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技术状况评价论文_王婷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路面技术状况评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路面,状况,沥青路面,技术,评价,病害,综合评价。

路面技术状况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王婷婷[1](2017)在《辽宁省农村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及组合预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辽宁省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农村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逐年降低,影响了车辆的行驶舒适度和安全性。本文针对辽宁省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的技术状况评价及组合预测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根据省内环境条件等实际情况,将全省农村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划分成五个区域,对每个分区内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的路面结构、交通量、技术状况等情况进行了普查,并对重点地区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的路面病害进行实地调研。在典型病害位置处钻芯取样,分析芯样和芯壁破损程度,以此得出面层破坏对应基层失效情况,为后续评价指标的选取打好基础。通过分析路面各类病害的损坏机理,将全省农村公路沥青路面分为结构性病害和非结构性病害两大类,并根据病害类型和程度确定出评分标准。在此基础上,选取路面破损状况指数PCI和基层失效指数BCI,作为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的技术状况评价指标。采用叁角白化权函数建立辽宁省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综合评价模型,采取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权重系数,主观权重采用专家意见,客观权重采用夹角余弦法。由此计算出多条农村农路沥青路面的综合聚类系数以及所属灰类,确定各条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的优先养护顺序。农村公路使用年限较短,通常四到五年之后,路面使用性能急剧下降,且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的历史调查数据较少,大部分农村公路调查数据缺失,或仅有几年的历史数据。因此基于对路面实际状况的调研,总结路面病害情况发展规律,将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的破坏规律分为一般破坏发展模式和特殊破坏发展模式两种。根据路面检测时间,将农村公路历史调查数据分为每年的3月和9月两次结果进行统计,采用时间-空间法来扩充调查数据。通过对常用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模型的比较分析,本文确定采用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和灰色预测GM(1,1)模型,分析在一般破坏发展模式下,应用组合预测原理,对辽宁省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进行预测,最终建立辽宁省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组合预测模型,并通过应用实例分析论证。组合预测模型不仅弥补了单个模型的缺陷,又使得预测结果的精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沈阳建筑大学》期刊2017-12-01)

何芳,张海斌,陈默[2](2016)在《柳南高速路面技术状况检测与评价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路面改造方案的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案的合理确定需建立在充分采集反映路面实际状况的调查和检测数据,并对其进行科学、准确和精细的评价研究的基础之上。文章结合柳南高速公路道路改造(叁岸收费站―那容互通立交)路面检测项目实际,阐述了目前路面检测工作的主要内容、方法及评定办法,为类似项目检测工作的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西部交通科技》期刊2016年05期)

卢纯洁[3](2016)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及路面状况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高速公路路网的日益完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成为高速公路养护中的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以西二环南段沥青路面处治过程为依托,开展了对沥青路面检测评价研究、沥青路面病害特点及成因分析、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技术一系列研究。本文概述了路面抗滑性能检测、路面弯沉检测、路面平整度检测、路面车辙检测等检测项目、检测技术及路面评价标准,利用路面检测评价方法对西二环南段的路面状况进行分析,为路面处治提供科学的参考信息;归纳了高速公路常见的典型病害及原因分析,对西二环南段沥青路面病害的形成及原因进行有效的分析,为沥青路面病害处治采取的技术提供依据;介绍裂缝修复技术、坑槽修复技术,重点介绍了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包括封层预防性养护技术、罩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沥青再生技术等较先进的养护技术;分析了超薄粘结磨耗层预防性养护在西二环南段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并对处治效果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6-04-16)

吴运祥,王涛[4](2016)在《老路路面技术状况评价与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结合某老路路面技术状况现场检测的工程实例,论述公路路面技术状况定期检测方法的过程,对相关数据、结果进行分析,根据检测数据对现时路况进行全面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案,为路面养护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本文来源于《工程与建设》期刊2016年01期)

万九鸣,肖月,吴少鹏,邱柳静子,仪明伟[5](2015)在《沥青路面公路技术状况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浮动权重和病害修补率等计算方法,对收集的沥青路面数据进行了大量演算分析,并根据演算结果对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方法提出修正.通过修正计算结果和实际路面情况的比较,验证了新算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文中提出的动态权重算法,对状况良好和状况恶劣的道路都给予了相应合理的评价,能够突出损坏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重要参考点.(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期刊2015年06期)

