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焊论文_邵毅,李彦默,刘晨曦,严泽生,刘永长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阻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阻,沟槽,大数,太阳能电池,连杆,应力,套管。

电阻焊论文文献综述

邵毅,李彦默,刘晨曦,严泽生,刘永长[1](2019)在《低碳铁素体不锈钢高频直缝电阻焊管退火工艺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使用高频直缝电阻焊连接的低碳铁素体不锈钢焊管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不同温度的退火处理。通过OM、SEM、TEM和拉伸、冲击实验分别研究退火温度对低碳铁素体不锈钢高频直缝电阻焊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在高频直缝电阻焊过程中,低碳铁素体不锈钢管的焊缝区被迅速加热至奥氏体相区,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使奥氏体晶粒粗化并发生畸变,空冷后转变为α-铁素体和马氏体组织。焊缝区硬度高约315 HV,而其在0℃下冲击值几乎为0。经950℃保温3 min退火处理后,焊缝区中马氏体组织全部分解,形成粒状贝氏体和α-铁素体组织,使其硬度降至约260 HV,同时将其在0℃下的冲击功从0 J提高至约23 J。(本文来源于《金属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陈伟彦,张延松[2](2019)在《太阳能电池互连片平行间隙电阻焊工艺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太阳能电池阵需要通过平行间隙电阻焊将大量太阳能电池单元与互连片串并联连接在一起以提供足够的能量。太阳能电池互连片平行间隙电阻焊过程影响因素较多,接头质量控制困难,并且缺乏有效的接头质量评价指标。通过有限元仿真结合红外热像测温试验,从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角度进行分析,为太阳能电池互连片平行间隙电阻焊工艺参数优化以及质量检测提供参考。通过分析结果得到工艺参数的优化策略为焊接电压0.8 V,焊接时间50 ms,电极间隙0.2 mm,电极-互连片接触区域临界最优温度为900.2℃。(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郭垚峰,李珍,闫恒,秦超锋,张越航[3](2019)在《汽车电阻焊连杆断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某品牌汽车行驶2800km后,稳定杆连杆在电阻焊位置发生断裂。通过外观观察、断口分析、成分分析、金相观察和硬度测试等,对断裂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结果表明,连杆电阻焊后,焊脚位置存在微裂纹,容易应力集中,后期在交变应力作用下,连杆发生疲劳断裂。(本文来源于《金属加工(热加工)》期刊2019年10期)

陈争光,梁自会,杨路明[4](2019)在《浅谈汽车车身电阻焊强度质量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目前汽车制造工艺水平来看,电阻点焊是白车身焊接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焊点强度直接影响白车身强度,因此如何保证焊点强度是我们一直探讨的话题,文章介绍了关于电阻焊焊点强度的几点管控方法,为白车身焊接质量提升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9年16期)

张毕生,胡玉茹[5](2019)在《大数据分析在汽车电枢电阻焊参数自优化中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阻点焊是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中最主要的焊接方法之一,焊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焊接件的连接性以及产品性能,而焊接参数的稳定性是影响点焊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某汽车零部件企业电子驱动电机转子单件流生产线整流子焊接过程中,缺少焊接质量过程控制以及无法自适应调整焊接参数的问题,结合现有的工艺条件,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MathEngine模型实现焊接参数自优化,可根据焊接工况变化动态调整焊接参数,提高焊接质量,保证焊接精度及稳定性,同时通过动态UIR曲线监控焊接过程稳定性以及通过焊接质量评价模型实现焊接质量的预测及趋势分析,消除焊接飞溅,降低使用成本,节能降耗。(本文来源于《机电工程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陈华伟,伍权,徐卫平,汤耿[6](2019)在《基于CATIA CAA的电阻焊参数化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汽车座椅产品焊接点和焊接类型多,焊接要求质量高,商业CAD焊点工艺设计效率低,而且不满足客户化需求,亟需通过自定义开发实现自动化工艺设计。针对以上问题,基于对汽车座椅骨架电阻焊工艺参数和约束条件的分析,提出了以CATIA CAA用户界面设计、自定义对象、参数验证和实体创建为技术路线的焊点/缝建模框架,然后针对螺母边焊的焊点直径计算、焊点中心至边线距离计算展开了参数自动计算和验证问题研究,最后通过CAA二次开发实现了汽车座椅骨架电阻焊工艺中的平板凸焊和螺母焊的参数化建模。结果表明,通过CATIA高级开发功能能够实现电阻焊自定义对象创建和工艺参数化管理,满足高级客户需求。CATIA CAA具有完整的用户界面设计、对象扩展、几何拓扑对象编辑功能,因而具有强大的自定义对象能力,能够有效应用于成熟客户。(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杨洪刚,赵欣[7](2019)在《镀银铜导线与银箔平行微隙电阻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保证空间硅太阳电池阵的连接质量,采用枪式微型电阻焊接系统对镀银铜导线与银箔连接片进行了工艺实验研究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纯钼电极焊接的焊点质量及其耐磨性要明显优于纯钨和钨铜电极。电极间隙对焊点质量影响很大,焊接电压对焊点质量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适当增加焊接压力会抑制焊接飞溅、改善焊点质量、提高焊点强度,但当压力大于25 N时,压力的增加对焊点强度的改善作用将不再明显。银箔扭曲或撕裂是最可靠的焊点拉伸破坏形式,此时对应的焊点强度超过40 N,且焊接过程飞溅较小,电极无明显粘连。可见选用适当的工艺参数,则焊点界面结合良好且无明显孔洞缺陷以及虚焊现象,综合性能最佳。(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22期)

