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斑节虾养殖用可循环移动的设备,内框顶端与底端均安装有第一支撑架,内框外侧套接有防护组件,外框底端安装有第二支撑架,导轨顶端安装有滑杆,滑杆中部两侧均连接有牵引绳,第三支撑架两侧均套接有挡板,第一支撑架顶端侧面均安装有连接组件,第一支撑架底面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内框内部设置有遮挡组件,隔板底面安装有固定网,本实用新型可取出外框进行清理,内框有外框的保护,不易缠绕海藻以及附着贝类,清理方便,可通过连接板将各个网箱连接,使多个网箱形成一个整体,稳定性更强,将遮挡组件放置于内框顶面处,再在固定网顶面种植水葫芦、水浮莲等水生植物,根须又可作为斑节虾的补充饲料。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斑节虾养殖用可循环移动的设备,包括内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1)顶端与底端均安装有第一支撑架(2),所述内框(1)上部侧面均安装有泡沫塑料板(3);所述内框(1)外侧套接有防护组件(4),所述防护组件(4)包括外框(401)、第二支撑架(402)、导轨(403)、滑杆(404)、活动网(405)、牵引绳(406)、配重块(407)、第三支撑架(408)、挡板(409)和绕线辊(410),所述外框(401)套接于内框(1)外侧,所述外框(401)底端安装有第二支撑架(402),所述第二支撑架(402)底端两侧均设置有导轨(403),所述导轨(403)顶端安装有滑杆(404),所述滑杆(404)与第二支撑架(402)一端之间安装有活动网(405),所述滑杆(404)中部两侧均连接有牵引绳(406),所述第二支撑架(402)底端拐角处均设置有配重块(407),所述外框(401)顶端安装有第三支撑架(408),所述第三支撑架(408)两侧均套接有挡板(409),所述第三支撑架(408)两端中部均安装有绕线辊(410),所述牵引绳(406)一端缠绕于绕线辊(410)中部。
设计方案
1.一种斑节虾养殖用可循环移动的设备,包括内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1)顶端与底端均安装有第一支撑架(2),所述内框(1)上部侧面均安装有泡沫塑料板(3);
所述内框(1)外侧套接有防护组件(4),所述防护组件(4)包括外框(401)、第二支撑架(402)、导轨(403)、滑杆(404)、活动网(405)、牵引绳(406)、配重块(407)、第三支撑架(408)、挡板(409)和绕线辊(410),所述外框(401)套接于内框(1)外侧,所述外框(401)底端安装有第二支撑架(402),所述第二支撑架(402)底端两侧均设置有导轨(403),所述导轨(403)顶端安装有滑杆(404),所述滑杆(404)与第二支撑架(402)一端之间安装有活动网(405),所述滑杆(404)中部两侧均连接有牵引绳(406),所述第二支撑架(402)底端拐角处均设置有配重块(407),所述外框(401)顶端安装有第三支撑架(408),所述第三支撑架(408)两侧均套接有挡板(409),所述第三支撑架(408)两端中部均安装有绕线辊(410),所述牵引绳(406)一端缠绕于绕线辊(410)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斑节虾养殖用可循环移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404)两端均套接有滚轮,且滚轮中部开设有限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斑节虾养殖用可循环移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402)底端中部焊接有引导环,所述牵引绳(406)直径与引导环内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斑节虾养殖用可循环移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辊(410)两端均通过转轴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焊接于第三支撑架(408)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斑节虾养殖用可循环移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2)顶端侧面均安装有连接组件(5),所述连接组件(5)包括连接板(501)、固定槽(502)和定位螺钉(503),所述连接板(501)一端套接于第一支撑架(2)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架(2)底面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502),所述连接板(501)两端均安装有定位螺钉(5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斑节虾养殖用可循环移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501)数量为四个,且连接板(501)为弧形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斑节虾养殖用可循环移动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1)内部设置有遮挡组件(6),所述遮挡组件(6)包括空心管(601)、隔板(602)和固定网(603),所述空心管(601)均匀分布于内框(1)内部,所述空心管(601)两端与中部均套接有隔板(602),所述隔板(602)底面安装有固定网(603)。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斑节虾养殖用可循环移动的设备。
背景技术
斑节虾为当前世界上养殖最普遍的品种,分布区域甚广,其虾青素的含量较普通虾大约高20%,人和动物食用高含虾青素的虾肉也可以显著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等疾患,大多为在池塘内放养,为了便于收获,可以使用网箱进行养殖。
但是目前的斑节虾养殖网箱外侧常会附着贝类以及海藻,需要定期清理,清理不方便,网箱内部的虾在食物不足时容易互相残食,网箱内部无遮挡不利于虾的生存,且网箱连接不方便,难以循环使用稳定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斑节虾养殖用可循环移动的设备,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斑节虾养殖网箱外侧常会附着贝类以及海藻,需要定期清理,清理不方便,网箱内部的虾在食物不足时容易互相残食,网箱内部无遮挡不利于虾的生存,且网箱连接不方便,难以循环使用稳定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斑节虾养殖用可循环移动的设备,包括内框,所述内框顶端与底端均安装有第一支撑架,所述内框上部侧面均安装有泡沫塑料板;