刘聪慧[6](2015)在《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评价及大修方案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高速公路路面维修改造实体工程,详细评价了沥青路面的破损及承载力状况,依据弯沉指标(SSI)、破损指标(PCI、IRI、RDI)对路段破损等级进行了划分,制订了具体的处治方案。并针对路段交通量大、轴载大等情况,采用超薄耐磨罩面、就地热再生等新技术,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运营期间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山西交通科技》期刊2015年06期)

孙延芳,牛玺荣,梁斌[7](2015)在《某国道一级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评价与大修方案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运营12年的华北某国道一级公路路面进行全面的路况调查和技术状况评定,分析了造成路面横裂、纵裂、龟裂、车辙、拥包等病害的主要原因,依据耐久、合理、经济等设计原则,并贯彻"充分利用原路强度"、节约资源、低碳环保的公路建设新理念,针对该路交通状况复杂、城镇交叉较多、原路面结构种类繁多等特点,在采用3S法对全线段落划分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技术针对性和施工可操作性的路面大修方案。通过该大修项目实施及运营,设计方案施工方便、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本文来源于《施工技术》期刊2015年11期)

张敏江,董是,冷连志[8](2015)在《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与养护决策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计算路面性能的影响权重,建立沥青路面养护决策体系.方法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20条普通公路数据样本进行计算,并通过G202、G305等计算实例阐明计算过程.结果得到了各评价检测指标对路面性能的影响权重,并对公路数据样本做出定量评价.计算得到各路段样本与路面状况等级之间的关联度,根据最大关联度原则可评判路面状况等级.结论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和人为判断相一致,说明该评价方法可行.建立的沥青路面养护决策体系可以对普通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李圆圆[9](2014)在《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交通量的不断增长,我国高速公路网趋于完善,但同时道路交通量日益增大,车辆迅速大型化且严重超载的现象也随之普遍出现,使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路面面临严峻的考验。很多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均呈现出一定的早期破坏,如裂缝、泛油、剥落、车辙等现象,有的高速公路甚至通车当年即发生了病害,正常维修期大大提前,直接影响了车辆的运行,也增大了养护管理资金的投入。针对这一现象,我国普遍采用公路路面技术状况定期检测的方式对公路路面产生的裂缝、泛油、剥落、车辙、沉陷、拥包、波浪等病害状况作出准确的评价,最终提出养护维修建议并确定处理方案。公路路面技术状况定期检测首先是对基本病害的调查检测,包括路面损坏、路面平整度、路面车辙、路面抗滑性能以及路面结构强度等指标,通常使用较为先进的自动化设备进行检测,比如路面综合数据智能检测车(可以同时检测路面损坏、路面平整度、路面车辙、路面构造深度等指标)、路面横向力系数测试车、落锤式弯沉仪以及探地雷达等。通过对以上各个指标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计算相应的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路面车辙深度指数RDI、路面抗滑性能指数SRI以及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ASSI,然后结合《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的有关规定计算出PQI(Pavement Quality or Performance Index)——路面使用性能指数。根据相关规范的规定对路面综合使用性能进行评价,得出评定结论并给出相应的养护维修建议以及合理的修补方案。本文主要以对某段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的现场检测为例,阐述整个检测过程及对检测结果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案。首先对该高速公路的路段进行了路面损坏、路面平整度、路面车辙和路面抗滑性能等指标的检测,经过对检测数据的分析,此路段路面损坏较为严重,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均不够理想。考虑到其结构强度可能会受到影响,于是采用落锤式弯沉仪FWD对路面结构强度进行了检测。弯沉检测后发现部分路段结构强度较低,需大修,则又利用探地雷达检测路面结构损坏的具体情况以利于维修方案的制定。最后参照《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对路面的维修提出方案。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评价与分析通过总结路面病害形成的内在、外在原因,如施工材料、温度、湿度、季节、交通量等等,根据病害程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养护维修建议,确定需要采取的相应补救措施,从而保证了高速公路路面的通行质量。公路路面技术状况检测所得出的数据及计算所得结果也有利于对公路路面的设计,为路面施工等各方面提供有力的资料和经验,同时也有助于理论上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4-11-30)

