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醇论文_冯爽,武彦勇,张勇,夏道宏

导读:本文包含了脱硫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液化气,硫醇,催化剂,接触器,汽油,液化石油气,纤维。

脱硫醇论文文献综述

冯爽,武彦勇,张勇,夏道宏[1](2019)在《液化石油气脱硫醇液体酞菁钴类催化剂工业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固体磺化酞菁钴(CoSPc)或聚酞菁钴(CoPPc)催化剂应用于液化石油气(LPG)脱硫醇时存在溶解性差、活性低、使用不方便、不能深度脱硫等缺点,开发了高溶解性的磺化(羧基化)液体酞菁钴(CoPc)类催化剂。并将该催化剂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石化分公司180 kt/a的LPG脱硫醇精制装置上进行了工业应用试验。试验表明:精制后LPG总硫质量分数小于10μg/g,硫醇硫质量分数小于3μg/g,硫醇钠催化转化率在92%左右,比目前现有装置硫醇钠的催化转化率提高十余百分点。该试验采用自主开发的溶解性良好的液体CoPc类催化剂,较大幅度提高了催化剂碱液氧化再生效果,提高了装置的脱硫效果,延长了LPG脱硫醇装置催化剂碱液使用周期,减少了废碱液排放量,既降低了成本,又减少了环境污染。(本文来源于《炼油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周晓龙[2](2019)在《焦化液化气脱硫醇工艺及装置升级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焦化液化气中硫化物的类型,比较了各种脱硫醇工艺的利弊,结合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焦化液化气脱硫醇装置采用的纤维膜脱硫醇工艺,对脱硫醇装置的概况、运行和改造情况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和总结,并针对目前面临的新问题,即焦化液化气脱硫醇后不能满足烷基化装置进料要求,提出了建设性的改造方案。(本文来源于《精细石油化工》期刊2019年06期)

[3](2019)在《近零废碱排放的液化气深度脱硫醇成套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液化气(LPG)脱硫醇过程会产生废碱,随着国家环保法规日益严格,石化产品质量升级导致液化气脱硫深度增加,废碱排放量也随之大幅增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液化气脱硫醇废碱排放量约15万吨/年,其生物毒性极高,达标排放的投资成本大,如何处理该废碱是长期存在的行业难题。(本文来源于《石油石化绿色低碳》期刊2019年05期)

苏建科,朱凯强,张常青,王贞睿,古梦阳[4](2019)在《基于汞介导脱硫醇保护的汞离子荧光检测与去除》一文中研究指出N-乙基苯并吲哚与对苯二甲醛缩合后,经乙二硫醇保护醛基,得半花菁类衍生物(CyQ),其结构经1H NMR及质谱表征。汞离子促进脱硫醇保护,诱导体系的荧光信号显着增强,且汞离子浓度在(0.1~0.7)mol/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的变化呈良好线性关系,拟合的线性方程为y=8.09x+0.707(R2=0.9820),经计算,其最低检出限为11.6 nmol/L。采用汞离子介导的"脱硫醇保护"策略,构建汞离子"关-开"型荧光分析法,同时汞离子经沉淀过滤去除。(本文来源于《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赵勇[5](2019)在《催化液化气脱硫醇氧化塔操作异常分析及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某公司催化裂化装置液化气脱硫醇系统氧化再生塔运行过程中发现氧化塔上部液位高、叁相分离罐反抽提液位低、脱硫醇尾气带油,抽提剂循环困难,通过将氧化塔切除,对再生碱液抽出口进行蒸汽反吹处理后,操作恢复正常。(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程光南,张孔远,魏麟骄[6](2019)在《FCC汽油馏分在Ni/Al_2O_3催化剂上加氢脱硫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改性氧化铝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Ni/改性Al_2O_3催化剂。以FCC选择加氢脱硫后的重汽油馏分加正庚硫醇为原料,在100 m L固定床加氢评价装置上对所制备催化剂进行加氢脱硫改质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加氢脱硫后重FCC汽油馏分在加氢脱硫醇过程中除脱硫醇和脱硫反应外,还存在烯烃加氢饱和反应、烯烃环化脱氢反应以及烯烃的异构化反应等,这些反应与工艺条件密切相关,并影响加氢生成油的辛烷值和改质效果。对所研制的重汽油馏分加氢脱硫醇改质催化剂适宜的工艺参数为:压力2. 0 MPa、反应温度340~360℃、反应氢油体积比200~250∶1、体积空速3. 5~4. 5 h-1。(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9年02期)

王大永[7](2018)在《液化气脱硫醇工艺完善及节能减排要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从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年代化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以后,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提升,无论是在经济水平、科学技术水平,还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方面都呈现除了飞跃式的进步。这对与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来说,人们在注重工业水平进步的过程和结果时,更多的是关注其对环境的危害。而随着炼厂加工原油的重质化和高硫化,焦化液化气中的含硫量不断的升高,这也使得传统的脱硫醇工艺很难满足现代社会的环保要求和脱硫精度要求。(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8年33期)

