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方方: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论文

赵方方: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在眼科护理中常见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18 年1 月至2019 年2 月在本院接受眼病治疗的患者共计70 例,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实施分组,其中先入院的作为A 组,共有35 例患者,接受眼科常规护理,后入院的作为B 组,共35 例患者,接受眼科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不良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模式之后,B 组患者的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比A 组更低,说明B 组的护理风险更少,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眼科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加强相关风险因素的分析,同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有利于减少患者并发症,保障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安全,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眼科护理;风险因素;不良反应;护理对策

0 引言

眼是人体的视觉器官,为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通过眼睛,我们可以进行外界事物的观察,更好地体会多姿多彩的世界。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工作原因、生活因素、年龄、不良用眼习惯等,使得发生眼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常见的眼病有视力下降、青光眼、白内障等,给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1-3]。而如何提升眼科患者的疾病治疗以及护理质量是临床重点研究的课题。如果护理不当,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为了更好地提升眼科患者治疗效果,本研究对眼科护理中常见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8 年1 月至2019 年2 月收治的眼科疾病患者中选出70 例,根据患者不同的入院顺序实施分组:(1)A组35 例(先入院患者):有男性患者20 例,女性患者15 例,年龄最大的为63 岁,最小的为41 岁,年龄均值为(50.9±3.7)岁;(2)B 组35 例(后入院患者):有男性患者19 例,女性患者16 例,年龄最大的为62 岁,最小的为40 岁,年龄均值为(50.3±3.9)岁。进行两组患者性别比、年龄范围以及均值、疾病类型以及严重程度等资料的对比,组间各项资料均十分均衡,具有良好的对照研究价值。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风险因素分析

教师在初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大多采用课堂教学的方法作为主要途径对学生进行教学,因此,如何创建一个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成为了每个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改善自身课堂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主积极的学习,并适当的调整课后习题的结构等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1)患者自身因素:患有眼病的患者视力降低甚至存在视力障碍,并且很多患者需要卧床休养,因此生活质量以及睡眠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常见的不良症状有头晕、头痛等。同时患者如果下床活动,很容易由于视物不清、头晕等而出现跌倒风险,进而对患者造成机体伤害[4]。(2)护理人员因素:一些眼科护理人员的护理经验缺乏,护理专业知识掌握不足,导致在护理过程中容易发生疏忽大意、护理不到位等情况。有时甚至会造成患者角膜损伤,加重患者病情。另外,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缺乏有效的沟通、沟通不畅等,使得家属对患者病情掌握较少,甚至发生错误认识,从而易导致纠纷事件的发生[5]。这不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也会影响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点源污染控制方面,以往提出的要求是“达标”排放,并习惯性认为,“达标”排放对环境是安全的。即使按照污水一级排放标准控制,其排出的废污水水体也将劣于地表水Ⅴ类。当一个地区的产业布局较密集时,其水污染物排放对河湖水质的危害是巨大的(见表1)。

(1)加强对患者方面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面对患者的时候,除了要做好基于病情的各项基础性护理,同时还应当对患者及家属耐心细致的进行健康知识宣教,使他们可以对疾病以及治疗产生正确全面的认识。这样患者做到了心中有数,会对医护人员更加信任,配合度也会更高,从而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6]。(2)护理人员不断提升护理水平:护理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具备较强的工作责任感。工作中能够做到认真负责,重视维护患者的利益,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赢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另外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并养成总结工作经验的良好习惯。另外通过给护理人员提供专业培训,使他们的理论知识更加丰富,实操技能更加熟练[7,8]。只有这样,护理人员才能更好地给患者提供专业服务。而进行良好的护患沟通也十分重要,护理人员应当掌握护患沟通技巧,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时保证沟通顺畅,使患者和家属能够更好地掌握各种护理配合要点、注意事项等,从而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1.3 观察指标

经过统计,A 组中共有17 例患者发生不良风险事件,占总人数的48.57%,B 组中共有5 例患者发生不良风险事件,占总人数的14.29%,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统计学处理工具使用SPSS18.0 软件,其中(±s)表示计量资料,检验方式为t 检验,(%)表示计数资料,检验方式为χ2 检验,P <0.05 代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率。

1.2.2 护理对策

表1 两组患者不良风险发生原因分析结果[n(%)]

?

3 讨论

眼科疾病为临床常见疾病类型,有较高的发生率。该疾病不但会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不同程度降低,还可能严重影响正常工作以及生活。发生眼部疾病之后,不但患者身心负担会极大增加,护理人员的护理负担也十分沉重。眼科疾病由于患病位置的特殊性,使得更容易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影响患者的疗效以及安全,加重护患矛盾。为此,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应当对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加强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导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患者个人因素,如视力降低、长时间卧床等,护理人员因素,如健康宣教不到位、护理不当、工作疏忽大意、与患方未进行有效沟通等。针对这些风险因素,应当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首先护理人员应当做好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使他们能够掌握配合方法、注意事项等,提升依从性。另外,护理人员应当通过培训、自学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从而给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而基于病情的护理措施之外,还应当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等,让患者能够情绪放松,减少对环境的陌生感、对病情的恐惧感等,提升睡眠质量。这对于促进患者机体健康,提升抗病能力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综上,眼科疾病的特殊性对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中存在较多的风险因素,要想更好地保障护理质量,需要加强对存在的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付诸实施。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当耐心细致,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工作严谨,有较高的风险防范意识,从而做到防微杜渐,让患者享受到更加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逐步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民生问题相关研究一度受到学术界关注。然而民生领域十分宽广,研究要取得良好成效,须深化研究层次,关注包含教育领域在内的具体民生问题必不可少。伴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教育工作研究的深入,解放战争时期党的教育工作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国内外对此都有研究。

参考文献

[1] 魏赛君,王旭芳.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2):15,17.

[2] 闫丽.浅谈眼科护理风险因素及预防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9):215,220.

[3] 赵芹.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8):69,73.

[4] 杨小春.体位标识牌在眼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0):134-135.

[5] 王玉娇.眼科护理中常见的风险及防护措施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14):41,44.

[6] 王敏.影响眼科护理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08):153,158.

[7] 何金云,汝琨,廖培娇.眼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6):225-226.

[8] 贾丽媛,田娟娟.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4):12590.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B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85.232

本文引用格式:赵方方.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5):349-350.

标签:;  ;  ;  ;  ;  ;  ;  ;  ;  ;  ;  ;  

赵方方: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