董是[10](2014)在《基于水泥稳定基层技术状况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与大中修决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现有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指标体系,都是根据路表面技术状态而设定的,而明确沥青路面基层状况对路面养护决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为此,本文提出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基层状况研究这一新的研究思想,并基于辽宁省普通公路沥青路面破损特征的研究及多年路面检测数据,提出了基层破损状况评价指标,给出了这些指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为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决策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首先,开展了大量的辽宁省普通公路技术状况检测与调查工作。从检测原理、检测设备和检测的内容等方面系统的介绍了路面破损、平整度、车辙检测技术,路面抗滑性能检测技术,路面结构强度检测,路面结构的完整性检测技术。其次,利用检测与调查结果,对水泥稳定基层沥青路面主要破损模式进行归纳总结。从病害产生机理和病害表观特征二个方面,逐一分析了每种病害与损坏模式,区别结构性破损与非结构性破损,为提出新的基层评价指标做准备,也为后继理论分析提供基础。第叁,提出路面基层评价指标RBDR、RBCI,并给出指标详细计算方法。对于网级:采用图像人工识别法诊断基层状况,统计出各种病害类型下基层出现破损的概率,并保证80%的置信度,建立了面层损坏与基层损坏映射关系模型。对于项目级:针对不同类型的病害分别进行大量的钻芯取样,基于模糊神经网络原理,通过病害特征、自然条件、路面结构、交通量等参数,预测钻芯取样样本碎裂结果,预测精度84%,建立了模糊神经网络基层诊断模型。引入统计学中的均值、方差、峰度、偏度的概念,反映沥青路面基层损坏的分布特征,以此用来区别5种基层破损的分布类型:即整体性完好型,整体完好局部破损型;离散破损型;局部完好整体破损型;整体性破损型。第四,采用面板数据马尔可夫转移概率模型预测路段的恶化过程。根据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指标(PCI、RQI)及评价标准,确定路面状态五个等级及边界值。通过面板数据法计算出的路面性能衰变方程参数α、β、σ,计算得到不同路面结构、交通量条件下的路面状态恶化的马尔可夫概率转移矩阵。实现对路面衰变规律的预测。第五,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路面技术状况进行评价。同时采用该方法对大量数据样本进行计算。以国道G202、G305线路面检测数据为例,计算得到各评价检测指标对路面性能的影响权重,定量评价样本路段综合技术状况。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和人为判断相一致,说明该评价方法可行。第六,基于现有沥青路面养护决策体系的分析,结合本文对基层技术状况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网级、项目级决策树。为普通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决策提供依据。第七,根据前文的研究结论,在项目级层次内,以库二线(于楼至田庄台段)改造工程为例,说明大中修决策方法,并且进行方案设计。(本文来源于《沈阳建筑大学》期刊2014-11-01)

路面技术状况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路面改造方案的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案的合理确定需建立在充分采集反映路面实际状况的调查和检测数据,并对其进行科学、准确和精细的评价研究的基础之上。文章结合柳南高速公路道路改造(叁岸收费站―那容互通立交)路面检测项目实际,阐述了目前路面检测工作的主要内容、方法及评定办法,为类似项目检测工作的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路面技术状况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1].王婷婷.辽宁省农村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及组合预测方法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7

[2].何芳,张海斌,陈默.柳南高速路面技术状况检测与评价分析[J].西部交通科技.2016

[3].卢纯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及路面状况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

[4].吴运祥,王涛.老路路面技术状况评价与分析研究[J].工程与建设.2016

[5].万九鸣,肖月,吴少鹏,邱柳静子,仪明伟.沥青路面公路技术状况评价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5

[6].刘聪慧.高速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评价及大修方案设计[J].山西交通科技.2015

[7].孙延芳,牛玺荣,梁斌.某国道一级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评价与大修方案设计[J].施工技术.2015

[8].张敏江,董是,冷连志.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与养护决策体系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9].李圆圆.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与分析[D].山东大学.2014

[10].董是.基于水泥稳定基层技术状况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与大中修决策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4

论文知识图

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评价体系京藏高速进京k0-k15路段破损类型病害...京藏高速典型病害Fig.2-26Typicaldi...路面无损检测评价上下行沥青路面PCI分布上下行沥青路面每公里平均IRI分布

标签:;  ;  ;  ;  ;  ;  ;  

路面技术状况评价论文_王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