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性优良的安全电梯论文和设计-刘朝慧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震性优良的安全电梯,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包括电梯、电梯入口和固定箱,电梯入口位于电梯的一侧,且电梯为上、下两端均设有凹槽的电梯,固定箱均焊接在电梯的一端,且固定箱均为中空状固定箱,电梯上、下两端的一侧分别均匀分布有橡胶板,橡胶板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杆。该种抗震性优良的安全电梯结构稳定,且通过均匀分布的减震弹簧杆和橡胶板可使电梯在日常使用时具备可靠的抗震性,使电梯在载物或载人时能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提升了电梯使用的安全系数,并且可对电梯外部的电线施以可靠的固定性,避免其随使用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散乱。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抗震性优良的安全电梯,包括电梯(1)、电梯入口(2)和固定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入口(2)位于电梯(1)的一侧,且电梯(1)为上、下两端均设有凹槽的电梯(1),所述固定箱(3)均焊接在电梯(1)的一端,且固定箱(3)均为中空状固定箱(3),所述电梯(1)上、下两端的一侧分别均匀分布有橡胶板(4),所述橡胶板(4)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杆(5),所述固定箱(3)的内侧上端均匀分布有固定板(6),且固定板(6)均与固定箱(3)为一体设置,所述固定板(6)的一侧均设有连接块(7),所述连接块(7)的一端均设有伸缩杆(8),所述伸缩杆(8)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9)。

设计方案

1.一种抗震性优良的安全电梯,包括电梯(1)、电梯入口(2)和固定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入口(2)位于电梯(1)的一侧,且电梯(1)为上、下两端均设有凹槽的电梯(1),所述固定箱(3)均焊接在电梯(1)的一端,且固定箱(3)均为中空状固定箱(3),所述电梯(1)上、下两端的一侧分别均匀分布有橡胶板(4),所述橡胶板(4)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杆(5),所述固定箱(3)的内侧上端均匀分布有固定板(6),且固定板(6)均与固定箱(3)为一体设置,所述固定板(6)的一侧均设有连接块(7),所述连接块(7)的一端均设有伸缩杆(8),所述伸缩杆(8)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性优良的安全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板(4)均两个为一组,且橡胶板(4)分别依次呈横向排列分布在电梯(1)上、下两端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性优良的安全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弹簧杆(5)于电梯(1)而言均呈63°倾斜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性优良的安全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8)的内部均设有弹簧,且伸缩杆(8)的长度均为10-13cm,并且伸缩杆(8)的一侧均通过胶水粘结的方式与连接板(9)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性优良的安全电梯,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板(9)之间均形成一个呈长方形状的开口。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抗震性优良的安全电梯。

背景技术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

然而现有的安全电梯结构设计单一,其在载物或载人时的抗震性差,并且电梯在某种程度上作为一种载具,其在实际运行时需要大量电力带动,因此需要在电梯外侧边缘铺设、安装电线,而现有的电梯在电线安装后对电线的固定性差,易使电线散乱,久而久之会使电线与电梯的连接产生意外的松动而发生安全事故。

因此需要在现有安全电梯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改造,以克服现有问题和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现有的安全电梯在载物或载人时的抗震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抗震性优良的安全电梯,通过设置减震弹簧杆、伸缩杆、连接板和橡胶板,使本装置结构稳定,可使电梯在日常使用时具备可靠的抗震性,使电梯在载物或载人时能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提升了电梯使用的安全系数,并且可对电梯外部的电线施以可靠的固定性,避免其随使用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散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震性优良的安全电梯,包括电梯、电梯入口和固定箱,所述电梯入口位于电梯的一侧,且电梯为上、下两端均设有凹槽的电梯,所述固定箱均焊接在电梯的一端,且固定箱均为中空状固定箱,所述电梯上、下两端的一侧分别均匀分布有橡胶板,所述橡胶板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杆,所述固定箱的内侧上端均匀分布有固定板,且固定板均与固定箱为一体设置,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均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均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优选的,所述橡胶板均两个为一组,且橡胶板分别依次呈横向排列分布在电梯上、下两端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减震弹簧杆于电梯而言均呈63°倾斜状。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内部均设有弹簧,且伸缩杆的长度均为10-13cm,并且伸缩杆的一侧均通过胶水粘结的方式与连接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两个连接板之间均形成一个呈长方形状的开口。

有益效果:

(1)该种抗震性优良的安全电梯结构设计稳定可靠,且通过均匀分布的减震弹簧杆和橡胶板可使电梯在日常使用时具备可靠的抗震性,使电梯在载物或载人时能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提升了电梯使用的安全系数。

