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半衰期论文_刘素萍,胡广春,伍怀龙,储诚胜,刘钊

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效半衰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半衰期,转换率,甲亢,伽马射线,内分泌腺,防护,比值。

有效半衰期论文文献综述

[1](2013)在《何谓物理半衰期、生物半衰期和有效半衰期?》一文中研究指出答:物理半衰期(T1/2):在单一的放射性衰变过程中,放射性活度降至其原有值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称为物理半衰期(T1/2)。生物半衰期(Tb):指当某生物系统中某种指定的化学元素排速率近似地按指数规律减少时,由于生物过程致使该元素在此系统中的量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本文来源于《护士进修杂志》期刊2013年20期)

刘素萍,胡广春,伍怀龙,储诚胜,刘钊[2](2013)在《缓发高能伽马射线法探测核材料——有效半衰期的特点和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取了对14 MeV中子诱发~(238)U核裂变所产生的感兴趣区域(3~8MeV)缓发γ射线有主要贡献的7种裂变产物,构成研究总体,在不同辐照时间的情况下,计算了不同时刻总体感兴趣区域缓发γ射线的总强度,研究了有效半衰期的特点,分析了有效半衰期作为核材料判据的必要性和作用。研究表明,有效半衰期具有随跟踪测量开始时刻变化、随辐照条件变化的特点,作为核材料存在判据之一,有效半衰期可以用来辅助证实核材料的存在。(本文来源于《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叁卷)——中国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7册(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卷、脉冲功率技术及其应用分卷、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分卷)》期刊2013-09-11)

田健,康增寿[3](2012)在《~(131)I治疗Graves’甲亢:有效半衰期测定新方法(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甲状腺131I转换率(4与24h吸碘率的比值)可以预测有效半衰期。临床实践发现有效半衰期与131I转换率之间有负相关,本研究利用131I转换率测定推算耗时的有效半衰期测定。方法回顾131I治疗Graves’甲亢的1044例患者,而且分析吸碘率和有效半衰期,计算转换率,根据转换率和吸碘率的负相关做成软件。结果有效半衰期≥4d占92%(958/1044),有效半衰期<4d占8%(86/1044)。有效半衰期与131I转换率之间具有负相关,负相关的回归方程是y=-4.5551x+0.1693,x为转换率。结论根据回归方程编成的软件可以推算有效半衰期。(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科学》期刊2012年23期)

