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下的磋商行为性质研究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下的磋商行为性质研究

论文摘要

目前学界对磋商行为之性质存在争议。行政行为说认为私法解释论会导致手段凌驾于目的之上的解释论扭曲及陷入行政控权困局;民事行为说认为行政机关与污染者并无行政法律关系,且以平等性替代命令性。考虑到环境损害的特性,结合实务中损害判定和追责的种种困境,基于效率与公平、实际可操作性、利益最大化等因素的考量,将磋商行为认定为民事行为,不仅符合法律规定,更能克服磋商过程中出现的难题,确保赔偿及时有效开展,不失为当前最为高效且兼具公平的选择。

论文目录

  • 1 问题的提出
  • 2 磋商行为争议之法律属性
  •   2.1 磋商行为争议之原由
  •   2.2 磋商行为性质认定理论之碰撞
  • 3 行为认定之法理基础
  •   3.1 行政行为认定之弊端
  •   3.2 民事行为认定之考量
  • 4 结语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彭璞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民事行为,公地悲剧,效率

    来源: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社会科学Ⅰ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行政法及地方法制

    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

    分类号: D922.68

    DOI: 10.13358/j.issn.1008-813x.2019.0920.03

    页码: 50-52+59

    总页数: 4

    文件大小: 1373K

    下载量: 431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下的磋商行为性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