(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橡胶板分别依次呈横向排列分布在电梯上、下两端的一侧,使均匀分布的橡胶板可依次为减震弹簧杆提供支撑,使减震弹簧杆在自身之外可得到橡胶板一定程度的缓冲辅助,同时由于减震弹簧杆于电梯而言均呈63°倾斜状,使减震弹簧杆和橡胶板更能与电梯之间形成一个类似的“直角三角形”状的区域,使电梯受到的震动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可更好的通过减震弹簧杆和橡胶板吸收,以期达到更强的抗震效果。

(3)其次,由于两个连接板之间均形成一个呈长方形状的开口,使电梯外侧边缘铺设、安装的电线可进入该开口内,使成束的电线可在该开口内得到固定,而不会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发生散乱,并且在安装电线时,可随电线直径的大小和电线的多少调节两个连接板之间的开口的大小,使本设备在安装电线时具有更高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3中:1-电梯;2-电梯入口;3-固定箱;4-橡胶板;5-减震弹簧杆;6-固定板;7-连接块;8-伸缩杆;9-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

参阅图1-3,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震性优良的安全电梯,包括电梯1、电梯入口2和固定箱3,电梯入口2位于电梯1的一侧,且电梯1为上、下两端均设有凹槽的电梯1,固定箱3均焊接在电梯1的一端,且固定箱3均为中空状固定箱3,电梯1上、下两端的一侧分别均匀分布有橡胶板4,橡胶板4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杆5,固定箱3的内侧上端均匀分布有固定板6,且固定板6均与固定箱3为一体设置,固定板6的一侧均设有连接块7,连接块7的一端均设有伸缩杆8,伸缩杆8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9。

其中,橡胶板4均两个为一组,且橡胶板4分别依次呈横向排列分布在电梯1上、下两端的一侧,通过橡胶板4分别依次呈横向排列分布在电梯1上、下两端的一侧的设计使均匀分布的橡胶板4可依次为减震弹簧杆5提供支撑,使减震弹簧杆5在自身之外可得到橡胶板4一定程度的缓冲辅助。

其中,减震弹簧杆5于电梯1而言均呈63°倾斜状,通过减震弹簧杆5于电梯1而言均呈63°倾斜状的设计使减震弹簧杆5和橡胶板4更能与电梯1之间形成一个类似的“直角三角形”状的区域,使电梯1受到的震动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可更好的通过减震弹簧杆5和橡胶板4吸收,以期达到更强的抗震效果。

其中,伸缩杆8的内部均设有弹簧,且伸缩杆8的长度均为10-13cm,并且伸缩杆8的一侧均通过胶水粘结的方式与连接板9连接,通过伸缩杆8的内部均设有弹簧和伸缩杆8的长度均为10-13cm的设计使电梯1在安装电线时,可随电线直径的大小和电线的多少调节两个连接板9之间的开口的大小,使本设备在安装电线时具有更高的灵活性

其中,两个连接板9之间均形成一个呈长方形状的开口,通过该开口使电梯外侧边缘铺设、安装的电线可进入该开口内,使成束的电线可在该开口内得到固定,而不会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发生散乱。

工作原理:

在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震性优良的安全电梯时,先检查本产品各部件之间连接的紧固性,随后将本设备与外部电源连接,在外部电源的电力的带动下促使本设备运作,当使用者在使用本设备时,使用者可从电梯入口2进入电梯1,而电梯1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可由电梯1上、下两端均匀分布的减震弹簧杆5和橡胶板4吸收,使震动力可在橡胶板4和减震弹簧杆5之间循环直至消散,以减少对电梯1的震动,而当电梯1外部在安装电线时,可将电线从两个连接板9之间的开口穿入,若需要视电线直径的大小和电线的多少调节两个连接板9之间的开口的大小时,用手向一侧的连接板9的一端施加推力,即可使伸缩杆8收缩,以此便可扩大开口的大小,若将向连接板9施加推力的手放掉,即可使开口恢复原有大小。

设计图

一种抗震性优良的安全电梯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7243.9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23(黑龙江)

授权编号:CN209383239U

授权时间:20190913

主分类号:B66B 11/02

专利分类号:B66B11/02;B66B7/00

范畴分类:32F;

申请人:刘朝慧

第一申请人:刘朝慧

申请人地址: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发展路祥阁花园F-8号2门501室

发明人:刘朝慧

第一发明人:刘朝慧

当前权利人:刘朝慧

代理人:李中华

代理机构:32266

代理机构编号: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抗震性优良的安全电梯论文和设计-刘朝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