曾昭辉[4](2012)在《Graves病患者摄~(131)Ⅰ率与有效半衰期的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Graves病患者3h、6h和9h摄~(131)Ⅰ率与24h摄~(131)Ⅰ率的相关性,寻找一种简便有效的以3h、6h和9h摄~(131)Ⅰ率推算24h摄~(131)Ⅰ率的方法。同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由此方法推算24h摄~(131)Ⅰ率,并以3h、6h、9h摄~(131)Ⅰ率与推算的24h摄~(131)Ⅰ率比值与有效半衰期进行相关回归分析,寻找一种便捷的有效半衰期推算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在我科住院,经临床及血清学检查确诊为Graves病患者194例为研究对象,测定这194例Graves病患者3h、6h、9h、24h、48h、72h和96h甲状腺摄~(131)Ⅰ率和有效半衰期。所有患者均进行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甲状腺B超,甲状腺摄~(131)Ⅰ率,有效半衰期,TRAb、TGAb和TMAb等抗体的测定以及其它常规检查。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对3h、6h、9h摄~(131)Ⅰ率与24 h摄~(131)Ⅰ率进行回归相关分析,找出推算24h摄~(131)Ⅰ率的方法,并根据得到的方法推算24h摄~(131)Ⅰ率,且以3h、6h、9h摄~(131)Ⅰ率与推算的24h摄~(131)Ⅰ率比值与有效半衰期进行相关回归分析,从而得出推算有效半衰期的方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h、6h、9h和24h摄~(131)Ⅰ率最高值所占比例分别为2.06%(4/194),11.86%(23/194),26.80%(52/194)和59.28%(115/194),其中3h/24h摄~(131)Ⅰ率比值≥0.85占29.38%,6h/24h摄~(131)Ⅰ率比值≥0.85占75.26%,而9h/24h摄~(131)Ⅰ率比值≥0.85占93.81%。在相关分析中:3h、6h、9h摄~(131)Ⅰ率与24h摄~(131)Ⅰ率均有正相关关系。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后,3h、6h、9h摄~(131)Ⅰ率均进入回归方程,其中3h、6h、9h摄~(131)Ⅰ率叁者结合与24h摄~(131)Ⅰ率相关程度最大,其3个方程分别为Y_1=11.401+0.832H_9、Y_2= 8.737-0.211H_3+1.038H_9、Y_3=8.035-0.312H_3+0.288H_6+0.851H_9,其回归方程经F检验和t检验均成立。在有效半衰期推算中:3h/24h1推算、6h/24h推算、9h/24h推算摄31I率比值均与有效半衰期有负相关关系。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后,只有6h/24h131推算摄I率比值进入方程,其回归方程分别为:T_1=11.342-6.137×H_6÷(11.401+0.832H_9)、T_2=10.851-5.589×H_6÷(8.737-0.211H_3+1.038H_9)、T_3=11.166-5.915×H_6÷(8.035-0.312H_3+0.288H_6+0.851H_9)。结论1 9h摄~(131)Ⅰ率推算24h摄~(131)Ⅰ率和有效半衰期的公式分别为:Y_1=11.401+0.832H_9、T_1=11.342-6.137×H_6÷(11.401+0.832H_9)。2 6h和9h摄~(131)Ⅰ率推算24h摄~(131)Ⅰ率和有效半衰期的公式分别为:Y_2= 8.737-0.211H_3+1.038H_9、T_2=10.851-5.589×H_6÷(8.737-0.211H_3+1.038H_9)。3 3h、6h和9h摄~(131)Ⅰ率叁者联合推算24h摄~(131)Ⅰ率和有效半衰期的公式分别为Y_3=8.035-0.312H_3+0.288H_6+0.851H_9、T_3=11.166-5.915×H_6÷(8.035-0.312H_3+0.288H_6+0.851H_9)。(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期刊2012-05-01)

高光东,肖欢,李诗运,姚爱珠,白殿卿[5](2012)在《稳定性碘对大鼠吸~(131)I率及有效半衰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稳定性碘对大鼠吸131I率及有效半衰期的影响。方法将20只普通Wistar大鼠均分成A、B两组。A组给予单纯131I处理,B组给予131I同时给予稳定性碘处理,通过吸碘率来计算131I的有效半衰期。结果 A组吸131I率为(23.9±1.7)%;B组吸131I率为(26.5±2.1)%;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有效半衰期为(4.65±0.18)d,B组有效半衰期为(6.01±0.14)d,A、B两组(有效半衰期)Tef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Teff显着延长。结论稳定性碘可延长131I在甲状腺中的滞留时间,即延长131I的Teff,从而加重了对甲状腺的辐射损伤。(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2年01期)

何帆[6](2011)在《甲亢治疗中有效半衰期测量的新技术:EHL软件》一文中研究指出临床上用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主要指Graves病)方便、安全、有效,在发达国家已成为治疗Graves病的首选方法,在国内也已广泛开展。但是这种疗法关键的半衰期的测量需要等待数天时间,患者治疗前需来院4次,增加了患者和医生的负担。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康增寿教(本文来源于《协和医学杂志》期刊2011年01期)

易艳玲,石洪成,陈波,卓维海,顾宇参[7](2010)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131)I有效半衰期》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测量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在全甲状腺切除术后,接受131I治疗后对周围环境的辐射剂量率,采用单指数曲线拟合方法处理测量数据,计算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131I平均有效半衰期为(14.6±6.5)h,该结果与国外文献报道均值接近,说明131I有效半衰期不存在人种差异性。对患者有效半衰期进行的统计学检验表明,患者有效半衰期与服药次数和年龄有负相关关系,与患者性别和服药量没有显着关系。(本文来源于《第六届(2010年)北京核学会核技术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0-10-17)

