掘——兼析《资本论》结构发生的秘密[J].东南学术.2017

[7].刘雨.如何理解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兼评对劳动价值论的两种否定的批判[J].世纪桥.2017

[8].贺汉魂.劳动二重性真义与马克思劳动解放思想本义探析[J].齐鲁学刊.2016

[9].杨谨华.劳动二重性原理的清源和正本研究[J].中国市场.2016

[10].王振东,肖启佑.试论异化劳动二重性与美的关系[J].延边党校学报.2015

标签:;  ;  ;  ;  ;  ;  ;  

劳动二重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