所述内框外侧套接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外框、第二支撑架、导轨、滑杆、活动网、牵引绳、配重块、第三支撑架、挡板和绕线辊,所述外框套接于内框外侧,所述外框底端安装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底端两侧均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顶端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与第二支撑架一端之间安装有活动网,所述滑杆中部两侧均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第二支撑架底端拐角处均设置有配重块,所述外框顶端安装有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三支撑架两侧均套接有挡板,所述第三支撑架两端中部均安装有绕线辊,所述牵引绳一端缠绕于绕线辊中部。
优选的,所述滑杆两端均套接有滚轮,且滚轮中部开设有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架底端中部焊接有引导环,所述牵引绳直径与引导环内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绕线辊两端均通过转轴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焊接于第三支撑架中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架顶端侧面均安装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固定槽和定位螺钉,所述连接板一端套接于第一支撑架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架底面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连接板两端均安装有定位螺钉。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数量为四个,且连接板为弧形板。
优选的,所述内框内部设置有遮挡组件,所述遮挡组件包括空心管、隔板和固定网,所述空心管均匀分布于内框内部,所述空心管两端与中部均套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底面安装有固定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设置有防护组件,可通过转动绕线辊,通过牵引绳拉动滑杆,折叠活动网,此时即可取出外框进行清理,清理完毕后放回即可,内框有外框的保护,不易缠绕海藻以及附着贝类,清理方便。
2.设置有连接组件,可通过连接板将各个网箱连接,再用定位螺钉进行固定,拆卸方便,可循环使用,使多个网箱形成一个整体,稳定性更强。
3.设置有遮挡组件,将遮挡组件放置于内框顶面处,再在固定网顶面种植水葫芦、水浮莲等水生植物,可以减少斑节虾的互相残食,幼嫩的根须又可作为斑节虾的补充饲料,茂密的根须也可提供隐蔽处。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遮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内框;2、第一支撑架;3、泡沫塑料板;
4、防护组件;401、外框;402、第二支撑架;403、导轨;404、滑杆;405、活动网;406、牵引绳;407、配重块;408、第三支撑架;409、挡板;410、绕线辊;
5、连接组件;501、连接板;502、固定槽;503、定位螺钉;
6、遮挡组件;601、空心管;602、隔板;603、固定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斑节虾养殖用可循环移动的设备,包括内框1,内框1顶端与底端均安装有第一支撑架2,内框1上部侧面均安装有泡沫塑料板3。
内框1外侧套接有防护组件4,防护组件4包括外框401、第二支撑架402、导轨403、滑杆404、活动网405、牵引绳406、配重块407、第三支撑架408、挡板409和绕线辊410,外框401套接于内框1外侧,外框401底端安装有第二支撑架402,第二支撑架402底端两侧均设置有导轨403,导轨403顶端安装有滑杆404,为了便于滑杆404沿着导轨403移动,滑杆404两端均套接有滚轮,且滚轮中部开设有限位槽,滑杆404与第二支撑架402一端之间安装有活动网405,滑杆404中部两侧均连接有牵引绳406,为了防止牵引绳406偏斜,第二支撑架402底端中部焊接有引导环,牵引绳406直径与引导环内径相同,第二支撑架402底端拐角处均设置有配重块407,外框401顶端安装有第三支撑架408,第三支撑架408两侧均套接有挡板409,第三支撑架408两端中部均安装有绕线辊410,为了便于安装绕线辊410,绕线辊410两端均通过转轴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焊接于第三支撑架408中部,牵引绳406一端缠绕于绕线辊410中部。
第一支撑架2顶端侧面均安装有连接组件5,连接组件5包括连接板501、固定槽502和定位螺钉503,连接板501一端套接于第一支撑架2一端,为了便于将多个设备相互相连,连接板501数量为四个,且连接板501为弧形板,第一支撑架2底面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502,连接板501两端均安装有定位螺钉503。
内框1内部设置有遮挡组件6,遮挡组件6包括空心管601、隔板602和固定网603,空心管601均匀分布于内框1内部,空心管601两端与中部均套接有隔板602,隔板602底面安装有固定网60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斑节虾养殖用可循环移动的设备,将连接板501的固定槽502卡入第三支撑架408一端,固定槽502为“7”字型,转动定位螺钉503,即可将第三支撑架408卡入固定槽502内部,连接方便,使多个网箱形成一个整体,稳定性更强,在内框1放入水中后,遮挡组件6的空心管601浮于水面,在隔板602之间的固定网603顶面种植水葫芦、水浮莲等水生植物,可以减少斑节虾的互相残食,幼嫩的根须又可作为斑节虾的补充饲料,茂密的根须也可提供隐蔽处,有利于斑节虾的生长,需要进行对内框1清理时,拆下连接组件5,转动绕线辊410,拉动牵引绳406,通过牵引绳406拉动滑杆404,滑杆404沿着导轨403移动,折叠活动网405,此时即可取出外框401进行清理,清理完毕后放回即可,挡板409搭于第一支撑架2顶端,防止其坠落,配重块407保持平衡,内框1有外框401的保护,不易缠绕海藻以及附着贝类,清理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10902.3
申请日:2019-03-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643597U
授权时间:20191119
主分类号:A01K 61/60
专利分类号:A01K61/60;A01K61/65;A01G31/02
范畴分类:12C;
申请人: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申请人: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申请人地址:224005 江苏省盐城市解放南路285号
发明人:黄春香;顾琪;王驰
第一发明人:黄春香
当前权利人: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代理人:杨凤娟
代理机构:61239
代理机构编号: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