易艳玲,石洪成,陈波,卓维海,顾宇参[8](2010)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131)I有效半衰期》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测量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在全甲状腺切除术后,接受131I治疗后对周围环境的辐射剂量率,采用单指数曲线拟合方法处理测量数据,计算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131I平均有效半衰期为(14.6±6.5)h,该结果与国外文献报道均值接近,说明131I有效半衰期不存在人种差异性。对患者有效半衰期进行的统计学检验表明,患者有效半衰期与服药次数和年龄有负相关关系,与患者性别和服药量没有显着关系。(本文来源于《原子能科学技术》期刊2010年S1期)

李莲花[9](2009)在《甲状腺吸碘率与有效半衰期的临床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甲状腺吸131I率是体内甲状腺摄碘功能状态的具体体现,不同时期不同个体甲状腺吸131I率最高峰(峰值)及其出现时间(峰时)均有所不同。机体内131I有效半衰期(Tef)f是反映131I在体内生物代谢和物理衰变等综合作用的一项指标,变化很大,范围为1.6~7.5d。二者之间彼此相关,我们收集比较了242例拟进行131I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的(本文来源于《实用医技杂志》期刊2009年10期)

王翔,熊淑媛[10](2006)在《直线公式在有效半衰期计算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数学直线公式计算的甲状腺1 3 1 I有效半衰期,与实测有效半衰期进行比较,并作自身配对t检验(P>0.50)。结果表明,直线公式计算法能够替代实测法获取甲状腺1 3 1 I的有效半衰期值。(本文来源于《数理医药学杂志》期刊2006年04期)

有效半衰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选取了对14 MeV中子诱发~(238)U核裂变所产生的感兴趣区域(3~8MeV)缓发γ射线有主要贡献的7种裂变产物,构成研究总体,在不同辐照时间的情况下,计算了不同时刻总体感兴趣区域缓发γ射线的总强度,研究了有效半衰期的特点,分析了有效半衰期作为核材料判据的必要性和作用。研究表明,有效半衰期具有随跟踪测量开始时刻变化、随辐照条件变化的特点,作为核材料存在判据之一,有效半衰期可以用来辅助证实核材料的存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效半衰期论文参考文献

[1]..何谓物理半衰期、生物半衰期和有效半衰期?[J].护士进修杂志.2013

[2].刘素萍,胡广春,伍怀龙,储诚胜,刘钊.缓发高能伽马射线法探测核材料——有效半衰期的特点和作用[C].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叁卷)——中国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7册(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卷、脉冲功率技术及其应用分卷、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分卷).2013

[3].田健,康增寿.~(131)I治疗Graves’甲亢:有效半衰期测定新方法(英文)[J].中国医药科学.2012

[4].曾昭辉.Graves病患者摄~(131)Ⅰ率与有效半衰期的相关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2

[5].高光东,肖欢,李诗运,姚爱珠,白殿卿.稳定性碘对大鼠吸~(131)I率及有效半衰期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2

[6].何帆.甲亢治疗中有效半衰期测量的新技术:EHL软件[J].协和医学杂志.2011

[7].易艳玲,石洪成,陈波,卓维海,顾宇参.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131)I有效半衰期[C].第六届(2010年)北京核学会核技术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0

[8].易艳玲,石洪成,陈波,卓维海,顾宇参.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131)I有效半衰期[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0

[9].李莲花.甲状腺吸碘率与有效半衰期的临床相关性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9

[10].王翔,熊淑媛.直线公式在有效半衰期计算上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6

论文知识图

有效半衰期的Q-Q图CNE2和CNE2-hNIS细胞125I外流曲线实测与计算半衰期的关系131人神经胶质瘤细胞1251外流一时间曲线CNE2和CNE2-hNIS细胞摄取125I的动态曲...

标签:;  ;  ;  ;  ;  ;  ;  

有效半衰期论文_刘素萍,胡广春,伍怀龙,储诚胜,刘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