李书璞,罗旺宏,梁玮,喻武钢[8](2018)在《液化石油气脱硫醇装置技术改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液化石油气MEROX工艺脱硫醇装置运行工况及液膜接触器深度脱硫技术改造方案。改造前产品液化石油气总硫在50 mg/m~3左右,每年排放废碱液600~700 t;改造后装置连续运行9个月,产品液化石油气总硫稳定在10 mg/m~3以下,累计排放废碱液约20 t,废碱液排放量较改造前减少约97%。同时分析了改造前产品液化石油气总硫及废碱液排放量超标的原因,通过采用液膜接触器碱洗技术以提高液化石油气硫醇脱除率、采用深度氧化及液膜接触器溶剂反抽提技术提高再生碱液质量等措施后,再生碱液中硫醇钠和二硫醚的质量分数控制在100μg/g以下,同时采用氮气气提技术降低再生碱液中溶解氧含量,进一步提高二硫醚脱除深度。(本文来源于《炼油技术与工程》期刊2018年11期)

邓瑞珍,管生洲[9](2018)在《加氢装置轻汽油脱硫醇系统改造方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榆林炼油厂900 kt/a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装置(简称RSDS-Ⅱ装置)在转产国Ⅴ标准汽油过程中,考虑到全厂汽油池辛烷值略有富余的情况,本着投资最少的原则,对轻汽油脱硫醇系统进行了改造,对比分析了改造费用以及装置运行成本、改造对产品质量、改造对汽油调合的影响等诸多事项,为装置进行技术改造提供了依据。改造后,装置轻汽油脱硫醇率近99%,经催化裂化轻汽油选择性碱抽提脱硫醇装置处理以及反抽提后的循环碱液几乎不含有硫醇钠盐和二硫化物,循环碱液质量稳定,不仅使碱液抽提单元抽提后轻汽油质量较改造前更加稳定,而且简化了工艺操作,降低了操作工劳动负荷,实现了碱渣零排放,每年可减排碱渣约60 t,取得了显着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安全环保效益。(本文来源于《炼油技术与工程》期刊2018年10期)

程新民[10](2018)在《吉林石化公司液化气脱硫醇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吉林石化公司炼油厂液化气脱硫醇装置目前采用纤维膜碱洗抽提和再生碱液非净化风氧化再生循环利用工艺。随着俄油等高含硫原油加工比例的上升,装置原料硫含量直线增加,环保形势日趋严峻,各化工产品硫含量要求越来越苛刻,随着液化气产量和综合利用率的提高,为保证液化气产品质量,使液化气脱硫醇装置碱渣、废水、废气等排放量大幅增加,原料、产品、碱渣以及废气中都含有有毒的硫化物,这就增加了装置的操作能耗、成本和风险,并对环保造成了很大压力。通过搜集部分公司液化气脱硫醇装置工艺及运行情况,分析了工艺原理、工艺生产存在的问题以及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要素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案,即通过对脱硫醇工艺的整体优化,包括采用纤维膜脱硫醇工艺提高脱硫醇过程的传质效率和分离效率,控制原料液化气胺液夹带量以避免对碱液的污染,对碱液再生单元进行技术创新,控制再生碱液中二硫化物含量以延长碱液及催化剂的使用周期等,降低碱渣、废水和废气排放量。并提出了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措施,降低装置能耗实现了效益最大化,并为今后装置优化运行提供指导,同时也为国内同类装置改造提供了借鉴经验。(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8-09-07)

脱硫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析了焦化液化气中硫化物的类型,比较了各种脱硫醇工艺的利弊,结合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焦化液化气脱硫醇装置采用的纤维膜脱硫醇工艺,对脱硫醇装置的概况、运行和改造情况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和总结,并针对目前面临的新问题,即焦化液化气脱硫醇后不能满足烷基化装置进料要求,提出了建设性的改造方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脱硫醇论文参考文献

[1].冯爽,武彦勇,张勇,夏道宏.液化石油气脱硫醇液体酞菁钴类催化剂工业试验[J].炼油技术与工程.2019

[2].周晓龙.焦化液化气脱硫醇工艺及装置升级方案研究[J].精细石油化工.2019

[3]..近零废碱排放的液化气深度脱硫醇成套技术[J].石油石化绿色低碳.2019

[4].苏建科,朱凯强,张常青,王贞睿,古梦阳.基于汞介导脱硫醇保护的汞离子荧光检测与去除[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赵勇.催化液化气脱硫醇氧化塔操作异常分析及处理[J].石化技术.2019

[6].程光南,张孔远,魏麟骄.FCC汽油馏分在Ni/Al_2O_3催化剂上加氢脱硫醇的研究[J].现代化工.2019

[7].王大永.液化气脱硫醇工艺完善及节能减排要素分析[J].化工管理.2018

[8].李书璞,罗旺宏,梁玮,喻武钢.液化石油气脱硫醇装置技术改造分析[J].炼油技术与工程.2018

[9].邓瑞珍,管生洲.加氢装置轻汽油脱硫醇系统改造方案分析[J].炼油技术与工程.2018

[10].程新民.吉林石化公司液化气脱硫醇工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液化气纤维液膜脱硫醇工艺流程液化气脱硫醇系统流程示意该工...羧甲基纤维素铜(Ⅱ)动态脱硫醇...LG-2与HyHG-2的混合油样固定床脱硫固定床脱硫醇催化剂活性稳定性...1 纤维膜脱硫醇流程示意

标签:;  ;  ;  ;  ;  ;  ;  

脱硫醇论文_冯爽,武彦勇,张勇,夏道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