张志升,杜素珍,尹志福[8](2019)在《J55钢级电阻焊(ERW)套管的焊缝沟槽腐蚀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恒电位阳极极化加速腐蚀电化学试验,研究了J55钢级套管电阻焊(ERW)焊缝的沟槽腐蚀行为,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试样腐蚀后的表面形貌和叁维微观特征,计算了焊缝沟槽腐蚀敏感系数,分析了沟槽腐蚀的影响因素并对比了无缝套管和ERW套管的经济性。结果表明:J55钢级ERW套管发生了选择性局部腐蚀,焊缝区域存在点蚀坑;其沟槽腐蚀敏感系数均小于1. 3,对沟槽腐蚀不敏感;相比J55钢级无缝套管,其经济性较好。(本文来源于《腐蚀与防护》期刊2019年05期)

周龙海,朱文哲,蔡文博[9](2019)在《热加工纯钴及电阻焊组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纯钴在大于600℃热加工成丝材,采用电阻焊方法制得焊接丝材端头。利用光学显微镜、万能试验机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热加工丝材和不同焊接电流对焊丝材接头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断裂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热加工丝材为具有孪晶和细小亚晶的再结晶组织,局部存在残余的FCC结构,断裂机制为微孔聚集型断裂。随着焊接电流增大,接头组织的缺陷逐渐降低,电流为16.1 A时,接头组织发生再结晶长大,接头强度最高。焊接电流增至18.4 A后,接头组织出现孔洞,强度降低。随着焊接电流逐渐增大,接头由沿晶断裂转变为准解理断裂,电流为16.1 A时,为微孔聚集和解理混合断裂,断裂位置在粗晶与细晶交界的热影响区。(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期刊2019年02期)

吕智煌[10](2019)在《电阻焊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电阻焊作为汽车工业中一种广泛使用的技术,对于汽车工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电阻焊和其他焊接技术相比在效率和质量以及自动化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优势,因此本文在此技术上重点探析了电阻焊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从而更好促进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本文来源于《山东工业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电阻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太阳能电池阵需要通过平行间隙电阻焊将大量太阳能电池单元与互连片串并联连接在一起以提供足够的能量。太阳能电池互连片平行间隙电阻焊过程影响因素较多,接头质量控制困难,并且缺乏有效的接头质量评价指标。通过有限元仿真结合红外热像测温试验,从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角度进行分析,为太阳能电池互连片平行间隙电阻焊工艺参数优化以及质量检测提供参考。通过分析结果得到工艺参数的优化策略为焊接电压0.8 V,焊接时间50 ms,电极间隙0.2 mm,电极-互连片接触区域临界最优温度为900.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阻焊论文参考文献

[1].邵毅,李彦默,刘晨曦,严泽生,刘永长.低碳铁素体不锈钢高频直缝电阻焊管退火工艺优化[J].金属学报.2019

[2].陈伟彦,张延松.太阳能电池互连片平行间隙电阻焊工艺优化[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9

[3].郭垚峰,李珍,闫恒,秦超锋,张越航.汽车电阻焊连杆断裂分析[J].金属加工(热加工).2019

[4].陈争光,梁自会,杨路明.浅谈汽车车身电阻焊强度质量控制[J].汽车实用技术.2019

[5].张毕生,胡玉茹.大数据分析在汽车电枢电阻焊参数自优化中的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19

[6].陈华伟,伍权,徐卫平,汤耿.基于CATIACAA的电阻焊参数化建模[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9

[7].杨洪刚,赵欣.镀银铜导线与银箔平行微隙电阻焊影响因素[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8].张志升,杜素珍,尹志福.J55钢级电阻焊(ERW)套管的焊缝沟槽腐蚀行为[J].腐蚀与防护.2019

[9].周龙海,朱文哲,蔡文博.热加工纯钴及电阻焊组织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2019

[10].吕智煌.电阻焊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9

论文知识图

铝合金激光焊接典型缺陷(a)焊缝成形...二元合金相图基于单刀多掷MEMS开关的五位开关线型...金属微杜瓦封装内部结构示意图单个硅芯片外引线键合压焊点SEM图压焊及开环的惠斯登电桥F够6.21Then...

标签:;  ;  ;  ;  ;  ;  ;  

电阻焊论文_邵毅,李彦默,刘晨曦,严泽生,刘永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